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ppt课件,幼儿园啪啦啪啦砰说课ppt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ppt课件,幼儿园啪啦啪啦砰说课ppt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10 23:11:40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啪啦啪啦砰说课ppt

https://wenku.baidu.com/view/e91da194910ef12d2bf9e70f.html

幼儿园啪啦啪啦砰说课ppt

2,2020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格式参考

幼儿园老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以此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范文一: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年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日历 出示日历,让幼儿观看,并向幼儿介绍日历。 二、介绍日历 1、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2、教师介绍 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 反复让幼儿回答一年有12个月 三、让幼儿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观看日历 提问: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 (让幼儿自己看格 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提问: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3、教师讲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1、老师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头,手背朝向全体幼儿,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关节凸出处数起, 凡关节凸处为月大,凡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陷处为月小,其中二月为月平。 2、让幼儿了解月大为31天,月小为30天,月平 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 四月小……的口诀。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 1、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 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2、提问: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 几月几日,星期几? 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六、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提问: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 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 表,学会看一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师小结,并巩固提问: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几个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几天? 八、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时间伯伯 时间伯伯, 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 从过去走到现在, 从昨天走到今天, 从现在走向将来。 时间伯伯, 叔叔阿姨告诉我们, “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们一定爱惜你, 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范文二 : 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活动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 教师: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教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教师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教师:请你 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教师: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简单小结: 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 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五、延伸: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范文三 : 大家滚起来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那些物品可以动。 2、体验自己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球、瓶、纸盒、桶、积木、轮胎、圈、瓶盖等材料若干。 2、适合滚动的场所、垫子。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会滚的东西。 1、玩一玩准备的东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 3、找一找操场上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是怎么样滚动的。 二、探索身体滚动。 1、介绍游戏《乒乒乓》的玩法 将手臂弯曲,按儿歌节奏在胸前环绕边做边说: 乓乒乓乒乒乓,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辘轱辘轱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大家一起滚起来。 2、幼儿在垫子上尝试身体滚动的方法。 3、幼儿自由滚动,说说自己像什么。 三、自由组合练习滚动。 如:身体伸直向左右翻滚,抱着膝左右翻滚,像求、坦克、圆木、小蜗牛等。

2020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格式参考

3,幼儿大班古诗江南说课稿

夜半乐 柳永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A*、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竞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限。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古诗《所见》说课稿ppt见于百度文库,地址为http://wenku.baidu.com/link?url=ou4w5noyj99dk2dk-jl8lzqha1z_568cbjrxt-mwouypysga4buoswgjjvt06suek_c1_oyvo5cwma0dw0drhcfjn9whlr0nb2bifc67l6_

