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经验 > 科学幼儿园教案大班ppt,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5篇

科学幼儿园教案大班ppt,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5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10 09:26:25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 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四季,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3、培养幼儿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掌握四季基本特征。   难点:合作完成“选服装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幻灯片、多媒体、服装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热爱大自然吗?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认识四季,和它们做好朋友,好吗?   二、新授   1、认识春天   (1)出示春天幻灯图片;   (2)老师重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图中的大树、小草、小河及人们穿着的特点;   (3)交流春天的特点;   (4)说一说以前学过的有关春天的歌曲或儿歌,找生表演。   2、用以上方法认识夏天、秋天和冬天。   三、合作完成"选衣服"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为图片中不同季节的小朋友选择合适的衣服。   四、拓展   回家与父母合作完成一幅自已喜欢的季节的图片。   五、延伸   建议幼儿多与父母到大自然当中去体会四季的美。    2.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 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小灯泡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出示电动玩具,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知道里面装有电池。接下来,我遥控玩具,玩具却不动,让小朋友猜想不动的原因。重点让孩子明白电池有正负极。这节课,孩子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不错。    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师总结。    4.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 篇四   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准备:   1、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等)   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许多水,可是它们现在住在小盘子里太不舒服了,它们想搬到宽敞的大盆子里,怎么办呢?它们想考考你们。不用倒的办法,用小盆子旁边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 望。   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   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红了的“小细管”。   4、幼儿欣赏图片(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百合花等)   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   5、讨论:毛巾、海绵、纱布,吸水纸里有“小细管”吗?   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等才会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师设疑:怎样把白色纸花变成彩色的花呢?   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   2、幼儿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   四、结束。   幼儿将彩花送给树妈妈,给树妈妈打扮。    5.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 篇五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具体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羽毛、纸团、皮球、积木、汽车、沙包、铁块若干。   2、室外准备器械:滑板车、大型积木、塑料圈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指: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想玩吗?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怎样让这些不动的东西动起来呢?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二、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物体动起来。   2、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动起来?(幼儿用动作讲述表演)   3、教师:原来,要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脚踢,还可以用嘴吹。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教师提出新问题,让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移动物体。   2、教师:用力大,这些东西移动得就快,而且远;反过来,用力小,这些东西移动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问,操作尝试,巩固教学内容   1、指:刚刚我们是让桌子上的东西动了起来,现在请你们想办法让周围的东西动起来,看看轻的东西用力怎么样?重的东西用力怎么样?   2、今天,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东西移动起来,我们知道轻的东西用力小,重的东西用力大;反过来,用力大,东西动得又快又远,用力小,东西动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动:幼儿到室外操作巩固和感受物体移动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件5篇

2,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大全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下面是 的后续更新吧!    1.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2.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孩子们了解物体放到水中有沉浮现象。   2、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重点难点   1、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知道水有向上托物体的力(浮力)。   2、难点是漂浮的物体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下沉。   活动准备   能盛水的家具(如:盆、桶等)并加满水,小皮球、小石头、干木块   活动过程   1、让孩子们轮流感受水的浮力。老师先让孩子们将小皮球放在盛满水的盆中,小皮球浮在水面,然后叫他们用手把小皮球按到水底,让孩子们感受水有把球向上托的力,再把手松开,小皮球马上浮到水面上。问孩子们:小皮球被我们按到水底,一放开手小皮球为什么自动浮起来?我们按小皮球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小朋友都说:手被弹开的感觉。