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语文教案模板小学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教案模板小学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0 07:53:02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http://jy51.net/teacher/list10.asp?cid=10&id=82093上面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语文的教学工作开展离不开事先制定好的教学教案。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猫的性格古怪。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性格特点进行具体细致描述的,并体会作者的爱猫之情。 3、学会围绕一个意思,举两三个事例,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生动性。增强学生的语感。体会并朗读出猫的古怪性格。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5课 《猫》板书课题。这篇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不同时期的猫,分别是? 2、这篇课文里运用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四字词语,我们来复习一下。谁来领读。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跟读。 谁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出概括大猫和小猫性格特点的词语?(生回答:大猫:性格古怪、小猫:淘气可爱)师板书 二、接触猫的“古怪” 1、可爱的小猫,全身洋溢着淘气与生气,长大后又是那么的古怪。 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猫的古怪写具体的。 2 、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能概括猫性格古怪的三个词语?并把这3个词所在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三、剖析猫的“古怪” 1、老实 (1)文中是怎样描写猫老实的? 课件出示: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2) 老实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师:它的确很乖。老师认为可以把这个乖换为听话,可以吗?你体会到什么?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听话。 课件:比较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乖”用得好,拟人化,把猫当可爱的孩子写,表达了爱猫之情。) (3)指名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猫的老实和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出示课件。 2、贪玩 师: “贪玩”的句子。 出示: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1)猫出去一玩就是多长时间?“一天一夜”你体会到什么?(出走的时间长,玩的时间长,这可真是一只贪玩的猫) (2)、“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去掉这个任凭可以吗?(课件出示)说说都有谁会呼唤它,会怎样呼唤,猫的表现又是怎样。( “不管”谁,“无论”谁怎么呼唤都不会回来。)它已经玩到山坡上,玩到树上,玩到村外去了,这可真是一只:生:野猫、疯猫。这可真是一只贪玩的猫啊!) (3)谁能读出猫的贪玩,指名读。课件出示。 3、尽职 师:贪玩归贪玩,抓起老鼠来,这只猫还是非常尽职的。 (1)、指名读:出示课件:“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2)填空练习:听到老鼠响动,想一想可以填什么词语? 它屏息凝视( )心 听到老鼠响动 —连就是几个钟头( )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心 师:(猫在捉老鼠时能专心,有耐心,有决心。这真是一只尽职的猫啊!) (3)谁能读读这段话,读出猫的尽职。课件出示。(师评价:你们的决心可真大) (4)下面分组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老师来读第一句。 (5)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老师读的是中心句,我们读的这三方面特点都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6)课文用了哪一个表示转折的词把这三方面的性格特点连起来的?(可是) 板书。课件。猫性格可真是古怪!我们能不能在古怪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书上用的哪个词?(实在) 师:“老实”、“贪玩”、“尽职”三个完全不同的特点,但是它们却出现在同一只猫身上,怪不得作者说:(课件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只猫还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3、温柔可亲——一声不吭 (1)、从哪体会到猫温柔可亲? 出示:A、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① 这里用了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和前面“乖”的用法一样,都把猫当成了孩子来写。谁知道是哪两个? 指名说:蹭和抓痒。 这都写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② 谁来读读。指名读。 ③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把老舍爷爷的爱猫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2)师:还有吗? 出示:B、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a读懂了什么?(把脚印比作小梅花,多美啊,尽管是猫踩脏了稿子,但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朵朵小梅花) b(想象对话。随机出示课件。猫:你写的字真漂亮啊!我给你配上几朵小梅花吧!老舍:这不是一幅字画吗?朵朵梅花馨香四溢。) (3)除了从动作写出了猫温柔可亲,还从哪写出?(叫声)指名读。 出示: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A猫的叫声怎样? b从哪体会到猫的叫声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c我们来听听这丰富多腔的叫声,指导朗读。 这哪还是简单的叫声啊,这简直就是在欣赏什么?(乐曲。) (4)猫在高兴时温柔可亲。但它在不高兴时,又怎样? (课件出示): “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5)男女生分读:女生读高兴时的温柔可亲,男生读不高兴时的一声不出。 4、师:这只猫一会儿温柔可亲,一会儿一声不出,这两个特点是不是有些矛盾啊? (1)看看第三自然段,能不能也用一组矛盾的词语概括出来?胆小——勇猛(板书) (2)大猫的胆量可真奇怪,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女生想想怎样读出猫的胆小,男生要读出猫的勇猛。(分读) 5、刚才我们学习了前三个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小卷。 (1)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纸条,把空填一填。 (2)展示台出示并总结板书内容。(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有时什么都怕,有时又十分勇猛。这只猫实在有些古怪!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写的,以前我们接触的一个中心句都是统领一段,而这里确是统领3段,这也是一种构段方式。) 师:老舍先生紧紧围绕“大猫古怪”写了“三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猫。 7、想一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学习方法学习猫性格古怪这一部分的? 归纳学习方法: 1、找猫的性格特点。(知特点词) 2、自读,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猫的特点的?(找特点句) 3、通过重点语句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品特点语) 三、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学习方法,分小组学习第二部分。 汇报交流: 1、我们知道了小猫的特点是:淘气可爱 2、这个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写猫淘气可爱的不是很清晰,老师提示一下,我们可以从猫玩耍的不同的场所来找? 师:这么淘气的一只猫,老舍先生生气吗?从哪儿看出?(绝不会责打它)老舍先生说它是那么(学生齐读: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这里老舍先生又把猫当成了什么来写?(孩子) 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的爱猫之情。 4、让我们把作者对猫的喜爱读出来,配乐齐读第4自然段。。 四、回读全文 师:一只猫,老舍先生用如此富有深情的语句把它描述得栩栩如生。这一切都来自于老舍先生对于猫真挚的感情。无论是淘气可爱的小猫还是古怪的大猫,都是老舍先生的最爱。 五、作业:小练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2—3人) 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二、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出示)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出示课件) 去了几次?什么时间去的?每次都见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板书 5、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语句。 6、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了那些语句?读给大家听听 7、你找到了那些句子?(出示句子)从中能看出什么?(板书:榕树大)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2人)全班一起来读读,读出榕树的大来! 8、还有什么?(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2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板书:充满生机)(学生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同学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9、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播放录像) 10、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1-2人) 11、多么奇妙的景色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 1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八字然段!(齐读) 13、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 14、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一次经过了这个地方,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 (录像)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我们又一次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让我们继续拍掌…… 15、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很多鸟)板书 16、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找出来读一读 17、除了鸟很多外,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小鸟很快乐) 18、从哪能看书来?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你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1—2人). 19、多么热闹的景象!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一下12、13自然段。(齐读课文) 20、看到此情此景,作者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呀!) 21、谁来再读读这句话?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感觉?全班齐读 22、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鸟的天堂”的奇妙景色,那么“鸟的天堂”指得是什么?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小组讨论交流) 23、只要我们能够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那么,其实处处都可以称为“鸟的天堂”,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天堂! 24、“鸟的天堂”因为巴金的这篇文章更加美名远扬,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今天的作业就是为“鸟的天堂”写一份导游解说词或设计一份广告词,让“鸟的天堂”因为我们的生花妙笔更加扬名万里! 25、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相信会给同学们很多启示。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请给范文

