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知识 > 幼儿园中班相邻数教案,中班数学谁是它们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相邻数教案,中班数学谁是它们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30 18:36:04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中班数学谁是它们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我们的好邻居》充分结合了幼儿对“邻居”关系的感兴趣和幼儿对相邻数有初步的探索、发现在自然数列中一个数与其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语言复述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的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出示一幅背景图,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请幼儿看一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新家,他们分别住在几号房间。充分调动幼儿参入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其中,学习5、7的相邻数是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从而为探索2——9的相邻数作铺垫。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在本次活动准备上,数量充足的数学操作材料及丰富多彩的教具能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但是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虽然许多幼儿已经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数的加减法,但是对于相邻数的问题还是容易搞混分不清楚。相信这些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多次的反复练习,一定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对相邻数这个概念的掌握也会更好。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融入更多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兴趣更高,积极性更强烈,相信活动的效果也会更好,从而让幼儿真正的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中班数学谁是它们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

2,幼儿园中班小鸟回家二的相邻数教案怎么写

教材分析;题材体裁,内容形式,结构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引导法等,教学准备:CAI等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a.课前准备,b.师生问好,二,导课,情景展示图片,学生观看思考回答,三,进行新课:a.出示课题,b.教师采用启发式,引导法,图片法,谈话法,讨论法,叙述法,讲解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c.学生个别先掌握内容,分组掌握内容,全班掌握内容,学生在教师引导配合中掌握内容,d.本节课内容丰富,难易安排合理,形式新颖不拘一格,结构紧凑不拖沓,分层分部分版块,e.学生在教师引导配合中掌握全部知识内容,实现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本节课的目的,f.拓展延伸,四,二度创作,五,小结反思。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幼儿园中班小鸟回家二的相邻数教案怎么写

3,急求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 2、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 2、游戏:邻居拍拍手 每次请10名幼儿游戏,请10名幼儿任意选一张1—10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教师说:请数字5的邻居拍拍手,这是数字4的幼儿就拍4下手,数字6的幼儿就拍6下手,启发幼儿说出因为4比5少1,6比5多1,所以4和6是5邻居。(游戏继续) (这一游戏能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各数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 结友爱互帮互助。” (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延伸: 教师把头饰、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急求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4,中班数学动物音乐会

中班数学小游戏活动——美妙的音乐会数学:美妙的音乐会 目标:1、通过相似图的比较培养细节观察的能力。2、体验每次发现后的成功和喜悦。准备:1、猪八戒黑白轮廓图每人一张 2、油画棒 3、班级集体照照片3—5张,1—20数字顺序任意排列的数字图表3—5张4、教学挂图60-51、练习册过程:一、 比较通过添画完成的两幅图的细微差别。1、教师出示猪八戒黑白轮廓图。教师:这幅图漂亮吗?怎样能让它变漂亮一些呢?2、请幼儿说说想添画些什么东西。3、教师代表添画要求(任意选择颜色涂色,最多添画三样东西),幼儿进行添画。4、添画完成后,教师选取两张画,请幼儿比较发现两幅图的异同,说一说哪里不同,共有几处不同。5、清幼儿两两比一比两幅图的异同,看谁发现的不一样的地方多。二、 分组活动,从复杂的背景中找出某一指定人或数字。1、幼儿分组,每5—6个人一组。2、教师为1—3组幼儿每组提供一张班级集体照片,请幼儿先找找自己在哪里,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在哪里,或组内的每一个成员任意说一个照片上幼儿的名字,组内其他幼儿一起找找看,看谁找的快。3、教师为其他组的幼儿每组提供一张1—20数字顺序任意排列的数字图表请幼儿按照顺序从1—20一个一个地找一找,看谁找的快。4、组与组之间交换数字或照片图表。三、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进行练习。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完整大图,说一说上面有什么。2、教师再引导幼儿分别观察每一幅小图,说一说画的是什么,找一找在大图的什么位置。3、请幼儿拿出练习册,对对本活动进行练习。
四字词鼠猫什么
的撒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幼儿园优秀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朋友在哪里(相邻数)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重点: 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没有明白你题目的意思呢

