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知识 > 大学生课程设计模板,如何撰写合格的大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课程设计模板,如何撰写合格的大学课程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0 06:13:31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如何撰写合格的大学课程教案

1、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 4、课堂小结 5、作业布置

如何撰写合格的大学课程教案

2,一般的课程设计报告uml怎么写

课程设计报告,一般是毕业设计和实验设计种类,需要根据你的课程项目内容进行。比如项目分析中用到用例图,类图,活动图等,针对这些模型内容,填写报告。
uml课程设计:网上书店系统分析与设计 - 豆丁网

一般的课程设计报告uml怎么写

3,课程设计论文格式是啥样子的啊

一、课程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2.课程设计(论文)——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课程设计(论文)答辩纪录及教师评语。二、课程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与装订 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课程设计(论文)资料袋和学院印制的封面。课程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版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兰黑墨水,最好使用A4纸计算机打印。装订一律按“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顺序,在左侧装订。三、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 1.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完全按照南工校教[2006]28号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2006年修订)”和学院相关文件执行。 2.课程设计(论文)写作格式参考科研期刊杂志论文投稿要求,不要求目录、不需分章,连续写作。 3.页眉格式: 奇数页:南京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单写“设计”或“论文”) 偶数页: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是啥样子的啊

4,求课程设计格式

附件1 课程设计大纲格式《×××课程设计》大纲(黑体二号居中)适用专业: 学时或周数: 学分:主编: 主审: 打字: 校对: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其要求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四、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五、有关说明附件2 课程设计指导书格式内页(应不少于3页)《×××课程设计》指导书(黑体二号居中)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给出设计题目、较为详细的设计步骤、设计方法、进度安排等。多个题目要分别写出。四、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方案比较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1 问题要求及任务描述 1.1 题目要求 在此填写 你选择的题目。 1.2 主要任务 具体细化,例如主要功能,注意:在此标识出自己的主要工作 2 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2.1 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描述 2.2 拟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陈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准备使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等 2.3 主要算法和处理流程图 关键的数据流程图 3 程序实现 3.1 程序实现时应考虑的问题 函数调用关系图 3.2 主要源代码及说明 源代码(加注释) 4 测试 4.1 测试结果及分析 5 小结 5.1本问题解决方法及程序实现小结 总结系统的有缺点等等,对于程序中所参考的部分代码需要加以声明,并说明出处 5.2 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对于程序中未能实现,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部分需要加以说明。 6 参考文献 例如:[1] 严蔚敏. 数据结构. 清华大学. 2004.11

5,大学教案应该怎么写

一,教案的涵义 1,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或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就每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群,结合学生实际而进行思考设计,周密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而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 2,教案是具体讲课方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反映了教师掌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充实知识的程度,反映了教师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的程度. 二,编写教案的意义 1,理清授课思路,提炼教材中心,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授课质量. 2,积累素材,总结经验,提高水平,改进工作. 3,有利于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三,教案的基本内容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作业,辅导和答疑,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1,一般项目:主要包括教学单位,教师姓名,授课时间,授课内容,专业及班级等. 2,教学目的与要求:简要注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理解,了解的内容,备课中考虑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整个课程或某一课堂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3,教学内容:是教案的主体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展开的具体详细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学大纲的分解,细化,组织和发挥,是教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 4,重点和难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详细列出. 5,作业,辅导和答疑:针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制定相应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作业,并对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反映进行辅导和答疑. 6,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组织:是教案的总体设计,要对课堂每一环节进行设计,制定出具体方案,应包含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作业的布置及对本节课的归纳总结等. (2)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师授课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案例法等等.既可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3)教学手段:指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包括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标本,挂图,模型等. 四,教案的编写要求 1,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等做出具体的设计. 2,教案的编制可以按照一个章节撰写,也可以按一次授课学时撰写,也可以按照一个教学内容(知识单元)撰写,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相应的撰写方式. 3,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案,以确保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4,教案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教师应注意教案的积累和保存,以便在教学检查,教师业务考核时向有关部门提供. 5,针对不同的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案要有所区别.同一授课内容,如专业不同,则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就不一样,要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同一授课内容而授课层次不同,应在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有适当差别.
当月开通什么时候生效?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