[yǔ wén]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编辑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请给范文

4,小学四年级语文云雀的心愿教案模板

  《云雀的心愿》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性。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四年级语文 《云雀的心愿》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云雀的心愿》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 造句 。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认真朗读课文,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指导课   预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3、借助课文语言,体会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预习过程: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不会的字看生字表,生字表上没有的查字典,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读后盖上拼音,读生字表,读错的多读几遍,全读对为止。   2、从课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画下来,并读准字音。   3、读2、3遍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恰当。读得有感情更好。   4、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以下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查工具书。   连绵起伏:_________________   奇迹:_____________________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遍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   预习后质疑:   预习了课文,我有以下问题不明白:   ————————————————   第二课时 展示提升课   一、 导入课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心愿是什么?同学们的心愿可真多,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实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云雀的心愿》——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1、出示词语   讨厌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枯枝败叶 漫天飞舞   邀上 泛滥 凶猛 贫瘠 埋怨 乱砍滥伐   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读,并面向全体学生纠正读音——齐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交流)   二、读书感悟   过渡:对,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云雀的心愿。   (一)突出中心(课件出示中心段落)   1、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思考一下。   (1)指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板书)   (2)指导读出“重要” (评价:抓住重点词句读书)   2、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正是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这次旅行,使小云雀明白了这一点,同学们,让我们和它们一起去旅行吧。   (二)学习2-----10小节   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小云雀和妈妈飞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交流)   1、 咱们就跟随小云雀,先去沙漠看一看吧。它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读给大家听。   (1)指读   (2)自由读,你有什么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风沙这么大,怪不得小云雀会埋怨地说:“这里风沙真讨厌!”——指导读   (4)沙漠里的环境如此恶劣,让我们看看云雀妈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 指名读———范读——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吗?(指导读)   (5)咱们合作一次,(分角色读)   2、 过渡: 此情此景真是让我们心疼呀,没有了森林的保护,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实,乱砍滥伐带来的后果还远远不止这些,小云雀跟着妈妈越过沙漠,又来到了哪里?   (1)指读(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默读这段文字,想一想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读——指导读(通过你的读,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河水的凶猛。)   (3)河水真是凶猛啊!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他说: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指导读   (4)云雀妈妈告诉了我们河水凶猛的原因:范读-------听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指读。    总结 :同学们,没有了森林的保护,洪水泛滥成灾,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3、 森林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为什么被称为森林水库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0节,边读边思考。   (1)自由读——指读   (2)森林是怎样蓄水的?——指读   (3)指导读反问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总结:森林可以储存那么多的水,有了这座大水库,河水就不会泛滥成灾,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4、 过渡:小云雀和妈妈越过贫瘠的沙漠,飞过凶猛的大河,当它又累又热地飞回家时,它高兴地说:妈妈,我们的家真凉快呀!   (1)同学们,这么热的天,小云雀为什么会感到凉快呢?   (2)交流:空调有什么作用?森林是怎样调节温度的的?   ————指读——齐读   总结:同学们,森林冬暖夏凉,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调节气温。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 总结全文   旅行结束了,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让我们再来齐读云雀的心愿,(课件出示)   三、 拓展   同学们,小云雀的心愿会实现吗?来年春天它会邀上哪些小伙伴来种树?会种些什么树?----------几年过去了,那片贫瘠的沙漠会变成一片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所思所想。   (1)生写   (2)交流   总结:同学们想象真丰富,让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是我的心愿,相信也是大家的心愿,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家园会因为有了更多的绿色更加精彩。    小学四年级语文《云雀的心愿》教案模板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 教育 。   