幼儿大班古诗江南说课稿

4,幼儿大班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大班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大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而孩子们也异常的喜欢雨,每当下雨,他们就兴奋地谈论着,我抓住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新《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并培养其对语言的敏感性。”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作品的主题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扩展,出现了想要模仿创造的。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听雨》这篇充满趣味性、童真性、并且用拟人化来表达小雨点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优美散文作为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借助画面观察、感知、理解、想象、创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散文诗的形式,从而进行仿编。通过活动旨在锻炼幼儿想象力,整体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等。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把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欣赏诗歌《听雨》,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2)能大胆自信地交流下雨天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下雨天的喜好。   (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乐观地去看待事物,让自己拥有好心情。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与情趣。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雨(声)的经验,大胆想象和创编。   3、活动准备:ppt课件、背景音乐、诗歌挂图    二、说教法   本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看下雨课件让幼儿聆听雨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谈话法: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谈话,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拟人、排比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演示法;通过课件、层层挂图的展示,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诗歌的句式特点和意境美,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   4、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编,更好的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三、说学法   1、多感官参与法:“说雨”环节首先让幼儿聆听雨声,“听雨”环节幼儿观看课件和挂图,这样幼儿在听听、看看、讲讲、议议中,能轻松的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观察讨论法:“听雨”环节中让幼儿观察四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讨论同样是雨点,为什么发出不同的声音?   3、想象创编法:在“听雨”环节,重点提问: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它在干什么?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不仅给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还培养了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四、说过程   1、说雨请幼儿聆听雨声音乐,说说自己喜欢下雨或不喜欢下雨的原因。   2、听雨欣赏诗歌,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1)从“小豆豆”的角色引入,引出诗歌。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听雨》。   (3)分段欣赏   ①第一段重点提问:小豆豆不喜欢下雨的原因?妈妈教了她什么好办法?   ②教师朗诵重点部分,以层层展开图片的方式,辅助幼儿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和情趣。   重点提问:四句话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样是雨点,为什么发出不同的声音?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   (4)结合图片,教师再次完整配乐朗诵诗歌《听雨》。   (5)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重点提问:雨还会落在哪里?它在干什么呢?   3、雨趣感知雨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观看ppt课件:在雨天我们还能做什么事让自己快乐呢?   (2)小结:最后送孩子们一个大大的微笑,希望你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大家都有个好心情。   幼儿大班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着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是世界和万物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我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这样一起幼儿的积极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为:   1.幼儿认识钟表,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认识整点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7:00时,提醒幼儿分针在12上,时针在7上。    三.活动准备   1、制作钟表一个.   2、幼儿每人制作一个钟表。   3、幼儿用书大班下册《科学与数学》。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谁?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请小朋友猜猜他是谁,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大家猜猜他是谁?   引导幼儿学说:“钟表”   2、师:刚才的谜底是“钟表”,请幼儿说说钟表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钟表朋友。(出示制作的钟表)   3、引导幼儿观察钟表的表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钟表,钟表上都有什么呢?   有数字宝宝,有针,请小朋友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   幼儿学说:“分针”“时针”“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   4.通过拨动钟表调时钮,认识钟表的“整点”。   (教师将分针和时针都拨到12上,然后拨动钟表的调时钮,分针转一圈从12点转到12点,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让幼儿明白分针每走一圈,时针就走一格,就是走了一个小时。引导幼儿说:“1点、2点、3点、4点……”)   板书:1点2点3点……   5、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听老师的口令拨动钟表。(找3—5个小朋友示范)   6.给幼儿每人发一个制作的钟表,幼儿听口令拨动钟表(老师巡回指导)。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口令,老师说几点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拨表,比一比,看谁又快又正确。   现在9点了,小朋友该起床了。   现在10点了,我们该吃早餐了。   现在12点了,我们该到室外去做广播操了。   现在1点了,我们该吃午饭了。   7、老师拨动钟表调时钮,幼儿看老师拨到几点,然后记录在纸上。   8.示意幼儿把幼儿用书翻到22页,听指令做题。教师巡视。   幼儿大班说课稿3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文学活动“蒲公英”,作品原文是:青草地上开着黄色的小花朵,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花朵凋谢后,花托上能结出雪白的绒白色的球。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飞着飞着,又像一朵朵雪花轻盈地降落下来。   下面我就说说本次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篇散文,篇幅短小,结构层次清楚分明,以第一人称来写,使幼儿们在欣赏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而易于幼儿了解的比喻手法,使整篇散文优美而又富于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幼儿们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易于幼儿们朗诵和仿编。结合季节特点,我在活动前带领幼儿们去感受大自然,去接触和了解认识蒲公英,为学习散文打下了基础。