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问答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上每一单元的提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上每一单元的提纲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9 21:54:11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上每一单元的提纲

http://ls.zxxk.com/SoftList.aspx?ClassID=1601
http://ls.zxxk.com/SoftList.aspx?ClassID=160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上每一单元的提纲

2,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言是什么 第一课是快乐的杉树林第十二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没有名言,只有一首叫四时之风的诗。而且第一课不是快乐的杉树林,是窃读记。第十二课也不是黄河颂,而是假如没有灰尘。
你好!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幸福越与人共享,他的价值越增加——森村诚一如有疑问,请追问。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是人教版的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言是什么 第一课是快乐的杉树林第十二课

3,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

八、板书设计 九、学教反思 1.成功之处 第一,导课新颖情景化。利用旅游公司招聘的方法带学生进入情景,拉近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兴趣,学生积极性高。第二,注重学法指导、善于对知识适合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第三,图片教学为主,资料丰富多样,多角度出示信息。第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小组合作探究和让学生自主归纳学法等,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败笔之处 第一,太注重面面俱到,教学内容不够精炼,可以适当简化幻灯片,重点进行归纳指导。第二,由于时间原因,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可以删减内容放慢节奏。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

4,一段语文阅读题高手进

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指代内容和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理解的能力。“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反”句后有对两者内涵的阐发,“苦旅的狼狈”“荒寂的恐怖”显然不能让人“领受”美感,只能产生“感悟”,而“亲抚自然”的“轻松和潇洒”,只要去“领受”就行了,也不能产生深刻的感悟,由此可知两个词不能互换。答案:不能。因为作者认为,美国教授从夜雨中感受的是轻松和潇洒,而作者获得的是对诗意和哲理的深刻感悟
不能。因为感悟是“说有所感触而领悟”。而领受是接受的意思。如果互换 ,明显的搭配矛盾。语言就不准确了。

5,高一必修1历史第一课

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的分配与继承上的矛盾而通过血缘关系确立的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要先讲宗法制。
分封制是在宗法制为基础之上进行分封诸侯的,宗法制理清了家族中人与人的关系,嫡长子继承免了不少麻烦
一、围绕问题为:铁器的产生于普及。材料一更有价值,因为材料一是年代久远的文献资料,可信度较高。二、《天仙配》的歌词中描绘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属小农经济。而铁器的推广使生产力大幅提高,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应该是课本的安排,或者是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或者是教案设计不同,没什么历史角度吧

6,怎样讲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1课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的全部并提问

教学内容:川教版七下第11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主备课人:魏砚君 执教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记住郑和下西洋首次出发的时间、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史实和我国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及教科书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制作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让学生学习制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郑和下西洋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惧困难、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品质;通过郑和下西洋及华侨开发南洋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 教学难点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备课内容 学生活动 修订内容 【情景创设】 回顾所学,完成填空:唐朝对外交流活跃:陆路西经西域可达_______、_______,东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各州到达_________和___________;海路从_____________出发,可达______________各国及_____________等地。各国使臣、商人、留学生、僧侣云集长安。 【课堂进行时】 一、郑和下西洋 1.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1)明朝前期______________( 朱棣 ) 在____________期间派遣 先后 七次下西洋 明朝时把今太平洋加里曼丹岛(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及印度洋沿岸称为 郑和船队一共到过_______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东海岸 (2)早在________时,我国就有人到______________谋生 我国大批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带去了先进的_____、_____和 _____,为南洋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2.找一找:在图中找出刘家港、加里曼丹岛、古里、红海岸、非洲东海岸 3.画一画:画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4.说一说:观看教材68页的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说出四张邮票分别展示了哪些内容? 【课堂讨论】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伟大的壮举?我们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 【课堂小结】 学生看书完成填空 阅读课文回答 学生看书、完成填空 学生动手找找画画 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一、郑和下西洋 :范围、目的、条件、情况、历史意义 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范围、背景、主要人物、贡献 三、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离那儿近,便于渡海过去,交往早

