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经验 > 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教案设计,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

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教案设计,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11 07:59:58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

教案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对教学进度和节奏的把控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范文 模板,欢迎阅读。 目录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小学语文《游山西村》教案 小学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 文章 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 教学 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爱听 故事 ,那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都听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课文就是一篇 寓言故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明确:“守株待兔”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到来。 为什么要等兔子到来呢?兔子真的会来吗? 2.播放名家范读,学生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3.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 教师进行指导。 4.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什么呢? 明确:兔子呀,你快来! “不用种田了,可真舒服啊!”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 明确: ①农夫很懒惰,想不劳而获。 ②农夫是等不到兔子的,会被饿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只是一个意外。 3.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农夫不会等到兔子的呢? 明确:“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懒惰,要有所付出。 5.这样简短的文章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种文体的故事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文言文语言简洁,丰富。 (四)拓展延伸 你能劝一劝农夫吗?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教师 总结 。 作业:将这个故事写成现代文,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 反思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文言词汇的记录是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引导仍然不够完善;教学方式不够丰富,如果时间充足,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等方式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文本,体会情感。 <<< 小学语文《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落时,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他是谁呢?又留下了怎样“绝唱”?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1.读过标题你是否有疑问? 预设: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过渡: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写法上左窄右宽。 4.学生齐读,思考概括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句诗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这次出游到底收获了哪些呢?(小组合作) 收获一:村民的热情 (1)从哪里看出来村民热情好客? 明确: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2)再次齐声朗读,读出情感。 收获二:人生哲理 (1)从哪句诗获得哲理?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这里景色怎么样? (3)这句诗看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遇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4)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 诗人出游获得了很多收获,那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束课堂。 作业: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同于以往沉闷的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而是从题目入手,设置疑问,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每次提问以及活动的组织都是围绕设疑的“收获”进行的。这样的环节设置能够带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及道理。在此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反应状况可以感知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可行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我将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情用心设计教学,使学生乐学、好学。 <<< 小学语文《日月潭的 传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在朗读中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了解故事的起因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解故事的起因和发展,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 【难点】 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方法 朗读品析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台湾是我国的一座宝岛,在宝岛上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放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欣赏日月潭的风光。 