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6 21:41:0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化学教学设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篇简易的教案,
1 教学目的2 教学方法3 教学内容4 收到的效果5 检验效果的方法

化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2,高中化学实验设计

先用稀HCl溶解 过滤出二氧化硅 再在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要过量 待不再产生沉淀后 过滤 用蒸馏水洗涤滤出的固体 然后用坩埚加强热 是氢氧化铁分解变成氧化铁

高中化学实验设计

3,高中化学开课方案武汉市 高中化学课本有必修1必修2选修

高一修完必修1、必修2,高二分文理,文科只修选修1,理科修完选修1和选修5。
因为钾在提炼的时候里面含有钠元素,会干扰钾的颜色,蓝色钴玻璃能过滤钠的黄色。 (我刚才回答过你的碳酸钠问题了)

高中化学开课方案武汉市 高中化学课本有必修1必修2选修

4,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

第一部分 是自我介绍 例如,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xx,来自...。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设计的.....这节课。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展开说明,一说教材分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第二部分 说教材分析 包括:本节课的出处,在课本中的地位,本节课你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还可以分析一下教学对象的情况。 大概这些内容,顺序可以自己安排。第二部分 说教法,学法 也有人把这部分分成教法和学法两个部分说的,但本人认为没必要。这部分说明不宜太繁琐,只要说出你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就可以,最好是有特点的。 例如 引导提问式 等等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的流程,但不要流水账似地每一个细节都说,挑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说,这样在面试的时候才不会引起评委的倦怠情绪,有重点,评委听着也轻松。 最后 要有结尾提示语言 例如 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 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我是学师范的,这是根据我的课堂学习和说课经验总结的,希望对你有用O(∩_∩)O~

5,高中7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因为硫化铜不溶于硫酸,产生了沉淀 ,在此强根据分析化学的计算可以得知要想是cus溶于酸,其h+浓度要超过发烟硫酸,显然不存在这种可能。所以cus是不溶于任何酸的。酸制取弱酸的规律不适用,主要是本质的问题 所有的离子反应其实都是可逆反应,只是程度大小的差别罢了.像这个h2s电离出s离子,与cu离子结合后产生电离程度极小的沉淀cus,产生这个不溶于硫酸的沉淀,使得s离子与cu离子能不断得结合产生沉淀,直到s或cu离子的浓度很低为止(这个时候也就是达到了另一个平衡).有机会看看大学普通化学就明白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用弱酸制取强酸

6,化学教学设计请设计一学习活动方案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1)设计反应容器,检测CO2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与酸反应释放气体(CO2),需要1个具有气密性的反应容器放入鸡蛋并预放入/滴加酸(稀盐酸/稀醋酸),导出产物气体到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注:这一检测气体过程可能因为稀盐酸/稀醋酸的挥发性而失败,如需避免此步骤失败,可稍降低盐酸浓度或使用稀硫酸】2)如有必要,检测溶液中的Ca2+,结合1)即可证明鸡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Ca2+离子证明可通过对反应后溶液取样做焰色反应,砖红色示有Ca2+离子;或加入NaOH调节PH=7后加入Na2CO3,有沉淀析出,滤出后在稀盐酸下溶解,溶解产物加入稀硫酸不沉淀示有Ca2+1)反应结束(加酸鸡蛋壳不再放出气体)后鸡蛋壳溶解,鸡蛋柔软可变形,示主要成分以完全溶解,结合以上检测步骤(CO2、Ca2+)证明鸡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
(1)55g,3.08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氢化氢的质量为y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 73 44 x y 3.08g 100/44=x/3.08g x=7g 73/44=y/3.08g y=5.11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g/8g=87.5% (3)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11g/55g=9.3%
取样 置于试管内高温煅烧 取沾有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管口 观察鸡蛋壳减少 玻璃片边模糊 说明有CO2产生 推测鸡蛋壳里含有碳酸根 将剩余固体移至试管 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有钙离子 综上所述 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一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什么现象发生。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发现:1.杯子里面有气泡冒出2.鸡蛋壳慢慢消失3.玻璃片上变得模糊推测鸡蛋壳里含有碳酸钙,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求高中化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氯气》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等。前面已经学习了碱金属的有关知识,知道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这一章将要学习卤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而这一节的内容则是这一章的导入,通过学习氯气的一些性质,根据卤素元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卤素元素的性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知道氯气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用途,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并要求会独立操作,能将氯气的性质应用于氯离子的检验等操作。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会学生一种研究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索法,并根据结构决定性质决定用途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的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这堂课的内容 通过“小实验”引入新课 对于氯气的物性、用法等较简单的内容采取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为“氯气的化学性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课堂上安排“演示实验”,并可让学生代表亲手操作。 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课堂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印象。 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五、教学程序 小实验:氯气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氯气的物理性质:简单介绍,主要由学生自学 演示实验,闻氯气的方法 氯气的化学性质:介绍氯气的原子结构 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反应, 与氢气的反应, 与水的反应, 与碱的反应 (演示实验:铜在氯气里燃烧、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向分别盛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的三支试管里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再滴入几滴稀硝酸,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按照教学过程设计。
文章TAG: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高中高中化学化学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