教学重点:   认真朗读,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心愿”什么是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吗?   2、补充课题导入: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就连我们的小云雀都有一个心愿。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它的心愿?把书本打开,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云雀的心愿。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自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检查自读   a、 出示生字,学生板演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b、 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   讨厌 树冠 冲垮 冲刷 茂密 云雀 土壤 擦去 绿洲 空调器 枯枝败叶 漫天飞舞 乱砍滥伐   c、 指名读课文 集体评议   d、思考: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 指导分段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 小云雀它们到过哪些地方?   (2) 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   三、 作业   1、 抄写词语   (1) 分析字形   (2) 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新词。   2、回答: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飞呀飞,它们最先来到了什么地方?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2)指名读第1--4自然段。是不是这样呢?我请同学朗读一下第一段   “漫天飞舞”是什么意思?   “贫瘠”是什么意思?“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相机板书:漫天飞舞 贫瘠 砍)   (3)指导朗读。   (“漫天飞舞、睁不开眼、乱砍滥伐、贫瘠”等词要重读。小云雀的话要用埋怨的语气读,云雀话要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指名试读,分角色读。   (4)小结段意 练习说话   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树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   2、细读第二段。   (1)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2)自由读第5--10自然段。   A 、“咆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河水像脱缰的野马?   B 、河水为什么会这么凶猛?理解:河堤 汛期 泛滥成灾。   C 、“蓄水”是什么意思?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理解词语:树冠、苔藓、渗、储存。   D、比较句子: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说说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哪句话语气更肯定些。(告诉学生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更肯定些)   E、指导朗读第二句话。(相机板书:泛滥成灾)   (3)指导朗读 (描写河水泛滥的句子要读出气势汹汹的样子。小云雀的话要用害怕的语气读,读话显得无可奈何)   (4)小结段意 练习说话   河流上游的森林被砍光,河水泛滥成灾 。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   3、细读第三段。   (1) 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   (2) 自学课文。讨论:为什么森林是空调器?   (3)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   (4) 指导朗读。   3、 细读第四段   由此,小云雀产生了一个怎样的心愿?   (1)齐读课文。   从小云雀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4、总结课文内容   (1)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引导学生从乱砍滥伐、森林会变成沙漠、河水会泛滥成灾、森林是水库、是空调器等方面练说)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 指导复述课文   五、 作业   1. 组词   tiao( ) mai( )   调 埋   diao( ) man( )   2.改写句子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 )   (2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不就是云雀的心愿?   ( )   3.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没有……;没有……;有了,所以……)    小学四年级语文《云雀的心愿》教案模板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讨厌”“乱砍滥伐”“泛滥成灾”“贫瘠”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云雀的心愿。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齐读课题。   质疑:初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   二、 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那个夏天发生的 故事 。   2、通过读书,你们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最后两段话   板书:沙漠变绿洲   再读这段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板书:森林重要   三、精读感悟   过渡:森林究竟有多重要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去看看吧!   (一)沙漠   1、指名读2—4自然段,相机评价。   2、 方法 指导:读 文章 要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读成画面,读人物的语言,要揣摩人物说话的情感。学生练习。   3、展示   4、小结:想象着读,体会着读,就能把课文读好。   (二)大河   1、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体会人物的情感,自己联系5——10自然段。   2、展示   3、采访:小云雀,你为什么挨近了妈妈?   云雀妈妈,你为什么叹一口气?   4、森林的蓄水作用云雀妈妈是怎么介绍的?了解总分总的介绍方法。   (三)森林   1、我们到小云雀的家,你又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默读11——13自然段。   2、交流。板书:调节温度   3、再来看云雀妈妈的介绍,比较10、13自然段,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   (四)总结拓展   乱砍滥伐,森林变沙漠,黄沙漫天飞舞,洪水泛滥成灾;有了森林,冬暖夏凉。森林的作用何止这些?谁还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   老师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读一读?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补充资料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迁移训练   1、冬去春来,小云雀邀请小伙伴到沙漠上去种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云雀,请你根据课文内容邀请你的小伙伴,可以选用下列词句,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话语。   2、师生共同邀请。   总结:听了小云雀的话,今后该怎么做,让我们用行动来回答。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最难写的是哪个?要想写正确,需要注意什么?要想些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范写——描红——临写——反馈评价。找同类字,再写。