教师简介日月潭的形状以及日月潭在黎明、黄昏、晴天、雨天时的不同景象。 导入:多么迷人的日月潭呀,关于它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听听这个美丽的传说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日月潭、漆黑、拯救、聚集、躲、阿里山、剪刀、社、一筹莫展、翻山越岭、冒着、饿、荆棘、英雄 (1)指名读词,评议正音。 (2)开火车读词,及时纠正不足。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去降伏恶龙呢?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2.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要想降伏恶龙,拯救日月,需要什么?为什么? 3.齐读文中人们说的话,理解两个关联词:“只有……才能……”体会降伏恶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就在人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1)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勇气,战胜恶龙的决心)【如果学生回答的是砍刀、火把等,就引导学生“他们更需要什么呢?”】 (2)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齐读。 5.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气概,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那么这两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呢? 说说 :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降伏恶龙做出了哪些努力?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6.学生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说说:降伏恶龙后,大尖哥和水社姐发生了什么变化? 7.为什么人们把这个潭取名为日月谭? (四)拓展延伸 从此,人们来到日月潭就会看到这两座山。导游也会满怀深情的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各位小导游,当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日月潭旅游时,你会如何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呢? 练习一分钟,指名讲述。(播放日月潭风光片) (五)小结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五、教学反思 这篇美丽动人的传说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日月潭的秀丽风景、两位英雄的义举,还有那一处处留白带给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取得金斧头和金剪刀的来之不易,我也是采用了清风雅韵一样的说话训练内容,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把原来抽象的“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变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在理解时也更立体一些。 文中的训练点还可以挖掘,比如英雄在海底与恶龙决战三天三夜的情况,我想一定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英雄变成两座青山后,乡亲们的感激场面;游客来到日月潭,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想法……课文中的留白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备课教案设计 ★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 小学散文教学设计范文3篇 ★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安排优秀模板五篇 ★ 中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范例 ★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 ★ 语文教学设计 ★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

2,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特等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诺曼底号”遇难记》 精读引领课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正心小学 杨娟娟 【教学内容】 教材: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丛书: 《暴风雨中的大力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词语,能借助关键词语讲故事。 2.能力目标: 读好文中对话,学习“说话符合语言环境、体现特点”的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价值观目标: 体会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结合实际谈生命体会。 【教学重点】 能结合语言环境,从描写哈尔威船长语言的语句中,感受到他镇定果断、舍己救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 学会结合特定语言环境,描写人物语言,表达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谁来介绍一下自己?你觉得你在大家眼中是个怎样的人?(孩子如果答不上来,问同学)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发现的?当时他说了什么?孩子们,这就是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话题,开始学习。 一、积累词语,讲述故事 1.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 2.课前我们积累了词语,你们积累了多少个?哇,孩子们的收获可真大呀! 3.好词语太多了,老师精选了一部分。请你们三位开火车每人读一类。 4.孩子来看,红色标注的是诺曼底号遇难的——起因,红色的是——经过,蓝色的是——结果。 5.按序号顺序齐读标号的词语,注意,一定要慢下来,一边读一边想相关的画面。 6.谁能借助这些词语的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借助学习单上思维导图和恰当的关联词语,用最简洁的语言讲述诺曼底号遇难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借助关键词语和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同时训练学生把长文章读短的能力。】 二、聚焦语境、语言,感受品质 预设一:朗读得法,感悟品质——镇定自若过渡:接下来我们具体研读如何通过哈尔威船长的语言体现他的品质。 一速读:快速默读106页对话,注意,只找船长的话。 二指名读:谁来当哈尔威船长?