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问答 > 小班数学教学视频 幼儿园,如何教幼儿园小班数学都教什么

小班数学教学视频 幼儿园,如何教幼儿园小班数学都教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22 01:10:46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教幼儿园小班数学都教什么

没有教材吗,可以教数数啊,认数字啊,数物体的个数等等,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寓教于乐用动画教育片教学,吸引幼儿注意力给予适当奖励,促进幼儿学习热情游戏穿插,使幼儿快乐学习

如何教幼儿园小班数学都教什么

2,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比较5以内数多少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般比较大学多少,可以根据数字的大小,然后根据符号的选择,来判断数字的大小的,让孩子们学习数字的大小,也是从学前教育开始的。
教案一般书写分为四个步骤:第一部分;开始部分,也就是导入;第二部分基本部分(也就是授课的过程);第三部分结束部分(教师小结活动);第四部分延伸部分。别忘了最后还有课程评析。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比较5以内数多少教案

3,怎样教幼儿园小班数学

小班的孩子一般是3岁,3岁的孩子开始对数字变得敏感,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还没有经过专门的数学训练,却已经有了数数的渴望。比如,当他手中拿着几个玩具时,会喃喃自语地正确或错误地数着:“1个、8个、3个……”如此凌乱的数字,显示出孩子认识数字的急切心情。要想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这一能力,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当母亲告诉孩子,“你的衣服上掉了两颗扣子”,“我们还需要三个盘子”等等的时候,她就是在利用这个机会教会孩子数字的概念。刚开始时使用的方法是数钱。换零钱是一种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数数方法。给孩子们1角、5角的硬币,用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们学会数到10。
我们学校教five little ducks,小班是1到5的数字

怎样教幼儿园小班数学

4,幼儿园小班数学圆形的公开课怎么讲

活动目标1.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对认知图形的数学活动的兴趣。 3.能从许多实物和周围环境中找到与圆形相似的实物。活动准备1.各种圆形的实物(如圆形镜子、圆盘、圆饼干等)。 2.课件:各种各样的形状[2-54]教学具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有些图形宝宝到我们班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带领幼儿参观由于圆形物品组成的圆圆商店,说说这些物品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这些物品的面都是圆形的。那么究竟什么样子的图形是圆形呢?二、展开1.幼儿每人一张阿圆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圆形的外形特征。幼儿每人一个圆形卡片,请幼儿沿着圆形边缘摸一摸,问:你有什么感觉?请幼儿摸一摸圆形的面,问:有什么感觉?感知圆形边缘是光滑的,圆形的面是平的,初步感知圆形的外形特征。小结:圆形的面是平平的,周围很圆滑,没有棱角,这样的图形就是圆形。2. 观察拓展,找找身边的圆形请小朋友找一找身边的圆形: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你还在那里见过圆形的物体呢?

5,小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幼儿园数学教案《比多少》教师:屈老师【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用到的比较两组物体(5以内)的多少。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较容易掌握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在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之后,紧跟操作练习,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孩子们操作完学具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们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较好地学会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式。【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2、集体活动。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小班数学2

