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知识 >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3 16:38:1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2,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S=1/2*a×t^2,即40=1/2*a×100,求得a=0.8 设汽车所受阻力位f, F合=F牵-f,F合=a×m=0.8×4.0×10^3=3.2×10^3, f=F牵-F合=4.0×10^3-3.2×10^3=0.8×10^3N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3,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

牛顿三定律, 第一: 物体在受力或在受平衡的力时会保持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第二: F=ma, m是物体的质量, a是加速度, F是力。 物体的受的力与物体的 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第三: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相反。 比如说你打墙,你会 疼,墙也会受到一样的力,不过方向不一样罢了

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

4,牛顿运动定律

(1)a=(m1a1+m2a2)/(m1+m2) (2)题目都没有告诉你有摩擦力或与摩擦力相关的量(如正压力,动摩擦因数),就是暗示你此时没有摩擦力的存在,这是解物理题的基本技巧。本题的F合就是那个“恒力”
a=(m1a1+m2a2)/(m1+m2)f=0的时候不考虑阻力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当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追加高一物理一道关于牛顿运动定律

解:第一题,设物理的质量为m, 由题意知物体的所受到的重力为W=mg=80 N,则m=W/g=80/10=8 kg(1) 当电梯加速下降时弹簧秤的示数为60N,则F=60N,加速度a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W-F=ma ,可得a=(W-F)/m=2.5 m/s^2 方向竖直向下(2)若这个电梯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上升,则a=2.5 m/s^2 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W=ma 则弹簧力F=W+ma=80+8*2.5=100 N第二题 (1) 使A,B保持相对静止,则AB都有相同的加速度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单独对A分析,则A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a1=f/m1=12/4=3 m/s^2对A、B整体分析有 F=(m1+m2)a1=(4+6)*3=30 N则水平拉力F的最大值为30 N(2) 若F=20 N <F最大=30 N ,说明A、B依然保持相对静止。根据牛二定律 F=(m1+m2)a2 则AB的共同加速度a2=F/(m1+m2)=20/(4+6)=2 m/s^2对A分析有 f=m1*a2=4*2=8 N 所以A受到的摩擦力f=8 N (2) 若F=40 N >F最大=30 N,说明A、B相对滑动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f=0.25m1g=0.25*4*10 =10 N则A的加速度为a3=f/m1=10/4=2.5 m/s^2对B分析有 F-f=m2*a4则B的加速度a4=(F-f)/m2=(40-10)/6=5 m/s^2温馨提示,第二小题主要要分析出AB保持静止时,拉力F的临界值。如果实际拉力大于临界值则AB会发生相对运动,计算摩擦力时用摩擦因数来求。如果实际拉力没有超过临界值则先用整体法求出共同加速度,再单独对A或B分析,求出实际摩擦力。而最大摩擦力的作用是求出F的临界值。我写的好辛苦啊!能不能加点分!谢谢!

6,牛顿运动定律综合运用

因为当A上升的时候,加速度并不是g。正确的应该是,先设绳子张力为T,而后左边:T-Mg=Ma右边:(M+m)g-T=(M+m)a联立得a,a2/g2就是第一题的解。至于第二题,求T,LZ你懂的。
转.. 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它是研究经典力学的基础。 1.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惯性参照系的判据。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第二定律定量描述了力作用的效果,定量地量度了物体的惯性大小。它是矢量式,并且是瞬时关系。 要强调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会产生加速度,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速度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和物体本身的运动状态有关的。 真空中,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各种物体因为只受到重力,则无论它们的质量如何,都具有的相同的加速度。因此在作自由落体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它们的速度改变是相同的。 3.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说明: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另需要注意: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是同一性质的力。 (4)与参照系无关。

7,高中物理 牛顿定律的知识点及技巧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导学知识要点1.牛顿定律解题步骤.应用牛顿定律解题的步骤是: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③用合成或分解作等效简化;④分段列牛顿定律方程;⑤选择适当公式列运动学方程;⑥解方程并判断解的合理性.例1在车厢内用倾斜绳A和水平绳B同系一个小球,车厢向右作加速运动,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A和TB.现使车厢向右作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则两绳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TA变小. B.TA不变. C.TB变大. D.TB不变.解析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G、两绳拉力TA和TB作用,三力以上作用时常采用分解的方法,将TA分解成TA1和TA2,则有:TA1=G和TB-TA2=ma.由前式可知TA1,和a无关,所以TA也和a无关,则TA2与a无关.由后式可知当a增大时TB必增大,故应选B和C.2.超重和失重.当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就出现超重现象;当物体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就出现失重现象.但这里的超重和失重都是指的“视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只是这时如果用弹簧秤去测量,会发现示数偏大或偏小了.例2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在他蹲下的过程中,磅秤上的示数将 ( )A.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复原. B.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复原.C.先减小后复原. D.先增大后复原.解析人下蹲的整个过程应是先加速向下,再减速向下运动,最后又静止,所以先有向下的加速度,再有向上的加速度,最后加速度为零.那么,先是失重,然后是超重,最后示数又等于重力,故应选A.疑难解析例3 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升降机内有一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质量为m的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 )A.m(g-a)cosθ. B.mgcosθ.C.m(g+a)cosθ. D.mgcosθ+masinθ.解析 物体受到重力G、支持力N和摩擦力厂作用,先将N和厂合成为斜面对物体的总作用力F,则mg-F=ma.所以斜面对物体的总作用力F=m(g-a).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Fcosθ=(g-a)cosθ.故应选A.注意:本题也可以把N分解成竖直向上的分力和水平向左的分力,把f分解成竖直向上的分力和水平向右的分力,然后水平方向(合力为零)、竖直方向用牛顿定律列方程解方程组.方法指导1.整体法和隔离法.与平衡问题一样,在不涉及相互作用力时,首先考虑整体法,在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仍能应用整体法解.例4 质量为M=10kg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滑动摩擦系数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 取斜面和物体为整体,受到重力(M+m)g、支持力N和摩擦力厂作用,将加速度分解成水平向左的a1,和竖直向下的a2,则对水平方向有f=ma1=macosθ=0.61N.注意:这里斜面体没有加速度,所以质量只用m,而不是(M+m).2.弹力和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弹力和静摩擦力又称被动力,它们由其他外力及运动情况决定的.所以一般都先把其他外力分析好,再考虑弹力或静摩擦力;然后再看运动情况,加速运动的由牛顿定律列方程,静止或匀速运动的列共点力平衡方程.例5 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块A、B质量为M和m,A与斜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μ1,,A与B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 ( )A.沿斜面向上,大小为μ1mgcosθ. B.沿斜面向上,大小为μ2mgcosθ.C.沿斜面向下,大小为μ1mgcosθ. D.沿斜面向下,大小为μ2mgcosθ.解析 物体B受到重力G、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厂的作用,B与A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其加速度大小为gsinθ-μ1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下.先将重力分解,设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由牛顿定律得Mgsinθ-f=ma.所以摩擦力为f=mgsinθ-ma=mgsinθ-m(gsinθ-μlgcosθ)=μlmgcosθ.解得结果为正,证明所设方向是正确的,故应选A.
文章TAG:牛顿运动定律教案牛顿牛顿运动定律运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