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认真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具体是:   1、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幼儿欣赏散文,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2、引导幼儿们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3、陶冶幼儿情操,感受身边事物的美丽,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   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而重点则是在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学会朗诵散文。    二、说教法:   每个幼儿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兴趣。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自制的课件、背景乐和散文录音、教师自身的朗诵,把幼儿们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使幼儿们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体验学习散文的快乐。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幼儿们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验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欣赏倾听法、谈话交流法、游戏表演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敢说、想说、愿意说,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次活动达到美的享受,快乐学习的和谐统一。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直观视听法、讨论谈话法、情境表演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学得轻松,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散文录音带。   3、蒲公英头饰若干。   4、课件及背景乐(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画面二: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画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谢过程,结出绒白色的球→风一吹,花朵上的绒毛随风飞扬→雪白的绒毛轻盈降落;画面四:第二年绒毛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三、说过程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分成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过课件的展示,激起幼儿兴趣。《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和课件的展示给幼儿创设了一种散文意境。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说:“昨天,老师做了个梦,梦见我来到了青草地上,看到了什么?你们来猜猜!”幼儿们一定会积极的响应我的提问,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猜想我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这时我再告诉幼儿们我看到的是草地上开着许多美丽的野花,让幼儿们继续猜想我最喜欢什么花?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想象说话的空间和机会。幼儿们在谈话想象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体验到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这时教师再打开课件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让幼儿得到答案会无比兴奋和满足,激发起幼儿想去欣赏和学习散文的兴趣。   第二部分:欣赏散文,引导幼儿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这一部分我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一)通过播放散文课件和配乐录音,让幼儿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在幼儿们对散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我回提问:   ①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   ②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我”最喜欢什么?   ③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   ④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有趣?   (二)帮助助幼儿欣赏散文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情景表演和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对蒲公英成长过程的描述,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设计了提问:“散文里是怎么说蒲公英有趣的?”“田野里的风吹来,它怎么样?”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散文优美的词句,利用课件展示帮助幼儿理解“飞扬”和“比柳絮还轻”。让幼儿用动作去表现体会“轻盈的降落”。此时,我适时地启发引导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种子轻盈的降落是为了什么?”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在示范朗诵时,教师配以情境表演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的张口习得散文中的语句,丰富幼儿的语言。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活动的重点在这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突破活动的难点,理解什么是比喻句。教师采用的是示范举例说明法,让幼儿去讨论:   ①为什么说花托结出的种子像雪白的绒毛似的球?   ②为什么飞着飞着,又像一朵朵雪花?通过幼儿们自发的讨论归纳出比喻就是把ХХХ比作ХХХ。在幼儿们理解了的基础上学说比喻句并能举一反三,如“小朋友的脸红得像苹果”、“妹妹长得比花儿还要美”等等。最后帮助幼儿归纳主题,总结出散文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的优点。“你觉得这篇散文听起来怎么样?为什么优美呢?”   (四)请幼儿们戴上蒲公英的头饰,跟着配乐散文,一边表演,一边自己轻轻地跟着朗诵散文,进一步感受散文的特点,激发幼儿们对生命的热爱。   在每个环节中,无论是提问还是幼儿交流中,我始终注意和幼儿处在同一平行线上,善于倾听幼儿们的每一个回答,而且每次的提问都出自于双方自然的对话,使整节课少了点教师机械授教,多了点轻松与自然。在设计提问中,我给予幼儿们更多说的空间,不去束缚他们的思维,充分体现幼儿们在活动学习中的自主性。   第三部分:延伸后续部分设计了两个活动:   1、绘画——“ΧΧ花”。   师以肯定、赏识的言语鼓励幼儿在活动后画下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张贴,让幼儿们自由评价:花的品种、绘画的布局、色彩的运用等等,使一次活动能让幼儿们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2、仿编散文。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转化为一篇新的散文,按照原散文的思路进行仿编。“ΧΧ上开着ΧΧ花,我最喜欢ΧΧ花。ΧΧ花开着Χ色的花,多么ΧΧ的ΧΧ花,春风吹来,ΧΧ花好像在ΧΧΧΧ,阳光照着,ΧΧ花好象ΧΧΧ,蜜蜂(蝴蝶、小鸟)飞来,ΧΧ花说ΧΧΧΧΧΧ。”   散文的长短因人而已,允许幼儿有更丰富的想象,不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结构仿编。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幼儿大班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省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材第五主题《房子大观》中的次主题二里的教学活动四《走小路》,这节教学活动,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内容——排序。排序这部分知识幼儿已经学习过,在这基础上再继续学习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教材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进行自主发现其规律特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拟定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为:   (1)能按两种以上规律进行排序。   (2)能够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能够按两种以上规律进行排序。