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节日战备教育教案,中班体格锻炼教案节日的游戏

节日战备教育教案,中班体格锻炼教案节日的游戏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07 08:37:31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中班体格锻炼教案节日的游戏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学习滚圈的动作。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呼啦圈。  2.场地中画两条宽50厘米的跑道。  3.音乐、障碍物。  重难点:  在幼儿进行滚圈游戏时,教师要注意提示幼儿动作要领。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并进行热身运动。  二、 让幼儿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并进行展示。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玩过没有?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来试一试,玩一玩,看看都有哪些玩法,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2.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观察,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3.幼儿再次尝试。  三、 玩游戏"汽车司机",学习在一定距离内滚圈走的动作,并能绕过障碍物。  1.师:小朋友,看老师在干吗呢?(教师做开汽车的动作)引导幼儿回答是在开汽车。  2. 师:我们都是小汽车司机,来开一开我们的小汽车吧!(教师带领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小司机们,快停下来吧,我们的汽车出现故障了。哦,原来是我们的轮胎坏了,把我们手中的呼啦圈当做轮胎把它们送到修理厂去吧,看看哪个司机运送轮胎的动作最灵活、最熟练。  3. 教师示范滚圈的动作,边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小朋友跟在轮胎的后面,双手推动轮胎向前滚动,要尽量让轮胎在跑道内滚动,不要让轮胎离开地面,看到障碍物后慢慢绕过去,运到对面后第二个小朋友接着运。  4.幼儿站两排,进行练习,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5.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  四、放松活动。  师:我们的轮胎修好了,小司机们跟我一起做(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中班体格锻炼教案节日的游戏

2,班排春节战备小结范文

过年啦!妈妈带我去买火花火花 . 我最感兴趣的是"串天老鼠",可是,那种火花太危险了,妈妈不让我去买,而且价钱也很贵.我就选了"调皮王,电光棒,降落伞,雷弹子和飞碟"五种.大年三十晚上,外婆又送我一座"金山火花"和四根六十响烟火.我好幸福啊!  年夜饭还没吃完,我就急着去放了几个"调皮王",只见火苗沿着导火线烧到"调皮王"的体内,它下面的尖顶盖子一下子竖了起来,还绕着各种颜色的光环,不停地打转,可惜只有两三秒钟就熄灭了,真不过瘾!我只好连续放了好几个.  等到全家吃完了年夜饭,我就嚷嚷起来:"要看烟花的跟我走喽."于是,一大帮子人跟我下了五楼来到桥边.我在桥墩上放稳"金山火花",然后点燃导火线,只见"金山"上喷出了五彩缤纷的焰火,火星冲上天又四面散开来,像一棵光彩夺目的圣诞树.可没半分钟它又熄灭了.  我正为这么漂亮的东西不长久而感到伤心.这时,妈妈递过来一根长长的十五响火炮.我接住后点燃了它,它马上喷出一束束银光闪闪的亮点,简直就要打到水面上了,妈妈就让我举得高一点,让火炮打到天空,就像为天空送上一大把鲜花.随着一声声炮响,周围的人欢叫着,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不知不觉地,所有的火花都放完了我们就去看别人放火花.这也很有意思,火花的品种很多.有的火花声音惊人,需要捂上耳朵才能听.有的要人高高举着,它们就像雪一样旋转着飘落,美极了!还有的发出口哨一样的声音,像打鸟的子弹一样直冲上天,但一两秒钟后高空就展开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光球,每一个光球颜色都不一样.  我玩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妈妈催我快点休息,可是半夜十二点钟,我又迷迷呼呼地惊醒了,原来窗外惊心动魄,雷声一样地响,白天一样地亮,让我感到过年真是太好了.  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我真想天天过年!

