首页 > 英语 > 经验 > 音乐教案幼儿园中班,幼儿园中班社会课著名的音乐家的教案

音乐教案幼儿园中班,幼儿园中班社会课著名的音乐家的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6 08:19:25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中班社会课著名的音乐家的教案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你好

{0}

2,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鱼追小虾的节奏型怎么写

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小鱼追小虾》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感受音乐的游戏性,随音乐节奏表现小鱼小虾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小鱼,小虾的头饰或胸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2、各种图形卡片。  3、磁带《小鱼追小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到咱们班做客,大家鼓掌欢迎,它们都是谁呢?(出示小鱼、小虾的头饰)它们要跟小朋友一起,用图形宝贝来做个游戏,大家高兴吗?  二、欣赏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教师:小鱼和小虾是好朋友,让我们听一听它们在一起做什么游戏呢?  2、教师边弹奏曲调边说歌词。  教师:我们一起说歌词,看看小虾是怎么跑的,小鱼捉到它了吗?  三、做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唱歌的时候,小鱼和小虾都等着急了,我们看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图形宝宝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1、教师指导部分幼儿扮演小鱼和小虾玩游戏,其余的幼儿为他们伴唱。  2、幼儿自愿选择游戏角色,佩戴头饰尝试表演游戏。  3、幼儿再次听音乐做游戏,加深对游戏规则的认识,体验“捉”的情趣。  活动延伸:在游戏过程中,除了集体活动外,还可以分组游戏,逐步加大游戏密度。
任务占坑

{1}

3,急需幼儿音乐教案中班是详案谢谢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快乐的汽车目的:1、 能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模拟各种汽车。2、 体验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乐趣。准备:1、 观察过各种汽车,玩过各种玩具汽车。2、 做过“小司机”的音乐游戏,熟悉红灯、绿灯、转弯的音乐信号。3、 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片断以及完整的游戏音乐。过程:1、 在音乐声中,幼儿拿着玩具汽车互相观看、自由交谈。2、 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汽车。①你最喜欢什么汽车,为什么?请你们学一学。②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请幼儿合着节奏做模仿动作。③出示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汽车最主要的特征。④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动作,并相互学习。⑤重点模拟两种汽车,如消防车和警车,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和表现。⑥在快节奏音乐的伴随下,幼儿自由表现汽车,音乐一停就摆好造型,相互欣赏。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车,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如“我是警车,在执行任务”。3、 幼儿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汽车。①刚才我们合着音乐想出了许多有趣的动作,现在我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②合着慢节奏的音乐,幼儿创造性地表现汽车,想像此时汽车在干什么,如“消防车要安全回家了”等。③现在我们来完整听一遍音乐,想一想音乐节奏快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音乐节奏慢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怎样用动作来表现。④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配上合适的动作。4、 游戏:快乐的汽车。①你们工作得真认真,现在该回停车场了。听,一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②教师用钢琴弹出高音、低音和刮音,启发幼儿听辨出绿灯、红灯和转弯的音乐信号。③游戏开始,教师弹出不同节奏的音乐,鼓励幼儿边听辨节奏和明显的音乐信号,边创造性地游戏。④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抱着玩具汽车回“停车场”。

{2}

4,幼儿音乐教案蚂蚁中班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欣赏、动作表演的基础上,理解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的旋律。  2、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萌发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反映歌词内容的图谱、小蚂蚁、蘑菇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集体演唱歌曲。  2、幼儿边表演边唱歌曲。  二:理解歌词,动作体验情感  1、师边演示图片,边根据歌曲内容讲故事。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在搬东西的时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么办呢?小蚂蚁真着急呀!正在这时候,两个小蘑菇看见了,他们一起呼唤小蚂蚁:“小蚂蚁,快快到我的伞下来避一避吧。”小蚂蚁高兴地来到小蘑菇的伞下。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了,小蚂蚁心里很感激。他们给小蘑菇唱歌,围着小蘑菇跳舞,他们和小蘑菇玩得可开心了。小蚂蚁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了。小蚂蚁对小蘑菇说:“谢谢你,好朋友谢谢你。”小蘑菇说:“不客气,不客气。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  2、提问: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幼儿用动作体验小蘑菇热心帮助小蚂蚁以及小蚂蚁在蘑菇伞下快乐的情感:  (1)小蘑菇是怎么呼唤小蚂蚁的?一起说说小蘑菇的话。  (2)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心里怎么样?它们是怎么做的?  (3)老师做小蘑菇,小朋友做小蚂蚁。表演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快乐地跳舞唱歌。(音乐介入)  (4)小蘑菇除了象老师一样张开小伞,还会怎样张开小伞让小蚂蚁来避雨呢?请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试着做一做,师表扬做出不同动作的小朋友。  (5)请几个幼儿做小蘑菇,其余幼儿做小蚂蚁表演。师观察指导幼儿的表演。(音乐)  4、通过语言关心别人的情感  (1)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避雨,他们玩的非常快乐。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离去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呢?