指名读。师:注意船长说话的语言环境,指名读语境。师:同学们,生死攸关之际,人们你推我搡,一片混乱,作为船长,应该怎样讲话? 三分角色读:接下来我们分角色读,谁读船长?谁读两名船员?师:一片混乱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二生读。评:听出了威严,谁能更加威严、简短、有力。师:人们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男生读船长,女生读船员——齐读划线的句子。威严、简短、有力,再读一遍。师: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四悟:通过刚才读对话,你体会到了船长怎样的品质?从哪里体会到的?(镇定、果断、临危不乱、虑事周全)指名结合人物语言谈体会。指名读黄色标注的句子,孩子,这是船长在了解什么?读白色标注的句子,这是船长在安排什么?了解了哪些情况?怎样安排救援?对惊慌失措的人群,船长先理智地了解情况,再有效地安排救援,让人群瞬间变得井然有序,这足见船长——镇定自若。 【设计意图:透过语言体会人物品质,小说教学要善于识人“言”,再辅以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读,人物品质自然彰显。同时引导学生谈体会,重点做到说话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小结方法:刚才我们是怎样体会到船长的品质的?(读语言,结合语言环境。)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置,在于授人以“渔”,思考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预设二:学法用法,感悟品质 ——舍己救人等。 1.默读课文第11-13段和第42段,思考,船长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了什么话,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指名交流语言环境、语言。 3.师生合作读,师读语言环境(灾难突如其来,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生齐读语言。师: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从刚才的语境和船长的语言中,你体会到船长怎样的品质?从哪里体会到的?人们都惊慌失措,急于逃生,船长却镇定指挥,舍己救人,要把六十人全部救出去,为什么?这足见船长——忠于职守。 小结:我们再次从语言环境和语言中体会到了船长的品质。 【设计意图:依法学文,举一反三,反三归一。】 三、梳理联想,表达生命体会 预设三:创设情境,畅谈生命。 配乐齐读第42段,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是否让你又想到了谁?你对生命有了怎样体会? 四、拓展丛书,能力迁移 过渡:生命长短不同,工作岗位不一,但都因为奉献,而有价值、有意义。老师也从丛书中读到一个人物——张玉滚老师。指名介绍张玉滚老师。 1.听读语境,边听边思考,在那样的语言环境中,张玉滚老师会说怎样的话,从而体现出张老师爱生如子的品质呢?请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读语境,想象自己就是张老师。学生读语言环境(开头相关段落)。PPT出示提示语:当张老师看到张明明的家变成一片废墟时,他冲着废墟声嘶力竭地大喊:“ !”张老师听到张明明的哭喊声,他悲喜交加,冲向张明明边扑边喊:” !”当张老师跳到张明明身边时,他冲张明明喊:“ !”他会喊什么?分别指名说一说。师:孩子们,你们设置的语言,把张老师写活了,仿佛他就站在我们的面前,爱生如子,充满大爱。这是同学们的思考,当时的张老师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打开主题丛书四,速读37、38两页,找到张老师相应背景下说的话。指名交流,边交流边ppt出示语句。师生合作读,师读语境,生读语言,读出感情。 小结: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张老师说的话,充分体现了他爱生如子的品质。【设计意图:所有的阅读最终都指向表达,通过设置语言来体现特定人物的特定品质,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 2.交流课前谈话。 孩子们,回到课前我们的话题。怎样通过语言体现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的特点或品质呢?我们可以——指名说(通过语言,结合语言环境)。再次引导课前介绍自己的学生通过语言表现自己的特点。引导其他同学概括他的语言所表现的他的特点。PPT出示雨天妈妈送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设置妈妈的语言,听的同学谈听出来这位妈妈的特点和发言同学想表现的妈妈特点,看设置的语言表现得是否准确。由扶到放,引导学生继续交流,通过语言表现同学、老师、家人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交流的方式,实现由读到写,为本单元作文做了方法、选材的铺垫。】 3.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其实,表现人物的方法还有很多,以后大家可以继续去探索,去运用。下课! 【设计意图:开放的课堂,以省略号而不是句号结束,引导学生思考并继续探索更多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板书设计】 部编教材四下第七单元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4 暴风雨中的大力神 语境 * 语言 品质 镇定果断? ? ? 舍己救人 忠于职守 …… 爱生如子 【文章附录】“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宽二十五英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机器怎样?”“停了。”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大副回答:“到!”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二十分钟。”“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快干!”船长又叫道。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单元页:第七单元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的行动者。 ——[法国]罗曼·罗兰 从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后习题: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暴风雨中的大力神(节选) 毛芦芦 轰隆!2010年7月23日凌晨3点,睡梦中的张玉滚突然被一声惊雷震醒。 大雨如注,满世界都是哗哗的雨声。即使隔了半里多路,依然能听见山洪在窄窄的溪岸间挣扎、奔涌的訇訇声。大雨和山洪,好像是要把闪电劈开、惊雷碾碎的一切都从大地上冲走、扫光呢。 这雷雨,来势如此汹汹,惊得张玉滚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很自然地,他一下子想起了学校里的那些学生。 这是暑假期间,学生们都在家里。可是,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父母并不在家里,因为他们的家长都在外面打工。这样的雨夜,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心里该多害怕呀! 张玉滚的脑子在快速转动着,他在想到底哪个孩子最需要他的帮助。啊呀,不好,二年级的张明明,与年老体弱的爷爷相依为命,而且他们家住的是危房啊!当张明明苍白的小脸在自己脑海里浮现出来时,张玉滚马上跳下床往门外冲去。