6,怎么写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过程(方案论证及用EWB模拟分析)。2、理论分析(公式计算,数据分析)。3、将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分析误差。4、电路稳定后测完数据、验收电路板并上交。以上为电子类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一、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安排 1. 摘要 2. 目录 3. 前言/引言 4.正文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二、摘要 1. 要求: 完整、准确、简练。 2. 包含内容: (1) 所进行设计或研究工作的主旨、缘起、 目的等。即: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工作? (2) 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过程,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即:做了什么工作? (3) 结论及其价值或意义 3. 关键字(key words): 一般3~5个,最能代表报告内容特征,或在报告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词组。 4. 注意: (1) 摘要应用第三人称书写; (2) 不得引用他人的著作; (3) 摘要应排除本学科已成常识的内容; (4)同义词不要并列为关键字。 三、前言(序言、绪论、引言、导言 ) 前言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设计工作(课题意义),本课题相关技术的现状与特点,拟采用的方案或路线 。 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内容: 1. 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2. 本课题的技术指标或设计要求、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与特点。 注意:(1) 不要与摘要雷同; (2) 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 四、正文 正文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包括所进行设计或研究的整体内容。 主要包括: 1. 设计要求:(基本要求,提高要求) 2.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电路设计;(包括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等内容) 4. 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设计工作的总结,不只是前面实验结果部分已作出的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应概括出整个设计工作的结论性意见或认识。 要求: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准确。 此外结论部分有时可以包括作者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及改进意见等 注意: (1) 不要以第一人称(我)来书写; (2) 不要对在设计过程中的常识性错误进行 讨论。 六、参考文献 本部分列出撰写论文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章、书本及其它文献。 1. 书写格式: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 →卷号(期号)→页码 2. 举例: [1] 梁宗善. 电子技术基础与课程设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2] a.p.goutzoulis and d.r.pap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cousto-optic device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94 (按时间顺序) 3. 注意:(1) 作者或责任者不明时,注明“佚名”。 (2) 序号应与文内引用注释号相同。

