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四大模块,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四能是什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四大模块,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四能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9 05:29:5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四能是什么

《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方面的基本目标:一是知识和技能;二是数学思考;三是问题解决;四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四能是什么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有哪4个部分

“空间与图形”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 (2)测量; (3)图形与变换; (4)图形与位置。第三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 (2)图形与变 换; (3)图形与坐标; (4)图形与证明。 《标准(修改稿) 》的“图形与几何” ,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 (1)图形的认识; (2)测量; (3)图形的运动; (4)图形与位置。 第三学段分为三个部分: (1)图形的性质; (2)图形的运动; (3)图形与坐标。其中,第 (1)部分大体整合了《标准(实验稿) 》的第(1)(4)部分的内容,以利于在探索、发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有哪4个部分

3,小学数学新课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分四个方面(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运用)分析了不同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及对教师的要求,以及不同学段的教学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有的书店里有卖,最好买一本!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练习好了计算题,就OK了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重点

小学数学新课标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部分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国家课程标准目录 第一部分来 前言 一 基本理念 二 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二 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一学源段(1~3年级) 一 数与代数 二 空间与图形 三 统计与概率 四 实践活动 第二学段(21134~6年级) 一 数与代数 二 空间与图形 三 统计与概率5261 四 综合应用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 数与代数 二 空间与图形 三 统计与概率 四 课题学习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第一学段(1一3年级) 一 教学建4102议 二 评价建议 三 教材1653编写建议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 教学建议 二 评价建议 三 教材编写建议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 教学建议 二 评价建议 三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截止2018年目前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如下: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2.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3.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 《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设计思路(一)关于学段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全部)__平静站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全部) 第一部分 前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 小学数学新课标相关内容2007年7月13日 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标准 本部分分别阐述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标准(转载) - 纪月霞临江市四道沟镇小学- 省 2008年4月8日 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标准本部分分别阐述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 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

6,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

一、 课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所以,在备课时同样体现在“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首先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有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真正树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教师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以上这些理念烂熟于心,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给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二、 课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课标”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通过知识与技能、态度的结合,知识与情感的结合,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的新目标要求.大家知道,数学枯燥无味.因此,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上,除了“双基”目标外,还要注重:(1)每一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目标,落实这一主要目标比教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为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最后才是一种结果.例如: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让孩子们认识了“10以内数”之后,迅速地将孩子们引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同学们,你们能用身边的事物说说你心目中的数字吗?老师用期待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小手一个个地举起来了.\x0d“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共是10个手指头.”“我的衣服上有5颗纽扣.”-------老师巧妙的一问,让学生自然地把数学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就在生活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一深奥的道理.在这种和谐的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融洽与升华.三、 课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x0d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我们知道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不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进位加法”的进位问题.从教材的表层不仅是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提倡学习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引导学生掌握以“十”为单位的计算的思想.这也更是后续学习的需要.因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人类的认识经过两次飞跃.从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是第一次飞跃.从按群计数到以“十”为单位计数是第二次飞跃.三、 备课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能想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3、学生还想知道什么?4、想知道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合作来解决?5、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6、哪些疑难问题还需要拓展与延伸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也就明确本节课中教学的切入点和主要完成的目标了.以上所谈的几个方面,落到实处那就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
2011年版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学段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二、图形与几何三、统计与概率四、综合与实践第二学段(4~6年级)一、数与代数二、图形与几何三、统计与概率四、综合与实践第三学段(7~9年级)一、数与代数二、图形与几何三、统计与概率四、综合与实践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附录2: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7,新课标小学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1知 识 与 技 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建立自信心; 4,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其中. ●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发展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2,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 ●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的价值,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1知 识 与 技 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作出推断的过程、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收集和处理数据,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 经历提出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统计观念、大小,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猜想,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 ●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3. ● 经历观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发展抽象思维,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解 决 问 题 ●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展形象思维、理解问题、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学会与人合作,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情 感 与 态 度 ●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 学 思 考 ●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分析现实社会,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能有条理地,同时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1知 识 与 技 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 学 思 考 ●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 决 问 题 ●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 感 与 态 度 ●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文章TAG: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四大模块小学小学数学数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