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知识 > 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幼儿教案垃圾多了怎么办

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幼儿教案垃圾多了怎么办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30 18:54:1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幼儿教案垃圾多了怎么办

挑出有用的,结合所学进行教学。不然就换一本书。既然你都知道垃圾多了,就不要用了。免得误人子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幼儿教案垃圾多了怎么办

2,中班下册垃圾怎样分类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  2. 懂得垃圾可以利用,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垃圾桶(分别贴上标志)、生活垃圾若干  2.有关录像  3.手套、小猴木偶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垃圾的污染  播放录像,引导幼儿比较邋遢市和清洁市。  提问:  1.你喜欢住在哪座城市?为什么?  2.如果你在邋遢市感觉怎样?  3.怎样使邋遢市变成清洁市呢?  (二)认识垃圾分类标志,进行分类  小猴在邋遢市开了垃圾回收站。  1.猜猜垃圾桶上标志是什么意思?(幼儿讨论)  2.尝试第一次分类。  3.讲解标志意思,尝试第二次分类。  (三)了解垃圾回收利用  1.这些回收的垃圾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来?还能有什么用呢?(幼儿讨论)  2.播放录像,边讲故事《聪明的小猴》,观看垃圾的回收利用。  简单小结  (四)活动延伸  我们班也来开一个垃圾回收站吧!  一起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 2.懂得垃圾可以利用,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垃圾桶(分别贴上标志)、生活垃圾若干 2.有关录像 3.手套、小猴木偶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垃圾的污染 播放录像,引导幼儿比较邋遢市和清洁市. 提问: 1.你喜欢住在哪座城市?为什么? 2.如果你在邋遢市感觉怎样? 3.怎样使邋遢市变成清洁市呢? (二)认识垃圾分类标志,进行分类 小猴在邋遢市开了垃圾回收站. 1.猜猜垃圾桶上标志是什么意思?(幼儿讨论) 2.尝试第一次分类. 3.讲解标志意思,尝试第二次分类. (三)了解垃圾回收利用 1.这些回收的垃圾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来?还能有什么用呢?(幼儿讨论) 2.播放录像,边讲故事《聪明的小猴》,观看垃圾的回收利用. 简单小结

中班下册垃圾怎样分类教案

3,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

幼儿园保护环境创设教案【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认识其危害。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3.引导大班幼儿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准备】1.课前让幼儿两人一组,调查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收集周围环境的垃圾分布情况。2.投影片数张,投影仪。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绘画纸、笔。【活动过程】一、组织交流调查周围环境情况1.师:这几天,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并作了记录,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调查的情况?(4~5人作介绍)2.打出投影片。师:在草地上我们发现了什么?在操场上我们发现了什么?在教室里我们发现了什么?除了这些地方,我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脏东西?3.谈谈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师:为什么这些地方总是有垃圾?二、了解垃圾对环境、人、动物、植物的危害师: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打出投影)问:对人、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三、怎样保护环境怎样才能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卫生?(草坪、操场、教室)打出投影,各种清洁机器,分别介绍给幼儿。师:工人叔叔发明了这么多机器,让人们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向工人叔叔学习呢?四、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让幼儿操作师:把你们的想法,好的主意,用这些材料,做出来或画出来,介绍给老师和同伴。五、教师介绍“回收箱”,引出新的问题师:老师也做了一样东西叫“贝贝回收箱”,是专门用来放可以回收的废品的。出示幼儿收集的垃圾,这是大家在调查时收集来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东西?谁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们课后整理一下。六、活动延伸向幼儿介绍可回收的废品,并同幼儿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案

4,小班社会活动教案 垃圾扔哪里

活动目标:  1.懂得不乱扔果皮纸屑的道理。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两幅背景图(画面都是小花园,一个干净,一个到处是垃圾)。  2.操作材料《垃圾扔哪里》。  活动重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箱,培养幼儿垃圾入箱的良好习惯。  活动难点:学习整理,清洁地面的一些简单方法,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审美元素:  良好的公民素质培养需要从小抓起,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也需要从小一点一滴地培养积累。本活动是一个培养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学习遵守社会规则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当“小小清洁工”,把操场上、草坪里的垃圾拾干净,让我们的幼儿园的环境变得更加漂亮干净。让孩子们感受到干净整洁也是一种美,体验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在劳动后获得了成就感。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这两个小花园哪个更漂亮一些呢?  二、组织幼儿讨论解决的办法。  师:花园这么脏,花园里的小花会怎么想呢?(请几名幼儿说说小花的想法。)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说出各种整理花园的办法。)  三、实践活动“我是小小清洁工”。  1、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师: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草坪里也有一些垃圾,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清洁工”,把操场上、草坪里的垃圾拾干净,让幼儿园的环境变得更加漂亮。注意,在拾垃圾的过程中不能掉队,也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哦!  2、教师手持垃圾袋,请两位幼儿示范拾垃圾并放进垃圾袋里。  3、带领幼儿分散寻找垃圾,并将垃圾放进垃圾袋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情况,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感受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师:幼儿园的环境变得真干净呀!我们来听听小花要对我们说什么呢?  (教师:小朋友,谢谢你们!现在幼儿园变得又干净又整洁,小朋友们在这里玩耍、游戏都很快乐。以后,不管在哪里,你们都要记住,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五、引导幼儿看操作材料《垃圾扔哪里》。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六、教师评价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垃圾应该放进垃圾桶或垃圾箱里,以后我们不仅要自己注意不乱扔垃圾,还要提醒别人注意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

