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幼儿园中班社会课著名的音乐家的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幼儿园中班社会课著名的音乐家的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10 12:14:56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幼儿园中班社会课著名的音乐家的教案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你好

幼儿园中班社会课著名的音乐家的教案

2,急需幼儿音乐教案中班是详案谢谢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快乐的汽车目的:1、 能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模拟各种汽车。2、 体验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乐趣。准备:1、 观察过各种汽车,玩过各种玩具汽车。2、 做过“小司机”的音乐游戏,熟悉红灯、绿灯、转弯的音乐信号。3、 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片断以及完整的游戏音乐。过程:1、 在音乐声中,幼儿拿着玩具汽车互相观看、自由交谈。2、 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汽车。①你最喜欢什么汽车,为什么?请你们学一学。②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请幼儿合着节奏做模仿动作。③出示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汽车最主要的特征。④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动作,并相互学习。⑤重点模拟两种汽车,如消防车和警车,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和表现。⑥在快节奏音乐的伴随下,幼儿自由表现汽车,音乐一停就摆好造型,相互欣赏。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车,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如“我是警车,在执行任务”。3、 幼儿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汽车。①刚才我们合着音乐想出了许多有趣的动作,现在我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②合着慢节奏的音乐,幼儿创造性地表现汽车,想像此时汽车在干什么,如“消防车要安全回家了”等。③现在我们来完整听一遍音乐,想一想音乐节奏快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音乐节奏慢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怎样用动作来表现。④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配上合适的动作。4、 游戏:快乐的汽车。①你们工作得真认真,现在该回停车场了。听,一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②教师用钢琴弹出高音、低音和刮音,启发幼儿听辨出绿灯、红灯和转弯的音乐信号。③游戏开始,教师弹出不同节奏的音乐,鼓励幼儿边听辨节奏和明显的音乐信号,边创造性地游戏。④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抱着玩具汽车回“停车场”。

急需幼儿音乐教案中班是详案谢谢

3,中班音乐教案顶一顶

中班音乐 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的旋律,能清楚地唱出歌词。 2 、感知歌曲弱起节奏,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尝试接唱。 3 、感受上幼儿园的愉快心情,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准备 1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 2 、学习 DVD 。 活动过程 1 、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 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 、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 “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 、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 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4 、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 1 )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 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 2 )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 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 3 )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 4 )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 时表扬。 5 、出示“小朋友”图片。 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6 、欣赏儿歌。 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7 、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8 、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9 、引导幼儿尝试根据图片的提示和教师接唱。 ( 1 )教师:除了大家一起演唱之外,我们还可以试一试接唱。 ( 2 )教师介绍接唱的方法:教师演唱蓝字部分,让幼儿试着接唱后面 部分。 ( 3 )教师与幼儿练习对唱。 10 、复习歌曲。 活动延伸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教师: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快乐、高兴等) 教师:幼儿园的生活多美好,我们大家都爱上幼儿园。

中班音乐教案顶一顶

4,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蚂蚁搬虫虫

活动过程:  一、小小鸡跟着妈妈到草地上玩。  1、入场。 “今天天气这么好,跟着妈妈到草地上去玩吧!。”(边说边入场)“我们出发咯!”  2、音乐响起,幼儿跟着老师边走,边做动作。走到场地中央。  3、小小鸡在草地捉虫子吃。 师引导:“宝宝们,那里有好多小虫子,我们赶紧去捉啊!”边做动作可以边说:“捉小虫,捉小虫,小虫小虫真好吃!”“看那边还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 水彩笔)。 (教师)昆虫图片,示范纸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课前请把学生收集来的昆虫图片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感受。 (2)上课请学生对图片上的小昆虫进行分类,要求学生说说昆虫的特点。(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昆虫的特点。 2.实物展示,分析理解。 以蝴蝶制作为例,分析外形。 (1)出示蝴蝶标本。 ①讲解外形。 蝴蝶的外形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 ②讲解形的对称。 蝴蝶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引出对称形。 列举一些对称的现象。 ③分析蝴蝶花纹与颜色。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3.制作方法,加强体验。 (1)创设问题。 ①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②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③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蝴蝶。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按教科书第25页上面的图解进行折叠。 ②参考教科书第24页下方蝴蝶图例,把折叠好的纸张用纸条中间扎紧作为翅膀。 ③把纸卷成筒状作为蝴蝶的身体,并和翅膀粘合。 ④用碎纸或水彩笔进行图案装饰。 4.欣赏其它纸制昆虫,拓展思路。 欣赏教科书第24、第25页的作品,谈谈还有那些折叠及装饰方法。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中班教案好听的水乐

