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什么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什么是单元教学指导

什么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什么是单元教学指导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03 14:40:15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单元教学指导

你好!对单元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的采用等进行指导。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以单元为单位整体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时分配、教学过程、检测等教学设计。

{0}

2,单元教学设计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不同

单元教学重在设计一个单元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一节课就要分解单元的重点,难点,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合理的环节达成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
单元教学重在设计一个单元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一节课就要分解单元的重点,难点,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合理的环节达成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

{1}

3,高中数学教学模块单元教学设计是什么

先是教材分析,也就是地位;再就是重难点,教学目标;然后是教学过程,要有设计思路。
你好,推-介你看一下问酷网,上面有专门针-对老师、学生和家长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还可以下载app直-接在手机上用,很方便-而且免&费,我现在高中,初中的时候就经常去这个网-站做题,看视频,感觉对自己提高挺高的,所以你可以去下载app看一下,希望对你有用啦~

{2}

4,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会包括有种多教学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不但关注如何让学习者_掌握个别的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习者理解一章或是一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_,这种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既帮助了教师整体把握章和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更方便学习者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
什么是单元设计教学大纲

5,人为什么要进行单元式学习

2017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启,基础教育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这是这一时期我国正在推进核心素养为“基因”课程改革,关键在于实施,决战于课堂,毕竟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中最为微观、具体的层面,是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地,培养人才的重要关节。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学要树立“大概念”或“大观念”,即教学要渗透“大概念”,“大概念”是比一般概念更加上位的概念,通常正常的教学是以“节”为单位,教师按照顺序,循序渐进的教学,通常每节课之间是相对孤立的,缺乏联系。而“大概念”下教学,要求教师将整个单元“节”直接相联系,从一个整体去考虑教学,将“节”之间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助于单元核心概念以及素养的培养。因此“大概念”下,教师必须进行单元教学或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单元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的整体规划,明确单元学习目标,重难点等。目前,国内单元教学还在不断进化。笔者建议,更多了解多去看看华师大课程所所长(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教授的相关文献和书籍。
2 家庭氧疗指导 2. 1 用氧安全指导 家庭用氧应注意安全,氧气筒放在阴凉通风处,做好防震、防火、防热、防油。在搬运途中避免撞击震动,室内不可抽烟,不可使用电炉、煤气(天然气) 、取暖炉等明火设施,防紫外光照射,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上油,换氧气筒时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或带油的扳手拧螺旋。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 kg/ cm2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使用氧气时,应先开总开关,调节流量后戴上单鼻塞,停止用氧时取下单鼻塞,先关总开关,放出余气后关流量表。使用时注意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如有漏气,及时拧紧各衔接处。肺心病病人采取1 l/ min~2 l/ min给氧,告诫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每天持续吸氧15 h以上。随访中发现2例病人为节约用氧,将氧流量调至1 l/ min以下,吸入氧浓度与大气压中的氧浓度相等,达不到给氧效果。防止病人为了改善缺氧状况将氧流量调至3 l/ min~4 l/ min持续吸氧,持续吸入高浓度氧,虽缺氧得到改善,但解除了对中枢的兴奋作用,使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随访中发现每天吸氧在15 h以上者仅2例,大多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做到。讲解持续吸氧可使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得到控制或缓解,pao2维持在8 kpa以上,可避免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1 ] 。 2. 2 消毒技术指导 指导每日更换湿化液1次,可采用冷开水或矿泉水;每日更换单鼻塞1次;湿化瓶和输氧管每周更换两次,换下的湿化瓶和输氧管用含氯消毒液(消洗灵) 浸泡30 min ,晾干后使用。 3 其他护理指导 3. 1 配合胸部物理治疗,增强氧疗效果 3. 1. 1 指导深呼吸和咳嗽 指导病人定时进行随意的深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随咳嗽排出[ 1 ] 。 3. 1. 2 胸部叩击,促进排痰 手指并拢拱成杯状,腕部放松,迅速而规律地叩击背部,叩击力量适中,发出空响,病人不感到疼痛,避免在骨突出处、心脏、乳房等处叩击。叩击方向:从外向内,从下向上进行。以利痰液排出,改善通气,增强氧的弥散功能。 3. 2 加强全身锻炼,增加心肺功能 3. 2. 1 指导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病人取半坐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吸呼时比1∶2或1∶3 ,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成缩唇状,缓呼深吸,每日锻炼2次,每次10 min~20 min ,以改善肺功能[ 3 ] 。 3. 2. 2 御寒锻炼 指导病人从夏季开始养成用冷水洗脸,洗鼻,按迎香穴,揉风池穴等,坚持一年四季按此方法做。 3. 2. 3 全身锻炼 评估病人心功能分级情况,合理制定锻炼计划,指导病人正确地进行呼吸锻炼[ 4 ] ,如呼吸操:扩胸与呼吸,弯腰,下蹲和四肢运动等。心功能二级以上者可行太极拳、散步,心功能二级以下可行慢跑。活动强度以每次运动后出现轻度气紧,休息10 min后呼吸恢复至运动前的水平为宜。 3. 3 药物指导 肺气肿、肺心病病程长,病人长期服用止喘药和祛痰药,如氨茶碱和化痰片等。两种药物对胃肠道都有刺激,可引起恶心、呕吐,应饭后服用;随访中发现病人一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就自作主张服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v钾、头孢羟氨苄等,且服用时间长,应讲明长时间服用抗生素可发生二重感染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感染难以控制,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3. 4 改变不良行为 随访中了解到有一位病人有吸烟行为,劝其戒烟,讲明吸烟可引起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障碍;使杯状细胞粘液腺分泌增多,导致分泌物在管腔内堆积;吸烟可使肺巨噬细胞功能降低;还可使支气管痉挛,气道的净化功能削弱,易发生感染[ 1 ] ,加重病情。 3. 5 培养自我监测的能力 教会家属观察病人用氧后面、唇、舌尖的色泽,有紫绀说明缺氧,需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有无改善;观察有无头痛,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兴奋,球结膜水肿,使家属能够辨别肺性脑病并能及时到医院就诊。
文章TAG:什么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什么大单单元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