妻子这时恰好醒来,见他那么张皇失措,忙问:“玉滚,怎么啦?” “下暴雨啦,我去张明明家看看……”张玉滚头也不回地冲妻子喊道。话音未落,人已经冲进了屋外的瓢泼大雨中。“雨伞,带上雨伞啊!”妻子跳下床,找出雨伞,想追出去,可是,被门外那哗哗的大雨推了回来。张玉滚已经不见踪影了。妻子只好冲着村路大喊道:“玉滚,你自己要小心啊!” 远远地,张玉滚听见了妻子的呼喊,但他没有回头,而是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雨那么大,张玉滚感觉自己就像是走在瀑布底下。年轻力壮的他,竟然被大雨打得趔趔趄趄!于是,他索性在高低不平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起来。而这时,从山溪里冲上来的大水,已经在村路上越涨越高了。 张明明住在村边的一幢破屋里。 啊,等张玉滚赶到时,他发现他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张明明家的屋子已经倒了一大半。 在忽明忽暗的闪电下,那屋子就是一片绝望的废墟。 “张明明!张明明!”张玉滚担忧极了,急得眼里霎时滚出了泪珠,冲着那废墟声嘶力竭地大喊,“张明明你在哪儿?你和爷爷还好吧?”同时,他的心在不断地随雨点往下坠去,他真怕孩子和他的爷爷已经被那大半边倒塌的房子压在底下了呀! “张老师,呜呜呜,张老师……”不幸中的万幸,从废墟一侧那仅存的房子一隅,传出了张明明的哭喊声。这孩子,竟然在第一时间就听出了张玉滚的声音。“别怕,老师来啦!”张玉滚闻声大喜,冲张明明那边扑了过去。 呀,映入张玉滚眼帘的那一幕,真是凄凉啊!张明明和他爷爷正紧紧抱在一起,躲在床头一角簌簌发抖,而大水已经快漫上他们简易的小床了。 那祖孙俩,简直就像被整个世界遗弃在了一个孤岛上,惊惶万分,正在痛苦地哭泣。张玉滚在大水中奋力一跃,跳到他们身边,冲张明明喊道:“孩子,来,到我怀里来!”张明明一下子就扑进了张玉滚怀里,搂着他的脖子,委屈地大哭起来。 “别哭,孩子,我们还得救你爷爷哩!”张玉滚用一只手抱紧张明明,将另一只手伸向老人,“快,老人家,你快趴到我背上来!” 老人看看屋子内外的洪水,看看个子不高、怀里抱着他孙子的张玉滚,很坚决地摇了摇头说:“别管我,我不想拖累你们,只要你和明明安全就可以了,我没关系的!你快走吧!” “呀,你说什么话呢!我不能丢下你啊!”平时性子很绵软的张玉滚,听了老人的话,竟突然朝老人发起火来,用命令的口吻冲他喊道,“快,别磨蹭啦!快趴到我背上来!” 老人只好爬过来,趴在了张玉滚的背上。 张玉滚用一只手紧紧抱着怀里的张明明,用另一只手费力地托着背上明明的爷爷一大步一大步地在洪水中前行着,累得摇摇晃晃,却又走得那么坚定、勇毅。那时,很多乡亲已经被暴风雨惊醒,大水也把很多乡亲逼到了村庄高处去避难了。 张玉滚抱着一个小孩,背着一个老人,也奋力朝地势高处走去。 大水在使劲阻挡着他的脚步,刺啦啦的闪电、轰隆隆的响雷,依然在前后夹击着他。他就像行驶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中的一只小舢板,随时都有被风浪打沉的危险。可是,他不放弃!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活生生的两条性命!作为老师,他只想平安地救出他的学生和学生的爷爷!啊,脚下的路在慢慢升高,水在慢慢变浅,他总算又斗罢了一回艰险。不过,这时,他已经累得差不多快迈不动脚步了。 “哇,那不是张玉滚吗?你看,他怀里抱着一个人背上还背着一个人,好勇猛啊!”突然,路边有乡亲认出了张玉滚,大喊起来。 “了不起,张玉滚太了不起啦!”很多乡亲都这么喊了起来。 这些惊叹声、夸赞声,给了张玉滚信心,给了张玉滚鼓舞,当然,也给了他一种无比的自豪感,所以,他浑身又充满了力量,一鼓作气地大踏步前进着。终于,他将张明明和他爷爷安全地送到了没有水的一个高墩上。 “天啊,没想到文弱书生张玉滚,在暴风雨中竟然变成了大力神!”高墩上的一个乡亲大喊起来。 “谢谢,谢谢你救了我们祖孙俩的命!”明明的爷爷感激地朝张玉滚跪了下去,但不等他跪倒,张玉滚已眼疾手快地把他扶了起来。 “别这样,千万别这样,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张玉滚说着,连忙跑走了。家里还有妻儿在等着他呢!在这样的暴雨之夜,妻子和孩子也是胆战心惊的呀! “对不起,小云、宝宝,我总是把学生看得比你们重,对不起啦!”一回家,他就把妻儿紧紧地搂在怀里,歉疚地说道。是的,长相并不出众、个子也不高的张玉滚,因为有一颗特别善良的心,因为十多年如一日地关心关爱学生,十多年如一日地尽心尽责工作,所以,无形中已经化成了伏牛深山里的一个爱之使者,虽然没有翅膀,却用爱飞翔在父老乡亲的心中,用心为黑虎庙小学的孩子们遮风挡雨,成了大伙公认的大力神。

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特等奖教学设计

3,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五篇

高中英语优秀 教学设计 该如何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篇 1   一、教学设计意图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讲到“高中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源,拓宽学习渠道并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围绕英语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实验,不仅可以扩大英语阅读的“面”和“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诸如“信息的获取、信息的重组和加工以及信息的交流”等多种信息素养。网络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借助网络查询信息,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策略在这里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使教师把信息技术和网络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来。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熟悉“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的口语技能。   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和信息素养。   三、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5》,Canada---The True North 与以往接触过的介绍国家的文章相比,本课的内容没有整体介绍加拿大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而是透过一个旅人的眼睛来看加拿大。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课文难度更大。   教学重点:   ①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②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点突破】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利用“任务驱动”方法,使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探究、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作为问题的精心设计者和疑难问题的点拨者,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   ①对课文内容中细节的理解。   ②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学习效率问题。   