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知识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免费,1D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免费,1D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26 02:05:1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1D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感受不知道)

1D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

2,谁有初一上学期的语文试卷人教的 谢谢啦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看吧

谁有初一上学期的语文试卷人教的 谢谢啦

3,急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按要求填写诗句。(8分)(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 ,小桥流水人家, 。(4)《<论语>十则》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_____ ______,_____ ____。(5) ,思而不学则殆。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栖息(qī) 猝然长逝(cù) 酝酿(liàng) 昂然挺立B.枯涸(hé) 心旷神怡(yí) 盘虬卧龙(qiú) 峰围蝶阵C.扒窃(pī) 玲珑剔透(tī) 贮藏(chǔ) 擎天撼地D.奢望(shē…) 抖擞精神(sǒu) 仙露琼浆(qióng) 明查秋毫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C.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怅然若失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D.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4.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写一句话,(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2分)我喜欢 ,因为 5.综合实践活动。(4分)(1)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2分)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分)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西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甲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乙在牌子上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甲的生意非常好,而乙的西瓜却少有人问津。请问,就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甲的生意那么好,而乙的西瓜却没什么人买呢?请你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原因是: 二.古诗文阅读。(12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6.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2分) 7 .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2分)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以丛草为林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作青云白鹤观( ) (2)观之正浓(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11.作者从小就有如此闲情,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1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3分)景物描写的句子有: 作用是: 13.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这三句话的重音应放在哪个字上?朗读这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3分) 14.“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中的“探”字可谓一字传神,请你说说“探”字好地哪里?(2分

急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文章TAG:七年七年级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免费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