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经验 > 部队心理健康课件,心理健康PPT谁有啊

部队心理健康课件,心理健康PPT谁有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18 06:14:1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心理健康PPT谁有啊

http://wenku.baidu.com/view/23da09d7195f312b3169a5cd.html

心理健康PPT谁有啊

2,心理健康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26/sort0403/down-21092.html 心理健康教案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是光荣的.情感:愿意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自己的...
你好,向你介绍酸奶加红糖一个月瘦24斤一杯酸奶 2克红塘搅拌均匀,饭前或饭后喝,一天两到三次,很管用效果不错.酸奶可以让不停运动的肠胃得到休息的同时,调整肠内环境。断食后脂肪更容易燃烧,为了避免有胃酸过多的感觉 。 这种方法是在在杂志上看的,最好的是这东西喝了不拉肚子,而且多喝酸奶也很有好处的,那上面写的是早上酸奶加竹盐,中午酸奶加红塘,晚上酸奶加脱脂奶粉,可一起用也可选择其一,我是觉得加红塘比较容易.红塘有利尿的作用,酸奶中的好菌能促进肠道的消化,不会对身体有任何的副作用.三餐可正常的吃,有人成功的减掉24斤,不过具体的数值还是要看个人体质和坚持了.
要注意不哭!哭了就不好了~~~要注意硪扪一直爱着你!

心理健康教案

3,有没有关于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啊

[1]关于重视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意见.总政治部、总后勤部,2000-12-14. [2]董聚山.塑造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新型军人.解放军报,1999-09-18. [3]何昌东.要在提高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上下功夫.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0(9). [4]曹晓明、刘学农等.关于提高官兵心理素质的调查与思考.解放军报,1999-10-08 . [5]王忠诚.为学员锻铸第三张“通行证”.解放军报,2000-11-05. [6]董强.开辟崭新渠道 架设心灵彩虹.解放军报,2001-09-01. [7]张建中.谈谈青年官兵的情绪调节.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5). [8]林树强等.开拓育人新天地.解放军报,2001-07-21. [9]王道华等.顺潮扬帆气象新—北空部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解放军报,2001-08-18. [10]许家祥.把握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解放军报,2000-10-19. [11]蒋一斌.如何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政工学刊,1999(11). [12]芮和军.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政工学刊,2001(1). [13]刘世仁、吴溪.沈阳军区心理疏导工作全面铺开.解放军报,1999-11-11. [14]卢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8). 给你找了些 自己去看下
有。

有没有关于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啊

4,求关于心理健康的资料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5,怎样才是心理健康

一般情况下,符合下面情况的话,说明你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 一:与大多数人心理相一致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第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拿他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的心理相比较,正象我们正常人都有两只手,一个头一样,如果某人长成三头六臂,大家就会认为他不正常. 二: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在正常的环境里疑神疑鬼,过分敏感,稍有不 顺心的事就感到大祸降临,对身旁的人不信任,产生不安全感, 这样的心理主是不健康的. 三: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人的心理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只 有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获得表现. 四:能对自己做出适当的评价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区分"自我"和"非我",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估价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五: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正常的人际关系有以下几种:1、别人了解他,他也能了解别人.2、应该受到他人的悦纳.就是说,在一个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在对大多数人来说,他应该是一个有益的人,由于他的给别人带来了某种好处.3、在集体中的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六: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 一般说来,积极的情绪能提高一个人的活动水平,有利于身健康,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的水平,不利于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消极的情绪,而在于这些情绪持续的时间长短与其强度. 七:应该有健全的人格 什么是健全的人格?简单说就是在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平衡发展的完整的人格. 八:应该有正常的行为 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特点是:1、行为方式各社会身份一致;2、反应和刺激强度相一致;3、行为有一贯和统一. 九: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并不断进取 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但关键是敢于改革现状.不断进取,要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如果面对现实无能为力,萎靡不振,抑郁甚至于轻生,那就可 能发生变态的心理,也有人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心满意足,只顾享乐而不思进取,这对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心理健康?应该说是心态健康吧!如果心态不正,你心理肯定不好。要培养好自己的心态。
对家庭和社会有良好的适应条件!
要快乐…必须的

6,关于心理健康的资料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但可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儿童。有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现实。   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影射着自己特别是对自己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8、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人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不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遗言,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7,浅析如何做好士兵心理管理

