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经验 > 小班儿歌教案大全10篇,小班儿歌大西瓜教案

小班儿歌教案大全10篇,小班儿歌大西瓜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05 01:25:27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小班儿歌大西瓜教案

《大西瓜》_音乐_教案: http://www.qzly.me/thread-998-1-1.html

小班儿歌大西瓜教案

2,幼儿园儿歌详细教案

http://edu.mxabc.com/jiaoan/db/200701/83466.shtml
http://www.cnfirst.net/et/yeyyywdlw/005221275.html http://www.yejs.com.cn/HtmlLib/20080.htm (相关网站)

幼儿园儿歌详细教案

3,小班儿歌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活动目标:1、感受儿歌拟人化的情趣,理解儿歌内容,愉快地学习有表情地念儿歌。2、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对不起”和“没关系”,懂得遇事要讲文明、讲礼貌。活动流程:观察图片,讲述图意→感知儿歌内容→欣赏儿歌表演→学习儿歌→经验迁移活动过程:1、观察图片,讲述图意。提问:图片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说什么?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儿歌。2、听赏儿歌录音,初步感知儿歌内容。提问:你们听到儿歌里念了些什么?3、欣赏儿歌表演,理解儿歌内容。(1)师用两只大拇指边表演边念儿歌。(2)提问:儿歌里的“我”叫什么?“他”叫什么?为什么“对不起”和“没关系”就象两个好朋友,永远在一起?(3)幼儿讨论后,请幼儿自设情景,表演:遇到××事时,互相说“对不起”和“没关系”。4、学习有表情地念儿歌,学用两个大拇指表演。师请个别幼儿或小组表演念儿歌,提醒幼儿注意念准字音。5、经验迁移,进一步学习运用礼貌用语。提问:我们什么时候也要说“对不起”和“没关系”?你还知道哪些也是讲礼貌的话? 附:我叫“对不起”,他叫“没关系”我碰了他的脚,忙说“对不起”他脸上笑嘻嘻,连说“没关系”“对不起”“没关系”“没关系”“对不起“就像两个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小班儿歌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4,幼儿园小班蒙氏识字教案儿歌回家

中班美术教案:螃蟹  活动准备  1.对螃蟹的外形、动态及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2.实物投影仪、螃蟹1只。  3.绘画用具:记笔、蘸有颜料的海绵、颜料、纸、棉签和抹布。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八只小脚拾大轿,两只大脚像剪刀,横行霸道不让人,嘴里吐着白泡泡。”这是什么动物呀?  2.以手影游戏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1)示范。  师: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看了一只真螃蟹,到处爬来爬去,老师这里还有一只假的螃蟹,它也会爬呢!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用手影做螃蟹爬行的样子)我们两只能干的小手居然能变出螃蟹来,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  (2)幼儿尝试。  师:两只手的手掌重叠在一起是螃蟹的身体,两边的四只手指就是它的八条腿,那大拇指是什么呀?请小朋友做小螃蟹,老师做螃蟹妈妈好不好?  3.作画。  (1)示范。  师:我们先用一只手放在海绵里按一下,五指要伸直,手放平,使手掌、手指都蘸上墨汁。然后五指张开、伸直压在纸上,印下这只手印,看看像螃蟹的什么?另一半怎么办呢?换一只手用同样的方法蘸颜料,印的时候和做手影螃蟹一样,两个手掌印重叠,手指的方向相反。两只手印都印好后螃蟹的身体和大脚就出来了,接着用记笔画上大钳子、小腿和爪,画时注意小腿的方向都是向里弯的。你们看,螃蟹画好了,像不像?  (2)交待要求。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个小画廊,以便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
1.导入新课(1)温故而知新,提问复习上节内容(2)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3)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4)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5,儿歌划小船音乐教案

