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经验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07 01:41:24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一、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学习四四拍的指挥手势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及学会打四四拍指挥手势。2、难点——了解八分休止符、全音符、装饰音,并演唱准确三、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小结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静夜思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oQTmovRhvxi2Y7oEMOLag【一】51.奥尔夫音乐教学大全套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q32o复制提取码跳转提取码:q32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奥尔夫教学法,它只是一种教学体系,并没有年龄限制,在国外有专门的学院来学习。它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音乐。但是在国内由于小学、初、高中都有教材限制所以没有办法学到,现在大学会有一部分院校开展这种教学活动作为学生的选修课,但是在幼儿教育领域现在国家并没有规定教材使用,所以在0—6岁来说奥尔夫发展空间更大、自由一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3,谁有奥尔夫音乐的所有教案

我有奥尔夫音乐全套教案,哆、唻、咪、发。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春天美丽的花朵。  2、乐意与同伴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背景图(提供以树木、蓝天、小鸟等春天的背景图,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完成,尺寸为50×100cm)4人一份;笔、油画棒、剪刀、固体胶;各种纸、毛线、塑料绳、编织好的彩带等若干;  经验准备:已画过各种花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的景色很美,春天的花儿也很让人着迷,之前我们也看过各种花朵、画过各种花,今天我们要尝试用其它的方法来制作美丽的花朵。  2、出示背景图。  师:看,这里有一幅图,谁能看懂这幅图?我们需要在图上做什么?  3、观察材料。  师:那制作花朵时有些什么材料呢?  师:你想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幼儿交流结合个别示范)  4、提出要求。  (1)分工合作  师:我们这里一共有几幅图?不够每人一份,怎么办?  师:我们4个人合作,可以自己找朋友进行,合作时要注意什么?  (2)添画  师:花朵制作好以后可以添画花茎等,让花朵看起来是完整的。  (3)注意方法  师:制作时大家先想好用什么方法做,可以分配一下材料,然后再开始。  (4)作品完成后,准备介绍,每组派1名代表。  5、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观察重点:合作情况;采用方法。  6、展示作品,观察评价。  (1)整体性评价  师:你们的作品真棒!每一幅都让人喜欢!看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2)选择性评价  师:这幅作品是哪一组完成的?你们派谁做代表介绍?介绍一下你们组花朵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哪个队员需要补充一下的?  师:大家喜欢这幅作品吗?你喜欢这幅作品的什么地方?和你的作品比起来,你觉得怎样?  (3)相互评价  师:你还想了解哪幅作品?  7、小结  师:看了小朋友的作品,让我更加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期待你们有更多的作品,让我们继续感受春天的美好。  延伸活动:  将各组的作品展示在美工区墙面上,标注好每组的号码和组员的名字(学号),给有兴趣的孩子进一步了解和观察。

