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经验 >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pdf,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文名是啥呢谁有英文版的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pdf,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文名是啥呢谁有英文版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26 06:52:31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文名是啥呢谁有英文版的

"Bi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呵呵建议去图书馆借,或者淘宝,或者网上搜了希望采纳!

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文名是啥呢谁有英文版的

2,13课程与教学论 疑问求解

深大课程与教学论代码是040102,有两个研究方向:1. 课程原理与教学改革2. 比较课程与教学论,都是按教育类划线;另外,专硕有学科教学(语文),代码是045103,也是按教育类划线
深大课程与教学论代码是040102,有两个研究方向:1. 课程原理与教学改革2. 比较课程与教学论,都是按教育类划线;另外,专硕有学科教学(语文),代码是045103,也是按教育类划线

13课程与教学论 疑问求解

3,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下的分支学科,以后从事教育行业了。如比教师,教育机构,教育研究工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无谓好考不好考。看你的基础和毅力了。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的。如果你的时间充足,年龄还不算大,而且家庭条件许可,不需要你挣钱养家糊口的前提下,你可以憨範封既莩焕凤唯脯沥选择考研。考上研只是找工作的条件好些,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在社会上是同工同酬。可能刚毕业几年,研究生比本科生多一百多块钱,但也要看是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如果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研究生比本科生高一些,如果是在私营企业,有的没有多大区别。
教育学对于每个问题都有很多种观点,所以对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也存在很多种,包括显课程和隐课程的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显课程和隐课程的区别是,显课程是学校安排的课表课程,隐课程也就是潜在的。

课程与教学论

4,简答题 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泰勒原理 在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 ?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 ?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 ?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 ?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5,电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必须采用正确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典型的研究方法包括:  1.调查研究法  基本程序  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其特点在于揭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的思想经验,服务于教学管理、预测。  2.观察研究法  基本程序  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一起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性的特点。特点是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检验原有理论观点的正确性。   3.实验研究法  基本程序  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揭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特点在于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并改进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的基础,对引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4.人种学研究法  基本程序  又叫实地研究或定性研究。它是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科学的描述。它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强调实地研究以及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将要被新提的问题从问题列表中挤出,问题无人回答过期后会被扣分并且悬赏分也将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三,该自己做的事还是必须由自己来做的,有的事还是须由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别人不可能代劳!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只能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靠自己。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你一定采纳我的建议哦!虽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问问哦

6,课程与教学论的王本陆主编图书

书名:课程与教学论 主编:王本陆出版发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开本:787×960 1/16ISBN:978-7-04-027382-3字数:360 000版次:2009年7月第2版定价:29.80元 第一章 概论问题情境:一篇论文引发的思考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第二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情境:研讨会上的交锋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问题情境:中外课程价值观与课程内容的比较第一节 课程目标第二节 课程内容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问题情境:教研会上的困惑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第五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情境:一场关于教学改革的学术论争第一节 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第二节 现代教学及其特征第三节 优化教学的一般理论第六章 教学目标问题情境:教学目标小实验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第二节 教学目标分类第三节 教学目标设计第七章 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教师培训,想说爱你不容易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第三节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第八章 教学方法问题情境:一名教师的困惑:明天将流行什么教学方法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第二节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第三节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九章 教学手段问题情境:地理双语课教学的一次成功探索第一节 教学手段概述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分类第三节 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第四节教学手段现代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情境:学习的快乐——走向合作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第二节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因素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问题情境:对待学生错误的不同方式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第三节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管理问题情境:扣分和命令第一节 课堂教学管理概述第二节 课堂规则第三节 课堂时间管理第四节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问题情境:教学手记一则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附录附录一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式)附录二 条目是教案示例附录三 卡片式教案示例附录四 表格式教案示例

7,如何理解现代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这样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学习,而更多的是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并且对学习中也是从声、像的立体学习。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地组成的。教育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并结合媒体运用的有形有色,不仅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本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通过教育技术,可以把过去许多不容易理解的新的新科技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内容现代化。由教育技术编制的教材软件,把声、像、文字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教材的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有了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教师的创新和学生兴趣都会得到更多的激发,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课程内容得到扩展和深化,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符合一定的教学设计原则,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详略得当安排,使计算机多媒体真正有效的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技术就是教职工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是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的体现再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上述论述加以简化,可得出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的描述: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d. 泰勒拉尔夫·泰勒(ralph w t viler)泰勒及其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s, 1949)一书的出版,他因此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此著被视为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式。他一生著述甚多,但最为重要的则是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泰勒原理,其内容可以简化为著名的四个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第一,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二,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整本书的逻辑就是沿着对这样四个问题的讨论展开的,但是泰勒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出直接回答,因为在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教育阶段,答案必定是不同的。泰勒的研究,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对每个问题分别从教育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主要的问题所在,而后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果把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课程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统称为课程开发范式,“泰勒原理”就是该范式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泰勒原理”把课程研究的使命视为寻找普遍的课程开发的模式和程序,这是技术理性主宰人类社会进而主宰教育生活之后在课程领域的体现。“泰勒原理”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推进了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进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摆脱了主观臆断和盲目低效,但是辩证地看,该范式需要被超越:技术理性的极端化会使课程开发过程沦为中一的技术操作程序,课程工作者会蜕变为“课程技师”。正如美国学者威廉·派纳所说的,课程开发,生于1918,卒于1969。那么,课程开发范式之后是什么呢?那就是走向多元。
文章TAG:课程教学基本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pdf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