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经验 > 大班手工活动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手工小座钟的导入怎样导好

大班手工活动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手工小座钟的导入怎样导好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30 13:40:45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手工小座钟的导入怎样导好

情景演示 自己就做小坐钟 演示几个时间段,如起床,吃饭,睡觉。还有一位搭档演示小坐钟的主人。
同问。。。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手工小座钟的导入怎样导好

2,幼儿园快乐手工各种标志的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了解安全知识远离危险  活动目标  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认识并了解标志含义和作用, 热爱生活关心身边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标志 理解标志意义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彩色笔若干、安全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兔宝宝回家》--兔宝宝在路中看到很多标志,全部认出标志才能安全到家。  二、 看图说话: 1、教师逐一展示安全标志,大声说出名称和意义。2、提问,通过图形对比,幼儿较容易识别图标并说出名称。3、标志溢出多:在幼稚指导下幼儿说一说标志会出现在那些地方。  三、 标志回家: 幼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找出潜在的安全场所,贴上标志提醒幼儿远离这些地方。  动手动脑: 引导幼儿在操作材料中给标志涂上醒目颜色,并展示和说出自己的标志含义。  四、 教师做结束语,小小标志益处多 注意安全真快乐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幼儿的看法和想象,教师与幼儿配合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因人施教,根据不同幼儿接受能力程度安排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游戏和问答过程中加深学习知识,并应给幼儿足够空间去发挥去想象,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标志和其含义。

幼儿园快乐手工各种标志的教案

3,幼儿创意手工塑料勺子小人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火柴棒来表现运动人的头部、四肢和躯干。  2、了解运动姿势,发挥想象力,拼搭出各种运动造型。  3、感受图形拼搭的趣味。  活动准备:  1、火柴棒 双面胶2、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些火柴活动过程:  一、我是运动员--玩"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将其中的"木头人"替换成"运动员幼儿念完儿歌最后一句时,立刻摆出一种运动姿势,并保持不动。  --在游戏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动作特点。  二、运动员出来了--请一名幼儿模仿一种运动项目的动作姿势。教师讲解并示范用火柴棒拼搭的方法。先定好运动员头部的位置,然后根据运动员的姿势摆放好身体、手、脚的位置和方向。最后,看看运动员的姿势是不是和示范者的姿势一样。  --鼓励幼儿发挥想想,自主设计运动员的不同运动姿势。  三、运动员参加运动会--运动员马上要去参加运动会了!教师发给幼儿操作用纸,请幼儿先耐心撕下双面胶的白色纸条,然后在有粘性的空白处用火柴棒拼搭运动员。  --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鼓励幼儿添画"道具"或运动情景。  --教师询问幼儿拼搭的是什么运动员的姿势,并用文字在其作品旁简单记录。

幼儿创意手工塑料勺子小人教案

4,幼儿美工课不一样的衣服教案大班废物利用用塑料袋如何做衣服

活动目标:  1、辨听音乐,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蜜蜂长大、飞舞和采蜜的动作。  2、在音乐情境中体验小蜜蜂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PPT课件、蜜蜂装扮、水桶、小花园场景。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这个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做过了,可以使用矿泉水瓶,也可以用塑料袋,报纸,绳子,等等很多,具体怎么做就看你的创意了,。 裤子可以做包,把两个裤腿

5,幼儿园大班整合教材用线玩编织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华文化中的刺绣和编织艺术。 2、能够合作进行简单的编织。 3、体验编织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漂亮的线。 2:挂图:《绣品》。 3、塑料线若干。 4、中国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个月的主题是关于各种各样的线,现在请小朋友们想想看,除了可以用画笔来画出漂亮的图画外,我们可以怎样用线来表现出漂亮的图案呢?(线贴画、刺绣等) 二、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绣品》。让幼儿了解中国刺绣。 师:老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幅挂图,这图上都有些什么呀?(衣服、帽子、绣品等) 这些都是每个地方不同的刺绣作品,我们来看看它们都绣了些什么东西? 你最喜欢哪一样,为什么? 2、教师展示PPT,让幼儿了解苏绣。 师:我们刚刚说这是哪个地方的刺绣呀?(教师指着挂图上的苏绣) 我们苏州的刺绣非常有名,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看看其他图案的苏绣。 (当看到工人刺绣的图片时可让幼儿模仿刺绣动作) 3、PPT展示中国结 教师拿出一个中国结给小朋友们看。 师:这个小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了,它叫什么名字呀?(中国结) 中国结一般都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关于中国结的图片,我们现在来看一看,中国结还有哪些样式。 (有很多颜色,但普遍还是红色为主;每种结都有不一样的名称) 4、编中国结 师:我们已经看了这么多中国结了,现在小朋友们想不想编一个自己的中国结呀? 下面老师就教你们编一种十字结。 5、幼儿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师:沈老师之前给教给小朋友们编的爱心圈可以送给爸爸妈妈,编的这个中国结可以送给你们自己,编得长一点可以做手链,短一点在下面挂两个铃铛可以挂在包包上做装饰。 三、结束 师:今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漂亮的绣品和中国结,小朋友们也都编了自己的中国结,老师会把剩下来的这些绳子放在我们的手工区,想要继续编的小朋友可以下课了去编中国结,感兴趣的小朋友也可以回家学编更多的中国结,带来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活动目标: 1知道蜡染是一种民间艺术,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尝试通过不同的折法制作餐巾纸蜡染。