划小船  小小船,两头尖。我和爸爸去划船。划呀划,划呀划。我们一起去游玩。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趣。  2、丰富词:一节一节,理解动词:推、拉、拖,会使用句式:××开来了××船。  3、初步尝试仿编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会使用句式:××开来了××船。  2、初步学习仿编故事。  教学难点:  会用句式:××开来的是××船,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玩具藕、茄子、香蕉。  2、知识准备:认识藕、茄子、香蕉,及常见的水果蔬菜。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出示小河背景。  提问:这是哪?(小河边)  二、完整欣赏故事  1、请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拓展思维  提问:谁来了?(小青蛙、小老鼠、小鸡)  他们想到河对岸去,有什么办法?”(幼儿自由发言)  2、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青蛙  提问:  1)、青蛙开来了什么船?(藕)  2)、什么样的藕?(出示实物,幼儿观察,丰富词:一节一节)  3)、学说句子:青蛙开来了一节一节的藕船,圆圆的荷叶作风帆。  老鼠  提问:  1)、老鼠开来了什么船?(茄子船)  2)、什么样的茄子船?用好听的词说说?(紫色的茄子船)  3)、学说句子:老鼠开来了紫色的茄子船,圆圆的荷叶作风帆。小鸡  提问:  1)、小鸡开来了什么船?(香蕉船)  2)、什么样的香蕉船?(弯弯的香蕉船)  3)、学说句子:小鸡开来了弯弯的香蕉船,圆圆的荷叶作风  2、幼儿自由交流:练习使用句式××开来了××船。  3、理解动词:推、拖、拉。  出示幻灯片6  青蛙  提问:  1)、小青蛙推来了大甜藕,谁来推一推?  2)、用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模仿“推”的的动作。  老鼠  提问:  1)、谁来学学拉的动作?  2)、用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模仿“拉”的的动作。  小鸡  提问:  1)、谁来学小鸡拖的动作?  2)、用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模仿“拖”的的动作。  三、仿编故事  1、出示果园背景,幼儿观察。  提问:  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到河对岸去玩,它们可以用果园里的什么做小船?  2、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巡回,引导幼儿使用句式讲述。  3、个别幼儿仿编句子。  四、结束  小动物玩的真开心,小朋友也和老师出去玩玩吧!跟随老师出教室。希望喵喵能够帮助到您哦!
划小船,划小船,我们大家多喜欢,你也划,我也划,浪花多晶莹,微风阵阵吹过来,伴随我们在歌唱,你也唱,我也唱,歌声在荡漾

6,小班韵语教案哥姐弟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手的外部结构,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导幼儿发现手可以做各种动作。  2、培养幼儿关心自己的身体,知道怎样运用手和保护手。  活动准备:  将手指装饰成脸的模样、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对手的兴趣。  1、教师:我们来猜个谜语,小朋友要仔细地听:五个兄弟,高矮不一样,天天在一起,齐心把活干。猜我们身体的一个部位。请幼儿猜猜。  二、引导幼儿认识手。  1、教师伸出装饰好的手:你们有手吗?有几只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让我们来看看手是什么样的?  2、启发幼儿说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名称:  我们十个手指;保护手指尖的是指甲;有手掌纹的是手心;转过来这是手背;让我们的手指可以弯曲的是手指关节。  3、我们的手指是一样长吗?是一样粗细吗?  4、、教师小结:我们都有两只小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手指不仅不一样长,不一样粗,它们的名字也不一样。手指上还有手指甲、有关节。手分手心和手背。  三、认识手指的名称。  1、教师边演示边用手说话的口吻讲述:  你们发现了我们手指小兄弟长得不一样,我们的名字也不一样。我最粗最矮,但我最大,我就叫大拇指;而我最瘦最小,所以就叫小拇指;我靠在老大的旁边,我叫食指;我是在最中间,就叫中指;最后介绍一位,我既不是老大,也不是最小,又有在中间,不好取名字,人们只好叫我无名指。  2、让幼儿说说手指的名称:小朋友伸出自己的手指,说说它们的名称。  四、手的用处  引导讨论:手有用吗?你的小手可以做什么?请小朋友自由说说。  小结:我们的小手会帮助大家做这么多事情,小手真能干。  五、保护小手。  1、小手本领真大,如果没有手会怎么样呀?引导幼儿想像没有手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不便。  2、小朋友知道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  教师:尖锐的小刀、钉子等,如果去玩会怎么样?热的东西能用小手去摸吗?天气冷时,我们要怎样让手不会被冻坏?  幼儿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我们不能玩尖锐的物品,如刀子、玻璃,不玩火和鞭炮、烟花等,不咬手指,天冷时要带手套和涂护手霜等。
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这是我给小朋友上的一节语言活动《大拇哥》。这首儿歌短小精悍,内容也较容易,主要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同时还能活动幼儿的手指,锻炼手部肌肉,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增加幼儿生活情趣,五个手指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团结友爱,从而潜移默化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刚开始我玩了一个 “大拇哥睡觉、大拇哥起床”的游戏,由于小朋友基本上都认识大拇哥,所以在说大拇哥的时候进行得比较顺利,小朋友也玩得挺开心的,接下来我介绍的是二拇弟,我是大拇哥,我长得矮矮的、胖胖的,我在家里是大哥哥,我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你们想认识吗?我旁边的是我二弟叫二拇弟,教师引导幼儿向二拇弟问好,一方面是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幼儿认识二拇弟的过程。然后继续玩二拇弟睡觉、二拇弟起床的游戏。接着我以同样的方法认识其他三个手指的名字及主要特点。三姐姐:站在中间,个子最高;四小弟:站在三姐姐和小妞妞之间,不高也不矮;小妞妞:个子最小,又矮又瘦,站在最后面。这一环节下来幼儿对三个手指认识得比较好了,有了这个环节铺垫,以便更好地进 入到下一个环节来学习儿歌。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们利用手指偶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孩子学得很投入。

