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问答 > 安全教育教学教案,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如何预防踩踏

安全教育教学教案,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如何预防踩踏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03 20:42:10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如何预防踩踏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雪地上、冰面上要慢行,不去结冰的河面、湖面玩耍。 2.遇到危险时不慌乱,能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救。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故事录音和图片;被大雪覆盖的马路、结冰的路面等图片。 活动过程: 1、演示小实验,让幼儿认识到冰面易破裂,知道在冰面玩耍的危险。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到结冰的河面、湖面玩耍会有什么危险? 小结:结冰的水面看上去很光滑结实,其实非常容易破裂。如果在结冰的河面、湖面上行走好玩耍容易使冰面破裂,小朋友有可能掉入水中,非常危险。 2、讲述故事《可怕的冰窟窿》,引导幼儿了解自救、求救的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牛牛为什么会掉进冰窟窿?他是怎么得救的?冰面裂开后,豆豆是怎么做的? 3、出示多媒体教学资源:被大雪覆盖的马路、结冰的路面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冬天经常会下雪,路面会结冰,在这样的路面上怎样走才安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如何预防踩踏

2,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幼儿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一、观看图片,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结合图片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2.小朋友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3.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  二、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三、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怎么办

3,幼儿园教师安全课教案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紧急状况下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时才能听从老师的指挥,作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教师和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知道火灾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2、熟悉本班的逃生路线。 活动过程: 1、警报响起,教师迅速做好准备工作。 2、教师即刻停止一切活动,组织幼儿迅速按规定的疏散线路带领幼儿有序下楼,集中到操场安全地带,再清点人数。 3、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幼儿快速、安全、有序地脱离受灾地点,做到无遗漏、无丢失、无伤害。 《消防演习》反思 3月26日-30日是我市第一安全教育周。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我们大班举行了消防演习活动。 在上个星期的活动中,幼儿已经积累了有关安全防火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消防演习活动。让幼儿知道,万一遇到火灾不要盲目乱逃,一定要采用安全的逃生方法,才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也教育幼儿,不仅自己不玩火,也提醒身边的人不玩火,注意用火安全,懂得保护自己。 3月27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班进行了火灾中的自救演习方法。一声哨响之后,幼儿立即进入厕所打湿毛巾,捂住口鼻。 快速撤离 当大火封门不能很快撤离时,在窗口挥舞颜色鲜艳的毛巾求救帮助。 当火烧着衣服,在地上滚动,把火熄灭。