6,简单的科技小制作有哪些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红的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黄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的绿树叶。  3、喜欢听故事,体参加语言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二支、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小青虫及蝴蝶装饰每人一个
《有趣的陀螺》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玩陀螺,了解陀螺的外形特征及旋转的奥秘。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究、验证陀螺制作过程,并记录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3.在情景游戏中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⑴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陀螺。⑵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记录卡若干份。⑶摄像机、陀螺擂台赛。2. 经验准备在科学探索区中提供各式陀螺供幼儿操作、探索,找到教育目标与幼儿经验的契合点,以便收集适宜完成教育目标的信息资源。活动过程:一、“转转发布会”───设置情境,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1. “转转发布会”后提问:⑴你是怎样让陀螺转动起来的?⑵陀螺旋转与不旋转有什么不同?⑶怎样让陀螺旋转时间更长呢?幼儿玩陀螺后分小组根据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把自己的自身感受、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2.欣赏陀螺,从而了解陀螺外形特征。指导语:陀螺是什么样子的?(如:下面尖尖的,中间有个圆片等,可启发幼儿回想陀螺的共同之处)二、“陀螺”诞生记──让幼儿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尝试动手设计制作并记录结果1.讨论制作方法指导语:有趣的陀螺怎样诞生的呢?(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讨论时间,关注幼儿不同的设计思路,引导幼儿探究可行的制作方案)2.总结、记录制作步骤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步骤如下:123⑴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⑵将装饰好的图形剪下;⑶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戳个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内。3. 陀螺产生了幼儿按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探究陀螺的制作过程。注意: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颜色大胆进行装饰,画出不同图案,设计不同造型。⑵找准中心点,注意掌握重心。三、陀螺擂台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拍摄此过程)1.比一比,谁的陀螺转动时间长?2.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陀螺静止时能看见几种色彩?转动起来就不见了呢?活动延伸:运用硬纸板和火柴棒试着把陀螺制成三角形、正方形等,看它们能否转动起来。

7,幼儿园大班美工区做祗盘教案

活动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03733目标:1、运用线条、图形进行有规律地装饰盘子。2、体验装饰画的线条美与规律美。3、养成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创作习惯。活动准备:1、油性记号笔、圆形纸盘若干。2、教师制作的盘子展。3、盘子实物、各种盘子图片。活动过程:1、观看各种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今天我们班开展"美丽盘子展销会",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盘子美吗?美在哪里?你们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2、出示范例,体验并感受作品的美。师: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些盘子画,你们看看和刚才的盘子画有什么不同,这些盘子画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观察运用线条、图形混合装饰的方法。了解有规律排序的方法,从而解决重难点。(1)引导幼儿观察盘子上有哪些图形与线条,在盘子的什么位置?幼儿边讲老师边出示有关的线条、图形。(2)启发幼儿发现装饰画的排列特点:(从图案、排列等方面分析)强调有规律排序,间隔开的花纹时一样的(形状、大小都是一样)(3)教师小结示范各种线条、图形的运用。师: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盘子啊?那等会老师每人发一个白盘子请你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设计,设计的时候请注意运用上这些规律和线条。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富有个性地创作。(2)提醒幼儿运用线条、图案的组合进行装饰。(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注意图案与排列的创新;帮助能力弱地幼儿选择简单的线条与图案进行简单的装饰。(4)强调保持桌面、画面整洁。4、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运用多维评价方式讲评作品。(你喜欢那幅作品?能与同伴分享你的感受吗?)重点引导幼儿运用有规律排序进行装饰的技能。教学反思:美工活动《有趣的盘子》,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要求,结合活动内容以及我班幼儿自身特点,我把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运用线条、图形进行有规律地装饰盘子。2、体验装饰画的线条美与规律美。3、养成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创作习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比较积极,都很投入的在装饰自己的盘子瓶,而且有的孩子还创造性的做出了与老师不一样的形状,还有的幼儿做出了娃娃的脸来,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孩子想象力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是孩子启发了我,是他们的作品提醒了我,我很惭愧自己没有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是作为教师用的范例"盘子"做的比较小,课后经过老教师的指导,我知道出示的盘子一定要大,可以从点、面、线等方面来启发幼儿。我自己经过反思,还发现有一个不足之处,《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那么,作为一次装饰盘子的活动,我想幼儿的装饰兴趣会更浓厚。同时,在装饰主题上,如果教师给出几个装饰的主题,如海底世界、秋天的图画等等,那么幼儿创造性思维会被激发,定能装饰出内容更为丰富的作品来。总之,这次活动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以后逐步去改进,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以及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方面需要加强,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了此次活动,主动去感受盘子的线条美,孩子能以愉快的情绪参与到活动中去,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宗旨。教材展示的不够大,孩子看不清楚盘子上的画。再说到画上的规律时没有强调,没有提升。最后孩子表达时没有总结下。
文章TAG:大班手工手工活活动大班手工活动优秀教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