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徐悲鸿的奔马教案,徐悲鸿画奔马图表达内心焦虑

徐悲鸿的奔马教案,徐悲鸿画奔马图表达内心焦虑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2 02:34:09 编辑:张老师 手机版

他连夜画了“奔马图”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徐悲鸿听说国难临头,我们很担心,这匹马奔马的角度几乎是全正面,属于极难把握的大视角,画笔传达感情,徐悲鸿把马和它们饱满的政治热情结合起来,体现了对民主的渴望和人民革命的胜利,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徐悲鸿我生活中画的画很多奔马。

 徐悲鸿的《 奔马》简介

1、 徐悲鸿的《 奔马》简介

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他的“奔马”四蹄腾空,鬃毛和尾毛挺立向前。用笔健健,笔墨丰富,与中国画的写意线条和西方的明暗技法巧妙结合,显得既有中国画的骨本笔法,又有强烈的立体感。整幅画水墨淋漓,博大精深,气势磅礴,在中国画中独树一帜。画笔传达感情,徐悲鸿把马和它们饱满的政治热情结合起来,体现了对民主的渴望和人民革命的胜利。这匹马奔马的角度几乎是全正面,属于极难把握的大视角。骏马迎面冲锋,给人前所未有的震撼。他那雄浑浑厚的笔法乃至最终的全马整体造型,都表现出他书法中那种无边无际、崇高有力的纪念意义,他的笔法也表现出朴素的审美特征,使画面整体体现了中国的审美境界。

 徐悲鸿的作品《 奔马》的解说词

2、 徐悲鸿的作品《 奔马》的解说词

这幅画,高3.26米,宽1.12米,被列为徐悲鸿 life的最大原画。这位大师用大胆的泼墨和优美的线描写意,着重刻画了马的神韵和气质。

3、 徐悲鸿创作的《 奔马》主题思想是什么?

徐悲鸿我生活中画的画很多奔马。更著名的图片是右边的那张,从这幅画的题字来看,这幅奔马图是1941年秋第二次长沙会战时所作。此时抗日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于是想尽办法反复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的咽喉重庆,第二次战役我们战败,长沙被侵华日军占领。我们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举办了一场艺术展览来筹集资金,徐悲鸿听说国难临头,我们很担心。他连夜画了“奔马图”来表达自己的焦虑,此画徐悲鸿头、颈、胸、腿等转折处用饱满奔放的笔墨勾勒,鬃毛尾用干笔扫出,浓淡干涩变化自然。马腿的直线细而有力,像一把钢刀,穿透纸的背面,而腹部、臀部、鬃毛尾的弧线则非常有弹性和动感,整体来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很强,向前伸展的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突破了画面。

文章TAG:徐悲鸿奔马教案焦虑内心徐悲鸿的奔马教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