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知识 > 大班科技节感想教案,火箭为什么能上天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科技节感想教案,火箭为什么能上天幼儿园大班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31 08:28:21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火箭为什么能上天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探索中了解火箭升天的基本原理,感受科学的神奇。  2、引导幼儿在简单的操作中,初步了解物体的反作用力,体会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准备】神七升天实录、气球若干、放烟花图片、穿天猴(鞭炮的一种)两个。【活动过程】  一、观看升天 扣人心弦  1、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七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神七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2、 自由讨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上天?”  (分析:导入开门见山,通过观看神七升天,让幼儿又自主性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更加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二、探索原理 动手操作  1、 在生活中找现象  教师展示放烟花图片,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  过新年时,小朋友知道烟花是怎样飞上天的吗?  教师户外燃放穿天猴,请幼儿观察穿天猴升天现象。  一起说一说:“此现象和火箭升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 在操作中找答案
为民教育有你想知道的一切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火箭为什么能上天幼儿园大班教案

2,幼儿园大班教案在科技馆里活动反思

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三、 探索新知  1、 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 指名列式,板书。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 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4、 将答案写在书上。  5、 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不明白啊 = =!

幼儿园大班教案在科技馆里活动反思

3,科学绿色卫士的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垃圾哪儿去了》主要是让孩子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从而使得幼儿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先出示了一张堆满垃圾的课件图片,请幼儿看一看,说说这些是什么?讨论垃圾的含义。使幼儿知道没有用的,准备扔掉的东西,我们叫做垃圾。再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除了垃圾还有什么?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动作,为什么他要这样做?从而使幼儿知道垃圾会引来苍蝇等虫子,会散发臭味,产生细菌和病菌,污染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 第二环节中,我请幼儿想一想,说说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个孩子的经验能够引起其他孩子对相关经验的回忆、联想甚至推论,所以当第一个孩子说了在幼儿园发现的某样垃圾后,幼儿的思维便总是停留在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做手工剪下来有垃圾;吃完苹果后有垃圾;喝完牛奶的袋子也是垃圾、擦过鼻涕的餐巾纸也是垃圾等。后来经过老师的引导,幼儿的思维有所发散:妈妈切菜有垃圾;吃完东西的袋子、皮是垃圾;家里用破的东西是垃圾;爸爸吸烟的烟蒂是垃圾等,回答问题的气氛越来越踊跃。讨论结束后,我也展示了一些图片,如工厂里的垃圾、饭店里的垃圾、菜场里的垃圾、超市里的垃圾等等,又拓展了幼儿的经验,使他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垃圾。 活动的第三环节中,为垃圾分类是本活动的重点。我先出示了一张漫画《垃圾山》,请孩子们观看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提问: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垃圾,如果不处理的话,就会象图片上的一样,破坏坏境,有害我们身体健康。你知道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办法来处理这些垃圾吗?大部分的孩子都说用火烧掉。我告诉幼儿:有的垃圾是可以焚烧的,但有的垃圾焚烧后会发出有害的气体。因此科学家们根据垃圾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除了焚烧之外,还有填埋和再回收利用。同时,我出示了三种垃圾分类的标志: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有害垃圾的标志。在确定选择标志的时候,我上网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到垃圾回收的标志其实有很多种,而且有的还分得比较细,比如不可回收的垃圾还可以分为厨房垃圾和生活垃圾或其它垃圾等;还有固体垃圾、液体垃圾、有害垃圾等等。而作为幼儿园的孩子,需要掌握的是一些粗浅的知识,树立他们初步的环保意识,如果分得太多太细,反而不利于他们掌握,所以我选择了这三种标志。另外,科学活动枯燥乏味,幼儿常常保持不了多长的兴趣。因此,在幼儿认识理解后,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垃圾的图片,请他们想一想,给这些垃圾分类。让活动从观看课件图片过渡到实际操作,由静至动,既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孩子们爱动手操作的特征。在第一次分类投放垃圾时,有的幼儿对垃圾的材质还不是很清楚,如塑料、铁质的垃圾,可以分辨简单的纸类垃圾;有的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能较好的分类。所以当幼儿分好后,我邀请个别孩子介绍了自己的方法,再大家讨论是否正确,对有争议的问题,老师给与正确的解释,然后再让他们把垃圾重新分类。幼儿经过了两次的垃圾分类,不但获得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体现了在探索中学习,教、学、做的统一的教育观念。

科学绿色卫士的活动反思

4,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绿树教案与反思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月舞帘影625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绿树》教案与反思活动意图:  我们生活的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树,千姿百态,随着季节轮换树还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树叶随风飘落,还有一些树没有落叶子。孩子们有着去了解和探索的兴趣,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落叶树和常绿树》。让孩子在认识树的基础上,抽象出一些树普遍特征,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比较,从而认识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解答自己的疑问。知道秋天,并不是所有的树都变黄落叶的,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些树叫常绿树。而到秋天就枯黄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活动目标:  1、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  2、感受树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和好处。  活动准备:  各种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树叶,两张特征显著的树的图片。  一、经验回顾、周围的树  1.(出示汉字“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  2.这些树中,你认识哪些树?  3.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  (1)认识落叶树  出示两张图片,看一看这两种树有什么不一样?(出示柳树图片)你认识这棵树吗?这是什么树?瞧,这棵树怎么样了呢?(认识新词光秃秃——光秃秃就是树叶都掉光了),对了,这棵树上光秃秃的,他难道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光秃秃的?那它什么时候长叶子的呢?(幼儿说)原来,柳树春天也是这样茂盛,为什么现在会变的光秃秃的呢?(树叶掉下来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雨从哪里来》 教师:屈老师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了解“蒸发”、“雨是怎么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达、操作及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3、了解雨与人们的关系。 教学准备:磁带、玻璃杯、玻璃片、酒精灯、烧杯、火柴等实验用具等,投影机、课件《小雨点旅行记》。 教学过程: 一、听,什么声音?(下雨啦) 二、讨论:雨的种类及好处与危害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来讨论雨。” 提问: 1、你们看见过什么样的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震雨) 2、下雨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 (好处:下雨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灌溉庄稼、花草树木、) (坏处:如果雨下大了会造成灾害) 3、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雨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和猜测,激发幼儿探索的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实验:雨的形成 教师操作: · 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把烧杯中的水加热并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蒸发。 · 启发引导幼儿说说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启发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教师总结:水遇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升上天-----遇冷----形成细小的云滴---小云滴相互碰撞凝结成大水滴---当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就从云中落到地面,就形成了我们看见的雨。 四、观看课件《小水滴去旅行》 引导幼儿说说雨的形成。 课程结束。(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文章TAG:大班科技感想教案大班科技节感想教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