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经验 > 幼儿园大班安全用电教案,幼儿园大班礼仪安全用电动作怎么编排

幼儿园大班安全用电教案,幼儿园大班礼仪安全用电动作怎么编排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04 12:31:39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幼儿园大班礼仪安全用电动作怎么编排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每天坚持上幼儿园的愿望2、能够做到每天早起床,早入园,不迟到3、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活动准备:1、录像:小朋友都在和老师一起玩游戏,这时妈妈带着亮亮小朋友来到活动室,老师和小朋友停止游戏,接待家长和小朋友2、图片2张,图一幼儿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图二幼儿睡懒觉不起床,到医院看病3、表格:上幼儿园 我不迟到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幼儿园大班礼仪安全用电动作怎么编排

2,幼儿园大班安全用电的教案总结怎么写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幼儿园大班安全用电的教案总结怎么写

3,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安安全全用电器

幼儿园大班教案:安安全全用电器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能正确使用家中常用的、简单的小家电。  2、知道按照电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学会使用前不乱动电器按钮。  3、感受家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准备:小家电(台灯、小型风扇等)幼儿用书、多媒体教学资源《我可不能这样做》  活动过程:  1、分组观察、尝试操作小家电,了解家电都有开关。  小结:很多家电都有开关,通上电源后只要正确打开开关,电器就开始工作了。  2、由案例《风扇打坏幼儿手指》帮助幼儿了解面对运转的电器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讲述案例,请幼儿说说小波的手指为什么被打坏?  (2)说一说还有哪些电器会运转,它们在工作时可以触摸吗?  3、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幼儿安全使用电器的常识。  (1)教师情境讲述  (2)请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电器和安全使用的方法。  4、请幼儿操作使用小电器,提醒幼儿安全使用。(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安安全全用电器

4,幼儿园学前班安全教案电闪雷鸣真可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提高幼儿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幼1家   2、使幼儿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教学挂图:《雷电的产生》、《大树下避雨》、《田野里踩水》、《看电视》。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话:雷电是什么样子的?雷电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并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幼6家6儿童   2、借助教学挂图,将雷、电、云等图片贴在大图上,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雷电的产生和危害。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1)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鱼。   (2)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3)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4、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5、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没看懂什么意思?

5,幼儿园讲用电一安全怎么引入话题

建议你先写个安全教案,这样自己就有思路了。我这里有个范文,供你参考!活动目标:  1、知道电是具有危险性的,了解生活中哪里有电。  2、在共同游戏中了解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电。  活动过程:  一、引入1、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的家里需要放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帮它出出主意,它需要哪些东西呢?  2、原来小白兔还需要这么多的家具,还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这么多的东西。我们的家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呢?  3、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动起来呢?它们需要什么?  4、原来这些都是电器,只有电才能让它们动起来。他们是电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器。  二、 找电器1、出示电的标志(宝宝们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这是什么标志?这是电的标志)2、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用电的电器呢?  3、我们一起找找哪里有电器,找到之后把这个电的标志贴在它上面吧。  4、共同进行游戏。  5、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们有没有找对教室里各种各样的电器。  6、和幼儿一起检查。  三、 危险的电1、电也是十分危险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2、那我们平时有哪些动作不能做?(引导幼儿讲出不能去玩电器,不能去碰电插头的道理。)3、幼儿了解触电的危险。  4、共同进行讨论除了电还有什么是危险的。

6,关于安全用电的教案

http://www.bzhou.com/bianminfuwu/200904/01-12299.html 这里可以去下载~~个人觉得还是蛮全的~~希望能够帮到您~~
安全用电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 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2)高压触电.  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  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  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   (三)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  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  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  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  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  (四)安全用电原则  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  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

7,幼儿教案远离水电

活动目标:1、知道家用电器有哪些及作用。 2、认识不安全用电行为,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实验认识灯泡如何亮? 活动准备:1、制作PPT,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常见家用电器。2、灯泡亮了小实验需要的相关器材及各种导体与绝缘体。 活动过程: 一、简要介绍自然界的电(静电、闪电),生活中的电从哪里来。(水电厂、火电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厂等。) 二、引导幼儿列举家中的电器名称和该电器的用途。 教室里有哪些呢?:电灯、电脑、电视机、空调,电风扇、手机,音响等 家中厨房电器?:电饭锅、电冰箱、微波炉、排风器。另外还有呢?洗衣机、电梯等三、互动: 停电了,怎么办? 分别举例(1)、电灯没了。蜡烛,手电筒(2)、电饭锅不能煮饭。煤气灶 (3)、电梯停了,走楼梯; (4)、空调、电风扇不转了。扇子(5)、电视机、电脑罢工了?一家人讲故事,看夜空(6)、十字路口红绿灯不能亮。交警指挥---- 四、教会幼儿安全用电,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家电在工作的时候不能随便乱摸;平时不能随便地摸插头和插座;不能用湿的物品触碰电器;电器不用时要及时关闭。在户外:不能在电线下钓鱼、放风筝、晒衣服、爬变压器等,并播放漫画。五、请幼儿一起做实验: 灯泡亮了,并认识导体与绝缘体。比如绝缘体:木头,纸,塑料,纽扣。导体:硬币,钥匙,铁丝。
活动目标: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学习古诗《悯农》,并理解其含义。 2. 物质准备: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2)课件:一粒米的来历 (3)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4) 配乐诗:《悯农》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3.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 4.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 四、和面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内容及图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幼儿园每天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活动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小朋友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通过让幼儿看《一粒米的来历》课件,体验和面,来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完成重点。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小结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样爱惜粮食呢,突破难点。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因为《纲要》中提到“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所以在活动中还有家园配合、区域活动的内容,为目标更好地达成服务。 2.谈谈你在社会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活动模式? 社会活动与幼儿的一生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在我们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模式让幼儿来真正理解、运用的活动,我在社会活动中会运用以下几种模式来进行: 一、生活感知 这种模式适用于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目标,如:认识超市、邮局等。利用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本活动的最大特色。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例如,鼓励幼儿主动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动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做一做,这既培养了幼儿大胆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发起对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尊敬之情。这样的活动,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二、情境陶冶 此模式运适于对幼儿情感方面的教育,如:关爱残疾人、拥抱、等。改变了品德教育流于说教的方式,巧妙地运用移情训练法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设身处地地体会残疾人的生活不方便。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三、实际练习法 此模式运用于一些习惯养成,如:排队、谦让等。幼儿期教育的特点是“养成教育”。让幼儿“在做中学”,大部分时间幼儿亲自参与实践练习,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大班安全幼儿园大班安全用电教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