5,义务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下载

http://www.21cnjy.com/http://www.xkbw.com/YuWenXR/http://ywtd.zhyww.cn/gb/node/2007-10/19/default.htmhttp://www.pep.com.cn/xiaoyu/http://www.xkbw.com/Reg/User_RegPost.asphttp://www.xxyw8.com/

6,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1   1.品味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重点   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难点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认读本课生字。   2.做“开火车”的游戏给本课生字口头组词。   3.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小组朗读课文。   2.学习第1、2自然段,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1)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   (2)学生交流汇报优美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   (3)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A.理解体会:哪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   B.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这两个短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将东风赋予人的特征,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A.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B.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C.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D.“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吗?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跳舞、狂欢的动作,体会大片花儿的兴奋、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4.指导学习第5、6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合作探究。   ①你是怎样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句话的?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出示花儿的情景,请学生仿照着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一照,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降临,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互相碰触”说明了什么?“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互相碰触一下,想象雷云在天空中轰隆隆作响的场景。   ③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④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是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3)教师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5.学习第7~9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思考: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3)学生自由感悟、想象,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想到了什么。   (4)师小结。   三、总结   1.说说课文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描写出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让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来写其他事物,相信大家会写得很有趣。   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荒、笛”等5个生字,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   5.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6.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点   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上学歌》。   师生交流:同学们天天在学校里学习,谁能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板书:2花的学校)学生齐读课题。   展示图片:你听说过“花的学校”吗?谁能看图说说你眼里的“花的学校”。   教师提示:提示学生大胆想象说说“花的学校”里的学生,说说“花的学校”里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师小结,谈话过渡:课文《花的学校》是著名作家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吧!   二、介绍作者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等。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荒野口笛罚站放假衣裳   (重点指导生字“荒、裳”为翘舌音;后鼻音“裳”;多音字“假”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地(dì de)假(jiǎ jià)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地(dì de)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5>土地、田地;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   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②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假(jiǎ jià)   jiǎ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等。   jià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放假、寒假、暑假等。   练读一读。   ①燕子妈妈高兴地(de)对小燕子说:“我们要飞到南方过冬,小青蛙在地(dì)下冬眠,明年春天大家才会见面。”。   ②放假(jià)了,我和爸爸去旅游,在一个公园里我看到很多假(jiǎ)山。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荒野 高举,卷起。   狂欢 荒凉的野外。   碰触 潮湿;湿润。   扬起 接触、碰撞。   润湿 纵情欢乐。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先写(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再写(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后写(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学习“会写字”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落、荒、笛、舞、臂”,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舞”,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罚”,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 “狂、假、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所、够”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荒、舞”和左右结构的字“够、猜”,学生练写。   荒:上宽下窄,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中间“亡”字要扁小、竖折不要写成撇折,下边儿字中间有一竖。   舞:右边部分,上边中间是一横四竖,下边一横最长,倒数第二笔是撇折。   够:左扁右长,右边两个“夕”字上下排列,最下边的撇要长。   猜:左窄右宽,“青”字上边三横中下横最长,中间一竖上边出头。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雷云、阵雨、荒野、竹林、口笛、绿草、花朵、学校、墙角、树枝、绿叶、狂风、衣裳、星星;   (2)表示动作的词语:轰响、落下、走过、跑出、跳舞、狂欢、上学、游戏、碰触、扬起;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润湿   (4)叠词:一群一群、簌簌、急急忙忙   (5)描写颜色的词语:紫的、黄的、白的   2.练习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练习用狂欢、湿润、急急忙忙说话。   设计意图:词语源于生活,而为反映生活所用,对于学生初学词语时,我们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景入手,来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总结归纳,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增长知识。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字形、字义,学会了正确书写本课的会写字,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裳”等生字,会写“荒、舞、够、臂”等字,理解“润湿”“碰触”“狂欢”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3、会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这句诗吗?你知道这句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诗人。(课文后面有资料袋,生可自主积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另一首优美的诗歌--《花的学校》。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师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师出示田字格,引生认真观察并牢记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青--猜   B、换偏旁记忆的字:汤--扬汪--狂劈--臂   C、注意这些字的结构:   “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写宽点;   “舞、猜、臂”字横画较多,要注意书写均匀。