结论:这是水中有浮力。   2、让孩子们把石头和干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石头很快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却浮在水面上。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石头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又浮到水面上?结论:石头重,容易下沉;而干木块轻,容易浮在水面上。   3、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   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    3.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   并请幼儿试装。   ②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   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研究玩具需要几节什么样的电池,并从专卖店中配好、装好后,自由地使用电动玩具游戏。    4.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顶起纸板的有趣现象。   2、探索不规则图形纸板只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立体纸盒有很多个面,每个面都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不规则图形纸板、各种立体空纸盒、一根吸管。   活动指导:   (二)不规则图形活动探索   1、幼儿初步探索顶不规则图形纸板,如果也用吸管顶,请你们猜猜纸板有几个地方能被顶起来?在什么位置?   2、教师提出探索记录的要求:在纸板能顶起来的地方用笔做个几号。   3、幼儿操作探索顶不规则图形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不规则图形板平衡的经验。   (三)立体图形探索   1、出示立体纸盒,提出问题,引导继续探究,这里有许多立体纸盒,你们能将他们顶起来吗?到底能找到几个地方把它顶起来呢?   2、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要求:顶立体纸盒是不是和顶不规格图纸纸板一样,也只有一个地方顶起来?请你们试一试,试完后,就在能把纸盒顶起来的地方做个记号。   3、幼儿探究顶立体图形纸板。   4、师幼分享交流:从中获得立体纸盒有多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能被顶起来的点。   (四)活动延伸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到能不能也被顶起来呢?我们区角的时候,可以去试一试。    5.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3、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   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大全5篇

3,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 考 网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1.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会积极的对感兴趣的东西用他们的方式进行探究,如撕呀、揉呀、踩呀等等,我班的孩子在观看大班哥哥姐姐做操时,忽然就对走廊前茶花的叶子产生了兴趣,他们趁着老师不注意,就采下叶子比大小,比多少,有的小朋友还为此发生争执,我发现口头教育提醒幼儿的效果并不佳,他们仍然会去采叶子,所以设计了这次活动,除了起到教育作用之外,还能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关注和兴趣,感知叶子的世界。   活动目标:   1、对植物叶子的关注和观察兴趣。   2、以游戏的形式尝试按大小、颜色、形状为叶子分类。   3、知道不随便采摘植物的叶子。   活动准备:树叶挂图、实物、树叶请柬、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树叶请柬,以熊猫宝宝请小朋友参加树叶展览会引题。(分给每个幼儿一片自制的树叶当成参观券)   2、带领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   3、游戏活动《找朋友》   1)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树叶的颜色找到朋友。   2)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树叶的大小找到朋友。   3)唱找朋友的歌曲,找到颜色,形状相同的朋友。   4、帮助树叶宝宝找妈妈:将幼儿手上的树叶送到墙上背景图中。(引导孩子找到跟自己手上叶子相同的树妈妈贴上,允许幼儿的父母帮忙)   5、复习儿歌:小树叶   6、以熊猫的口吻教育幼儿不能随便采摘叶子。   7、邀请爸爸妈妈一同看看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叶,并开展拾叶子活动。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树叶分类、树叶粘贴等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邀请了家长的参与,家长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起了引导和带动的作用,特别在活动结束部分,孩子带着自己的父母欣赏幼儿园里的树叶,还将落下来的叶子带回班上比多小,体现了亲子同乐的良好氛围。其次我为孩子准备的树叶请柬漂亮丰富,极大满足了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的环节自然紧凑,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尝试分类,其间还配以音乐歌曲,活动过程中注意每个孩子的表现,积极给孩子动口动手的机会,有效的整合了计算、语言、常识、音乐的知识,取的良好的效果。    2.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   2、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一个空广口玻璃瓶,石头、小石子沙子、水若干,一把小勺、一根筷子,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   1、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2、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二、探究的问题   1、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试一试。   2、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三、记录实验过程。   1、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   (2)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   (3)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四、实验发现   1、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2、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3.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活动目标   1、在躲猫猫的游戏中辨别、了解四种水果的特征。   2、尝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常见的水果,提高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常见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等有初浅的认识。   材料准备:自制大书;黑色彩纸做成的苹果、梨、香蕉、柠檬的影子;用透明塑封纸做成的苹果、梨、香蕉、柠檬;各种颜色的苹果、梨、香蕉、柠檬实物。   活动过程   一、寻找苹果、梨、香蕉、柠檬的影子   1、激趣导入:今天我们要看一本特别大的书,让我看看书的名字叫什么,——《果娃娃躲猫猫》。