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0 09:46:18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三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12.大自然的启示 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 生命20:花的勇气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卖哨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29寓言两则 30 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0}

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如果说创新是成功的常青树,那么知识就是滋养的长流水;如果说潜能是创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识就是潜能的主要内容。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 下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1 古诗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 儿童 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2 日积月累 (1)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②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④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关于 诚信的 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农业 谚语 1、农时谚语—— 清明 前后,种瓜点豆。 2、气象谚语: 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②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③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④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⑤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4)关于战争的 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5)关于生命感悟的 名人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6)关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1、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秋天)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秋天)(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天)(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7)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1、褒义: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2、贬义: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8) 歇后语 :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歇后语 造句 :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小明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你因为考了一百分就马上骄傲起来了,所以这次又落后了,真是又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9) 成语 故事 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10)课外积累: 1、关于诚信的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2、农时谚语:① 立春 三场雨,遍地都是米。②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3、气象谚语: ①有雨山戴帽 无雨山没腰 ②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③泥鳅跳,风雨到 4、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歇后语: 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②芝麻开花——节节高 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6、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①《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7、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3 近义词 、 反义词 总汇 一、近义词 1、观赏—欣赏 蜿蜒—绵延 精湛—精深 安慰—安抚 耽误—耽搁 均匀—匀称 2、款待—接待 鼓动—鼓舞 启示—启迪 隐蔽—躲藏 沉寂—寂静 凶恶--凶狠 3、执行—履行 打破—突破 偶尔—偶然 约摸—大概 流畅—通畅 安静—宁静 4、给予—赋予 沉稳—深沉 开阔—广阔 装饰—点缀 耀眼—刺眼 违背—违反 5、鲜艳—鲜丽 伺候—侍候 请教—领教 断定—确定 安闲—清闲 饶恕—宽恕 6、肥沃—肥美 遥望—眺望 罗列—排列 游览—游玩 明丽—明媚 缓缓—慢慢 7、馈赠—赠送 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 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 朴实—淳朴 8、羡慕—仰慕 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 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 忧患—忧虑 9、焦急—着急 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 侵蚀—腐蚀 灵巧—灵活 避开—躲开 10、敏锐—敏捷 揭开—掀开 立刻—马上 顿时—立刻 洁净—干净 隐蔽—隐藏 11、繁殖—繁衍 启发—启示 阴沉—阴森 宛转—悠扬 盘问—询问 沉寂—沉静 12、注视—凝视 轻蔑—蔑视 黝黑—油黑 劫难—灾难 趔趄—踉跄 防备—防范 13、素质—素养 弥漫—充满 卓越—杰出 流连—留恋 惊讶—惊奇 仿佛—好像 14、飞翔—翱翔 惊动—打扰 权利—权益 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 珍贵—宝贵 15、照顾—照料 酷爱—热爱 骄傲—自豪 鼓动—扇动 骚扰—扰乱 震撼—震动 16、珍惜—爱惜 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 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 温暖—暖和 17、 装扮—打扮 照例—惯例 瞧见—看见 率领—带领 倘若—假设 辛苦—辛劳 18、 专注—专心 尊严—威严 遮掩—遮挡 赞许—称赞 寂静—安静 更改—更换 19、 责备—批评 寻常—平常 公开—公布 固执—顽固 聚集—聚拢 唯一—唯独 20、 赞叹—称赞 舒服—舒畅 疑惑—疑问 坚毅—坚决 气馁—丧气 伺候—侍侯 21、 满意—中意 断定—肯定 请求—要求 可恶—厌恶 接见—会见 悲惨—凄惨 22、 情景—情形 吩咐—嘱咐 饶恕—宽恕 违抗—违背 应付—应对 凶恶—凶狠 24、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嘟嘟嚷嚷—唠唠叨叨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25、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 争先恐后—不甘后人 二、反义词 1、前进—后退 拥挤—松散 保护--破坏 干净—肮脏 善良—丑恶 沉重—轻便 2、踌躇—果断 忧患—安乐 灵巧—呆板 创造—模仿 黝黑—白净 赞扬—批评 3、平稳—波动 偶尔—经常 安静—喧哗 平静—激动 糟蹋—爱惜 乏味—有趣 4、可爱—可恨 赞许—指责 清凉—闷热 怀疑—相信 清澈—浑浊 舒畅—郁闷 5、容易—困难 感激—抱怨 承认—抵赖 扩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6、明艳—暗淡 蜿蜒—笔直 精湛—生疏 马虎—认真 生疏—熟练 善良—凶恶 7、朴实—华丽 安全—危险 冷淡—热情 伤害—保护 踌躇—果断 松散—紧凑 8、频繁—稀少 减产—增产 破坏—保护 容易—困难 灵巧—笨重 敏锐—迟钝 9、揭开—覆盖 立刻—迟缓 清楚—模糊 宽敞—狭窄 平衡—倾斜 提高—降低 10、和平—战争 卓越—普遍 沉寂—喧闹 黝黑—白皙 流畅—阻塞 遵从—违反 11、骄傲—谦虚 完整—残缺 坚硬—柔软 糟蹋—爱惜 有限—无限 失望—希望 12、宽阔—狭窄 清晰—模糊 温暖—寒冷 明白—疑惑 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 13、微弱—强烈 漆黑—明亮 消失—出现 责备—表扬 公开—秘密 固执—随和 14、特别—一般 明亮—暗淡 细致—粗糙 舒畅—难受 坚毅—动摇 容易—困难 15、成功—失败 悲惨—幸福 错误—正确 坚定—动摇 凶恶—善良 违背—遵从 16、明白—糊涂 下降—上升 伸—缩 闲—忙 稀—密 17、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18、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笑逐颜开—愁眉苦脸 迷惑不解—恍然大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上下册全集)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 ★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归纳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汇总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1}

