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高中物理动量必做100题,高中物理动量题

高中物理动量必做100题,高中物理动量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31 17:40:24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中物理动量题

可以看成是钢球所占体积的一个蜂蜜球在沿钢球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它的动量就是p=mv=2*0.01=0.02(注意都要化为国际单位)
学过向量吗?没有的话,记住:钢球向下对吧?那么蜂蜜球相对于钢球的运动方向是不是就是向上,向下方向为正值,则向上为负值把负值代入计算不就行了吗?

高中物理动量题

2,高中物理动量题

上升到原来高度 说明是弹性碰撞,碰撞过程前后垂直方向速度大小相同mgh = 1/2 mv^2, 得v = 根号(2gh)碰撞过程冲量Ft=2mv, 摩擦力产生冲量uF t = 2umv = mV (V为碰撞后水平方向速度)设第一次应落在离盘轴 d 出,则,第二次下落最大距离(在盘边缘)D = 根号(r^2 - d^2)= V t = V * 2根号(2h/g) V 代入可得 D = 8uh,结果 d = 6cm

高中物理动量题

3,高中物理动量题目

(1) 对小球a、b,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mava=mbvb...........① 因为,小球各自能通过各自轨道的最高点, 因此又有机械能守恒, 1/2mava2=2magR..........② 1/2mbvb2=2mbgr...........③ ②/③得, va/vb=(R/r)1/2 再由①式,得 ma/mb=vb/va(r/R)1/2 (2) 若,ma=mb=m,被弹簧弹开后,两球获得同样多的动能, 如果球a能通过大圆轨道的最高点则球b一定能通过小圆轨道的最高点; 则球a获得的能量至少能正好达到大圆轨道的最高点, 因此,考虑临界状态, 弹簧的弹性势能E的一半正好使球a通过大圆轨道的最高点 E/2=2magR E=4magR=4mgR

高中物理动量题目

4,高二物理动量题目

方法①:牛顿定律: 下落: v12=2gh1 (v1为下落至钢板时的速度,h1为原来高度。) t1=v1/g (t1为下落至钢板所需时间) 上升: v22=2gh2 (V2为球离开钢板后获得的速度,h2为上升的最大高度) t2=V2/g (t2为上升所用时间) t3=T-t1-t2 (t3为球与钢板接触的时间) (球对钢板的力不是恒力,我们在这里把它看作恒力) 设钢板对球的弹力为F,则: a3=F/m=△v/△t=(v2-v1)/t3 整理一下就可以求出F,F是钢板对球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求对钢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F,方向向下。 方法②:动量定理: 主要是后面一步不同,要用动量定理必须求出小球和钢板作用的时间。所以前半部分和法①一样。求出t1、t2、t3。 由动量定理可得: mg(t1+t2)=Ft3 即可求出F

5,高中物理动量守恒题

V1=根号下2gH=根号下2*10*0.8=4(m/s) V2=根号下2gh=根号下2*10*0.45=3(m/s) 动量变化量=m(V1-V2)=0.2*1=0.2(kg*m/s)
从高H=0.8m处自由落下,可算出球到地面时的速度,乘以球的质量就是碰前的垂直向下的动量,碰后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0.45m,可以看作是从高度为h=0.45m处自由落下,同样也可以计算出速度,得出动量。再将两个动量相减,(注意方向,真正做题时可以直接相加,因为负负得正),我计算能力不好,怕算错,所以只给了解题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V1=根号下2gH=根号下2*10*0.8=4(m/s) V2=根号下2gh=根号下2*10*0.45=3(m/s) 动量变化量=m(V1-V2)=0.2*1=0.2(kg*m/s)

6,关于高中物理动量的题

阻力f为重力G的0.2倍,则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合力为F1=G+f=4.8N,加速度为a=(G+f)/m=12m/s^2 上升的时间为t1=(24/12)s=2s 物体还要下落t2=1s,下落过程中的合力为F2=G-f=3.2N 所以,3s内合力的冲量为I=F1t1+F2t2=12.8NS 说明:字母后面的数字为下脚标。
上升: (f+mg)t=1.2mgt=mv 1.2x0.4x10t=0.4x24 t=2所以 下降:用时T=1秒 重力mg冲量一直向下 mg(t+T)=0.4x10X3=12 阻力前2向下,后1向上 ft-fT=0.2x10x0.4x2-0.2x10x0.4x1=0.8 总=12+0.8=12.8 且方向向下 我g取的10你可以取9.8算一样的 你再算哈看算错没有嘛方法没错
设从开始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由V= at (a=g +a。其中 a。=0.2g V=24m/s )得t =2s 剩下一秒 小球以A的加速度下落,(A=g-a。)得末速度V。=8m/s 设向下为正方向,则末动量P。=m* V。 初动量P=-m*V由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得,Ft =P。- P 即 Ft =m*V。+m*V

7,高中物理 动量题

这是一个完全非弹性碰撞,由于摩擦损失的存在,动能不守恒,一般不会有能量相关的问题。解题时需对整个过程以及各个分过程分别进行分析。1.整个过程:由于最后子弹穿出B,因此可以知道最后子弹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2.分过程:选定三个状态点,a.子弹将射入而还未射入A时,系统动量m1v1;b.子弹刚穿出A穿入B时,此时A\B速度相同,设为v2,子弹速度va,则m1v1=(mA+mB)v2+m1va;c.子弹刚穿出B时,此时A的速度还是之前的v2不变,B的速度为v3,子弹速度vb,则m1v1=mAv2+mBv3+m1vb。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问题。由于目前题设条件不足,无法进行解析。一般会再有两个条件然后出题。比如告知vb=v3,v2=2v3,求v3。
全过程的动量守恒为,m1v1=mava+mbvb+m1v末。这里的va不是子弹在A中时的速度,是子弹飞出B时的木块A的速度。能量守恒有(1/2)m1v12=(1/2)mava2+(1/2)mbvb2+(1/2)m1v末2+μfs。其中f是子弹和木块间的摩擦力。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0则有:60kg×4m/s+(100+60)kg×v2=0 解得:v2=1.5m/s 2、同理:设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率为v1,则有:mv+(m-m)v1=0 所以:v1=(-mv)/(m-m)
子弹在A中一直减速,A一直加速,但是直到子弹穿出A,子弹的速度还是比A大,所以子弹可以穿出A而不是留在A中,穿出B一样。要列动量守恒你需要找到两个状态,一般都是入射前,和入射后这道题A的速度一直变化,给的毫无意义
文章TAG:高中高中物理物理动量高中物理动量必做100题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