【难点突破】 设置情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设置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 ,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①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   ②设计创造性思维问题。所谓创造性思维问题即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问题。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题型具有开放性、解题富有挑战性。   【教法】:   ①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动画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   ②评价阅读法:将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   ③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热身活动:猜单词。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两组前一节课学过的词,分别让两组同学上来猜。所采用的方式类似于《幸运52》:单词是出现在屏幕上的,其中一个同学背对着屏幕,他是猜者;另一个同学则是解释者,他要用英语或辅以动作将单词的意思表现出来。两组同学之间展开竞争,看谁猜得又快又多。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令同学们很快融入课堂氛围。   第二步:读前活动(一):自由展示。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介绍你最想去的地方。Which country or plac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most? Why?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powerpoint展示文件。在课堂上,由本小组的发言代表上来进行展示和介绍。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重头戏。   第三步:读前活动(二):自由交谈。   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加拿大,你最想看什么?If you have a chance to visit Canada, what would you expect to see there? 先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   第四步:读前活动(三):小组讨论。   经过了前面的大量的有关加拿大的信息的冲击,你愿意用哪三个词语来描述加拿大?What three word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Canada? Why? 请小组代表发言。   第五步:加拿大概况综述。   这一步骤是对上几个步骤的总结,同时也是教师整合并优化了有关加拿大的各种信息所进行的展示。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加拿大的了解,对他们所获取的知识进行 梳理,也为下一个步骤展开铺垫。   第六步:略读课文。(first reading)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8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8个问题来阅读课文。读完后回答问题。   1.Why are the cousins not flying direct to the Atlantic coast?   2.What is the continent they are crossing?   3.What is “The True North”?   4.Why do many people want to live in Vancouver?   5.What happens at the Calgary Stampede?   6.Where does wheat grow in Canada?   7.Why would ship be able to reach the centre of Canada?   8.Name two natural resources that Canada has.   第七步:精读课文。(second reading)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5个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让同学们判断正误。如果该句是错的,请给出正确答案。   1.The girls went to Canada to see their relatives in Montreal.   2.Danny Lin was going to drive them to Vancouver.   3.You can cross Canada in less than five days by bicycle.   4.The girls looked out the windows and saw Native Indians and cowboys.   5.Thunder Bay is a port city in the south of Canada, near Toronto.   第八步:复述课文(retelling)   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Help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eat scenery   second largest   go eastward   mountains/lakes/forests/rivers   5,500/from west to east   here in Vancouver   surrounded by ski/sail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5中有关过去分词的语法内容,进行过去分词的学习,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到一起,注重复习语法与语言的运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英语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巩固基础强化正确使用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渴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过去分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培养学生通读,分析,理解,综合的能力,教会学生体察语境,结合上下文,符和逻辑推理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语法和题干中的语境解决问题。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规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德育目标:   用含过去分词的句子结构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过去分词的用法.   2. 过去分词的运用   五、教学难点:   1.结合语法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 过去分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   六、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具体形式,创设有利于高中生自己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情境,利用他们自身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对自己的学xxx行调节、监控。