活动目标:1、尝试用竹筒内的水声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2、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有的节奏知识2、竹制杯子若干、水、调羹活动过程:一、 导入(价值分析:通过观察,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听歌曲《摇篮曲》进入活动室。1、提问:请看看这三个杯子,里面有什么呢?2、提问: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它们每个杯子的水量都不一样。二、听一听(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发现水量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也不同。)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www.smtxjs.com2、提问: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个高、中、低?3、提问:老师和你们一起先敲水最少的杯子,声音是怎么样的?水最多的呢?小结:水少的杯子敲起来又细又长,水多的杯子敲起来又粗又短。三、水杯演奏会(价值分析:运用不同水的音域高低进行伴奏感受水伴奏的乐趣。)1、听歌曲《摇篮曲》,尝试打击水杯为乐曲配伴奏2、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回小指挥,让水娃娃唱起好听的歌曲吧3、老师给你们的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和它们做游戏好吗?(分别给各个水杯加红、黄、兰颜色)
看到这首歌曲时我就在思考:我该怎样来让我的孩子们理解歌曲,表现歌曲。首先我用故事《老虎爸爸造房子》续编了一段故事引出:客人来了,虎妈妈觉得敲门声把邻居都惊扰了,于是,老虎爸爸就采用了一个现代化的工具,让邻居们听不到而自己家却能清晰地听到的一种工具,是什么呢?孩子们因为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大家齐声说安装上门铃这一很好的现代化工具。于是孩子们开始欣赏了歌曲《小门铃》。 一、热身运动:按铃 第一次按铃:小朋友们按照老师的节奏叮咚叮咚按铃,有几个门铃坏了,弹不起来了,怎么办? 第二次按铃:弹跳式按铃,目的让孩子们按出休止符号。 二、欣赏音乐: 第一遍音乐:听第一次门铃一共响了几次,5次,以此类推请小朋友听出歌曲中出现了几回门铃声,每一次响几声。 第二遍音乐:请小朋友听听第一次按铃告诉我们什么事?第二次、三次、又告诉我们什么事? 三、学唱歌曲: 通过按门铃的表演形式学唱了几遍后,提出门铃弹跳不上来,重点学唱休止符的唱法。 四、表演结束: 请节奏按得好的小朋友表演并鼓励表演。 本次活动主要以幼儿按门铃的方式打出歌曲节奏,有了热身练习,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通过模拟表演的形式一次又一次练唱让孩子们很快学会了歌曲。只要老师找出歌曲中的节奏运用游戏表演的形式,把看似难的化解成简单的动作,让学唱更通俗易懂、更加生动有趣。

6,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谁的尾巴最好看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1、 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  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  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 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  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大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  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  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4、 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游戏揪尾巴,  巩固幼儿对尾巴的认识师:我们来玩个揪尾巴游戏吧,每个小朋友从别人背后揪一条尾巴,然后快速跑回做位好吗?  幼儿随音乐玩揪尾巴评:幼儿快乐地玩着游戏,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兴地举着战利品。然后请孩子们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  五、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启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1、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是什么样的,怎么知道的?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如(谁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鸟的尾巴像小板凳。谁的尾巴像最有趣?袋鼠的尾巴最有趣,乌龟的尾巴最有趣)等。  小结:不同的小动物有着不同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来和大家分享。  六、1、画尾巴师绘画一些小动物,幼儿添画尾巴2、 尾巴配对幼儿可将动物和尾巴配对,也可将特征相似的尾巴放一起3、唱尾巴4、幼儿戴头饰自由表演唱歌曲

