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问答 > 高一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一化学 钠的化合物

高一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一化学 钠的化合物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4 17:58:2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高一化学 钠的化合物

因为钠的化合价是+1价,加热前后钠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而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产物是NaCl于Na的量相等,所以消耗等量的氯离子,同理也就消耗等量的盐酸了啊。呵呵
Cl都是和其中的Na结合生成NaCl。 加热前后Na摩尔质量都没有变呀

高一化学 钠的化合物

2,金属及其化合物 钠知识点总结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金属及其化合物 钠知识点总结

3,高中化学有关Na的全部知识点

钠是第三周期第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1,相对原子质量为23,钠是一种极其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钠,烧灼则得到黄色的过氧化钠。钠还可以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分别得到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气)。钠也可以置换醇羟基上的氢。
1.Na投入水中: 现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简称:浮、球、游、鸣) 性质:浮: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球:证明钠的熔点低 游:证明有气全放出,并推动小球四处游动 鸣:是气体排空的声音 反应:2Na+2H2O=2NaOH+H2 2.钠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3.钠投入CuSO4液的变化:有气体放出,并生成蓝色沉淀 方程式如下: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4.工业制金属钠:2NaCl=2Na+Cl2(电解熔融氯化钠) 5.等量Mg.Al.Na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 若是等物质的量: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L 若是等质量:产生氢氢最多的也是AL 6钠的性质钠属于第三周期第一族元素,电荷数为一,所以它比较活泼。钠属于金属元素,在未氧化前是银白色的,但是只要暴露在空气中很短的时间即可被氧化成黑色。还有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做实验时是用小刀切给我们每人一小块,一般的金属我们用小刀切不动的,这可以说明钠的质地比较软,当然它也是固体了,不然还怎么切呢。钠还有焰色反应,一般是显黄颜色的。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于它核外电子数为一,处于第三周期决定的,它相对同一族的锂来谁比较活泼,但是相对同族的钾、铷、铯来说,它就不铷它们活泼了,钠很容易与氧气反应,被氧化;钠还很用与水反应,发出滋滋的声音并且水面冒气泡,这是由于它和水反应放出很多热量,并且产生氢气的原因。由于这两个性质,钠经常是保存在煤油中,只有在使用时临时从煤油中取出。

高中化学有关Na的全部知识点

4,钠及钠的化合物高一整理

4Na+O2=Na2O2Na+O2==Na2O2 2Na+Cl2=2NaCl(常温下也反应)2Na+S=Na2S(可能爆炸)2Na+2H2O=2NaOH+H2↑2Na+2HCl=2NaCl+H2↑2NaOH+CuSO4==Na2SO4+Cu(OH)24Na+TiCl4=Ti+4NaClNa2O+H2O=2NaOHNa2O+2HCl=2NaCl+H2ONa2O+CO2=Na2CO3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Ca(OH)2+CO2(少量)==CaCO3↓+H2OCa(OH)2+2CO2(过量)=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2NaOH+CO2(少量)=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Na2CO3+H2O+CO2==2NaHCO3Na2CO3+2HCl=H2O+CO2+2NaClNaHCO3+HCl=H2O+CO2+NaCl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CaCl2====CaCO3↓+2NaCl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Ca(OH)2(少量)==Na2CO3+CaCO3↓+H2ONaHCO3+Ca(OH)2(过量)==NaOH+CaCO3↓+H2O
假定只是na2o,质量是 m(na2o)=2.3g/23g/mol/2*62g/mol=3.1g 假定只有na2o2,质量是 m(na2o2)=2.3g/23g/mol/2*78g/mol=3.9g 3.1g<3.5g<3.9g 固体是na2o和na2o2 再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以求出两种氧化物的各自的质量。
4Na+O2=2Na2O2Na2O+O2=2Na2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NaOH+CO2=Na2CO3+H2ONaOH+CO2=NaHCO3Na2CO3+HCl=NaCL+NaHCL东西太多,用百度网页搜一下吧

