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8 11:02:31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2113三首21.古诗三首出塞[唐]王昌龄秦时5261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410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1653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夏日绝句[宋]李清专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属项羽,不肯过江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江雪独钓寒江雪孤独蓑笠翁9月9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为此亲导致兄弟登高处遍插周瑜少一人猪
里面有初赛和梁川死夏日绝句里可以想看一下
出塞 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古诗?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

2,古诗三首凉州词的凉州词的意思是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凉州词真正的意思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原文:凉州词王翰 〔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赏析: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古诗三首凉州词的凉州词的意思是什么

3,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9古诗三首的主要内容怎么写知道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9.古诗三首的主要内容:1、《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3、雪梅,指宋代诗人卢梅坡的两首《雪梅》诗,光有梅花没有没有雪,梅花就显得没有神韵,但是,有了雪陪伴梅花,而观雪赏梅的人不会作诗来批判它们,那他也还是个俗人。天已晚了,刚刚写好一首赞美它们的诗,雪又下下来了,梅、雪、诗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的景色。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9古诗三首的主要内容怎么写知道

4,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可以提什么问题

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小学四年级】上册: 1、题西林壁 作者:【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游山西村 作者:【宋】陆游 茣笶农家腊酒浑, 半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话文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白话文翻译: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可以提问的问题比如: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一题西林壁二暮江吟

《题西林壁》——苏轼《暮江吟》——白居易《雪梅》——卢梅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凤叶正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6,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在上语文课前,语文教师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才能精彩的讲课!为此,下面我分享了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洞庭》。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诗。   2、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三、学生自学古诗。   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秋夜皎洁的月光与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丝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山倒映在水中,山水浑然一体,如同白色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菊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元稹:河南河内(今洛阳一带)人,他曾经作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   二、学习古诗《菊花》。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告诉我们是关于描写什么的?   2、自由读诗。   三、学生自学古诗。   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爱菊花呢?   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一样。我绕着篱笆观赏菊花,太阳渐渐西下,我还久久不愿离开。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最爱菊花,而是菊花开完后就没有花可以欣赏的了。)   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枫桥夜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张继:字懿孙,南阳(今河南)人。天宝进士。其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   二、学习古诗《枫桥夜泊》。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诗。   三、学生自学古诗。   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爱菊花呢?   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地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我躺在船上,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看了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的人还看: 1. 有的人优秀教学设计 2. 季羡林成功优秀教案设计 3. 不懂就要问教案 4. 大班社会
文章TAG:四年四年级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