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问答 > 小班语言大白菜的教案,小班语言教案亲亲

小班语言大白菜的教案,小班语言教案亲亲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7 15:31:4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小班语言教案亲亲

亲亲好老师  一、活动目的1、喜欢用普通话与教师交谈,或讲悄悄话。  2、初步能听辨教师的不同音色和简单指令。  3、培养幼儿爱老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班级教师的照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1、听教师指令,幼儿从一堆相片里找出"老师 ",或由教师戴上面具扮演其他角色,引导幼儿从教师发出的声音,或常穿的服装、常做的动作等特征进行分辨,找出自己班上的或自己喜欢的教师,并向同伴介绍教师的名字,如"这是某老师","我喜欢老师",辨认教师的方法,向教师问好。引导幼儿发准"师"的音。  2、游戏:和老师讲悄悄话引导幼儿用普通话以悄悄话的形式告诉教师:你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你希望老师是什么样的?怎么做?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心里话?

小班语言教案亲亲

2,小班语言月亮走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掌握方位词,并初步学会正确、灵活运用。 2)、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 3)、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共享游戏的快乐。 4)、通过游戏让幼儿懂得要听妈妈的话,做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环节,初步让幼儿感受方位词,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 1)、多媒体电脑课件、录音机、磁带(音乐磁带和录有教师讲话的磁带) 2)、课前与幼儿一起玩毛绒玩具,并让幼儿记住它们的名字。 3)、创设游戏的环境:课前将毛绒玩具藏到活动室各角落。 4)、为幼儿提供各种藏身的道具,如:大的纸箱、大的桌布等 活动流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游戏“找朋友”:

小班语言月亮走教案怎么写

3,幼儿园小班教案容易讲的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谁来陪我洗澡》教案一:  本学期,我选择了小班课程里面的一节语言课“谁来陪我洗澡”作为我的汇报课。初读这个故事我并不是很感兴趣,也抓不住这节课的重点,我就跟时候去探讨怎么上,师父也结合本学期的试讲让我进行了两次试讲,下面我就对于几次跟师父的接触做出如下的总结、反思:  【捋清教学思路】  活动目标:  1、借助吹泡泡的情境,能够用清楚地用“吹呀吹,吹出了xx陪我洗澡”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2、感受想象游戏的快乐、有趣。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小琪,吹泡泡图片,直接引入主题。  1、师:有个小朋友叫小琪,看看他在做什么?  2、提问:  1)你吹过泡泡吗?  2)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呢?(请两个幼儿说一说)  小结:原来,我们一般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3、过渡:小琪的泡泡水可神奇啦,我们帮她吹一吹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二、借助吹泡泡的情境,能够用清楚地用“吹呀吹,吹出了xx陪我洗澡”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1、——吹绵羊(讲述前半句)  2、——吹小企鹅(完整讲述)  3、——吹小鸭子(个别讲述,进步一提炼巩固)  三、完整欣赏故事《谁来陪我洗澡》  1、完整欣赏故事  2、提问:还有谁来陪小琪洗澡了?  3、小结:那么多小动物陪小琪洗澡,真快乐呀!(情感的提升)

幼儿园小班教案容易讲的教案

4,幼儿园小班语言山羊爷爷我帮你教案

一起帮助老山羊受白菜,可以在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从小白兔的身上,得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白菜。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巧妙地寓涵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课堂集中力差,但特别喜爱玩游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种有趣实效的识字游戏,让游戏与识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自主性、积极性。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表演中培养表达能力,想象中发展思维能力。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学生的识字阅读要求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并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不一的识字方法,如小老师开火车带读、青蛙跳伞、找朋友等,以灵活并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游戏唤醒学生识字的兴趣。总而言之,以读为主,游戏中巩固识字;力求营造自主、童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喜欢学习汉字,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丰富多彩的画面,从感官上让学生喜欢阅读。其次,我设计了师生合作表演,生生合作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实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及词语。会写“活、种、吃”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扮演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明白“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收获”的道理,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五、教学重难点: 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六、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图片,小白兔、小灰兔、山羊的头饰七、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陈倩莹一、教学目标1.认读8个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字形记牢,并把生字词组读熟。 2.会写、会读“拉”“把”“给”3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地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5,小班语言教案猜一猜