5,高一化学 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要点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1.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比水轻,熔点97.81℃,沸点882.9℃ 钠的化 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下缓慢氧化) 2Na+O2 Na2O2 ②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Na+S=Na2S(发生爆炸) 2Na+Cl2 2NaCl(产生大量白烟) ③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浮于水面上,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 ④与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 2.钠的保存 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银白色的金属钠 表面变暗(生成Na2O) 出现白色固体(NaOH)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 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 过氧化钠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化学式 Na2O Na2O2 氧化合价 -2 -1 稳定性 不稳定,在空气中可以继续氧化: 2Na2O+O2=2Na2O2 稳定,加热不分解 与H2O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氧化性、漂白性 一般不表现出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无漂白性 有强氧化性和一定的还原性,有漂白性,可以杀菌消毒 4.碳酸钠的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苏打、纯碱 小苏打 色、态 通常以Na2CO3?10H2O存在,为无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Na2CO3 白色粉未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溶解度较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 稳定,受热为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盐酸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 NaCl+CO2↑+H2O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HCO3+NaOH= Na2CO3+H2O 相互 转化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 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3H2SO4(稀)=Al2(SO4)3+3H2   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六、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能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但焰色反应只是一种现象,而且焰色反应中只认元素,不认元素的存在形态。 (2)焰色反应蘸取待测液的金属丝最好是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镍丝等代替,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并灼烧至火焰基本无色方可使用。基本步骤为:① 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 ② 蘸取溶液(沾取固体)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去观察 ③ 盐酸洗铂丝 ④ 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如不能灼烧至原火焰色,则需再酸洗,再灼烧) ⑤ 再蘸取(沾取)另外化学药品进行实验。注意:钾、钠焰色反应颜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钠——黄色

6,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十一、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十二、 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三、 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 十四、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7,高一有关钠都需要掌握哪些内容

