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经验 > 幼小衔接10以内加减法教案,幼小衔接的数学题十以内的加减法这题是怎么做看图列算式这道

幼小衔接10以内加减法教案,幼小衔接的数学题十以内的加减法这题是怎么做看图列算式这道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1 02:16:47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小衔接的数学题十以内的加减法这题是怎么做看图列算式这道

8-5=3 8-3=57-5=2 7-2=5
16一3=13,13-5=8
没题目??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幼小衔接的数学题十以内的加减法这题是怎么做看图列算式这道

2,怎样写教幼儿十以内加减运算的教案

可以参考教科书1,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重点2.讲一讲运算的过程3.做几道例题4.让孩子是的做一做
可以参考教科书 1,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重点 2.讲一讲运算的过程 3.做几道例题 4.让孩子是的做一做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怎样写教幼儿十以内加减运算的教案

3,幼儿园数学教案10以内加法

1+1=2 1+2=3 1+3=4
亲 就算参考蒙氏数学也没有在幼儿园就学乘法的。3*3就9了,10以内的乘法好有难度。建议参考幼儿园大班的《按群计数》,当中有2个一数,5个一数和10个一数。教案你可以根据模板来写活动名称:xxx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案10以内加法

4,大班十以内加法教案设计思路怎么写

教学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活动准备: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二、闯关游戏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这样就能闯关成功。师:嘿!嘿!我说数字2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幼儿分组检查)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三、结束部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

5,幼儿园大班复习10以内连加减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大班复习10以内连加减教案,那就可以写出目的要求,嗯教学方法手段,然后教学过程啊,过程就写一些,怎么复习这一类连加减的加分法可以举例题,然后再嗯,巩固练习。
而元大班在复习10以内连加姐教案在书写的时候首先要定一下教案设计把本节课的目标可以点出来,然后设计几个具体的例子如何去讲解?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6,小学十以内加法和减法教案越多越好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法制教育: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向学生渗透《价格.价格法》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相同单位要对齐”的道理。

7,学前班10以内的减法的教案怎么写

活动内容:10的加减法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学会看图计算10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计数器,圆形纸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复习10的组成的数学儿歌。  二、基本部分:新授课  (一)结合第1、4幅图学习看图计算第1、2题。  1、引导幼儿观察第1幅图并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观察第1幅图,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下几只?  幼:还剩9只青蛙。  师:你们能写出算式吗?试试看!  幼:独立写算式,老师巡视。  2、展示幼儿所写的算式。  师:有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给大家看看,并说一说你是整么想的。  幼1:我写的算式是10-1=9。  幼2:我的算式和他的是一样的,我是这样想的:一共有10只青蛙,游走了1只,剩下还有9只,所以10-1=9。  师:说得真好,池塘里有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9只,算式是:10-1=9(板书)  3、学习第2题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两头牛的背上各有几只青蛙?他们合起来是多少只青蛙?  (1)同桌说一说,在回答。  (2)请幼儿说一说。  幼1:左边的牛背上有6只青蛙,右边的牛背上有4只青蛙,合起来是10只青蛙。  幼2:上边的牛背上有4只青蛙,下边的牛背上有6只青蛙,合起来是10只青蛙。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你们能不能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呀?在自己的书上□里填一填。
活动设计背景:在学前班数学的教学中,十以内加减法的学习个别孩子掌握的还不是很好,有的能熟练的算式,却很难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有的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复习和巩固时,我主要想找一些好玩的游戏与10以内加减结合起来,让他们很快乐的温习。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感知面积的大小。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将两个骰子的数相加减。教学难点:比大小。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学生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2、物质材料准备:篮子两人一个,自己做的骰子一组2个,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7-12,格子纸一张,2支不同色的油画棒,剪刀若干。老师准备2个大骰子,大格子纸。活动过程1、用篮子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么玩?"2、给孩子们简单的说说游戏的玩法,让孩子们自己制定游戏的规则,老师引导。如:两个骰子的数掷出来各不一样时怎么操作?谁先掷骰子?骰子掉地上了怎么算……我们可以设定:两人石头剪刀布,胜利的先掷骰子,然后将骰子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得数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数在方格子纸上涂相应的格子数表示自己造的彩砖数,另一个人接着掷骰子,涂格子,两人轮流,直至将所有格子涂满。3、分组比赛。在活动中遵守共同制定出得玩法与规则,掷完骰子后必须先念出自己所列算式和得数才能进行涂色,两人互相监督纠正。教师巡视,可介入指导。4 、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比。如数格子、或者剪下来拼等。有个别孩子还会有更多好办法,教师鼓励,可提示。摘自幼儿教育网
文章TAG:幼小衔接10以内加减法教案幼小衔接衔接以内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