你会躲猫猫么?怎么躲啊?(好玩吧)那这里面是谁躲起来了啊?我们一看好不好?   师:这是谁啊?(笑脸)它好像在说话呢,它说了什么?认真听哦。(教师模仿语气)大家好,我们是水果娃娃,愿意和我们玩躲猫猫吗?(翻页)妈妈就在这儿,可我们的影子躲起来了。我们影子就在那边,赶快帮我们的影子找到自己的妈妈吧。   2、找一找,贴一贴:我们来试一试,去拿这些影子,来找他们的妈妈。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将影子贴到大图书相应的轮廓图,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能否按照外形吧水果影子送至相应的地方。   (2)当幼儿匹配正确时,教师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这是谁的影子?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4、教师   (1)重点提问:瞧一瞧大家都找对了吗?知道这些是谁的影子吗?你怎么知道这是苹果、梨、香蕉、柠檬的影子?它们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2):苹果的形状是圆圆的,梨的形状是一头大一头小,香蕉的形状是长长的、弯弯的,柠檬的形状是椭圆形的,两头有点尖尖角呢。我们是根据形状找到了苹果、梨、香蕉柠檬的影子。   二、寻找苹果、梨、香蕉的颜色。   1、再次激趣:这个笑脸现在是怎么样的?它又说话了。(模仿水果声音)小朋友,你们真棒,通过形状找到了我们。现在看看边上有个小信封。(看看那里面是什么?可是他们有颜色吗?又说话了)我们的衣服颜色躲起来了,请你们帮我们找出颜色。我们来看看果娃娃的颜色在哪里?——这里有哪些颜色   2、交代任务:你看这些水果的衣服颜色都没了,请你们找到他们的颜色,就贴在哪种颜色里。准备好了吗?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是否将透明的水果送至与其相应的颜色底板上   (2)当幼儿匹配正确时,教师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你为苹果、梨、香蕉、柠檬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4、教师。   (1)当绿色没有幼儿使用时,重点提问:苹果宝宝有哪些颜色的衣服?你在哪里看见过不同颜色的苹果?   (2)有个别幼儿用到绿色时,重点提问:你在哪里用到绿色的苹果?苹果宝宝还有什么颜色的衣服?   (3)不同的水果有不同颜色。有些同一种水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   三、寻找躲在门后的水果。   1、第三次激趣:(模仿水果声音,回到笑脸)小朋友们真棒!你们一会儿就找到了我们的影子和颜色,我们还没有玩够呢,再躲起来,哈哈,这次有点难找呦。可是你们能找到我们吗?真的有点难找哦。   2、交代任务:这次苹果、梨、香蕉、柠檬躲在门背后,只露出一点点。我们来看看到底门后面躲着谁。   3、幼儿观察、判断,谁躲在门后。   圆圆的形状让你想到了什么水果?黄黄的衣服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水果?长长的柄让你想到了什么水果?   4、教师: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我们只露出一点点还是被你们给认出来了。水果娃娃说想去教室躲猫猫了,我们带他们去玩吧。    4.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验操作自制小电池,使幼儿知道在盐水中灯泡能亮。   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一、每人一套:固定在塑料板上的碳棒、锌片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一个带夹子的小灯泡及电铃一个,勺子一个。   二、一号干电池一节,剥开的电池一个。   三、每两人一杯盐。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灯泡,引出电池。   提问:小灯泡亮不亮?为什么能这样?   二、以小故事形式介绍电池是怎么发明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国的科学家,名叫伏特,他特别喜欢做各种实验。有一次,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把两种金属放到化学药品中,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这里产生了电,于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就被发明出来了。   伏特就成了发明电池的科学家。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喜欢做小实验,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己来做一个小电池。   三、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制小电池。   1、用剥开的电池,介绍碳棒、锌片   2、教师示范制作小电池。把灯泡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在锌片和碳棒上,放进有水的烧杯中,灯泡就亮了。   3、自己做小电池,放进准备好的清水中试一试。   (1)教师检查夹子夹的对不对。   (2)观察小灯泡亮不亮。   4、在杯中加入盐试一试。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2)提问:你的电池是怎样做成的?   刚才加入很多盐为什么不亮?(需要搅一搅,让盐水溶入在水里)   (3)请没有做成小电池的小朋友再试一试。   5、小结:刚才在没有加盐的清水中灯泡不亮,在盐水中灯泡就能亮。   四、有趣的小电铃   1、教师出示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小电铃唱歌了。   2、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试一试。提示:看看别人的夹子是怎样夹的。   3、提问:你的小电铃为什么能响?为什么小电铃不响?   4、小结:电铃上的夹子有两个,一个红颜色、一个黑颜色,夹子只有夹对了才会响,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等小朋友长大以后学了更多的本领就会明白的。   五、扩展知识。   今天咱们做了小电池,你还知道有哪些电池?(干电池、BB机上用的电池、表上的纽扣电池,充电电池……)这些电池都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出来的,小朋友今后也要多动脑筋,长大以后发明出多种多样的电池。    5.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枣玩具的探索、试验。引起幼儿对平衡现象的兴趣。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 望。   教学准备   教师用品:大枣,高梁秆皮、牙签;   幼儿用品:大枣。高梁秆皮、牙签若干。   教学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让幼儿看一看准备的材料,并说出都有什么、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大枣、牙签都是幼儿熟悉的物品,让幼儿用大枣、牙签和高梁秆皮作为活动的材料。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做一做,玩一玩   (1)让幼儿用高梁秆皮扎在一个大枣上,放在牙签上看能否平(先让幼儿用一个大枣试一试能不能放在一根牙签上,使幼儿对平衡活动的探索有一个初步的尝试。当孩子尝试用一个大枣不能放在牙签上时,他们就很自然想到另一边还应有一个大枣。)   (2)幼儿自已尝试做大枣玩具,一根高梁杆皮。两头扎两个枣。   (3)玩一玩。让幼儿把大枣玩具放在一根牙签上。找到平衡后转起来。(老师鼓励幼儿进行操作。探索,使幼儿在独自探索的基础上找到怎么样使物体的两边平衡的答案。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4)说一说,你是怎样让大枣玩具转起来的。   小结:只有让大枣的两端保持平衡。才能使其转起来。(幼儿通过自已动手操作、探索、获得了愉快、积极的体验)   教学延伸   在游戏区里继续探索大枣玩具的玩法,进一步感知平衡。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5篇

文章TAG:科学幼儿幼儿园教案科学幼儿园教案大班ppt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