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昂立少儿语文课程都包括哪些内容

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昂立少儿语文课程都包括哪些内容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02 03:35:18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昂立少儿语文课程都包括哪些内容

昂立少儿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汉语拼音、拼音识字、看图说话、中文阅读与提高、中文阅读与写作、文言文基础、语文同步个性化辅导等很多的内容,可以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

昂立少儿语文课程都包括哪些内容

2,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大学语文学习内容如下:学习内容包括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训练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既独立成编,又相互交融,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除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内容外,还安排了实用技能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口才训练等。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同时还不忽视应用写作和口才表达技能的培养。教材编写1980年10月,徐中玉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在上海召开“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全国二十多所高校参加,经过讨论,与会代表制定了教学大纲,拟定了教材篇目,成立了教材编审会,筹建大学语文研究会,并在上海、合肥、济南、杭州开了四次编选会。1981年2月由徐中玉和匡亚明在上海审定完教材,交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自此,全国部分高校逐渐恢复大学语文的教学。

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3,语文包括哪些内容

字、词、句、篇、章:文学作品、文学欣赏、对 生活的感悟与表达 写作
1说文解字2文学欣赏,文言文,现代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3文学创作
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包括哪些内容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

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性。三、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四、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5,大学语文课程讲什么内容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考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以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顺序和文学体裁分类,共十三章内容,分别由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唐宋诗、唐宋词、唐宋文、古代戏曲、古代小说、现当代诗歌、现当代散文、现当代戏剧、现当代小说、汉语基础知识和写作构成。本课程统筹分七个模块进行讲解。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从而达到让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课程考试。

6,小学语文课主要学什么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7,语文课程标准包含和四个部分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部分
2011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和内容,阶段目标和内容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开发与运用建议 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常用字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大致结构和上文相同,第二部分(目标)有较大区别:必修和选修要达到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如有必要,可以附上原文)

8,语文课程纲要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学建议 四、评价建议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1~6年级   7~9年级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部分第四学段上下内容复制一下,一字不落 第一部分 前言一、 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一、学段目标与内容 (1)第一学段(1~2年级)(2)第二学段 (3~4年级)(3)第三学段 (5~6年级) (4)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 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1)充分发挥语 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4)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5)具体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学建议 四、评价建议 附录

9,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语文素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这样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首先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课程上:的具体体现。其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最后,语文课程中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首先语文课程应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其次,语文课程应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识、写字能小阅读能小、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均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语文课程几其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任,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习惯,要注重语感、要用心感悟。新《课标》把“培养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个重要内涵,休现了语文课程的独特性。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开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不同的教学法对教学的重点是不同的,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0,二年级语文课程主要内容

人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课程主要内容教材概况:本册教材由“识字”、“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4~5课,共34课。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50个,其中要求写的为350个。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34篇,其中韵文8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8个单元:1~4课为“秋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秋天的物候有关;5~8课为“生活篇”,意在反映儿童的生活乐趣;9~12课为“祖国篇”,意在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13~17课为“人生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明辨是非,学会在故事中感悟生活;18~21课为“团结篇”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人要友好相处,团结合作;22~25课为“情感篇”意在让学生学习用真情获得真情,培养爱心;26~29课为“环保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30~34课为“科学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 450个 生字。会默写出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好。
主要内容: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我们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声音要轻快些,让我们的心跟着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断地涌起像清泉那样去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渴望。本课的插图也很美,课文描绘的画面也很美,读起来富有音乐感。在朗读时可让学生充分自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边读边欣赏插图,边读边思考。“火红的杜鹃”“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在学生积累这些词语时,可引导学生感悟:加上修饰部分可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形象、生动。
给你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网站上面有小初高每一课的电子课文http://www.pep.com.cn/czyw/jszx/tbjxzy/dzikb/每发网址,例行祈祷:百度保佑
文章TAG:语文语文课程课程程的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