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奥尔夫教学法教案,奥尔夫打击乐快乐的小厨师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教案,奥尔夫打击乐快乐的小厨师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11 16:29:5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奥尔夫打击乐快乐的小厨师教案

上面标有节奏谱号,分别为二张 x 、二张 xx ),节奏总谱一张,乐器:小铃、木鱼若干,录音机,音乐带.三、活动过程:(一)、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一种小动物会顶球? 今天,海洋馆里的小还是又要练习顶球本领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讨论,启发幼儿开车去,提出要求:听到&l...

奥尔夫打击乐快乐的小厨师教案

2,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一、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学习四四拍的指挥手势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及学会打四四拍指挥手势。2、难点——了解八分休止符、全音符、装饰音,并演唱准确三、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小结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

3,我们毕业了奥尔夫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螺旋队形变换的方法。  2、让幼儿感受卷炮仗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卷炮仗。  2、教师带领幼儿熟悉音乐《卷炮仗》。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青蛙妈妈的孩子是小蝌蚪。  2、学习用团点、勾线的方法画出小蝌蚪的形状。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2、作业纸,棉签、颜料。  3、青蛙、蝌蚪、金鱼、大白鹅、乌龟、鸭子等头饰若干。

我们毕业了奥尔夫教案

4,幼儿园奥尔夫教案大树妈妈怎么写

教案《大树妈妈》教学内容|:学唱《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难点:正确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小鸟幸福的笑了。

5,奥尔夫大班教案 蜜蜂做工

一 教育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2.乐意与同伴进行节奏活动,并能根据指挥灵活变换节奏。 二 活动准备:1.节奏图谱一张2.指挥棒一根3.录音机 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采蜜呢,我们快点去帮帮它吧!(放〈〈蜜蜂做工〉〉的音乐做律动进场) (二)出示图谱1.教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2.教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3.(出示小蜜蜂)“现在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完整地示范一 遍嗡嗡 嗡嗡嗡 嗡 (1)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口令帮助)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三) 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在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注意前奏让幼儿准备好) (2)教师:“小蜜蜂说你们学的太棒了,它还想看一次呢,你们愿意吗? (3)教师:“今天,我们向小蜜蜂学会了采蜜,真开心,大家一起来和小蜜蜂跳个舞吧!(小蜜蜂头饰) (四)结束部分 教师:“谢谢你们我又要采蜜了,你们去吗?(走出教室)

6,用奥尔夫教学法做一个do re mi的音乐教学案列

《《《《DO-RE-MI》》》》教案教案教案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首曲子是由美国罗杰作的曲,哈默斯坦写的词。词是由《音乐之声》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的电影音乐故事片,剧情讲述了一位能歌善舞的家庭教师玛丽亚用音乐启发教育孩子们,使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健康成长的故事。《DO-RE-MI》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插曲,它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用语来启发孩子们对每个音符的记忆,妙趣横生中又有较强的训练价值,课内课外均可演唱,而且适宜结合生动活泼的律动与表演,是一首很受学生喜爱的歌曲。 歌曲为C大调,2/4拍子,自然音阶的七个音以“模进”的形式,令人产生奋进向上的动力,结束句加入升、降半音使旋律线呈跳进的波浪形,给人以起伏的兴奋感 ,反复记号的恰当使用,使歌唱反复咏唱,意犹未尽。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音阶的听、辨、唱、写和创的能力,通过律动等活动,体会、感受这首歌曲愉快、欢乐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用愉快的情感来演唱这首曲子; 2、把音唱准,特别是有升降号的地方。 四、教学工具:电脑、电子琴 五、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入问题:(1分钟)请问同学们是否知道音乐是由哪几个基本音构成的呢?(学生答) (二)引入新课: 1、正题: 师:(3分钟)那再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美国的一部电影《音乐之声》呢?这首《DO-RE-MI》就是这部电影的小插曲,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别人是怎样来演绎这首愉快的曲子的。(播放视频) 师:(5分钟)看完了这个视频有怎样的感受呢?想一想它的旋律是怎么样的?它是主要在讲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 生:(各自举手回答。)欢快、有律动感又有趣性。 先说说《音乐之声》这部音乐剧是讲述了一位能歌善舞的家庭教师玛丽亚用音乐启发教育孩子们,使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儿女健康成长的故事。《DO-RE-MI》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插曲,它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用语来启发孩子们对每个音符的记忆。 2、(10分钟)引导学生看谱面,它跟其它谱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如:填入未完成的音符(途径:播放音频再让学生自己填空,也可以提问学生) 3、用电子琴弹出旋律教对填入的音符。 4、(5分钟)讲解谱面上的一些音乐标记,如谱号、拍子、反复记号。 5、(10分钟)练声: 1 2 3 4 | 54 32 |1—‖ 要求:用a或o或i来演唱,一口气唱一句,呼吸要流畅。(可请几个学生上来示范) 6、(2分钟)用电子琴跟着,教师带唱,学生随后唱着。 7、(5分钟)用电子琴弹,学生自己唱。(方可唱多两次,熟悉一下旋律)
这个太难了帮不了你

7,奥尔夫音乐教案找水喝水喝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发现小朋友会找各种各样的的借口逃离喝水,我反复给幼儿讲道理:“多喝水才能少生病、多喝水才能身体好……”,在幼儿喝水时,有时候还要一个一个地叮嘱“要接一大满杯水”等。我发现教师辛辛苦苦地说了很多,可幼儿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喝水与自己身体的关系,不能真正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喝水歌》是寓枯燥的说教于生动风趣又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中班幼儿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进行简单的仿编。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我采取实物、图片,图示,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儿歌,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参与仿编儿歌的积极性,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多喝开水的好处,养成喝水的习惯。  3、能根据生活经验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经验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实物和图片各一份。  2、水杯每人一只。  3、仿编儿歌的图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教师依次出示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引出主题  教师提问:1)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2)有一天,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在一起说话,说什么话?  二、欣赏儿歌《喝水歌》  1、教师朗诵儿歌  教师:儿歌里,杯子在说什么?奶瓶又是怎么说的?茶壶悄悄地在说什么?花盆是怎么对大家说的?  2、教师出示图片,再次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3、幼儿看图学念儿歌。  4、幼儿边念边表演儿歌。  你们刚才念的儿歌真好听,我们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喝水歌)  三、仿编儿歌  1、讨论:除了妈妈,宝宝,爷爷,花儿、小朋友要喝水,谁也需要喝水?(请幼儿自由表述)他们为什么要喝水呢?  2、教师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1)教师示范仿编  提问:动物、植物、人类都需要水,我们来编一编儿歌好吗,张老师先来编一句,听一听,老师是怎么编的。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  教师:你们平时喝水吗?你们平时什么时候喝水啊?  总结:水太有用了,老师告诉你们,水能清除我们体内垃圾,调节人体的体温、防止皮肤的干燥。我们在平时要多喝开水,养成多喝开水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在幼儿园多喝水,在家里也要多喝水,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四、大家齐干杯  教师:水太有用了,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喝一杯开水吧。  附儿歌:  《喝水歌》  杯子说:“装水,装水,妈妈渴了要喝水。”  奶瓶说:“装水,装水,宝宝哭了要喝水。”  茶壶说:“装水,装水,爷爷咳嗽要喝水。”  花盆说:“装水,装水,花儿渴了要喝水。”  小朋友说:“装水,装水,大家天天要喝水。”
文章TAG:奥尔夫教学法教学教学法教案奥尔夫教学法教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