3,人教版下学期语文四年级哪一篇课文好讲

个人认为是《桂林山水》因为这篇课文中用了许多修辞,值得讲的地方有很多,况且课文不长,不会花费过多时间。
1 写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瑕 扩散 攀登 泰山 骆驼 屏障 浙江 油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敬亭山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认 翡翠 凉爽 高耸 山涧 透射 寂静 增添 细碎 马蹄 柔嫩 锦缎 绵延 绚烂 白皑皑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2 写 维持 财富 精湛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号码 橡皮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拨电话 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认 拮据 奔驰 馈赠 天津 损伤 晾晒 竹签 火候 耽误 赚钱 熟练 教导 讲究 受益 沉重 道谢 眼神 抱怨 鼓励 宽容 梦寐以求 走街串巷 将心比心

{2}

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2 1. 亭 庭 潭 螺 谙 2. 澜 瑕 攀 峦 泰 骆 驼 罗 障 兀 绵 3. 浙 桐 簇 浓 臀 稍 额 擦 蜿 蜒 乳 据 源 5. 维 财 属 货 驰 赠 驶 德 惑 码 库 捎 橡 拨 7. 尊 沃 呈 惫 堪 善 款 例 瘦 杰 喉 捶 配 9. 幼 滩 侦 嘲 啄 企 愚 蠢 返 拦 鸥 帽 吁 彻 11. 蝙 蝠 捕 蛾 蚊 避 锐 铛 蝇 揭 碍 荧 13. 削 喂 哨 挺 斯 甩 踢 枪 防 鬼 汉 滚 毁 惯 15. 牺 牲 凯 征 阿 姨 济 贡 圣 驻 罪 恶 健 康 17. 径 畅 磕 绊 瞬 弧 翔 权 缤 19. 扰 欲 屈 诊 撼 蹋 限 21. 棚 饰 冠 菊 瞧 率 觅 耸 捣 搬 巢 谐 眠 辛 23. 蚕 桑 昼 耕 绩 塞 鹭 笠 25. 略 辩 奉 违 磅 拴 拖 释 宣 萨 妄 执 27. 港 澈 壶 缸 罢 苟 绣 挥 徽 聋 哑 29. 昌 妻 刺 绑 扁 鹊 蔡 睬 肠 胃 烫 剂 汤 31. 焰 驱 袖 败 罚 佩 饶 抗 押 锁 狠 膝 肝 脏

