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知识 >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请书,教师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表怎么写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请书,教师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表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7 19:17:5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教师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表怎么写

1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理论依据2研究原则3研究方法4研究目标5研究内容6研究过程7成果形式

教师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表怎么写

2,如何撰写省教研课题申报书

教研课题申报书在撰写中主要的就是: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等等这些方面的环节事项,对于这些细节上的要求问题,大家可以来兰竹文化网看看。
第一,你对申报的课题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我们在评审是是先看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如...

如何撰写省教研课题申报书

3,如何填写课题申报书

填写课题申报书,需要按要求逐一去填写。具体分为一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课题名称” :要准确而规范地表述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和对象。1、必须高度概括,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和主要内容,恰当地揭示出课题名称与课题研究的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用语一定要准确、明白、具体、符合科学规范。一般用陈述句表述,不宜用“如何培养……”之类的问句形式和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课题名称的表述还应避免价值判断。例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基础。改①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改②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研究。2 、应是符合研究实际的具体问题选题宜小,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做例1: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改: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缩小研究范围)例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改:加“在小学”和“课堂教学中”(加限制性定语)3 、课题题目的表述要合符基本要求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做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原发布者:lilu0312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本文章摘自小木虫网站)1.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确切、醒目、主题明了”。[标题是第一印象也是画龙点睛]。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要反复推敲。题目大小要适中,防止“大题目、小课题”。选题要点切忌“大而空”。题目如有应用背景,则要“明确”,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如果是“交叉学科”,则不能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应是实质上的。重要性/化费时间:题目(摘要):20%——10%立项依据:40%——50%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30%——20%其他:10%——10%2.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规律。源头创新=原始性+惟一性源头: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长江之“源”)“实质性的创新”。3.立项依据编写要领既要有国外,也要有国内——避免评议时说你“不了解国内情况”。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也要有自己的。(不怕与“研究基础”部分有重复)——可以争取“立项依据充分、全面”的评语。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预研发现了什么,言下之意:“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否则反对你的评语言下之意可以是:“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理由:我国的基金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填补空白”;“填补空白”实质上仍是“跟踪”。主要参考