7,人教版 五年级 下册 语文19课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 【释 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歇后语】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内容提要】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胜利,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2小节):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第二段(第3~5小节)。讲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第三段(第6~9小节):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第四段(第10小节):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诸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以及顾全大局的广阔胸怀。 【写作特点】 一、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二、注意用人物的语言表示人物的心理,展开矛盾冲突,因而人物形象鲜明,如课文第一段,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试图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的阴谋刁难诸葛亮,双方经过一番“舌战”,突出了人物形象:周瑜面和心毒,胸藏杀机,为自己的得计而喜形于色。而诸葛亮料事如神,将计就计,不露声色。 学习要点提示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委托”、“轻易”造句。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扩展 1.背景介绍: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互相讨伐。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他们联合抗曹时发生的。 2.人物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周瑜: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死后,总督东吴兵马。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献帝时为丞相,后建立三国时的魏国。 【正史中的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船开走了。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参见下文】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83万大军攻打东吴,孙刘联合抵御曹军于赤壁。展开了赤壁之战 但是三国志里没有记载,是三国演义作者加上的这一段。为了提升艺术效果而夸张的(想想看若是曹军用的是箭头带火的火箭,那些蒙上幔帐稻草的木船肯定烧的精光) 课文不知道还和我们当时是否一样,总之我觉得那课文写的巨傻无比
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让他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又立下军令状.然后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周瑜还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鲁肃见了诸葛亮,就请鲁肃帮帮忙。诸葛亮要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鲁肃答应了,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鲁肃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了这些东西。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还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功,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船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多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 【释 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歇后语】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内容提要】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胜利,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2小节):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第二段(第3~5小节)。讲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第三段(第6~9小节):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第四段(第10小节):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诸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以及顾全大局的广阔胸怀。 【写作特点】 一、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二、注意用人物的语言表示人物的心理,展开矛盾冲突,因而人物形象鲜明,如课文第一段,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试图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的阴谋刁难诸葛亮,双方经过一番“舌战”,突出了人物形象:周瑜面和心毒,胸藏杀机,为自己的得计而喜形于色。而诸葛亮料事如神,将计就计,不露声色。 学习要点提示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委托”、“轻易”造句。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扩展 1.背景介绍: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互相讨伐。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他们联合抗曹时发生的。 2.人物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周瑜: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死后,总督东吴兵马。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献帝时为丞相,后建立三国时的魏国。 【正史中的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船开走了。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参见下文】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文章TAG:清中中叶经济文化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最近更新

  • 六下语文课本电子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六下语文课本电子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西南师范大学版本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电子书下载pdfmp34,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电子书5,浙江六年级下册语文书6,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

    问答 日期:2023-05-09

  • 寒假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小学生假期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寒假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小学生假期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

    小学生假期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一、假期安全教育内容如下:?1、注意交通安全。假期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搭乘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未成年人不可以骑电动车,更不可以载人出行。2、注意用电.....

    问答 日期:2023-05-09

  • 大班我会算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5大班我会算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5

    所以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作为一名无私的人民教师,教案,教案都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我帮你整理的一个幼儿园大班教案5,仅供参考,欢迎阅读。1、幼儿园大班教案作为一名无.....

    问答 日期:2023-05-09

  • 安全课的教学反思,安全大事不能忘健康教学反思安全课的教学反思,安全大事不能忘健康教学反思

    安全大事不能忘健康教学反思小朋友,想一想,安全大事忘没忘:过马路,别乱闯,走斑马线稳当当。煤气泄漏不要慌,快快打开门和窗,着火时候要报警,报警准确地址详。离家外出要锁门,防盗意识要增强。安.....

    问答 日期:2023-05-09

  • 四年级下册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全部内容是什么四年级下册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全部内容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全部内容是什么2,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是什么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书内容1,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全部内容是什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有如下:1、古诗词三首2、乡下人家3、天窗4.....

    问答 日期:2023-05-09

  • 健康教育教案中班水果,中班律动关于秋天的水果有哪些教案健康教育教案中班水果,中班律动关于秋天的水果有哪些教案

    中班律动关于秋天的水果有哪些教案2,好吃的甘桔中班教案3,幼儿园中班买水果怎么准备教案4,现急需一篇关于幼儿园水果宝宝爱洗澡的教案大班中班小班都5,大班健康教案及反思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问答 日期:2023-05-09

  • 师德师风个人自学笔记3000,师德师风 心得体会师德师风个人自学笔记3000,师德师风 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2,高中师德师风心得体会3,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及学校教学工作还有哪些建议4,读师德常识的感悟600左右字5,一千字的师德培训体会6,如何做一名新型教师师德学习体会7,师德师.....

    问答 日期:2023-05-09

  •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怎么设计的,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模板怎么设计的,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模板基本步骤3,如何写好一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4,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格式5,如何做教案设计6,教学设计基本步骤7,如何进行教学设计8,怎样设计教案9,怎样写出优.....

    问答 日期:2023-05-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