小班语言表达活动——猜一猜活动目标:1.理解谜面内容,猜出谜底,并能说说自己的理由。2.尝试自编谜语,感受编迷、猜谜的乐趣。3.理解家乡的特产。活动准备:1.猕猴桃、勃荠、樟树的图片或照片 2.猕猴桃、勃荠(熟的)实物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玩猜谜语的活动——教师:我们学过很多谜语,你们还记得吗?能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2.学习新的谜语,进行猜谜语的活动。——教师:我这里有一些新的谜语,我们先听第一个谜语怎么说。(教师念谜语,幼儿倾听)你听到了什么?能够猜出来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为什么?你觉得谜语里说的东西的特征和你猜测的谜底特征相似吗?——教师出示猕猴桃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并验证谜底。教师:猕猴桃是产自江西的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吗?答案:奉新。全体幼儿学习这个谜语。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谜语,回家以后可以考考爸爸妈妈。——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二个谜语。教师:我们江西有很多特产水果,还有会昌的特产呢,听听看,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教师念谜底,幼儿倾听。——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三个谜语。——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谜语,说的是我们江西猕猴桃、荸荠、樟树。你们可以回家说给爸爸妈妈猜一猜,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些更多的谜语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3、教师将猕猴桃、荸荠实物切好请幼儿品尝,让幼儿亲自体验家乡特产水果的甜美味道。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小 马 过 河》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6,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案:小蚂蚁小蚂蚁是一首朗朗上口、极富童趣的诗歌。诗歌通过简单生动的描写和几个象声词的运用就把小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形象准确地勾画出来。并巧妙地通过诗歌表达的一个道理:蚂蚁能背起比本身重好几倍的东西,小蚂蚁是一种很勤劳的小动物。诗歌中的象声词也运用地非常好。嗨嗬,嗨嗬说的是蚂蚁搬运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喔哦是对小蚂蚁的力气大发出的赞叹。针对现在大多数幼儿由于家庭宠爱养成不愿吃苦,不愿劳动的情况,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首儿歌就非常适合当前的教育状况。教学目的1、熟悉诗歌内容,会用动作和象声词表现小蚂蚁的劳动场面。2、观察小蚂蚁很小的身体特征并学习它勤劳能干的精神。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小蚂蚁》2、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引导观察课件中的小蚂蚁,根据小蚂蚁很小的明显特征,大胆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昨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在我家边上,发现了一个新邻居。我的新邻居身体小小的,要是你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见。可你别看它小,力气可大了,可以搬动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食物呢?你能猜出来它是谁吗?”(幼儿做答)2、出示小蚂蚁(点击电脑课件)它是谁?小蚂蚁这么小,它有什么本领呢? 3、 现在我们来听听儿歌里的小蚂蚁有什么本领?(播放课件《小蚂蚁》)4、小蚂蚁会什么本领?背的是什么?5、小蚂蚁是怎么背的?(请幼儿用动作模仿)6、那小蚂蚁背的时候还发出什么声音?