如何填写课题申报书

4,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研究课题申报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许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勿庸置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位目标、生活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生成……成为热门词语和热门话题。我们的课堂日益呈现新变化、新气象。然而,我们还是在许多的课例中发现,不少教师仅仅模仿了新课改的“形”,许多课堂表面上热闹、生动,试图体现新课改的种种新理念。但静心反思时总觉得有许多缺憾。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效率意识的缺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也是全面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课内损失课外补,仍然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实验。   三、研究的目标、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和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   2、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获取新知识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子课题设计:   1、学习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可行性。   2、增强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包括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3、确保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保证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4、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节。包括板书设计、习惯养成、位置移动、引导点拨、课堂总结……   5、开展多元化的数学学习评价。   研究重点:增强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确保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教学的观念: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增强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过程   实验时间为三年,主要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9.2—2009.3)   认真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及有关信息、资料,吸取广大教师的有关经验和体会,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形成较为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案。   (2)实践探究阶段:(2009.3—2009.11)   依据研究方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理念、方法、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加强日常沟通,不定期的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研讨、分析实验情况,完善方案。并将研究资料及时汇总使用,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交流推进。   (3)实验的总结阶段: (2009.11—2010.12)   ①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②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   ③举行课题实验的结题和鉴定活动。   3、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研究学生对具体措施的反应,努力做到“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   (2)观察法: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要素进行第一时间的记录和描述。   (3)比较法:一例多堂,一例多师,平行班对比等,分析相关要素的关系。   (4)调查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学后调查,把握当事者的感受和课堂教学实效获取“定性”与“定量”的双重资料。   (5)个案法: 对部分研究对象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探讨对采取提高效率后的成果。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 部分教师理念异化为目标,在隐藏目标的泛化、扩大化与多维目标的整合中迷失方向。   (2) 热闹的“多言堂”、频繁的合作与讨论,使得不少课堂“形”聚“神” 却散。   (3) 部分课堂过分地拉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下降。   (4) 过度地依赖学具操作、数学知识泛生活化的现象,造成学生数学化思考缺乏,阻碍着课堂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5) 不少课堂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自主与课堂的生成,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畏首畏脚的现象和被弱化的趋势。   2、创新之处:   我们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与新课程密切接触几年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题目变活了,错误变多了,分数变低了”。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我们从农村小学的视角出发思考着。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用数学的眼光捕捉信息、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学起来是很困难的。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和实践体验性,很多家庭作业形式也由原来的书面作业转变成操作实践性作业,有的则需要在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下才能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大打折扣,很难实施见效。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及硬件设施相对较差,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或实践活动往往由于学具量的不足而只能靠老师或个别学生的演示验证一下,大多数学生无法亲历实践的过程,无法在操作中观察、分析和体验。动手能力弱在农村小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的孩子缺乏自主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某些老师仍然迷信于题海战术,高耗低效,让学生练技巧出成绩,把学生当作盛载知识的容器,当作彰显自己教学业绩的筹码。
一、处理好生活和数学的关系如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和生活得到有效的融合,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课堂,但如果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就容易纠缠于生活,影响数学目标的达成,如“搭配”中的教学片段:老师问:“平时同学们喜欢做菜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非常喜欢,老师说,那好吧,现在有三种荤菜,分别是牛肉、五花肉、鸡肉和三种佐料,分别是芹菜、大葱、青蒜。请同学们每次选一种荤菜和一种佐料,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炒出美味佳肴。生1:共有6种。生2:只有5种。老师又说,请讲讲你们的想法。生2:鸡肉炒青蒜搭配不合理,因为这样的搭配炒出的鸡肉一点都不鲜嫩。生3:青蒜炒牛肉不能去腥,应该只有4种。因为教师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一直在生活经验中纠缠,影响了“有序思维”,导致数学思考目标难以达成。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儿童是知识的创作者,当他们主动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因此,教学不是简单的“给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课始,老师问同学们手里是否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通过一小段时间地观察,生甲和生乙出示三角板说,我们俩的完全一样。接着老师又问,他们可以拼成怎样的图形,通过拼接,同学们告诉老师说,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老师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么该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通过一连串地问疑,引导学生很快地说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于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老师再以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肯定,使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走如实例的计算。三、捕捉课堂的精彩瞬间,因势利导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修改原来的预设的教学过程或内容,自然地将意外变为动态生成,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片段:教师问: 、 、 的大小相等吗?生1:化成小数都是0.5,所以他们都相等。生2:这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他们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话,就不能很快的比较出他们的大小。生3: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就是说,被除数相当于分子,“÷”相当于分数线,除数相当于分母,还学习并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字商不变。于是得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3个相同的正方形,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表示出 、 、 ,发现他们也确实相等,验证了以上生3的想法,并告诉同学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至此,从预设到动态生成,可谓波澜起伏,学生在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四、防止片面追求课堂的活动化《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的“数学活动”是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实践与思维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肢体活动。可是有些教师却把这句话片面地了解成“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片面地活动化,如教学“统计内容部分的中位数”的教学片段:老师问:第一组有10个同学,你们都知道各自的身高吗?这一组的同学都说不知道,师说,谁愿意用老师准备的三条皮尺给该组的同学测量一下他们的身高,并作好记录,其他的同学都说愿意并一窝蜂地拥上讲台抢皮尺,结果被身强力壮的三个同学抢到,而其他的同学则在抱怨动作慢、力气小、老师不公平等,教室里一片嘈杂,而且,由于误差,测量的结果不尽相同,三人也在争论不休,学习中位数的主题已偏离成上测量课。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能使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活泼和敏捷,但许多教师的心中都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没有学生实践活动的课就不是好课,于是,不论是哪种课型,课堂上必定设计两人或4人小组表演,一节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五、实行灵活的课堂教学调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有个同学突然举手报告:“某某同学在睡觉。”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同学的身上,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要是指责那位同学,将他批得体无完肤,必将影响课堂进程,会更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灵机一动,走到那位同学身边问:“你一天睡多少个小时,睡的时间占一天的几分之几?”该生眨了眨眼后说:“我一天睡8个小时左右,占一天时间的 。”学生马上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数的认识”这个问题上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要适度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变化,一节课中要适当让学生的大脑松弛一下,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新的“紧张状态”;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节奏要主次分明,避免单调枯燥或琐零乱,讲授时要松紧适宜,内容要难易交替,安排详略得当,教师只有善于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到互动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上,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章TAG: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请书教师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表怎么写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