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幼儿园教案怎样写反思,幼儿园教学反思怎么写

幼儿园教案怎样写反思,幼儿园教学反思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4 05:35:29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教学反思怎么写

围绕一个小朋友习惯养成的过程
你你去死

幼儿园教学反思怎么写

2,小班教案及反思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活动目标: 1、运用各色吸管与纸片进行拼插、黏贴,制作立体小人,并用彩笔装饰。 2、探索不同的剪开方法与纸片拼插后产生的不同造型。 3、能大胆、富有创意的装饰立体小人。 活动准备: 1、会使用剪刀,剪过较硬的纸、薄塑料等。 2、材料包,剪刀,剪刀,彩笔,浆糊。 3、教师事先制作好的吸管小人半成品(没有四肢的)1-2个,草地背景板。 4、背景音乐。

小班教案及反思

3,幼儿园大班7以内的加减法课反思怎么写

本次活动是一次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活动。通过前几次的系统学习,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如何口头自编应用题,如何列算式,如何进行简单计算。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重点让孩子了解,在加法中,两个加数互换不影响得数的道理,还有一个重点是根据我们小朋友学习的情况,让他们学习听两个数算加起来的得数。小朋友在听到老师的两次敲击声后,将两次敲击声相加,然后得出一个总数。这个活动很有趣,小朋友很喜欢,他们听得很认真,计算也很用心。在7以内数的加法中,他们基本上能熟练地做出来。尤其是对那些平常有不专心倾听习惯的幼儿,这样的活动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专注力,与专心倾听的习惯。  这两个重点,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较好地完成。  所以,数的加法的活动,在我们完成了常规的学习任务之后,我们需要挖掘一些新的内容,一些延伸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在普通的学习中,学出新意来。使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数学活动带给他们的学习的意义。  而这样的学习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让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充满着新意,感觉都是第一次进行,这也是很难的事情,当然也是很需要的事情。  本次活动的组织教学的思路也不同于往常,而是通过教师对一个算式的演示过程之后,让幼儿自己去思索,想想还有哪两个数加起来是7,然后可以怎么列出算式,可以说这是倒推上去的思考方法,这也给孩子一个开阔思路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7以内的加减法课反思怎么写

4,幼儿园教师如何写反思

吹接行┙淌υ诮萄Х此贾邪延锥?疃??讨械囊谎砸恍泻鸵痪僖欢??枷晗傅丶锹枷吕?最后再加上一句:“幼儿玩得很开心”或者“今天的活动效果不是很好”等,就算反思结束。这些描述仅仅是再现了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 如果教师能再思考一下:幼儿为什么会玩得很开心;活动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症结在哪里,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教学反思就更有价值性。二、反思不是“错误检讨”,重在有效调整教学反思可以是对教育活动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一些失败教训进行反思。但有时候我们会把反思当成了“找缺点”,找到问题后就事论事,既不深刻分析原因,又不寻找解决策略。三、反思不是“一劳永逸”,重在归纳提升反思可以对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反思,比如:教师对于活动中成功突破预设的地方,有效回应调整的地方,激发幼儿产生新问题、新思考的地方等都可以进行反思。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去参观过养鸡场的幼儿对鸡的形象和神态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因而能随着音乐形象灵活地模仿、想象和创编动物的舞蹈动作;反之则只能进行模仿练习,难以进行想象和表现表达。所以,必要的生活经验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反思则需要我们根据现状不断归纳、不断提升。
从目标达成方面、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和幼儿活动过程表现等方面着手,也可以加入自己活动后的一些新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以及活动的不足之处和如何改进,很多方面都可以写啊!!

5,幼儿园托班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活动目标:  1.会轻轻走、跑和躲藏,能边朗诵边做动作。  2.体验扮小猫悄悄走的紧张有趣的心理。  活动准备:  1.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躲藏物若干(纸箱、跷跷板等)。  2.游戏前学会儿歌活动过程:  一、热生活动,教师随幼儿一起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听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活动腰、手腕、脚腕等,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二、组织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引导幼儿会轻轻走、跑和躲藏。  1.游戏玩法及规则:教师蹲在场地中央,幼儿扮小猫,围着老猫蹲下。游戏开始,教师说:老猫睡着了,幼儿一起轻轻念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到外面去。念完儿歌,小猫才能轻轻走到场地藏起来。老猫听见小猫走开后,睁开眼睛说:老猫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见了。同时站起来四面张望。寻找小猫。嘴里叫喵--喵。小猫听见老猫的叫声,一边喵喵的叫着,一边赶快跑到老猫的身边。  2.要求:  (1)要指定幼儿游戏范围,以防走的过远(2)躲藏的环境要安全。  3.指导幼儿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1)老师参与游戏角色以便指导幼儿游戏。  (2)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让幼儿扮老猫。教师提出要求规则。  (3)玩几次游戏后,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后,提出新的要求继续游戏。  三、放松活动。  1.教师讲评游戏的情况,表扬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2.带幼儿做放松活动,听音乐模仿动物走路,进教室喝水小便。
你说呢...

6,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

1、 结合主题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各片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还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条街”把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陈列出来,很受小朋友喜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2、 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少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值日生轮换制”,让做值日生的孩子负责发蜡笔、分点心,摆椅子……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
要干什么呢?
你要什么内容的反思呢?都不知道内容,怎么反思啊?
哎 我还有4篇教学反思和8篇教案没写呢。。。

7,中班科学溶解反思教案怎么写

一、设计思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在本次活动中,先通过游戏法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紧着,由教师示范溶解这一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让幼儿掌握搅一搅的方法,并在搅一搅的过程中去观察物体的溶解;最后,让每个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观察溶解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观察溶解活动准备透明的塑料杯100个、勺子40个方糖、果珍、盐、砂糖、奶粉黄豆、大米、绿豆塑料框16个、温水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今天,吴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一遍说一遍揭开罩布)对,是一杯水!不过,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哟!(故弄玄虚)那是什么水呢?(稍作停顿,让幼儿猜想片刻)我请一个乖宝宝来尝尝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63366263吧。(请幼儿尝一尝)某某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吴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站位:回到桌子前面了)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真的是这样的吗?(做疑问状)要不,我们把糖宝宝和水宝宝请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幼:好)(二)教师示范1.教师示范,幼儿观看(教师坐下,从桌子下面端出水和糖)一边端一边说,这是水宝宝,这是糖宝宝。不过这个糖宝宝可有点不一样哟!(用勺子舀起方糖),这个糖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啊?(幼:正方形的)对,方形的,所以它叫做方糖。叫什么呀?(幼:方糖)对,它叫方糖。小朋友们看好了哟,吴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一边说,一边操作,把水端到前面放好,然后再端起方糖,把方糖倒进水里,再拿一个魔法棒。对,把我们的勺子这样子用就变成了魔法棒,把魔法棒放进杯子,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注意看,有什么变化呀?(方糖变大还是变小了呀?)(幼:变小了)再搅一搅,搅一搅,搅一搅......(搅到方糖不见了为止)咦?方糖呢?(幼:不见了)对,方糖不见了,去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小朋友,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幼:......)其实呀,这种想象叫做溶解。叫什么呀?(幼:溶解)对,方糖在水里不见了,和水宝宝做朋友去了,我们就说方糖宝宝怎么了(师幼同说:溶解了)。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教案怎样幼儿园教案怎样写反思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