7,幼儿教案天亮了托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尝试用“xx醒来了”、“xx睡着了”说一句话。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小蝴蝶、小猪、小狗、小鸭、小猫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入室(播放《森林狂想曲》) 今天活动室除了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看图理解儿歌 1、分别出示太阳和月亮,提问: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看一看谁醒来了?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 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白天真热闹”。 4、瞧,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5、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 能创造性地用报纸和身体钻过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洞”,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能主动与同伴协商合作,配合协调,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运动项目。 2、物质准备:音乐《向前冲》、《我和你》;幼儿每人一张报纸。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谈话引入:你喜欢做什么运动?请你来模范动作; 2、准备运动:结合音乐,模仿不同运动动态进行热身活动。 (二)合作学习阶段 1、用报纸钻洞 (1)出示报纸,引导幼儿思考:“你会用身体来搭出大小不同的洞洞吗?你能用报纸去钻过同伴搭的各种洞洞吗?” (2)分组活动:幼儿相互合作,共同游戏。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变换搭洞和钻洞的不同方法。 (3)交流并小结:“你是怎么搭洞和钻洞的?用了什么不一样的动作和方法?当洞洞变小的时候,你是怎么让报纸钻过去的?” 2、用身体搭洞和钻洞 (1)集中讨论:如果让你用身体去钻同伴搭的洞洞能钻过去吗?你有什么办法? (2)提出活动玩法和要求:自由分组,相互合作,有创造性地搭洞和钻洞;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的身体安全。 (3)幼儿自行结伴游戏。教师及时表扬搭洞和钻洞有创意的幼儿,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小结: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5)结合第一次合作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第二次游戏,重点引导幼儿多人合作搭洞游戏。 (三)集体游戏: “城门城门几丈高”。 1、学习儿歌并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部分幼儿手拉手围成大圆圈搭成城门,随着儿歌城门的洞越变越矮,其他幼儿按顺序依次从城门的洞洞钻过。被城门套住的幼儿要模仿一个体育项目的动作。 2、提出游戏要求:钻洞的幼儿要根据城门的高度变化来调整自己钻洞的方法;遵守游戏规则,注意钻洞时的安全。 3、师生共同游戏。 (四)舒展身心 1、交流小结,萌发幼儿爱运动的情感,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2、放松:随音乐旋律做放松运动,并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捶捶背,捏捏肩,放松身体。
文章TAG:小班儿歌教案大全小班儿歌教案大全10篇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