5,幼儿园中一班音乐听雨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复述描述雨声的句子,掌握象声词:吱吱吱、沙沙沙、嗒嗒嗒、叮叮叮等。 3.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在户外观察小雨的情景,在雨中走一走、听一听,小雨落在各个地方上的声音;看一看、踩一踩地上的雨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2.拍摄真实的雨声。 3.配乐朗诵《听雨》,背景音乐用《秋日私语》。 4..蝴蝶魔术棒一支,代表雨声的四张云朵状小图谱:树叶、铁皮屋、荷花、窗玻璃。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感受诗歌中的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复述描述雨声的四个句子。 3.指导要点:通过欣赏、说说演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四、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初步欣赏散文。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散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用舒缓、平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温柔、抒情的情怀。 提问:下雨了,小花蝴蝶心里感觉怎样?妈妈对她说了什么? 3.再一次欣赏散文。 提问: (1)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2)小雨跟谁玩的时候发生了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这些好听的声音? 4.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1)提问: 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受?小花蝴蝶听了小雨唱歌心情有什么变化? 描写小雨唱歌四句话里有什么共同地方?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 (2)集体朗读。 5.闭上眼睛欣赏配乐朗诵,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6.引导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感受。 (1)让幼儿听配乐散文自由地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配乐散文自由的朗读。 注: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6,幼儿园中班有趣的音乐课有谁知道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不倒翁》点评 以往我们看到的音乐教学活动多以复习为主,而“新授课”还能不能进行?这是新课程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又一挑战。本活动中,教师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青年教师勇于实践的精神。以下我围绕目标制定、方法选择、过程实施等方面做一点评。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1、目标的适宜性: 中班音乐活动《不倒翁》这一活动的目标是:能大胆的说、唱“不倒翁”,并尝试用肢体予以表现,体验在活动中表现“不倒翁”的乐趣。目标的制定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并与这一年龄段艺术领域的具体要求相一致。 2、目标的操作性: 通过目标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幼儿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就是说、唱这首歌并能表现。 3、目标中关键词的演绎: 简单明了,突出了音乐活动中的情感特点——“趣”,因为有趣,所以感到乐趣。 4、目标对象统一 两条目标都指向孩子。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猜——玩——说——唱——学,充分运用了示范、讨论、讲解、表演等方法,并借助快板等手段,十分有效,在层层互动中推动孩子的理解,为 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让幼儿在与教师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教师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以及游刃有余的师幼互动能力。教学过程结构清晰,逐步推进。有效地运用了多种方法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学会了歌词,教师的“教”在不着痕迹中完成。同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出作为区级骨干教师自身的教学机智与专业底气,在发生不倒翁漏水时,能利用这点意外为己所用,使活动有序开展。而教师优美的舞姿在示范时给了孩子们美的享受,从孩子们身上也能看出平时在音乐素养方面的积累。另外师生关系的融洽,在老师与孩子的交流、眼神、动作中都能让我们作为旁观者深受感染。 三、教学效果 整个活动全班孩子都积极参与,非常专注,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建议: 1、在孩子创编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多为孩子提供自己尝试的机会,如改为两人一组,进行模仿扮演不倒翁。 2、第一条目标针对性可更强些,突出重点。

7,中班音乐教案顶一顶

中班音乐 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的旋律,能清楚地唱出歌词。 2 、感知歌曲弱起节奏,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尝试接唱。 3 、感受上幼儿园的愉快心情,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准备 1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 2 、学习 DVD 。 活动过程 1 、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 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 、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 “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 、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 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4 、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 1 )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 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 2 )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 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 3 )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 4 )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 时表扬。 5 、出示“小朋友”图片。 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6 、欣赏儿歌。 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7 、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8 、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9 、引导幼儿尝试根据图片的提示和教师接唱。 ( 1 )教师:除了大家一起演唱之外,我们还可以试一试接唱。 ( 2 )教师介绍接唱的方法:教师演唱蓝字部分,让幼儿试着接唱后面 部分。 ( 3 )教师与幼儿练习对唱。 10 、复习歌曲。 活动延伸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教师: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快乐、高兴等) 教师:幼儿园的生活多美好,我们大家都爱上幼儿园。
文章TAG:音乐教案幼儿幼儿园音乐教案幼儿园中班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