而教学难点是让幼儿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二、说教法和学法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情景引入法:   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创设情境等,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   2、观察法:   活动中通过安排幼儿观察两种范例,引导幼儿发现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建构知识系统。   3、自主探索法:   幼儿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两种规律特征进行排序的过程。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教学内容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   1、听音乐师幼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小猫,师幼谈话激发幼儿排序的兴趣。   (1)引导幼儿按一定规律打扮小猫。   (2)引导幼儿观察在我们周围有哪些按一定规律摆放的的物体。   3、引导幼儿自创规律排序。   (1)教师创设情景:小猫盖了一座新房子,它想请小朋友帮它铺几条有规律的小路,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帮它铺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即有规律,又好看呢?   (2)幼儿自创规律铺小路,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延伸   让幼儿用实物,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四、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创设情境的形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且我根据幼儿的学习基础起点,先让幼儿观察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然后让幼儿寻找其中的规律,顺着幼儿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幼儿探究,完成未排完的图形,建立知识表象使幼儿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相信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舞台,让幼儿在玩中、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课中再通过“铺小路”,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动手操作中,在动手操作中探求,体验和巩固,一定会加深幼儿对排序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幼儿创新的能力。   幼儿大班说课稿5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本次说课我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活动重难点、说活动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这几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大班的孩子多数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它们对动物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动物的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是孩子们乐意了解,喜欢了解的。在动物世界中,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像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等。《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为满足小朋友们对动物朋友自我保护充满好奇的天性,本次活动我将主要通过让幼儿自主观察、尝试操作、交流讨论,来探究动物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知道动物有多种保护自己的方法。    (二)说目标   科学认知型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围绕某一主题的表达交流,以达到分享知识经验的目的。结合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交流能力。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   能力目标:尝试自主观察、操作,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验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萌发探究动物世界的热情。    (三)说重、难点   根据活动的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为:   重点:通过观察,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   难点:尝试自主观察、操作,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说活动准备本次活动我还做了如下准备:   1.《动物的自我保护》视频一段。   2.不同动物的头饰各一只。   3.动物的自我保护连线操作卡若干。    (五)说教法学法   杜威说过:“儿童具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条件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教法有:   1.多媒体辅助教学:大班幼儿还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阶段,因此活动中用视频演示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幼儿沉浸在活动的愉悦之中。   2.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反应。敏锐的捕捉信息,做出正确放映,给予幼儿积极的指导。   3.讨论法:让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共同探讨问题,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讨论法在整个活动中如:在讨论其他动物如何保护自己的时候。    本次教学采用观察法、尝试操作法和情景教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有不同的保护方法,这跟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系,并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2.尝试操作法:活动中让幼儿尝试的说出小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帮助幼儿自主尝试完成操作卡。   3.情景表演法:为幼儿创设一个情景,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理解问题。    (六)说活动过程我将整个活动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将其进行说明一下。    (一)欣赏视频,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动物世界里又藏着怎样的秘密?   幼儿欣赏视频,主要是引起观察的兴趣。(这里用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师:这段电视里面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二)观察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并大胆讲述。   1.师:小梅花鹿看见有狼来吃它的时候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幼:赶紧逃跑/躲到鹿群里一起跑。   2.师:你还看到哪些小动物?你看到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其他幼儿补充说明。(这里用到了观察法)   3.讨论其他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动作表演。   (1)师:你还知道其他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吗?谁来说说?(这里用到了讨论法。)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师:你能把这个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做出来吗?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和动作,并做出来。    (四)尝试操作,把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进行总结、提升。(这里用到了尝试操作法。)   1.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进行连线。(操作卡说课准备时候可简单画一画)   2.集体讲评,帮助巩固知识。    (五)游戏表演,增加趣味。   师:在美丽的大草原上,许多小动物在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危险来到了,他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教师给幼儿带上小动物的头饰,让每个动物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这里用到了情景表演法。)    (七)说活动延伸科学区内投放更多的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书籍、操作卡等等,引导幼儿继续探究性学习!   我的说课结束了,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5,幼儿园大班美术美丽的丹顶鹤说课稿