5,幼儿园中班教案关于环保的

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 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中班环保教案:怎样减少噪音 我授权3edu教育资源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作者本人或者3edu教育资源网同意”, 怎样减少噪音 执教者:罗琼 设计思路 让幼儿明白噪音也是一种污染,我们保护环境可以从减少噪音开始做起。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得到知识,找到快乐。明白保护环境,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做到。 活动目标 1. 萌发幼儿想办法控制噪音的兴趣 2. 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 通过探索,引导幼儿想办法减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噪音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具备乐音与噪音的生活经验 2. 椅子、桌子、杯子、碗、铁桶、双面胶、透明胶、海绵、布条、棉花、小地毯、废报纸及各种软硬材料;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倾听噪音,导入活动 1. 请助教老师隐藏在黑板下,利用一些工具制造噪音,让小朋友注意听 准备一些很嘈杂的噪音,钢琴曲以及欢快的儿歌等等,让孩子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 2.提问:你听到了一些什么? 这些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听了这些声音后你有什么感觉? 你们有什么办法减少这些噪音? 二、引导幼儿进行两种物品相碰撞操作 1. 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东西,想请小朋友也来试一试,哪些东西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很吵很大?哪些东西相碰撞是发出的声音很小?请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2. 小组讨论、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哪些物品与任何物品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比较小? 哪些物品与别的物品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比较大? 你们喜欢听哪种?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分小组讨论减少噪音的方法,并相互交流 1. 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噪音? 2. 启发幼儿自选材料,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让孩子们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噪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请孩子们自己动手,将自己的想法用行动表示出来。

6,关于环保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为醴陵争先创优,建设生态醴陵,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塑料袋的污染》二,活动目的;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为企业提高知名度,企业广告效应和社会效益双赢。三,活动方法;醴陵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环境保护乐团,以艺术为载体,用演出的形式,愉悦的方法,为企业办一场晚会,通过主持人宣讲词,1,宣传环境保护知识,2,宣传 企业文化及产品介绍。四,活动内容;为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塑料袋的污染》,只需企业捐赠一定数量(1只)环保购物袋,并在环保购物袋上印有企业的名称和产品介绍。同晚会同时进行发放到市民手中,还有环保志愿者和主持人的宣讲,一定企业广告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活动目的:通过环保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树立和巩固绿色环保意识,进一步优化、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进一步督促自己的环保行为,并且通过学生带动家庭、社区,争创环保教室、绿色校园,绿色家庭。 二、活动主题:传播绿色文明,参与环保行动。 三、活动时间:2008年11月1日——2008年11月15日 四、活动安排: (一)发动宣传阶段。 1、师生共同设计绿色环保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2、结合“绿色中国迎奥运”活动组织全校环绕校园长跑。时间:11月7日体育课。边跑边整齐地喊口号,口号以“迎接奥运”和“环保”为主题。 (二)开展系列活动。 1、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在卫生角设置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并在垃圾桶旁张贴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方便学生在扔垃圾前看一看,清清楚楚、准确无误地分类扔垃圾。政教处将在每个星期派学生干部检查垃圾的分类情况,对表现好的班级马上进行表扬。 2、创建班级“绿色角”。 3、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在教育教学中,增加环保的教育活动,要求每周必须有不少于10分钟的环保知识教育,其它科目的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适当地添加环保知识,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设计一节渗透了环保教育的教案,于11月15日下午放学前把教学设计上交政教处。 4、成立“护绿”环保小组。水管员一名,负责对班级学生在洗手、洗饭盒等用水时进行监督,杜绝浪费现象。纸管员一名,负责监督班级学生一张纸两面用,不乱撕作业本,不用白纸叠飞机等,每星期抽查一次学生的作业本,一查页数,二查纸是否两面用。电管员一名,负责及时开关灯。环保小组成员每天把监督检查情况汇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对有浪费现象的学生进行教育。 5、在积极开展好校园绿色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小手牵大手。美术老师指导每个学生设计一张“护绿”公益广告,张贴在自己的家门口,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班主任和科学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种一盆植物,为家庭增添一份绿意,并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撰写“生长日记”,各班的语文老师负责检查日记的完成情况。 (三)评比总结阶段: 11月15日利用班队课评选“环保之星”(5名)。