谁有奥尔夫音乐的所有教案

4,奥尔夫音乐小蛇一家去旅行的教案

活动目标:1. 初步学唱歌曲,并用合适的速度和音色来表现歌曲中的情境。2. 引导幼儿创编出各种猴子爬树的律动。3. 通过乐器与肢体感知数量的递增与递减。活动准备;1. 香蕉树背景图,小猴五只。2. 响棒人手一个3. 音乐CD活动过程:一、 整体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表达的情境。1. 在一棵很高很大的香蕉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的香蕉!香蕉的香味吸引了一群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让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听完你就知道了。(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贴教具)2. 提问:在刚刚的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师念歌词前半段,有一只猴子、、、、伸出你的手来数一数。)3. 看,树上猴子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一只一只往上爬)可是歌曲的后半段,树上的猴子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最后树上还有猴子吗?歌曲里用了一句不一样的话,剩下没半只。二、创编猴子爬树的动作.1.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吧。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还可以把小手当小猴来爬爬树。2.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爬树动作很有趣,你是怎么爬的?老师来唱请你来爬一爬。还可以怎么爬?(像叠砖块一样爬,用爪子抓住往上爬)3..想一想,小猴爬树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看、抓头、抓屁股、抓手臂、察汗)4.小朋友想的方法可真多,让我们再来唱一唱,把刚才想的这些动作都编进歌曲里,看看谁表演的最像小猴。三、对唱游戏1.刚才小朋友的表演真有趣,接下来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对唱的游戏。把你们分成两队,这边是红队,这边是绿队,请红队绿队看着邵老师的指挥来唱歌。老师的小手指到哪边,哪边唱。请红队先唱爬树的部分,绿队来数数。二、 音乐游戏----吃香蕉1. 师出示响棒,瞧邵老师带来了什么?像什么?变变变成一根香蕉。小猴子好不容易摘到了香蕉,他要来剥香蕉吃。仔细听他是怎么剥的,师示范。数字宝宝出来的时候它就开始剥香蕉。2. 小朋友,赶紧从椅子底下拿出你的香蕉,让我们跟着音乐来剥香蕉吃吧。剥好了要干什么?数字宝宝出来的时候我们在来吃香蕉吧。3. 香蕉好吃吗?还想吃吗?让我们再去树上摘一些好吃的香蕉吧!
重点难点:  能配合歌曲音乐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事先学会许多小鱼游来了歌曲、许多小鱼游来了音乐、小鱼头饰、捕鱼人、鱼网、呼啦圈。

5,奥尔夫音乐教案找水喝水喝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发现小朋友会找各种各样的的借口逃离喝水,我反复给幼儿讲道理:“多喝水才能少生病、多喝水才能身体好……”,在幼儿喝水时,有时候还要一个一个地叮嘱“要接一大满杯水”等。我发现教师辛辛苦苦地说了很多,可幼儿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喝水与自己身体的关系,不能真正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喝水歌》是寓枯燥的说教于生动风趣又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中班幼儿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进行简单的仿编。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我采取实物、图片,图示,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儿歌,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参与仿编儿歌的积极性,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多喝开水的好处,养成喝水的习惯。  3、能根据生活经验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经验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实物和图片各一份。  2、水杯每人一只。  3、仿编儿歌的图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教师依次出示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引出主题  教师提问:1)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2)有一天,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在一起说话,说什么话?  二、欣赏儿歌《喝水歌》  1、教师朗诵儿歌  教师:儿歌里,杯子在说什么?奶瓶又是怎么说的?茶壶悄悄地在说什么?花盆是怎么对大家说的?  2、教师出示图片,再次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3、幼儿看图学念儿歌。  4、幼儿边念边表演儿歌。  你们刚才念的儿歌真好听,我们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喝水歌)  三、仿编儿歌  1、讨论:除了妈妈,宝宝,爷爷,花儿、小朋友要喝水,谁也需要喝水?(请幼儿自由表述)他们为什么要喝水呢?  2、教师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1)教师示范仿编  提问:动物、植物、人类都需要水,我们来编一编儿歌好吗,张老师先来编一句,听一听,老师是怎么编的。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  教师:你们平时喝水吗?你们平时什么时候喝水啊?  总结:水太有用了,老师告诉你们,水能清除我们体内垃圾,调节人体的体温、防止皮肤的干燥。我们在平时要多喝开水,养成多喝开水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在幼儿园多喝水,在家里也要多喝水,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四、大家齐干杯  教师:水太有用了,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喝一杯开水吧。  附儿歌:  《喝水歌》  杯子说:“装水,装水,妈妈渴了要喝水。”  奶瓶说:“装水,装水,宝宝哭了要喝水。”  茶壶说:“装水,装水,爷爷咳嗽要喝水。”  花盆说:“装水,装水,花儿渴了要喝水。”  小朋友说:“装水,装水,大家天天要喝水。”
文章TAG:奥尔夫音乐音乐教学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