(请幼儿动作加上声音表演)7、小蚂蚁背的米比自己的身体要大好几倍,你们说小蚂蚁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说有力气,了不起。)8、重点理解了不起。(可以用竖起大拇指来表示)学习朗诵和表演诗歌1、幼儿跟念两次。2、为什么最后要用一句喔哦~```(理解惊讶,称赞的意思)3、幼儿再次朗诵诗歌并加上肢体语言。三、学习小蚂蚁勤劳能干的精神。学习小蚂蚁勤劳能干的精神1、 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小蚂蚁啊?为什么?2、 引出勤劳的主题。四、游戏:〈小蚂蚁运米〉  师:现在我们来学学小蚂蚁运米好吗?  游戏准备:沙包若干,相应的箩筐若干。游戏规则:听口哨声响幼儿把沙包放在肩上爬行,谁最先把沙包运到对面的箩筐里谁就赢。五、延伸活动1、 可带幼儿到大操场上继续做〈小蚂蚁运米〉的游戏。2、 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蚂蚁,并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并在了解蚂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关于蚂蚁的音乐、美术、体育、语言各个领域的教育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也可扩展为一个主题。
一、目标: 1、鼓励幼儿学习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理解与记忆力。 3、懂得爱清洁、讲卫生、明白节约用水的道理。 二、准备: 多媒体教学 小猪娃娃一个 三、过程: 1、 欣赏故事引出主题,让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和故事里有谁。 设计提问: (1)猜一猜故事里有谁?并逐一出示小动物图卡(插在沙箱里)。 (2)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欣赏故事。(教师边操作沙箱边讲故事) 3、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和理解故事内容。 4、带着问题进行第三次故事的欣赏,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对话。(出示纸袋木偶等操作材料让幼儿了解如何使用) 设计提问: 小猪第一次在路上碰到谁?(小白兔)它怎么对小白兔说的?(小白兔,我和你一块玩好吗?) 小白兔又怎么回答小猪的?(哟!是小猪,看你多脏啊!快去洗个澡吧,洗干净了我再和你玩。) 小猪第二次在路上碰到谁?(小白鹅)它怎么对小白鹅说的?(小白鹅我和你一块玩好吗?) 小白鹅又怎么回答小猪的?(“哟!是小猪,看你多脏啊!快去洗个澡吧,洗干净了我再和你玩。” 最后小白鹅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走,我带你到河边去洗个澡吧!”) 小猪洗干净后大家都高兴地说:“小猪变干净了,我们一起玩吧!” 5、教师故事小结
? 小班][科学]会变的颜色-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幼儿食品)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红、黄、蓝颜料、彩泥,色彩谣挂图 活动过程: 1、 律动《彩色世界真奇妙》 2、 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看,我是谁?我带来了三个宝宝,它们都是什么宝宝(宝宝食品)(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我今天要用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3、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将红、黄倒入一起,幼儿观察变色)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试试看你能不能和我一样也变成魔术师呢? 4、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小朋友,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色?可以画什么? 5、学说儿歌《色彩谣》 我们的魔术表演结束了,一起用一首好听的儿歌说出我们的魔术吧 6、找朋友巩固 小朋友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宝宝,让我们一起说着儿歌手拉手好吗? 7、延伸活动 故事《红黄蓝三兄弟》请幼儿用三原色彩泥制作桔子、葡萄、黄瓜。 这课上的好可是不错的哦!我可是有实战经验的哦!你可以适当的把环节改一改啊!祝你成功啊!