7,垃圾堆里有什么教案示例

活动设计背景  农村幼儿卫生习惯较差,大班的孩子很多,虽经常强调,但随手乱扔的现象仍较普遍,有的孩子即使在幼儿园里会注意不乱扔,但走出校园就开始不自觉了,在他们回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土埂上的白色面包袋,水田里的零食包装袋、泡沫餐盒等,究其原因,除了成人的影响以外,更多的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乱扔是不好的行为以及乱扔的后果,由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身边的垃圾,知道不能乱扔垃圾。  2. 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培养幼儿保持环境清洁的习惯。  3. 感受到脏乱环境的弊端和清洁环境不同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垃圾,不随手乱扔垃圾。  难点: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让幼儿保持环境清洁从动手捡拾垃圾开始。  活动准备  1. 图片、课件。  2. 寻找观察了身边周围清洁和脏乱的不同环境。  3. 幼儿自制装垃圾用的纸袋。  活动过程  一. 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什么是垃圾,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  1. “香蕉、苹果等吃剩下的皮、果核就变成了垃圾。”  2. “用完的电池、喝完的酒瓶、写完的作业本乱扔掉就是垃圾。”  二.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并指出图片中有哪些是生活垃圾,看到脏乱的环境和清洁的环境有什么不同感觉。  1. “吃剩的瓜子壳,倒掉的饭菜、鱼刺、骨头,做饭剩下的蛋壳、菜皮,各种零食的包装袋,各种废旧塑料袋、纸屑、纸杯、易拉罐等都是垃圾。”  2. “周围的邻居、路上的行人、车上的乘客、风景区的游客等如果把垃圾乱扔,就会把各个地方弄得又脏又乱。”  3. “你们看到又脏又乱的地方有什么感觉?看到清洁干净的地方又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乱扔垃圾。  1. “在家里你把垃圾扔在什么地方?”(垃圾桶里,院子的角落里,簸箕里的,塑料袋里等。)  2. “如果你在田边、土埂上、马路上、校园里发现了零食袋、废纸、瓜果皮怎么办呢?”(拾起来,找找附近的垃圾桶,扔到桶里;捡回家,扔到簸箕里……)  3. “你在放学路上,出去玩的时候吃了香蕉、瓜子、面包、饮料等后的香蕉皮、瓜子壳、包装纸、饮料盒等都丢在哪里呢?”(带回家扔到垃圾桶里)  4. “你在路上、水田边、汽车和火车上、船上有了垃圾后怎么办呢?能不能乱扔?”(放在口袋里带回家,扔在车上和船上的垃圾桶里,不能扔在路边、田里、车窗外、河里。)  5. “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怎么办?”(告诉他不要乱扔垃圾,请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6. “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装垃圾?”(大部分的垃圾最后都被埋入了土里,塑料袋埋入土里很久很久都不会腐烂。)  四. 组织幼儿“我爱清洁”的实践活动。  寻找教室里,走廊上,操场等幼儿园各个地方,把垃圾捡入自己制作的垃圾袋中,最后扔到垃圾桶里,强调活动安全。  五. 组织幼儿洗手,教师总结、评价。  六. 活动延伸:  1. 装饰自制的垃圾袋,让垃圾桶变得美丽。  2. 提醒幼儿随时注意保持身边环境清洁,不乱扔垃圾,引导幼儿制作“垃圾的分类”图。  3. 把垃圾变废为宝,引导幼儿用挂历、纸杯、果冻盒、饮料瓶等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装饰班级。  教学反思  一. 在准备活动前,开始是想让幼儿自备塑料袋作为垃圾袋的,因为那样会较为方便,但考虑到塑料袋自身也是一种白色垃圾,所以在课前组织幼儿自制了纸质的垃圾袋。  二. 在引导幼儿讨论身边看到的垃圾时,在家里、马路上、水田边、土埂上是他们有生活经验的,幼儿的的回答较积极,而在火车上、船上是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要特别告诉幼儿车上和船上也有垃圾桶,别把垃圾扔出车窗外和水里。  三. 幼儿对“垃圾都到哪里去了”感到好奇,如果这里采用图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垃圾的处理和降解程度,幼儿对环保的认识会更深些。  四.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幼儿对垃圾和保持环境清洁有了一定的认识,讨论内容较多,但都是他们常见的,活动氛围较好。  五. 实践活动较活跃,幼儿参与度高。
不明白啊 = =!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环保环保教育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教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