因此,本课采用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任务的设计焦点是解决某一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在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并得出结论。   七、学习策略:   本课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篇 3   一、 说教材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生日展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十二个月份和序数词的变化,以及日期和生日的表达。我上的是第二课 时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十二个月份和序数词,本课时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日期的表达,以及能正确说出自己的生日, 能掌握四会句型: 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on the… of …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 …   二、 说学生   十二个月份和序数词已经在第一课时学习过,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但六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不爱表现自己,部分学生对于 英语学习缺少兴趣。   三、 说教法   1、 游戏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单词时设计了Whats missing?的游戏,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感受学习的快乐,为进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2、 朗读教学。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是学习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朗读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设计了多种朗读和练习方式,例如:小组朗读,个人朗读,男女对读,同桌讨论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最多的`练习。   3 任务教学。在巩固句型时,设计了Do a survey 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调查时能运用语言,巩固语言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1. 在课的一开始主要通过Free talk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引出复习单词, 在复习单词时通过询问Which is the first/second.. month in a year来初步复习一下序数词。接着设计了Whats missing?这个游戏来进一步复习月份,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引出句型复习: 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2.通过复习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引出我的生日在几月几日,以及Helen 和Jim 的生日,重点掌握序数词,通过总结让学生对序数词的变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学生掌握序数词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日期的表达,因为学生对于单词还不能默写,所以日期的练习只限于口头讨论和朗读。学生掌握了日期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on the… of …。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 … Present   这个单词比较难读,是朗读教学的重   3.通过讨论练习C 部分句型进一步巩固句型,最后设计了Do a survey教学活动,学生在调查时再次巩固句型,并学会了用第三人陈述重点句型。   4.Assignment。书本上C部分句型图1和图3,从书面上巩固所学的新句型。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篇 4   教学目标   1) Important vocabularies   Daily; advertisement; check interview; fix; develop; hand; add; deliver; speed; latest; publish; avoid; besides; get down to ; face-to face; be popular with somebody; as well; care for   2)Daily expressions   Are you /Will you be free then?   Yes, Id be fee. Id like to go.   Lets go together then. Ill meet you at the theatre at six - thirty .   Good! See you then.   What time shall we meet?   Where is the best place to meet?   What about meeting outside? I suggest…   3) Useful phases   Whats on…? Is there anything good on?   They are said to be very good.   Finally, there is no more time left for adding new stories.   4) Grammar   V.-ing Form is used to be Subject and Object   教学建议   能力训练   1.通过口头练习,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方式。   2.学会介绍事物及报刊杂志的方法,了解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德育渗透   1.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懂得任何一件事物都得付出很多的劳动,懂得爱惜报纸,爱惜各种书籍。   2.通过对报纸各版面的介绍,扩大了同学们的眼界,增强了他们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师生互动活动   Lesson 13:口头练习:对话交际功能——日常生活用语。   Lesson 14:学生扮演主编介绍报纸出版的过程。   Lesson 15:学生扮演主编介绍《中国日报》的内容。   Lesson 16:笔头练习:写一篇介绍一种报纸或杂志的英语论文。   教材分析   从本单元的对话来看,主要是学习如何用英语提出约会以及如何应答约会的日常用语,如:询问对方是否有空,建议会面时间和地点及如何应答的日常用语,并能运用Will you be free?到Its.. What about…?