大班美术:美丽的丹顶鹤  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和动作模仿等方式,感知丹顶鹤的优美和外形特征。  2、尝试用水粉画表现几种不同姿势的丹顶鹤在一起时快乐的情趣。  过程:  1、欣赏课件,整体感受丹顶鹤的体态美。  ① 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② 利用图片帮助幼儿整理经验。  师:丹顶鹤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感觉?  2、欣赏丹顶鹤的不同姿态  师:这些丹顶鹤在干什么?脖子是什么样的?头在哪儿里?像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丹顶鹤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姿态都不一样,时而会低下头弯着脖子捕鱼,时而仰起头脖子伸的直直的对着天空高歌,时而迈着步子慢慢的散步。  3、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①欣赏画家的绘画作品  ②讨论绘画方法,提出绘画要求  师:丹顶鹤怎么画?先画哪里?你想画几只呢?它们在干什么?  ③幼儿绘画,师指导。  4、展示、评价  师:你画的一群丹顶鹤,它们在干什么呢?  5、师小结,结束活动。
你说呢...

6,如何写好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

在写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的时候我就特别的注意了教学方法问题。其教学方法大体归结为一下几点:1。自然进入法2。自言自语法3。结伴交谈法4。告诉你法 5。七嘴八舌法6。角色迁移法 7。自我暗示法8。说错话法9。自编故事演木偶法在上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的时候这九种方法在解除宝贝语言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各有侧重,可以串联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但都是一个目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怎强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幼儿园老师应当在按照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中的内容上这堂课的之前,就应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但不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一切从宝贝的实际出发,而且要适应幼儿的心里与生理方面的特征,从宝贝学的规律出发,要低起点,慢速度,循序渐进,随时根据宝贝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这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为人师表,尤其幼儿园老师。作为继离开父母的第一位老师,幼儿园老师承担着为儿童树立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认知能力的责任。每一堂备课,幼儿园老师都要认真的备好,包括认真设计好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

7,幼儿园科学叠加好办法说课稿

一. 活动目标:1、掌握搬运叠加物体的基本方法。2、感受并了解人们利用物体叠加所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知道叠加是一种好方法。二. 活动准备:大小不一带盖的塑料盒子 ppt:生活中的叠加三. 活动过程1. 掌握叠加物体时的基本方法(目的:通过叠加并搬运带盖塑料盒,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叠加的便利。同时让幼儿掌握一些叠加物体的基本方法。)(1) 叠加并搬运带盖塑料盒(教师提供大小不一的塑料盒子,幼儿分成2组。)a. 每组幼儿尝试把桌上的塑料盒叠放在一块指定的区域(区域大小为最大盒子的底部面积)b. 把叠加好的塑料盒子一起搬运到另一张桌子上相同大小的区域内(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在叠加并搬运盒子时如何增大稳定度)(2) 教师小结小盒子要叠放在大盒子上面。搬运有盖子的盒子时,可以把盖子打开,再把盒子叠加起来进行。(叠套的方法)2. 了解生活中运用叠加解决的问题(目的:感受并了解人们利用物体叠加所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播放ppt:生活中的叠加)幼儿观看ppt,说说叠加帮助人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百度空间精心为您编辑: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 《幼儿园数学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http://hi.baidu.com/37648902651/blog/item/ac04aeeb0f3f70c92e2e2166.html

