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经验 > 教学案例背景怎么写,学前班教学案例怎么写

教学案例背景怎么写,学前班教学案例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4 12:28:2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学前班教学案例怎么写

写我曾经教过很多可爱的小孩子,我对孩子比较了解之类的就行了

学前班教学案例怎么写

2,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

课题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 3.教具准备 4.导入新课 5.新课讲解 6.巩固练习 7.课堂小结 8.板书设计 9.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

3,牵手两代教案里的教学背景怎么写

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面对,
一般按照时间逆序的写法来写,最近的经历放在最前面,若你是硕士毕业,则先写硕士再写本科,高中初中一般不填。如果有特殊的奖励或经历的话也可以填上

牵手两代教案里的教学背景怎么写

4,请问一下大家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请给范文嗅了解的告诉下哟

充满原始力的举动。带了一窝云雀蛋回来 掠过教堂的墓地。孤影遥对你们众星,心中惊骇 汹涌河流,呼唤我,想在以后醒来哈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7731639.html

5,如何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案例步骤如下: 一、活动背景(活动主题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二、活动实施 1、第一阶段:学生分别提出想探讨的问题,根据问题师生进行分组。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并在班级交流加以完善。 2、第二阶段:分组开展活动(各组以哪些形式开展活动) 3、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各小组通过开展活动的出的结论和活动中有趣的事) 三、评价小结(从得失等方面谈)
一、要注意把握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区别在于: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课程故事说明道理;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与其它教学论文一样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2.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二、要注意把握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设计和活动实录区别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学科课程中称为教案或教学设计)是根据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主题活动实施的活动过程和指导措施的简要说明;而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6,课堂教学案例怎么写小学语文请给个范文或格式谢谢

案例名称: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案例》 学年:2008 教学片段: (一) 教学线段: 1、过渡语:老师手中的毛线真顽皮,瞧,它们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师出示课件1,显示一条线段)请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 2、如果给你一把尺子,能量出这段线的长度吗? 3、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生说后,他要求同学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让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 (二)教学直线 …… (三)教学射线 1、请大家再发挥想象,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什么样的线?(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课件出示手电筒和太阳的光线,)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线可真不少,我发现这些射线大多都是光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下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过一点画射线,边画边想,能画多少条?(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总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4、出示一组练习 5、请大家以组为单位,比较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异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课件) (1)自己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结果。 …… 反思:关于获取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的论述: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本节教学注重“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与需要去实施教学,促使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促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教师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展示和演示,动手操作感知,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用电脑演示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变成直线,一端延长变成射线。这样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比教师空洞,抽象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究、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如: 在辨析直线、线段、射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 3、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过一点画直线,过两点画直线和过一点画射线能画多少条?的操作题。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概念。 总之,这节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供了适合学生构建知识的学习背景,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获得了深刻的:“做数学”的体验。

7,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课文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3、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还把什么也叫做母亲?(老师、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一见地球妈妈。 2、播放课件,认识地球的美丽可爱。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地球妈妈的笑容消失了!(“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教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通过师生谈话,播放课件,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的求知欲,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灾餮??br>1、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划出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3、感知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活动式”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为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活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 1、学生组成小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2、师生共议,归纳中心议题。(“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在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引导,引出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达成共识。】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爱”。(播放地球“可爱”的课件) (1)地球妈妈可爱吗?课文是怎样写的? (2)朗读、品读、挑战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3)小结: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丽可爱,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保护) 2、小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坏的课件,让学生直接感受。 (2)让学生把查找到的地球遭受破坏的资料读一读。 (3)默读课文内容,谈谈课文是怎样写地球的“易碎”。 (4)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课文的片段,朗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5)小结:看到这些图片,听到同学们这些感受,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这样遭受自己女儿的破坏,我们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观呢?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段话,体会作者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目的原因。 【探究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方法,“活动式”课堂教学重视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知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思、议、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真正认识我们的另一位妈妈——地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好多话想对地球妈妈说,请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吧! 2、结语:听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白,老师很受感动,有我们这些有志的女儿,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妈妈会再变得更美丽可爱。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说一声:地球妈妈,祝您早日康复。 【这一教学环节回应了全文,通过设计有感情的表述,激发情感,强化爱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拓展延伸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商讨保护的办法。 【语文教学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这一具有“延伸性”的作业设计,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出发,体现学习的活动化、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文章TAG:教学教学案例案例背景教学案例背景怎么写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