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问答 > 初中数学有哪些内容,初中数学都学哪些内容

初中数学有哪些内容,初中数学都学哪些内容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9 05:55:26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初中数学都学哪些内容

代数部分:1、有理数、无理数、实数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3、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4、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5、统计初步几何部分1、线段、角2、相交线、平行线3、三角形4、四边形5、相似形6、圆

初中数学都学哪些内容

2,初中数学的所有知识有哪些

1.有理数2.实数3.代数式4.方程与方程组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6.函数7.图形的认识8.相交线与平行线9.三角形10.四边形11.圆12.尺规作图13.视图与投影14.图形与变换15.图形的相似16.三角函数17.图形与坐标18.图形与证明19.统计20.概率(这可是历年来,中考考试命题与实施细则) 你考纲呢

初中数学的所有知识有哪些

3,初中数学内容概括

大概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代数式,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函数,圆。 初中数学的东西都比较基础,只要上课听讲,回家不复习都没问题,当然,如果你想复习咱也不拦着你…… 刚初中毕业的某只留~ 望采纳~
多做题

初中数学内容概括

4,初中数学主要需要掌握哪些重要内容

需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弦定理四边形数据的分析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二次函数相似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
答:需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弦定理,四边形,数据的分析,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二次函数,相似,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至少应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反比例函数、勾股弦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相似。

5,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初中数学主要包含代数和几何两部分。 1、代数是研究数、数量、关系、结构与代数方程(组)的通用解法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初等代数一般在中学时讲授。 介绍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发生什么,以及了解变量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 代数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字,而是各种抽象化的结构。在其中我们只关心各种关系及其性质,而对于“数本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并不关心。常见的代数结构类型有群、环、域、模、线性空间等。 2、几何,就是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与分析、代数等等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且关系极为密切。 几何学发展历史悠长,内容丰富。它和代数、分析、数论等等关系极其密切。几何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一类思想。 暂时的数学各分支发展都有几何化趋向,即用几何观点及思想方法去探讨各数学理论。常见定理有勾股定理,欧拉定理,斯图尔特定理等。 扩展资料: 1、代数部分主要包含: 实数,代数式(整式,二次根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2、几何部分主要包含: 几何初步(线以角,平行线),三角形(三角形认识及性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立体图形基础,图形三大变化(平移,旋转,对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代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几何
数与代数知识点主要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 几何部分知识点包括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 、三角形 、四边形 、相似形 、圆等。 初中是数学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一个班的成绩也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数学的教学模式也由小学的具体教学演变成了抽象教学。增加了对几何、函数以及方程式等的考查力度。数学思想方法是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但方法再好,也必须先把孩子的基础知识提起来。 华罗庚说过: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不难看出,想要学好数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华罗庚还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数学资源,将会给孩子带去更多的收获。
7上: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元一次方程、、、、、 7下:整式的运算,平行线与相交线,概率,三角形,、、、 8上:勾股定理,实数,四边形性质探索,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 8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解因式,分式,相似图形,证明,、、、 9上:证明(二),一元一次方程,证明(三),反比例函数,、、 9下:二次函数 ,相似 ,锐角三角函数 ,、、

6,现在初中的数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还有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因式分解,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 一、 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将有:《代数》上、下册、《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四本课本,高一年级学习完《代数》上册和《立体几何》两本书。高二将学习完《代数》下册和《平面解析几何》两本书。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学习完高中的所有高中三年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高三将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 =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 =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方程 不等式 函数 全等 相似 多项式单项式(及乘除法,一些公式)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中垂线的特点 分式
去www.pep.com.cn 看看吧!那里很全

7,初中数学内容

初中数学概念及定义总结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雨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角的平分线 性质定理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推论2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等于60°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定理1 关于某条之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若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逆定理 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a2 + b2 = 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 定理 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内角和 定理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 - 2)·180° 推论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2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3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4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5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 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推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 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 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梯形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梯形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比例线段 1、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2、 合比性质 3、 等比性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 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与三角形的第三边 垂直于弦的直径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1)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 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 圆的两条平分弦所夹的弧相等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圆周角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角 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半径 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径必经过切点 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切线长定理 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弦切角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焦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焦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推论 从圆外一点因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焦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文章TAG:初中初中数学数学哪些初中数学有哪些内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