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经验 > 幼儿园数学加减法怎么教视频,幼儿加减法怎么教

幼儿园数学加减法怎么教视频,幼儿加减法怎么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18 12:53:0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加减法怎么教

用事物教比喜欢玩具先教玩具两....先给几叫说出有几再给几叫说出现共有几并且告诉加法依次类推教减法哈晚上睡觉之前还和用手指练习要刻板严肃认真正式教还有我也奇怪我儿子学时候和孩子象也简单学也学会过过了段时间底学会了现数学好包括奥数所要紧张孩子智力和才能发育多少有点规律

幼儿加减法怎么教

2,幼儿园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幼儿园数学加减法的教导:1、先利用时钟来学加法:在开始的阶段,宝宝并不能理解“加”的概念,必须利用时钟来教孩子学习加法,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有个数字的概念,还能学习认表。2、学习加减法“从口开始”:书面算式包含很多对于宝宝来说还是很陌生的符号,如果一开始就把一大堆难以理解的抽象符号推给宝宝,将会增加他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厌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聊天的语气来进行,让宝宝觉得学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20以内加减法速算技巧1、做减法,想加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思考。如,12-8,想8+( )=12。2、破十法。如 13-7用“破十法”可以这样想:10-7+3=6。3、连减法(平时法),如13-7用连减法可以这样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4、加补法。如13-7还可以这样想:13-10+3=6。

幼儿园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3,幼儿减法怎么教

建议根据孩子的特征来教,但必须要到一定的年龄,小孩一般三岁以上才到逻辑数学的敏感期,三岁可以教一些十或二十以内的数字,四五岁左右教减法还有些难,先从加法教起,一般都是用手指数数的方式较多,或用物品糖果、水果,例如我有几个,分给你几个,我还有几个。
先教会他用算盘

幼儿减法怎么教

4,幼儿园加减法怎么教

幼儿园加减法教法如下:一、幼儿园加减法背诵教学对于小班的学生,当幼儿园孩子会读1-10之后,老师可以让孩子学习1-5之内的加法,孩子就跟着读,慢慢地小朋友对加法开始熟悉,老师可以让孩子背诵1-5之内的加法,孩子们出于好奇,他们会言听计从地背诵加法。等到上幼儿园中班或大班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们背1-10之内的加法。加法会背之后,然后给孩子们解释加法的含义,然后教孩子10以内的减法,孩子也会跟着背,长期坚持,孩子们就会背10以内的减法。二、幼儿园加减法实物教学首先要教幼儿园孩子1-10的数数,本人曾经教自己孩子数1-10,就是用小木棒进行的。会数数之后,就要引导幼儿学习加法。很奇妙的是小学阶段也是先学加法,再学减法,先学乘法,再学除法。减法可以理解为加法的逆运算。先学加法再学减法可以从最简单的1+1=2,1+2=3开始,做加法的时候,也要用到我们的实物教学法,因为这样更直观,孩子的印象也更深刻。比如1个苹果+1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2个苹果=3个苹果。孩子的脑海里就会对加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加法就是增加了,多了。然后1个加上1个就是2个。然后在增加数字上的难度,比如3+5=8,11+6=17等。在运算的过程中,遇到比10大的数字的时候,要先加个位,个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得数写在个位的位置,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数写在十位的位置,比如10+10=20。

5,幼儿园数字1到10的加减法怎么教

通常都是摆学具。例如;2+3,让学生先拿出2跟小棒放在左边,再拿出3跟小棒放在右边。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跟小棒。5-2,先拿出5跟小棒,再从5跟当中拿出2跟,看剩下几根。
通常都是摆学具。例如;2+3,让学生先拿出2跟小棒放在左边,再拿出3跟小棒放在右边。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跟小棒。5-2,先拿出5跟小棒,再从5跟当中拿出2跟,看剩下几根。

6,幼儿园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教幼儿园数学加减法的方法:1、先易后难:先从十以内的加减法算起。能够与生活中能够用数量概念表达的物体结合。比如苹果、桔子、荔枝、西红柿、芒果等,这样能够提升孩子的兴趣,也能够让他知道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巩固成果:家长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来给孩子出题目。只要有个空闲就能够提问,语速要快,这样给孩子一种紧迫感,能够锻炼他快速思维提升效率的习惯。十以内的加减法要让孩子特别的熟练后再进入二十以内的,同样非常熟练后过渡到百以内。不要过快,循序渐进,效果更佳。3、辅导技巧:十以内的加减法,一定要让孩子极其熟练才行。要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万莫着急。要告诉孩子加减法是一个互补的关系,特别是在十以内加减法时一定要讲清楚,这样有助于孩子的理解。 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要建立在孩子熟练掌握十以内加减法之上才行。十以内的很熟练后,能够很快掌握二十以内的。4、计时奖惩:要给孩子采取计时方式做练习,也能够给孩子出50或100道题计时,孩子做完后,用醒目的笔给孩子判上分数并保存起来,这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提升他练习的乐趣。超时了就给点奖励,慢了就能够用一些小小的惩罚。视当时的学习情况定。幼儿园正确教算术方法:右手代表个位数,左手代表十位数,下面介绍具体方法:将10以内数分解成两个部分,并将这两个部分合起来成一个数。在这基础上能正确、迅速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连加、连减和自编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实践证明,只有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实践,才能增强幼儿学算术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能将学到的计算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打下初步的基础。