7,中班音乐大家合作力量强教案

(一)目标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2.了解集体游戏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重点、难点:感受音乐的节奏、结构;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轮流的合作方法。(二)准备1.旅行舞音乐:《库乞乞》mp3、导游旗三面分别写上数字“3”、“4”、“5”;大纸一张、记号笔一支;海边游玩和登山的照片。2.幼儿14人,小椅子围成半圆形。(三)过程1.说说快乐的旅行。教师:“老师最喜欢出去旅游了!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2.初步感受音乐,大家一起快乐地“库乞乞”。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参加我的音乐旅行团,旅行的时候有首动听的曲子,仔细听——播放音乐《库乞乞》——教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声音,谁来学一学?”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注意里面的“︱库 0︱库0︱库 乞︱乞 -︱”,并带着孩子一起念音乐里的这个部分。教师:“猜猜看,什么是库乞乞?”教师:“旅行中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就会说︱库 0︱库0︱库 乞︱乞 -︱”。教师:你觉得旅游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开心!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时候的快乐时刻,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在海边游玩、和爬山登上山顶时的快乐。教师:“海边游玩真开心,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做三件快乐的事,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库 0︱库0︱库 乞︱乞 -︱”。(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教师:“登山时,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登上山顶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投入到登高望远的情境中。)教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让我们大声地说︱库 0︱库0︱库 乞︱乞 -︱”。3.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教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吧!先去海边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顶啦!(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教师:“发现了吗?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教师:“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层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库乞乞”。层次2: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层次3: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层次4: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4.合作游戏“快乐的旅行团”。教师出示“导游旗”。教师:“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海边和高山,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发吧——”层次1:教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层次2:把导游旗递给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旗子上的数字找到相应的游客人数组团;出示另外两面导游旗引导幼儿分别组团,在音乐声中三个旅游团一同出发。层次3: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想做导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轮流的方法合作游戏,并且明确在音乐进行到“库乞乞”的时候进行轮换。三个旅游团在音乐声中游戏并轮换导游的角色。5.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教师:“除了海边和高山,你们还想到哪里玩呀?”感悟和反思:这是一个中班的活动,老师们普遍感觉中班的孩子既不像小班孩子那么天真、可爱各方面的能力也没有大班孩子好,因此中班的小朋友常常是教学评比、教学展示活动中“没人要”的那群孩子,但是这个活动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上都非常适切当下的中班孩子——作为活动载体的音乐《库乞乞》结构鲜明、节奏感强,长短适宜很适合中班的孩子来感受;以旅行、旅游中的海边游玩、登山等从孩子们生活经验中来能引起孩子共鸣的事物的为情节、情境把音乐具体化;渐渐学会合作也是中班孩子的“必修课”活动中的难点便是“轮流”这一合作的方式、方法。所有的教育价值都蕴藏在了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听吴佳瑛老师上课最大的感触就是整个活动中所体现的理念,她把那些写在纸上、喊在口头的《新纲要》中的理念化作了教育实践,化作了幼儿真实的发展过程!她的教育行为时时刻刻都体现了教育的智慧和耐心——她的一言一行都顺应了孩子的兴趣,尊重了孩子独有的经验,她善于倾听、理解孩子因此她总能发现孩子言行中的亮点,并结合孩子自身的经验引导他们自主地去发现和理解。如果把一个集体活动比喻成是一段“寻宝的旅程”那老师就是和孩子一起寻找宝藏的朋友。
搜一下:中班音乐《大家合作力量强》教案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音乐音乐活动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