等最为普通的语言功能进行日常交际, 同时也注重check, fix, face-to face, deliver, take a photograph, pass on, get down to, as well, whats on 等重点词汇和短语在本单元中学习,本单元中的阅读课主要内容是了解报社一天的工作和报纸的出版过程及《中国日报》的一些情况,同时在这里运用了重点语法知识,V.-ing形式充当主语和宾语的用法。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篇 5   标签:音乐 to amy and of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过程设计   All the class is set in the TV interview show—Heart Garden made by channel Young.Detailly, I divide the class in to three groups as the guests of this TV interview show:Frends of the character, Nutritionists, Psychologists. The teacher play the role of the host Step1 Lead--in   1.Broadcast the VCR----Are teens trying to stay slim to an extreme from BBC ,then transpose to our calss,which can lead students to the TV show situation   T: “Good moring ,Ladies and Gentleman! Welcome to Heart Garden made by Channel YOUNG STV .I am the host.Todays topic is Dying to be thin. There are three groups :Frends of the character, Nutritionists, Psychologists.Lets talk together to slove the problem today.Finally, 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get the most stars accroding to your active cooperation.Are you ready? ”   S: “Yes! ”.   T: “First ,let me show you some picutes.Do you know them”   Show students some pop starspictures   T: “Whom do you like better, the thin or the fat? How can we become thin?   S: “The thin.”   T: “How can we become thin?Lets discuss ways of losing weight.”   Suggested answers:   Going on a dietExercising in a gym or other places Receiving surgical treatment(外科治疗)Taking weight-loss pills   T: Do you think eating weight-loss pills is effective and good?”   S: “ No!   T: “ Good!But the unfortunate thing also happened to our character--Amy .Lets welcome Amy.”   设计意图:把正堂课虚拟上海生活时尚频道---心灵花园节目的录制现场。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顺利展开我们的话题。在导入部分简单讨论时下减肥方法给学生热身,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吃减肥药是不正确的,有害健康的。以此引出今天的话题人物—Amy   Step2: Reading   1th E--mail   T: What happened to Amy? Please read the first e-mail quickly and retell it.Dont worry ,Ill give you some hints:   Used to go to the gym ----Now( Take weight-loss pills)--- Why ( be ashamed of?)---- How? (Feel ? )---But Mum said: dangerous and priceless   (In this step ,first ask students to discribe the events step by step and then ask all the class to retell again)   设计意图:运用复述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事件有大致的了解,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述事件经过给学生语言的替换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机会   2th E--mail   T: “Good job!In the first e-mail ,we know that Amy took the weight-loss pills and lost 7kg,which let her feel very tired. But then ,what happened? Did she scucess? Listen to the second E-mail, fill in the blanks.”   T:Well done! Since we know the general idea of 2th e—mail ,lets read it and do T or F ;   1.Amy is now recovering from a bad cold in hospital.()   2.Li Dong donated part of his liver to save Amys life. ()   3.Amy follows doctors advice and often goes to the gym. ( )   4.Now Amy eats lot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 )   5.For a slim and attractive figure, we can damage our health. ( )   Answers: FTFTF   设计意图:在处理第二封信时先让学生听录音抓住主来信息来完成填空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而且让学生了解第二封信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朗读对文章细节进行分析完成判断题,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音语调   1th and 2th e--mail   T:“Now that we have read the tow e—mails .Lets analyse detailly,I think therere three periods about Amys mood, what is her mood in each period”?   Period One (in the first E-mail)

高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五篇

文章TAG: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教案设计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