心理管理是部队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确保部队稳定这个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部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做好心理管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家认为心理管理要是以基层官兵的利益为重,以部队建设的大局为重,营造有利于官兵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对士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的人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段、可能发生心理问题的地点等,要了然于胸,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摸清情况,善于发现个别人。如何摸清个别人情况,根据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规律性。一要关注单亲战士的心理健康。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的战士,在部队生活中表现为沉默寡言,怕人闲话,不愿与人沟通,易形成孤独冷酷的性格,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类战士,一定要格外关注,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二要善于界定放心人。许多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事故案件发生在放心人身上时,人们往往会感觉突然,这是因为对放心人产生误区造成的。许多人认为,老实听话就是放心人,没有怪话就是放心人,吃苦能干就是放心人,工作勤快就是放心人。老实听话、吃苦能干并不等于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好,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就算现在是放心人,也不等于今后不发生各种问题。所以要辩证地看待放心人,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识兵、知兵,掌握士兵心理变化的特点。三是科学把握受挫战士的心理特征。当战士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家庭变故、恋爱受挫、身体疾病和考学失利时,及时有效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防发生意外。四要关注后进战士的心理问题。后进战士有更多的不良心理,表现为猜疑心理重、对立情绪重、思想包袱重、报复嫉妒心理重、自卑心理重、恐惧忧郁心理重、心理意志力薄弱、易自暴自弃。这些不良心理往往会演化为心理疾患,成为安全隐患,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引导。 二、区分时段,善于掌握关键时期。心理问题的发生往往与日常生活有着必然联系,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或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为此,要关于掌握重点,针对不同时段做好不同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一是针对新兵“心理适应不良症”进行心理疏导。由于新兵刚到部队,角色转换突然,适应不了快节奏的生活,容易产生紧张心理;适应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容易产生心理疲劳感;适应不了严格的管理,容易产生压抑心理;适应不了与父母亲人的分离,产生孤独心理;适应不了工作训练中的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此要对症下药,搞好心理调适与疏导。二是针对新兵“第二适应期”综合症进行心理疏导。从近几年发生的新兵跑兵现象看,集中在每年第二季度新兵下队的“第二适应期”。主要是因为不适应基层中队的训练、执勤工作,与干部骨干或老兵沟通交流不足,容易出现畏惧心理等心理障碍。三是针对老兵退伍期间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退役是军人人生中又一次重大角色转换,这期间极易出现心理矛盾,产生事故隐患。老兵退役时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部队生活的留恋、对个人理想没有实现的失望、对以往各种人际恩怨的不满等,都会使人产生委屈感、失落感和吃亏感;对未来前途不可确定的忧虑,对自己能否适应新生活、新环境的忧虑,都会使人产生恐惧感,严惩的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松懈心理,退役前部分官兵会产生“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松懈情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上不良心理的存在,会妨碍退伍士兵对服役期间得失以及自我价值的正确评判,从而导致违法乱纪等不良行为的出现,给部队安全稳定埋下隐患。 三、把握重点,善于控制关键环节。一是抓住执勤环节。要坚决杜绝有心理疾患的人员参加政治影响大、社会影响面广的重大消防保卫任务。在执勤此类任务时,执勤任务重,工作标准高,执勤人员的神经高度紧张,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高,一些有心理疾患的同志在这样的环境中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心理压力,工作中易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外还有具有报复心理的士兵在参加影响较大的任务时,为了发泄内心的不平,有意制造、引发不利影响。抓住执勤这个关键环节,在培养执勤人员的健康心理上下工夫,杜绝带着情绪、带着思想包袱的战士执勤上做工作,是确保安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是抓住人员选配环节。在人员选配使用环节,要注重心理选拔,要普及心理测查,并把测查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考核内容,防止有心理问题的人从事重要工作。对拟调入重要岗位的人员,先心理测查后上岗,确保重要岗位人员的纯洁可靠;对于有志愿参加考学战士的选拔,要坚持心理测查与军事文化考试并举,不让有心理问题的人员参加考学,确保学员队伍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并避免因考学受挫引发事故;对拟进行驾驶员培训的人员,要普遍进行心理测查,杜绝性格暴躁、有心理缺陷的人员进入驾驶员行列,消除车辆事故隐患。
文章TAG:部队心理心理健康健康部队心理健康课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