5,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我国名著或名人传记有哪些

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平凡世界 》、《白鹿原》名人传记:《岳飞传》、《李白传》、《屈原传》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介绍在“推荐答案”那里)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平凡世界 》、《白鹿原》《岳飞传》、《李白传》、《屈原传》
《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道不完,真可谓千古奇书! 《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中声名最著、流传最广,读者最多,刊刻出版最为繁富,这部古典名著问世以来,评家蜂起,评说纷纭,理所当然形成一门显学――红学。人们还在不断地出版《红楼梦》、阅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这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永恒魅力,这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不朽价值。南北国画艺术大师,历时两年,精心创作350幅彩色国画。画家随文配图,或描摹情态、或表现场景,或浓墨泌洒,或工笔勾勒,艺术地再现了原著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 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规模宏伟,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又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想象极其丰富,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瑰宝。《名家彩绘四大名著·西游记》延请戴敦邦、赵宏本等40余名画坛名宿绘制240幅艺术含金量相当高的国画,或豪放粗犷,或质朴秀丽,画科有人、神、魔、怪、山、水、花、虫、鸟、兽等多姿多彩,画法则或工笔勾勒,或写意挥洒,风格或豪放粗犷,或朴拙秀丽,技法上钩勒、渲染、烘托、泼墨、淋漓尽致,多姿多彩地展现了小说中最精彩的场面。文以画平添风采,画借文独具魅力,图文相间,水乳交融。 《水浒传》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有极其生动的生活场景,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水浒108将身份不同,性情各异,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名家彩绘四大名著·水浒传》随文融入293幅国画,由戴郭邦、贺友直、陈白一等41位国画名家联袂绘制,众画家以妙手神笔绘就极具生动的生活场景,人物情节,惟妙惟肖,意韵深远。 《三国演义》 在我国文学史上,也许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像《三国演义》那样长时期地吸引如此众多的读者,几百年来,她差不多被我们整个民族一代又一代地不停流传,阅读、可以说《三国演义》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民族生活的每个角落。《名家彩绘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由戴郭邦、陈白一、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以如椽彩笔绘就292幅国画。各位画家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或工笔、如穿针引线,一丝不苟,或写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国时期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从多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三国演义》绘画创作的顶峰,同时也展示了国画这一中华未瑰宝的独特风彩。尤其是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章,如桃园结义、凤仪亭、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千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精彩纷呈。

6,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到21课所有课文

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之一)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5 中彩那天 6* 万年牢 7 尊严 8*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9 自然之道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 蝙蝠和雷达 12*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13 夜莺的歌声 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 生命 生命 20* 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21 乡下人家
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之一)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5 中彩那天 6* 万年牢 7 尊严 8*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9 自然之道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 蝙蝠和雷达 12*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13 夜莺的歌声 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 生命 生命 20* 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21 乡下人家 (带“*”的为略读课文) 这是人教版的小学四年级课文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庭山、望洞庭、忆江南)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四课:七月的天山第五课:中彩那天第六课:万年牢第七课:尊严第八课:将心比心第九课:自然之道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唤声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第十七课:触摸春天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第十九课:生命 生命第二十课:花的勇气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
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之一)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5 中彩那天 6* 万年牢 7 尊严 8*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9 自然之道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 蝙蝠和雷达 12*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13 夜莺的歌声 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 生命 生命 20* 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21 乡下人家 (带“*”的为略读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第21课)二十一、乡下人家 1、大丽菊 瞧见 耸立 捣衣 鸡冠花 和谐 月明人静 2、长长 绿绿/青翠 鲜嫩 小小 绿绿 独特/迷人 3、(1)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2)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4、白杨树不论遇到风沙还是雪雨,它都傲然挺立在公园的一角。 今年“五一”节,我们还是照例放假三天。 5、(1)朴素 华丽 独特 (2)华丽 (3)门前 屋后 季节(一年四季) (4)我喜欢这样的农家风光,因为农村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很少,山清水秀,有很多绿色食品,蔬菜基本自给自足,水也是天然的比较多,牲畜都是家养的,吃起来比较美味,而且农家的空气非常新鲜,让人心旷神怡,好处真是太多了!

7,人教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7 尊严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23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27 鱼游到了纸上 28 父亲的菜园 29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一、辨别形近字,并组词。 谙( ) 镜( ) 孤( ) 厌( ) 暗( ) 境( ) 狐( ) 压( ) 二、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众写高飞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孤云独去闲。 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有厌, 遥望洞庭山水翠, 只有敬亭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测一测 一、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望洞庭》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再提高 李白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他写的诗十分优美,再自学一首,如何?试着把你课外学到的背诵下来,如果有的地方不明白,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林山水 1.读课文,填空: 课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桂林山水________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抄写课文中带有分号的句子,再分别写出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喜欢的词语先在书上画下来,再工整地抄写一遍。 4.用一、二百字写出一处景物的特点。写在作文本上,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8,人教版语文书四年级下册古诗字义速度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青螺:.螺的一种。壳形椭圆,表面稍暗,杂有斑纹。可食。大者其壳可制酒器。这里应比喻湖中间的青山绩麻:绩麻的意思是搓麻线潭面:指湖面闲与和,这个你自己应该要知道的。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总概括为: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绩麻:把麻搓成线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谭面: 指湖面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绩麻:把麻搓成线。闲:空闲。 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青螺:.螺的一种。壳形椭圆,表面稍暗,杂有斑纹。可食。大者其壳可制酒器。这里应比喻湖中间的青山绩麻:绩麻的意思是搓麻线潭面:指湖面闲与和,这个你自己应该要知道的。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总概括为: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和:和谐青螺:君山绩麻:把麻搓成线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谭面:指湖面
文章TAG: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人教版四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