6,幼儿园小班数学小兔小鸟都来了教案

不明白啊 = =!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兔小鸟都来了》,从中感受爱护鸟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  2、能积极参加即兴接唱活动,并自己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教学难点:唱好切分节奏和连音线节奏;后半拍起节奏,顿音与保持音的准确唱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谱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新歌的音乐跟老师做动作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 用幻灯片出示一张绿色的春天图片  师:这样的绿色让你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个季节?  生:听音乐,答问  2、听赏与跟唱《滴哩滴哩》  师:是呀,绿色在春天,绿色在大森林里,你听一群可爱的小鸟正歌唱着绿色的家园,让我们也随小鸟一起歌唱绿色吧!  生:听赏与跟唱《滴哩滴哩》,老师在一旁引导律动,带学生进入情景。  3、激发环保意识和行为  师:绿色的家园很美,小鸟的生活自由自在,但是随着人类无限制的开发资源,绿色家园渐渐遭到破坏,树木不在青翠,花儿不在那么娇艳,小鸟不停地向追问“绿色家园在哪里?绿色在哪里?”小鸟伤心地飞走了,远离了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些或者做些什么呢?  生:激发环保意识和行为  师:人类不断的觉悟反省自己的行为,拯救自己,终于在今天绿色家园重现在我们的面前。树木成林,百花齐放,让我们一起带着最真诚的心、最火热的情邀请小鸟归来吧!  三、学习新歌  1、念词,熟悉词  生:有感情地念完整首歌的词  2、听唱全曲,情感铺垫  师:你是带着什么情感朗读词的?  生:  师:就让我们用热情地节拍去邀请小鸟回家,为热情的歌声伴奏吧!。  生:听整首歌曲,老师引导用x o拍手的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类型。  师:这首热情愉快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你认为歌曲可分几部分?  3、听第一部分,情绪指导(热情、愉快)师:第一部分主要描述我们在呼唤小鸟。  4、用lv的字母跟唱  师:让我们也加入邀请小鸟回家的队伍中去,大家用lv哼唱旋律伴奏吧。  生:跟琴唱  5、听音乐填词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热情去迎接小鸟吧!让我们再次感受那热情的歌声吧!  生:听第一部分试一试填词  3、跟唱音乐纠正  四、学习新歌第二部分  1、学唱01 45 | 6 6 | 34 5。| 01 45 | 6 6 | 35 2。||  师:小鸟在绿色的呼唤声中归来了,看见这翠绿的森林,如海的草地,小鸟陶醉了唱起了欢快活泼的歌。  (1)小鸟唱谱  出示01 45 | 6 6 | 34 5。| 01 45 | 6 6 | 35 2。||  老师唱一次,学生听;  (2)跟小鸟学唱  (3)猜猜小鸟这时想唱什么?  学生答问,老师引导唱出“尽情地唱吧小鸟,自由地飞吧小鸟”  (4)情感处理小鸟这时心情如何?  活泼跳跃地唱出这句词,学生再唱  学生分组唱这句词  2、 朗读第二部分词  师:热情的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呢?(集体朗读二部分的词)  师:你认为这部分词在演唱时应该怎样处理情感?  3、 听唱二部分  :师:让我们带着热情轻轻唱起心中的歌吧!  4、 分析最后一句的唱法  师:唱最后一句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跟琴学唱最后一句  5、 跟琴唱  师:孩子们用你们甜美的歌声与小鸟一起飞翔吧!  学生唱二部分  6、 结合两部分一起唱  跟琴轻唱,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难点  五、完整唱全曲  师:同学们绿色的世界真美好,让我们一起来邀请我们的好朋友小鸟回家,用热情愉快地歌声把小鸟都请到这里来。  六、出示一段创编的词让学生唱  形式:老师领唱前句,学生唱后句  引导创编:众多学生唱前句,一名唱后句  七、总结  绿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保护好绿色,保护好共同的家,同学们你将会做些什么呢?  相信有了你们这样保家爱家的小卫士,地球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课后小结:  本课是第一节音乐课,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尤其是对保护动物和环境的设想很到位,对歌曲的理解比较透彻,综合演唱的效果来看。

7,小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附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附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等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水果、碗盘、彩色扣子、操作板、彩笔、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开火车进教室。师:每个小朋友坐了一张椅子,还有椅子多吗?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谁多?谁少?  2.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小朋友看漂亮吗?图画里有谁?我们来听一听图画里的故事好吗?(师清讲故事一遍)  师:小朋友来猜一猜,是红萝卜多还是白萝卜多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多谁少?(请幼儿上来示范比较)  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的方法。  3.师:花园里红花和黄花谁多谁少?用什么方法来比?(师重点介绍用连线对应比较)  4.分组操作: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5.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的方法,还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吗?比如:老师这里有一袋红花片,一袋绿花片,谁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谁多谁少?  课后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数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我们关注的事。本次活动重视的一个环节是操作活动,如何在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现出来,使幼儿能随机地感知数学、走进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时,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活动中采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这三组材料难易不一样,我让幼儿轮换组活动,让幼儿都去尝试操作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而且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有兴趣地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人人都能参与,既巩固了孩子的知识,又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举多得。  2、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教师重视了每个环节的小结表述,数学概念清楚,明了。  3、课堂气氛活跃,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  二、改进策略。  1、挂图出示比较传统,用课件比较生动形象。  2、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维,然后顺应孩子的思维再引入,效果会更好。
设计意图:  《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两组物体能够比较并能探索出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一般来说,3-4的幼儿对比较物体多少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可以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探索出使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胶垫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块),碟、叉等食物若干份,记录卡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找坐垫”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比较物体多少的兴趣。  1、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找一块坐垫,来跟老师做游戏。” 让小朋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小朋友多,坐垫少)。  2、集体讨论“如何才能使小朋友人数和坐垫一样多?”  二、分组活动,运用重叠、并置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比较餐具的多少。  三、小结  引导幼儿小结如何令“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多种方法。  活动分析:  这一节课的数学是针对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爱动,爱玩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有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数学过程中,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贯穿活动的始末,幼儿在游戏中兴高采烈地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及其变化,同时从不同学习层次的需要出发,用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让他们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脑,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文章TAG:小班数学数学教学教学小班数学教学视频如何教幼儿园小班数学都教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