幼儿园教师安全课教案

4,安全教案公共场合我不挤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寒冷的冬季007中班安全教育:公共场合我不挤活动目标:1、道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谦让。2、到拥挤的时候不推不挤,知道躲避拥挤人群的方法。活动准备:PPT图片,视频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⒈在今年的元旦节前夜,人们都在上海的外滩观看新年灯光展览,发生了一件可怕的踩踏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看到过拥挤的场面吗?拥挤的地方你去过吗?有被挤到过吗?拥挤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⒉下面我们去看个故事,了解下公共场合的危险吧!二、观看故事PPT⒈皮皮猴和大眼猫去挤热闹的时候,大象老师是怎么说的?⒉在小竹桥上发生了什么事?⒊湖中的小岛上到底有什么热闹的事?⒋在公共场合人多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小结:小朋友们要记住,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到人多的地方要拉紧大人,不要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万一找不到家人,尽快找一处安全的地方在那里等待;如果被人群推挤就大声呼叫,请周围的人注意。靠着墙壁或者高大的柱子,会安全一些。人很多的时候让爸爸妈妈抱着比较安全。人多的时候慢慢跟着人群走,千万不要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的,更不要逆向走。三、判断是非对错。⒈在公共场合挤来挤去(×)⒉在人群中逆向行走(×)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5,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遇到打雷怎么办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打雷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  2、了解避免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1、打雷下雨的录音。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听打雷下雨的录音,导入活动。  教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朋友遇见过打雷、闪电的天气吗?雷电大多在什么时候出现?谁能学一学打雷的声音?打雷危险吗?为什么?  2、出示教学挂图,帮助幼儿了解在野外遇到打雷的自我保护方法。  (1)教师:大家在野外郊游,忽然下了很大的雨,雷声轰隆隆、轰隆隆的响个不停。打雷这么危险,他们怎么办呢?  (2)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他们怎么保护自己的。  ①.教师(指图,进行更详细的解释):打雷的时候,要远离大树。因为野外很空旷,高高的大树更容易遭到雷电的袭击,站在树下躲雨是非常不安全的,小朋友们千万千万不能站在大树下躲雨。  ②教师:当感觉到身体的汗毛和头发都竖起来、皮肤麻麻的时候,雷电就很近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随意跑动,要下蹲低头,抱紧双膝,尽量将身体和头放的更低,像图上的人的做法,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动作。(引导幼儿正确做出雷电将要袭击时的自我保护动作。)  ③教师:郊外有很多高大的铁架,上面有很多条电线。他们有时会被很大的雷电击中,非常危险。在那附近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像图中的阿姨这样,双腿并拢,蹦跳着离开电线和高高的铁架。我们一起来演示一下。(教师带领幼儿做双腿并拢蹦跳的动作。)  ④教师: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最好摘下身上的金属物品,比如金属手表、项链、手镯等,因为这些金属物品容易导电,让人们更容易遭受雷电的袭击。还要注意,不能使用伞柄是金属质地的雨伞哦,它也会导电,最好使用塑料质地的雨具。还要提醒身边的大人,最好不要使用手机,要把手机关掉。  (3)教师:在野外时,如果碰到雷雨天气,应该怎么做才安全,大家都记住了吗?请大家和老师做个游戏,教教老师,遇到不同的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做。  (4)教师表演自己在野外游玩时,碰到了雷雨天气。提出不同情况的问题,请幼儿说说相应的做法。比如,教师说:“下雨打雷了,快,找个地方躲躲雨。去大树下行吗?”幼儿对此作出判断。  3、展示挂图,简要说明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气的正确做法。  教师:在野外空旷的地方,碰到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安全,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气时也要注意安全。要赶紧到房子里避雨,不能站在树下。回到家以后,最好不要开电视,可以玩其他的玩具。

6,安全教育怎么写教案

食品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好好吃早餐、多喝水和良好的烹饪时好习惯的意识。 3、了解健康标志士什么,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 知道如何健康饮食. 三、教学难点 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学生各抒己见) 2、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看来,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板书课题:吃出你的健康来)学生齐读课题。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 (二)好好吃早餐 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下面请听一个故事。(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每天早上总喜欢睡懒觉,怕上学迟到又没有时间吃早饭,结果才上了第一节课肚子就开始饿得受不了,更别提上课认真听讲了。) 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 早餐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三)饭前饭后多补水 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大大减慢。所以,人必须及时补充水分。要使人体储备足够的水分,你应该每天喝两升水。这包括喝白开水,或在早餐时喝牛奶、下午休息时喝橙汁、晚饭时喝汤等等。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水呢?因为一天下来你会不知不觉地失去两升水的储备。其中,大约有一升水是通过排尿排出体外。另外一升水是通过汗和呼吸排出体外。 不过,即使你吃的是固体食物,你也有可能吸收了同样的水分。比如,多吃水果、蔬菜、鱼、蛋和面包,也能补充一些水分。 (四)有节制地吃点零食也不坏 零食对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不吃零食很难做到。如果我们合理选择零食,把握好进食的时间,吃点零食对健康也有好处。有些零食含有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平常我们各异的零食具有不同的功能: 花生:花生中富含维生素B2,多吃些花生,有助于防治口唇干裂、眼◆您现在正在睛发红、发痒以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 葵花籽:葵花籽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干燥和生成色斑。 无花果:无花果中含有类似阿司匹林的化学特质,可稀释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量充足。 奶糖:奶糖含糖、钙,适当进食能补充大脑能量,令人神清气爽,皮肤润泽。 吃零食最好在两顿饭之间,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时间吃。临睡钱和看电视时吃,都不是好习惯。零食就是零碎食物,因此,不能吃得太多,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更不能影响正餐的食欲。 (五)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 良好的烹调能减少食物营养损失;不恰当的烹调,会大大降低食品中的营养含量。比如,有些烹调法损失会损失食物中的维生素,而换一种烹调法能使维生素较好地保留下来。 煮:煮过的蔬菜,会损失百分之七十的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蒸:蒸比煮,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但仍会损失百分之三十的水溶性维生素。 微波加热:如果使用较少的水,微波加热能保留部分的水溶性营养成分。 烘和烤:烘烤的高温,会损失维生素C。烘烤家禽类食品,需要彻底烤透。 (六)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七)教师总结。