5,中班数学小动物住哪里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数列。  2、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3、培养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数列。  活动难点:  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蘑菇楼房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PPT图片,幼儿点数5以内物品,并通过多媒体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游戏:小动物坐火车  1、伴随火车开动的音乐,出示火车图片,提问:什么开来了?  2、火车有几节车厢?(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火车节数)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是怎么数的?  小结:从左往右数,火车头后面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节车厢。  3、火车司机忘记给火车贴车厢号了,老师这里有准备好的号?谁愿意来帮助她?  4、今天有几位小动物要坐火车回家去,它们都拿着一张火车票,票上面是几,就要坐在第几节车厢。  三、游戏:小动物住哪里  1、出示PPT图片,小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新家,看看它们住的房子有几层呢?谁来数一数?怎么数的?  小结:从下往上数,最下面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  2、来看看小动物住在哪个房间?  四、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还有一些别的小动物也要搬新家,它们就在小朋友身边,请你们找一找。  1、几位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到指定的房间。  2、其余小朋友选择一个空房间送小动物回家。
幼儿园优秀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朋友在哪里(相邻数)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重点: 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6,中班数学活动相邻朋友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优秀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朋友在哪里(相邻数)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重点:  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掌握5以内的数序,5以内的大数卡各两张,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读数字1~5。  游戏“报数名”。把大数卡发给5个小朋友,请他们拿着数卡站成一排。教师报到数字几,手拿相应数卡的幼儿把数卡举起来,大声的念“我是数字几”。  二、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1、理解“相邻”一词的含义。提问:每个小朋友左右看一看,坐在你旁边的小朋友是哪两个?我们可以说XX和XX诗我的相邻朋友。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相邻朋友是谁和谁。  2、理解相邻数的意思。数字也有相邻的朋友,想一想数字2的相邻朋友是几跟几呢?为什么?学说:2的相邻朋友是1和3。  3、讨论3和4的相邻朋友是几和几。学说:3的相邻朋友是2和4,4的相邻朋友是3和5。  4、理解相邻两数间的关系。出示1、2、3三个数字,提问:2的相邻朋友是1和3,2和1比谁多,多多少?2和3笔谁少,少多少?请幼儿比较其他数与相邻朋友的关系。  三、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  教师把1~5的数卡发给5个小朋友。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数卡,然后问:我的相邻朋友在哪里?拿到相邻数的两个幼儿上来,按照数序分别站在教师的左右两边,并回答:你的相邻朋友在这里。  四、幼儿做相关练习。  幼儿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用点子或写数字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答:活动名称:玩具在哪里活动目标:1、萌发爱惜玩具的意识。激发积极参与游戏的兴趣,。 2、会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来寻找物品。 3、发展幼儿用完整句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的能力。活动准备:玩具若干活动过程:1、游戏:《公鸡头、母鸡头》,猜猜老师的玩具藏在手的哪一头。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2、找玩具的游戏。老师将手上的玩具藏起来,激起幼儿的寻找的兴趣。请幼儿每人寻找一件玩具。找到后请幼儿讲一讲你在哪找到的玩具。3、游戏你的玩具在哪里?幼儿自己选择位置把自己的玩具放好,然后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玩具藏在什么地方,别人才会找不到。44、送神秘礼物。教师将神秘礼物的图纸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请幼儿按照老师说的位置出寻找。找到后再和幼儿一起拼摆起来请幼儿看看是什么礼物。5、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请幼儿讲讲如何爱护玩具。6、舞蹈:《玩具进行曲》延伸活动:1、 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开展“藏与找”的游戏。说明:幼儿班的教案,要根据你们幼儿园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来编写,比如里面的教具,如果没有可以采用其他玩具来代替,要灵活多样,还要备幼儿,要预计到多发情况,比如孩子会提出不一样的问题,要做到心里有数,及时进行解决,这才是一个从事幼教工作人员的基本功。

7,中班数学相邻朋友在哪里 详细

中班数学:相邻朋友在哪里教学目标:1、学习5 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 或少1 的关系。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教学准备:1、掌握5 以内的序数。2、5 以内的大数字个两张,《幼儿画册》(第三册第17 页),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游戏“报数名”。二、学习5 以内的相邻数。1、理解“相邻”一词的含义。2、理解相邻数的意思。教师把1-5 的数卡发给5 个孩子,任意出示一张数卡 问:我的相邻朋友在哪里?拿到相邻数的两个幼儿上来,按照数序分别站在老师的两边,并回答:你的相邻朋友在这里。四、幼儿做练习。请幼儿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
中班这节数学课,我施教了2次,在老教师那认真的听课学习了一次,这一次数学活动的施教,让我成长了很多,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以前总是以为自己知道了这些问题就可以,一直的安慰自己,慢慢的改就好了,每一次对自己、对孩子都是宽容的,但是这次通过王老师的点评和与中二班何老师的施教情况进行比较,我焕然知道之前对自己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这样下去将是耽误自己,耽误孩子,同时也给搭班朱老师带来了工作上的负担。在听何老师的数学课之后,何老师只是简单的问了我一句:“感觉怎么样?”“有很多点值得我学习”随后,何老师给我细心的指点,一、数学课有它自己的体系,不能像语言那样,要循序渐进;二、操作习惯,首先说好收的指令,操作习惯一定要严格要求,必须要求到每一个孩子;三、操作材料的投放要有效且可循环利用,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这是身为资深教师的针对课堂教学活动给我的三条建议,现在回想我的课堂,正是缺乏这三。从教学内容对比:何老师教学方式,首先是直奔主题,从家里的邻居的导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说;第二,数字宝宝2也有邻居,用更加形象的方式,房子下面有三个房间的形式,引导孩子观察。首先是幼儿自己观察为什么是1,3,幼儿有按照1-10的顺序数的,然后何老师总结一个更好的方法:多1和少1。随后在以后的的环境,也用这个方法去比较。这一环节,何老师的教学方式符合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孩子在前,老师在后,消弱师本位,让在我第一次施教的时候,就忽略了这一点。第三,幼儿操作,出示4,让幼儿用用点卡操作,首先提问“4”可以用几个点表示,其次打开点卡,复习点卡,最后再让幼儿操作。在此环节,何老师并没有多说多少,没有示范,只是讲明白要求,而我一般对孩子的要求,总是重复,对幼儿的操作,有时候也会给提示,看了何老师的施教,自己的行为是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看完何老师的施教,首先课堂氛围很好,在这一基础上,孩子的倾听能力才能提高,其次关键问题简明,是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最后流程清晰,循序渐进。在听完之后,我紧跟着就进行了二次施教。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更多的是对教材的分析,对施教对象的年龄特点的分析,对施教的方法的分析。在王老师指导下,重构的教案,实施的过程看,孩子们自己发现“台阶”感知了多1和少1,课堂上游离孩子相对减少。孩子在感知相邻数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操作?34想让孩子考虑3的另外一位相邻朋友,然后再给他们吃糖葫芦,相对应要吃几个,数与物的对应。第二次施教下来,孩子了解了相邻数的特点,只有几位幼儿不能需要再次请教老师。这次的施教,基于孩子的立场,试试的效果更佳明显,不仅教学目标的完成,老师的内心也有所满足。以后备课,不仅要备好教材,更多的要备好幼儿,备好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才是我的成长的捷径。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中班相邻幼儿园中班相邻数教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