7,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怎么写

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概况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课程教学总学时72,4学分,开设一学期。前修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和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x)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 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进程及处理机管理、操作系统结构及程序设计。 二、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定义及发展;操作系统的形成和五大类型;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表征操作系统的属性;操作系统的配置、“生成”概念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什么是操作系统;知道操作系统有五大类型和五大功能; 掌握:至少掌握一种实际揽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了解:初步了解如何认识、熟悉和解剖操作系统 第二章 人机交互界面、任务、作业管理 教学内容: 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特点;第一、二、三代界面开发特点;基本的键盘命令和系统调用操作系统shell语言;作业调度算法;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能进行一些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 掌握:掌握操作系统人机接口界面的基本设计思想; 了解:操作系统传统的接口界面 第三章 文件管理 教学内容: 文件管理的任务与功能;文件的结构与分类;文件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文件的目录结构;文件的存取控制和安全机制;文件系统与模型结构;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存取控制和系统管理; 掌握:文件系统的目录分类管理特点; 了解:文件系统的编程设计 第四章 内部存储管理 教学内容: 内存的分区、分页、分段管理概念;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内存“扩充”技术;页式存储管理;段式存储管理;内存的分配算法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内存管理中基本分配和调度方法; 掌握:掌握内存管理中各种分区、分页和分段方法的特点; 了解:内存空间的有效利用 第五章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教学内容: 输入输出设备功能与分类;独享、共享、虚拟设备的管理特点;输入输出设备处理程序;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策略;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特点; 掌握: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设计方法; 了解:输入输出设备处理程序的编程要点 第六章 低级处理机管理 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核心功能;“进程”概念;进程的并发与并行;进程的基本状态与转换;进程调度算法;进程的同步与互斥;进程的p—v操作;“死锁”概念;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操作系统核心运行与“进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进程”的基本转换状态与应用特点; 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程序编制 第七章 操作系统程序结构 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的层次、模块结构;操作系统的设计与检测; 教学要求: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与方法 三、课程教学媒体说明 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网上教学辅导。 1. 文字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吴企渊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课程实验含在主教材中。 文字教材为该课程的主媒体。文字教材的编写既保持了学科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又兼顾操作系统的理论、技术、实现三方面的融合,并强调能力的培养。 2. 录像教材 该课程已经制作16讲课程录像,每讲50分钟,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课程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建立操作系统的整体概念和思想,由吴企渊教授主讲。 课程录像与文字教材相对应,注意发挥录像教材艺术表现力、形象化教学的作用。 3.网上教学辅导 网上教学辅导与上述媒体有机配合,有几方面作用:(1)发布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公告、问题咨询、参考资料;(2)按照教学进度,发布辅导文章,刊登练习自测题;(3)在课程论坛上进行实时答疑和日常答疑;(4)开展网上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等工作。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补充,网上辅导则是教与学交互的便捷方式。总之,多种媒体的分工和搭配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学空间,便于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安排建议 1. 课程主教材及课程实验教学安排建议 教学点请根据中央电大的统一要求安排课程的面授辅导,见表1。 表1 课程主教材及课程实验教学安排建议 周次 教学内容 建议学时 实验内容 建议学时 一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安排概况介绍 2 二 操作系统定义、五大类型和五大功能 4 三 人机交互界面管理 2 linux实践准备 1 四 作业管理任务调度 4 五 文件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 linux操作命令使用 1 六 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4 七 存储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 命令解释程序编制 2 八 分区式分配存储管理 4 九 页式、段式分配存储管理 6 作业调度模拟编程 4 十 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 十一 设备分配技术和管理 4 存储管理设计 4 十二 进程的定义和特征 4 十三 进程调度与通信 6 进程调度模拟编程 4 十四 死锁的产生和处理 2 十五 操作系统的层次模块结构 4 十六 (总复习) 4 总计 56 16 课程录像内容,见表2。 表2 录像教材内容 章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录像学时分配 一 操作系统概述 8学时 4 二 作业管理 8学时 2 三 文件管理 8学时 2 四 存储管理 8学时 2 五 设备管理 8学时 2 六 进程管理 10学时 4 七 操作系统程序结构 6学时 0 总计 56学时 16 2、网上辅导 网上辅导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文件、课程辅导、网络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定期与不定期的在网上提供有关的课程辅导材料,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网上辅导和考前答疑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 教学文件 包括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 ? 课程辅导 包括课程作业及解答、专题辅导、练习和解答、期末自测、考核说明等;网上还提供了教师讲课教案,供各教学点教学使用。 ? 网络课堂 包括直播课堂和ip课件。 网上教学活动:中央电大一般将每学期集中安排1次对学生的实时在线辅导,和1次对教师的教研活动。具体的时间安排每学期在电大在线主页上公布。 ? 论坛:进行课程的日常答疑。 3、直播课堂 课程首开学期,通过教育电视台直播方式,安排4次直播课堂,每次50分。前3讲为对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过程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和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辅导,后1讲为复习辅导和有关考试说明。直播课堂的内容挂在课程网页内。 4、作业 该课程有一份形成性考核册,即课程作业册。作业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中央电大将不定期地抽查作业,检查作业的评审及完成情况。 关于课程考核的具体内容,请参考中央电大“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考核说明”。 五、教学方法的建议 ? 教学建议 (1)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特点是概念多、涉及面广。要求教学辅导要由浅入深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详细说明,对每章的重点,管理和控制的调度算法技巧作详细介绍。 (2)在实验中着重培养学员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以及在维护操作系统工作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 学习建议 (1)学习操作系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在宏观上要认识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清楚操作系统的整体结构;微观方面应掌握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的(进程、处理机、存储器、文件、设备),理解有关概念、原理及技术。 (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的结合,学习时可以联想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管理示例反复体会操作系统的管理方法,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注意加强对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文章TAG:大学大学生学生课程大学生课程设计模板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