《碱金属》精彩视点一、钠1.钠在空气中的系列变化:2.钠与水反应及拓展⑴钠与水激烈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氢氧化钠,水中加酚酞,溶液呈红色。⑵钠与酸反应:2Na+2H+=2Na++H2↑,钠不足时,直接与酸反应;钠过量时,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⑶与盐反应:①在水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Na与CuSO4溶液反应:2Na+2H2O+CuSO4=Cu(OH)2↓+H2↑+Na2SO4②在熔融状态时,钠直接与盐发生置换反应:4Na+TiCl4 Ti+4NaCl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Na2CO3与盐酸的互滴反应⑴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一滴入就有气体放出:Na2CO3+2HCl=2NaCl+CO2↑+H2O⑵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开始时无气体放出:Na2CO3+HCl=NaCl+NaHCO3(无气泡),NaHCO3+HCl=NaCl+H2O+CO2↑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是不用其他试剂鉴别Na2CO3与盐酸的原理。2.Na2CO3、NaHCO3与Ca(OH)2的反应⑴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混合:Na2CO3+Ca(OH)2=CaCO3↓+2NaOH⑵少量的NaHCO3与Ca(OH)2反应:NaHCO3+Ca(OH)2=CaCO3↓+NaOH+H2O过量的NaHCO3与Ca(OH)2反应: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⑴晶体受热:NaHCO3受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CO2,Na2CO3无此性质:2NaHCO3 Na2CO3+CO2↑+H2O⑵CaCl2溶液:CaCl2溶液滴加到Na2CO3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滴加到NaHCO3溶液中无白色沉淀:CaCl2+Na2CO3=CaCO3↓+2NaCl⑶用稀盐酸: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一段时间无气体产生,当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气体产生。而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三、过氧化钠1.强氧化性:Na2O2与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出强氧化性:Na2O2与FeCl2反应:4Na2O2+6H2O+4FeCl2=8NaCl+4Fe(OH)3↓+O2↑2.还原性:Na2O2与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Na2O2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5Na2O2+8H2SO4+2KMnO4=K2SO4+5Na2SO4+2MnSO4+5O2+8H2O3.氧化性与还原性:Na2O2与CO2、H2O、HCl、NH4Cl等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Na2O2与HCl反应:2Na2O2+4HCl=4NaCl+O2↑+2H2ONa2O2与NH4Cl反应:2Na2O2+4NH4Cl=4NaCl+O2↑+4NH3↑4.漂白性:Na2O2能使有机色质品红溶液、酚酞试液等褪色,表现出漂白性。四、氢氧化钠1.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于水放热,有强腐蚀性。3.化学性质:一元强碱,有碱的通性,易与酸反应,与酸性氧化物反应。4.保存和称取:密封保存,试剂瓶应用橡皮塞;称取时,应用小烧杯或表面皿等仪器,且快速称量,不能用纸。五、碱金属中的一般规律与特例1.钾、钠在常温下是固体,但钾、钠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2.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大于正盐,但溶解度NaHCO3<Na2CO3。3.氧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氢显+1价,但Na2O2、H2O2中的氧显–1价,NaH、CaH2中的氢显–1价。4.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金属Na、K等除外。5.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锂跟水反应缓慢(氢氧化锂的溶解度小)。六、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2.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殊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及铜、钙等少数金属才能呈现焰色反应。3.焰色反应与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各色火焰有本质的区别。焰色反应是它们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跃迁而产生各种颜色光的过程。《碱金属》考点回放考点1:钠的性质例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解法指导: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易切割;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答案:C同步练习1: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⑴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⑵如何进行操作?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⑴小试管和酒精灯。⑵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试管中的气体。考点2:过氧化钠的性质例2: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CO B.H2 C.C6H12O6 D.C12H22O11解法指导:CO在O2完全燃烧,产物与Na2O2完全反应:①2CO+O2=2CO2②2Na2O2+2CO2=Na2CO3+O2↑①+②加合约简得:CO+Na2O2=Na2CO3,Na2O2增加的质量是CO的质量;同理H2也有类似的反应:H2+Na2O2=2NaOH;根据以上分析符合题目要求的为CO、H2、C6H12O6(6CO?6H2)。答案:D同步练习2:某物质的分子组成为CxHyOz,取该物质mg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后,将产物全部进入过量的Na2O2中,若Na2O2固体的质量也增加mg,则该物质分子组成中必须满足A.x=y=z B.x=y C.y=z D.x=z参考答案:D考点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例3: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能用加热方法除去的是A.NaHCO3(Na2CO3) B.Na2CO3(NaHCO3)C.Na2O2(Na2O) A.Na2O(Na2CO3)解法指导:C项在空气中受热时,Na2O2会与CO2发生反应而损耗,2NaHCO3 Na2CO3+CO2 +H2O,而Na2CO3受热不分解,故用加热法除去Na2CO3中的NaHCO3杂质。答案:B同步练习3:下列除杂试剂(括号内物质)的选择,不正确的是A.KHCO3中混有K2CO3(CO2) B.NaOH中混有Na2O2(H2O)C.Na2CO3中混有NaHCO3(CO2) D.KNO3中混有KHCO3(HNO3)参考答案:C考点4: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例4:下列关于钠、钾、铷、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B.金属钾着火时,可以用水或泡沫灭火剂灭火C.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 D.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钠离子解法指导:钠、钾、铷、铯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钾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比钠更剧烈,所以B是错误的。答案:B同步练习4: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铯的密度比水小,能像钠一样浮在水的上面B.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C.碳酸铯加热时易分解成CO2和氧化铯D.氢氧化铯是强碱,其碱性比KOH弱参考答案:B
Na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主要是有关他的反映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也比较重要
钠的物理性质:熔点低,密度大于水小于煤油化学性质:和水反应(反应现象),在空气中点燃,缓慢氧化
首先,得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建一lz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还有化学性质就是要掌握钠在空气中的燃烧,有两个。还有就是钠与水的反应。另外还得记住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比如说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等等。就是这样了lz一定要赏分偶!!
葡萄干,每100克含钾995毫克,葵花子,每100克含钾526毫克,核桃仁,每100克含钾385毫克,松子仁,每100克含502毫克,干莲子,每100克含846毫克,菠菜,每100克含钾311毫克,香菜,每100克含钾272毫克,金针菜,每100克含钾610毫克,大蒜,每100克含钾302毫克,马铃薯,每100克含钾342毫克,芋头,每100克含钾378毫克,慈姑,每100克含钾707毫克,木耳,每100克含钾757毫克,银耳,每100克含钾1588毫克,香菇,每100克含钾464毫克,小米每100克含钾284毫克,黄大豆每100克,含钾1503毫克,黑大豆每100克含钾1377毫克,其它豆类平均每100克含钾700毫克.猪蹄每100克含钠363.2毫克,猪肝每100克含纳674.7毫克,
直接在百度知道上搜噻,上面很全,很简单的。如果是高一的话,钠的知识都应该掌握。
文章TAG:高一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一及其化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