7,幼儿园安全教案危险快点下去了

活动目标1、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2、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一张对开大白纸(固定在黑板上)和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1)教师:假期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险,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你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吗? (2)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教师在黑板上的大白纸上用图夹文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  (3)教师小结幼儿所讲的内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很多不适合玩耍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理解第一幅图的内容,即建筑工地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去哪里了?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不能到建筑工地玩儿呢?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 ③教师小结:建筑工地上都是沙子、水泥、钢筋、石子等建筑材料,不小心会被撞伤、砸伤。各种运输车辆出入工地,不小心也会被撞伤。建筑工地经常有高空吊物,滚落的材料会砸伤人。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装楼梯、门、窗等,如果进入其中可能会发生从高处跌落的危险。因此,建筑工地非常危险,不能去玩耍。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即停车场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又到哪里玩了?发生了什么事?停车场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 ③ 教师小结:停车场里随时都有汽车驶进驶出,小朋友去那里玩儿很容易被车撞伤,而且停车场里汽车很多,驶进驶出时都会排放废气,里面含有铅,会引起小朋友铅中毒,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因此不可以去玩耍。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三幅图的内容,即仓库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危险?仓库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 ③教师小结:仓库里会堆放很多的货物、箱子。如果堆放得不牢固,或者堆放得比较高,容易滑落,小朋友可能会被砸伤。还有些仓库可能堆放了危险物品,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会释放出毒气,导致人过敏或生病。因此,不能去仓库玩耍。  (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四幅图的内容,即废弃的场所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最后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这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 ③教师小结:废弃的矿洞里,有很多滑落堆积的小石块,会掉落砸伤人,还有可能会有很深的积水,很危险。被废弃不用的厂房、煤窑也有很多危险,比如建筑物不牢固会发生坍塌,人会被掩埋在里面,非常危险。所以,被废弃的场所千万不可以去玩耍。  (5)请幼儿整体阅读幼儿用书第22~23页内容,引导幼儿克制好奇心,不去危险地方玩耍。  教师小结补充:除了以上的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以外,还有很多地点很危险,不能去玩儿,比如山洞、地洞、神秘地道等。去那里可能会被卡住,还可能遇到蛇等危险动物,或者有很深的积水。小朋友不能因为好奇盲目进入,不然会发生危险。  3、活动总结:综合前面幼儿讨论的注意事项和幼儿用书的注意事项。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书上所讲的一些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的地方,他们是建筑工地、停车场、仓库和废弃的场所。我们再来看看一开始大家讨论的,把没有的内容补充上去吧。  (2)引导幼儿对照一开始讨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03133论的内容,将缺少的内容补充到黑板上的白纸上,形成的安全规则图可用于区角张贴。  4、活动延伸:表演小倒霉的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幼儿用书内容进行创编,并分组讲述和表演
文章TAG:安全安全教育教育教育教学安全教育教学教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