7,幼儿园数学加减法的教学怎样能让孩子快速的学会呢

楼上说的像是耍猴,我觉得可以把这些加减法融入到故事里,一边给孩子讲故事,一边让孩子算。初中生的见解,希望对LZ有帮助
利用卡片,生活中的数学,让他自己买东西
你好!你可以尝试着用玩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而且现在的孩子喜欢玩,你可以用食物或者玩具来教他,比如那两根香肠,问他1+1=几?假如他回答对了,就奖励他吃那两根香肠....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为什么什么都必须是快速呢?融会贯通不好么?水到渠成也不错呀。

8,幼儿园加法应该怎么教

我认为加法不用教,尤其在幼儿园阶段。人天生就具有判断多少、增减数量的能力。“教加法”只是让儿童以符号的方式去表达这一过程。有本书《数学天赋》把数学分为两种:抽象数学与自然数学。例子有:狗追赶猎物的路径恰合微积分、蜜蜂高效构筑蜂巢(人类直到1943年才用抽象数学证明六角形结构最高效)、鸟类精密导航(人类导航需要运用三角学)等。另有研究表明,过早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会影响他们的形象思维发展。(来源记不清了,容有空补上。)现实生活中,许多提早教数学的幼儿园,他们的毕业生并没有在后来的学习中表现超常。2007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研究表明,幼儿观看《小小爱因斯坦》系列DVD反而造成词汇量下降。所以,权衡利弊,还是别在幼儿园教数学吧。

9,幼儿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对于孩子学运算,提醒注意两点: 其一,学前儿童学计算,在于启蒙,主要是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不在于要学得多,学得深,所以,不要追求运算的难度; 其二,要根据孩子的可能与需要施教,孩子们学数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关于学习进退位运算的做法,提供家长一些参考: 1、要练习10以内的运算,这是进位退位运算的基础,10以内的运算清楚了就好办,不然,10以后的运算就会糊涂。 2、要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两位数的运算。 3、两位数的运算,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 4、若孩子运算有困难,就提供小物品让孩子边摆弄边运算,例如,14减5不会算,就让孩子取14颗蚕豆辅助运算,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很具体的,要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运用 “实物”这个“拐棍”,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5、运算的进程要分步走,先练习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搞清楚了以后,再进行进位和退位的运算。进位和退位的难度是较大的,不要着急 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经常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小猴子把苹 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我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最近有个别家长反映幼儿加减法学不好,怎么 教也教不会,问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家长不要太着急,幼儿学数学也是 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的,就象幼儿学走路学说话一样的 ,是有年龄特点的,大班阶段只要求幼儿掌握十以内 的加减运算。而有的家长现在就要求孩子算20、30、 甚至100以内的加减法,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这样无 异于揠苗助长。

10,如何教幼儿园孩子学习加减法

*****先教分解 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的意义,那么,就要让孩子操作实物,不断的练习,从练习中理解。我还是推荐这一种,因为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理解加减的意义才能真正的让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 加法,实际上就是:将两个集合和在一起,变成一个集合。 减法:将一个集合分开,分成两个。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不是算会那道题,而是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2个和4个苹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是4个和2个苹果,同时,2个和4个苹果(或者4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起来就是6个苹果。 也就是说: 1、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 3、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打基础的方法 1、学数数 学计算之前先学数数,这谁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种数数形式来为计算打基础,却被相当多的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在孩子会唱读1~100之后就认为孩子已学会了数数,而可以教计算了,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建立数的概念,也没有真正掌握计数的技巧。 数数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要建立数的一对一的概念以外,还要包括多种数数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递增1的顺序正着数,这是学N加1计算的基础; ②N减1,即按递减1的顺序倒着数,这是学N减1计算的基础; ③数单数,建立奇数概念; ④数双数,建立偶数概念; ⑤逢10数,建立进位概念; ⑥逢5数,将5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数技能,因为在提高数数和计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仅次于10。 2、计算N加1,凡是能正着依次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1个的幼儿,都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计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计算N减1,凡是能倒着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减1个的幼儿都能学会计算N减1的题,包括11减1,21减1、100减1乃至101减1。 4、整10相加或相减,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会逢10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依次递增或递减10个的幼儿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5、整5相加或相减,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会逢5数数并理解其含义是递增或递减5个的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 6、计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儿一旦理解10加几就等于十几,不仅能快速运算10加N,还能推广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两个相同数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对于会数双数的幼儿,当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后的结果都是双数时,便会很容易地学会运算这类题。教学实践发现,幼儿普遍对两个相同数相加的题有自发的关注与兴趣,因而幼儿对这组题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题。 8、计算两数之和等于10的题,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这组题的熟练与否对于进行10以上的运算是至关重要的。 9、口算(20以内),当幼儿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题了。父母应注意提醒幼儿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技能来推算其它题,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竖式笔算(100以内),口算100以内的数即使是对学龄儿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竖式之后,凡具备上述技能的学龄前幼儿稍加指点即可完成运算,因为一道两位数相加的题列成竖式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两道一位数相加的题。目前,5岁左右的幼儿都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独立的竖式运算是完全可能的。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数学加减幼儿园数学加减法怎么教视频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