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荒野、口笛、狂欢、簌簌地、衣裳、双臂、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荒野:宽广平坦的地方   簌簌:文中是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本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想象了哪些事物,它们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诗的内容。   第一部分(1-2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3-5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放假了。   第三部分(6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课文。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复述本诗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a)句: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b)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a、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b、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3、指导学习第六段。   A、教师范读。   B、小组内交流下列问题。   a、“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一句说明了什么?   b、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c、“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七至九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花孩子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真可爱   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4   学习目标   1.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学生活动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分大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谈谈自己的理解。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板书设计   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拨,可爱   急急忙忙   教学反思   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到感情朗读课文上。让学生走进课文,真正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读出滋味。   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5   《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效果:   1、画出“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语句优美,景色很美,画面感很强,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前把“花的学校”根据自己的认知,用画笔画下来。这样使学生对课文的导读扎实有效。   2、直观教学,扩展想象空间。这堂课,我利用多媒体,采用看图、看录像、课堂表演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再如,教师预先用手机录制的课间校园小视频,看录像:“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让学生演一演,自己会怎么想。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3、放飞想象,说写结合。教学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迎春花、喇叭花……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的。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我该怎么做,同学们怎么做?再想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花儿的活泼、可爱、向上,体会到童趣。   三、不足之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三年级学生读泰戈尔的文章,难度较大,要细细地品读,才能读懂。诗人总能把平常的事物写得那么清新自然,犹如雨后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但是学生会产生许多新奇的问题,如:“他们的老师是谁”?“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句子中,既然是“狂风”又怎么是“簌簌”地响。作为教师,在备课中未能把这些作为教学预案去充分准备。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进一步熟悉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预案做详实,可操作。   2、学生在课前画的“花的学校”,在课文研读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再次画“花的学校”,并把两幅画进行对比。   小学语文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难点   识字、书写会写字。   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2、汇报朗读,点评。   四、学写生字: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齐读课题。   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同桌合作读文。   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板书设计   10花的学校   泰戈尔印度   降润碰触裳扬臂   横平竖直方正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重点指导学生写字。甚至加细到每一个笔画。当然个别指导也是分不开的。本堂课我有个别同学是手把手指导的,让他们感受笔画的起笔与收笔的要领。我想,这样下去,久而久之我的孩子们的字会有进步的。

7,小学语文四几年级下古诗词三首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8,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2/sort0120/down-7757.html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 海上日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难点: 目标1、2。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

9,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五 ·《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 ·圆――创新作文课教案设计 九寨沟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论文 2008年8月12日 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九寨沟 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等案例研究方面的教学参考资料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析--柳絮飞飞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Re: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圆圆(游客) 写得真好 by 圆圆(游客) 2007-7-4 23:48:33 小学语文教案论文_喇叭花小学语文教案论文为您提供最新免费的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维 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http://www.google.com/bookmarks/url?url=//rwxx.ruh%0dexuangou.c%0dom/m/kw/52219/1617297.html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1——6年级 全国小学语文新课标经典案例赏析3——4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10,小学四年级课文幸福是什么教案设计

《幸福是什么》公开课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  1.使同学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身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孩子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俺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身出声读全文,考虑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孩子的祝福,并让他们自身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孩子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身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局部,考虑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同学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示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身的劳动有了效果并且给他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局部,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安排作业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身不理解的词语。
文章TAG:语文教案模板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小学四年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