班排春节战备小结范文

3,幼儿教育学小班端午节教案

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活动准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小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幼儿教育学小班端午节教案

4,幼儿教师如何设计过年趣事这堂课

大班节日教案《过年趣事》适用于大班的节日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过年趣事,会使用幸福、滑稽等常见形容词,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过年的风俗习惯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感受和家人过春节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节日《过年趣事》教案吧。幼儿园大班节日教案《过年趣事》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过年的风俗习惯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感受和家人过春节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  2、能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过年趣事,会使用幸福、滑稽等常见形容词。  3、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所见所闻。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资源《春节习俗》、《压岁钱的传说》;教学挂图《压岁钱的传说》;喜庆的背景音乐,如《恭喜恭喜》。  2、有条件的可悬挂对鱼,装饰鞭炮等,增加春节气氛。  3、绘画纸,彩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活动室内悬挂的倒过来的“福”字或红色对鱼、装饰鞭炮等装饰,引发幼儿关于春节的回忆。  2、说趣事、画趣事,初步了解春节的习俗,知道过年的传统做法。  (1)请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在活动室内找一处喜欢的地方,说说自己过年的趣事,并用绘画的方式把趣事画出来。  (2)请部分幼儿展示绘画作品,讲述过年趣事,教师注意幼儿说话的完整性,如果幼儿用到好的形容词,可以及时向全班小朋友推荐,大家一起学说。  (3)展示能够体现节日风俗的幼儿作品,如“福”字倒贴、年夜饭吃鱼、门上贴春联、放鞭炮等,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这些习俗美好的寓意。播放教师教学资源《春节习俗》,了解中国传统习俗。  (4)播放背景音乐,如《恭喜恭喜》,请幼儿模仿相互串门去拜年,说吉祥喜庆的话,见面可以相互拱手致意。  3、讲述压岁钱的传说,让幼儿感受家人对孩子的关心。  (1)询问幼儿是否得到压岁钱,谁给的,
你好!1、了解春节的来历,理解故事《年兽的传说》的内容。  2、积极参与活动,制作烟花。  3、体验节日的快乐,进行游戏放烟花。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5,大班中秋节是怎么来的教案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 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6,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春分教案

儿童启蒙 二十四节气春分 这天昼夜等长
词句训练:意在巩固积累词语。写字训练:在田字格里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既要正确又要匀称。读背训练:熟读巧记《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言语交际训练:礼貌待客。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和提示,把一段话补充完整。  【教学要求】  1 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会写一封简短的信。  2 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  3 熟记成语,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4、会文明礼貌的接待客人。  【教学重难点】  1、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会写一封简短的信  2、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各自读迈克的自我介绍  (2)同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动手帮他填写  (4)写一封回信  3、练习  (1)动手写一封简短的信  (2)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指导  二、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言辞严正。  大义凛然:形容坚持主义,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二)《二十四节气歌》  1、审题  2、指导  ⑴自由读  ⑵指名读  ⑶教师范读  ⑷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3、练习  ⑴自由读  ⑵小组读  ⑶练习背诵  4、反馈  ⑴检查朗读  ⑵指名背诵
活动目的: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过程:(请不同年级的班主任按照年级特点修改教案。)一、课题导入二、了解春分的由来春分的由来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三、了解春分趣事春分趣话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等。四、诗词欣赏《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 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7,例举中秋节活动教案

你好,为你例举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四、主题开展时间:9月13日至21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五、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六、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9月27日检查各班环境创设)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 (适合大班)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适合中班)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适合小小班、小班)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 (适合大班)七、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七、分散活动的配合:  1、参观月饼街--(体育馆广场月饼街,下周二)2、级组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小、中班级组)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级组)5、亲子花灯制作大赛。--(中班级组)八、活动内容建议(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1、社会:《节日的街道》、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 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 《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  《各种各样的月饼》、 古诗《静夜思》 《月饼的味道》、 《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 《月亮上面有点啥?》  4、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 《设计月饼图案》、 《我为妈妈做灯笼》  5、音乐: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6、计算: 小班《数月饼》、分类; 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文章TAG:节日战备教育教案节日战备教育教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