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幼儿大班数学 十以内的分解怎样教

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幼儿大班数学 十以内的分解怎样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6 02:44:04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大班数学 十以内的分解怎样教

最简单的:用糖果,卡片来代替数字,再挨个分成两份,在下定义既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大班数学 十以内的分解怎样教

2,幼儿园大班怎么去教10以内数的分成啊

如果你们有教具盒的话,就用教具盒里面的小木棍,分解方式的讲解,数都是由几个1组成的。如果没有教具盒的话就用小木棍或筷子。然后例如5是由5个1组成的,然后可以分解成1+4 。。。4+1慢慢来,时间长了就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吃的、玩的或者游戏吧,孩子们感兴趣不生硬。比如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我们两个人一共多少个苹果?是我们两个人的苹果多,还是你一个人的苹果多?仅供参考。
在家里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数手指。

幼儿园大班怎么去教10以内数的分成啊

3,跪求幼儿大班数学学习15的分解与组合教案活动准备最好不

目标:1、 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2、 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3、 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准备: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一、 开始部分。1、 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2、4、6、8、10-----------1、3、5、7、9、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三、整理插板。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这个是10的分解和组合。,你看看能不能改成15的
有这时间等,还不如自己准备一个 。我相信你

跪求幼儿大班数学学习15的分解与组合教案活动准备最好不

4,幼儿园大班710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1,7个苹果放右边。  (2)教师启发幼儿思考,贴上数字卡片"、复习8的组成与分解  2。  3、教学目标?有几种分法,9的组成和分解方法,用教具粘贴展示在黑板上。即、8和1,怎么分;2个苹果放左边。  5,且所分的两个数之间是一种递增与递减的互补关系,8个苹果放右边?并请两位幼儿上台用教具演示分法。  4,一个数增加、学习9的组成和分解  (1)教师在黑板上贴9个苹果贴片:1个苹果放左边、6和3;9",互相增补的关系、启发幼儿编9个苹果分解的顺口溜,让幼儿说出苹果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整理、4和5,①无论哪一种分法、请幼儿举手讲自己编好的9的组成和分解的故事。  6,分出来的两个数相加、3和6,那么另一个数就相应地减少,最简单的有8种: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两个规律,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它们之间是总和不变,1个苹果放右边、7和2。  (3)教师引导幼儿将不同的分法、5和4。②分出来的两个数之间、2和7,分别是1和8;,所分的两个数相加等于原来的数。③按照这两个规律:  初步建立数字9的分合概念,它的和都等于9、小结:将这9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6个苹果放右边…………8个苹果放左边、教学过程,进一步感知除1以外的自然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 一、引导幼儿自由创编9的组成和分解的故事,然后教师在苹果贴片旁;3个苹果放左边

5,我急要一份学前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合的公开课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目的1 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2 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3 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2、 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3、 《操作册》第27页。活动过程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4、让幼儿集体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 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2、 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六、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 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七、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5.设计好板书、板画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文章TAG:大班数学分解组成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十以内的分解怎样教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