7,小班语言教案两件事一起做

活动目标  ⒈倾听、观察,理解故事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9666133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⒉懂得与朋友友好相处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在百度中找)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感知角色的形象特点  1.看看,今天谁来了我们班里呀?  2.他们长的怎么样?(丰富词汇:又高又壮、又瘦又小)  3.你们觉得,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我们来听听看这对老朋友之间的故事吧!  二、在体验中情感变化  在倾听、观察、模仿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懂得与朋友友好相处的办法。  (播放PPT,教师讲述故事并让幼儿模仿大老虎和小老鼠的形象。)  1.在玩游戏时,大老虎和小老鼠是怎么样的?谁演好人谁演坏人?大老虎心情怎么样?我们来学学看(得意的说:好人总是会赢的!)那小老鼠呢?(学难过的样子)  2.吃点心了,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分点心的?(师讲述)大老虎怎么说的?(学)小老鼠觉得怎么样?(试着学说:唉,可是……)  3.虽然两个朋友之间有点小问题,但他们还是好朋友,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师讲述故事)  4.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候小老鼠心情怎么样?它说了什么?(学)  5.现在两个好朋友分开了,小老鼠心情好了吗?为什么?现在如果我是小老鼠,你们要怎么安慰我?  6.小老鼠得到你们的安慰开心了,可是大老虎呢?他心里怎么样?大老虎还想和小老鼠做朋友,你们谁帮他想想办法,该怎么让小老鼠原谅他?我们来看看,大老虎到底是怎么做的。  7.(边看边讲,模仿小老鼠开心得意的表情)虽然大老虎重新搭好了城堡,但是小老鼠却还是不想和他做好朋友,他又做了什么呢?  8.小老鼠和大老虎终于和好了,小老鼠心情怎么样?大老虎呢?我们和边上的朋友学学看他们的样子。  9.真高兴啊,原来原谅别人和得到朋友的原谅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三、小结  小朋友们回忆下,刚开始大老虎欺负小老鼠时,小老鼠心情怎么样?如果后来大老虎一直让着小老鼠,这样好吗?为什么?那我们好朋友之间到底应该怎么相处?玩游戏时要怎样?吃东西时呢?搭积木时候呢?如果我们能和朋友相互谦让,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尊敬、关心老人、愿意为老人做好事,让老人生活得愉快。(重点)  2、知道向日葵的花盘是朝着太阳转的这一自然现象。(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图片蚂蚁奶奶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9666133和蚂蚁奶奶的房子,引入教学。  1、师:这是谁的房子?蚂蚁奶奶的表情是怎样的?(不开心、忧愁)为什么不开心呢?  2、教师小结:有的朋友说蚂蚁奶奶生病了,有的说奶奶找不到吃的,那到底怎样呢?我们来听一听故事。  (二)分段讲述故事,了解向日葵的生长特点。  1、讲述第一段故事。(从开始到“把蚂蚁奶奶搬到了很高的地方。”)  师:①蚂蚁奶奶有什么心事?  ②那怎么办呢?  ③谁来帮蚂蚁奶奶搬家?  ④他们怎么说?我们一起来学学。(奶奶,您别急,让我们想办法把您的房子搬个家吧。)  ⑤小蚂蚁们是怎么帮蚂蚁奶奶搬家的呢?(运用句式“有的……有的……”句式讲述。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嗨呦嗨呦”搬呀搬:有的在上面拉,有的在下面推,“嗨呦嗨呦”搬呀搬。)  2、讲述第二段故事。(从“早晨”到“暖洋洋的”)  师:①早晨,太阳从哪里升起,照到了什么地方?中午,太阳照到了什么地方?下午,太阳又走到了哪里,照到了什么地方?  ②现在,蚂蚁奶奶住在房子里感觉怎么样?  3、讲述第三段故事。(从“蚂蚁奶奶的房子会跟太阳转”到结束)  师:蚂蚁奶奶的房子从早到晚都能照到太阳,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哦,原来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着太阳生长。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下午太阳从西边落下,向日葵的花盘就一直跟着太阳从东边转到西边。所以呀,小蚂蚁们把房子搬到了向日葵的花盘里,蚂蚁奶奶当然就能从早到晚都晒到太阳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蚂蚁为蚂蚁奶奶做的事,懂得关心老人。  1、我们再完整的听一次故事吧!  2、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小蚂蚁们是一个聪明的、孝顺的、懂礼貌的好孩子。我喜欢小朋友们也能像小蚂蚁一样做个好孩子。  3、小蚂蚁们为奶奶搬家,让奶奶这么开心!那现在老师也请小朋友来关心关心奶奶!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奶奶开心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如唱歌给奶奶听、跳舞给奶奶看等)嗯,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真棒!  (四)延伸  1、故事中的向日葵真神奇!老师还找了一些神奇的植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PPT中的图片,如薰衣草、夜来香、捕蝇草等)  2、在这个世界上啊,还有很多很多神奇的植物,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让爸爸妈妈讲给你们听好吗?明天再来告诉我和其他小朋友们。
文章TAG:小班语言大白菜的教案小班语言大白菜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