8,幼儿园大班 晚上开的花 故事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彩虹色的花》。  一、 说教材:  一朵彩虹色的花开在路上,于是就会有人经过,就会有人和他相逢。  彩虹色的花将花瓣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相逢者。盛开过的已经将热情和美丽献出的彩虹色的花我们看不见了,那么冰天雪地会让人忘记了她的美丽吗?当然不会!他被搁在一个地方,那个个地方叫记忆,叫感情,叫心。  孩子们能了解《彩虹色的花》这样一部作品多好。《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而优秀的儿童文学,是伟大诗人惠特曼说的那个美妙的最初的东西。一个阅读过的孩子在后来长大的路上,会闪耀在神情里,成为了精神,成为了举动。相信这部作品也会使孩子们将一颗\"帮助\"的种子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底。  二、 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提示以及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情节,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与他人分享快乐,尽力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3、懂得乐于助人是一种永恒的美,并愿意这么做。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讲道,图画书不是拿来学习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而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必会让孩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因而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与他人分享快乐,尽力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带动幼儿身临其境的体验人物情感;通过深入讨论,游戏组合成彩虹色的花让幼儿感受生命能轮回,美好的乐于助人精神却可以永恒。本节活动的难点是:理解故事情节,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纲要中强调了倾听对表达的重要作用,倾听是良好表达的基础,兴趣是激发幼儿有效倾听的最佳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运用音乐的变化渲染,让幼儿在感情的带动下,认真的倾听故事,理解教师的提问,表达出对作品的感受。  三、说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做了以下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彩虹色的花》教学课件2、与作品基调相匹配的音乐3、彩纸和剪刀4、彩虹色的花胸针四、说教法:  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阅读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分析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本次活动的主旨思想,所以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猜测讨论法、直观法、视听讲结合法、语言示范法、游戏情感体验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  1、直观法:  直观法具体形象,符合幼儿思维特点,幼儿接触的绘本作品主要是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阅读的内容,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2、猜测讨论法:  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而言语是幼儿学习阅读和检验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运用猜测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3、视听结合法:  由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有效的将作品的讲述和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结合起来,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感官,给幼儿形成鲜明的印象。  4、语言示范法 :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为主的,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根据研究表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在本次活动中,针对幼儿存在的讲述能力弱,词汇不丰富的情况,作语言示范讲述,能更好的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5、游戏情感体验法:  当幼儿沉浸在对彩虹色的花逝去的感伤中时,我会运用游戏的方法让花朵\"复活\",从而让孩子们从悲伤的氛围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让孩子非常具体的感受助人为乐的永恒美。  五、说学法:  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遵循幼儿早期阅读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受官,在观察、讨论、中发展了语言能力,积累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是在积极主动中进行学习的。那么我设计得这节活动主要有以下部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兴趣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通过图片对比,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出示图片(原野上,有一朵非常美丽的花和一朵枯萎凋零的花)\"小朋友,你认为这两朵花那一朵更美丽?\"\"老师认为凋零的这一朵也很美丽,为什么呢?\"通过幼儿的好奇引出故事。  (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这部分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让幼儿在层层递进中感受故事内容,激发情感体验。  1、采用直观法引导幼儿认识作品的中心人物,感受彩虹色的花急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心情。  讲述至\"现在终于见到你了,我多高兴呀!我想跟每个人分享我的快乐。\"讲述到这里,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才红色的花愿意与人分享快乐的心情。  我会采用以下提问将幼儿引入第二环节:\"彩虹色的花心情怎样?她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可是,彩虹色的花怎样才能完成他想做的事情呢?\"从而激发幼儿继续听故事的愿望。

9,幼儿园大班综合春天人们在干什么说课稿

目标:  1.引导幼儿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春天里活动的乐趣。  准备:  1、幼儿预先向家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小时候在春天里的一些活动,并用简单的画面进行记录。  2、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过程:  一、谈话导入1.提问: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发现了春天来了?  2.师:那你知道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1~2名幼儿回答)3.小结:是啊,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花了。这些消息都告诉了我们,春天来了!  二、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一(1)师:前几天,丁老师去访问了我们幼儿园的几位工作人员。看看这个是我们幼儿园的谁呀?(陈医生)让我们先来听听她在春天都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2)提问:你听到录像里,陈医生说她在春天要做什么事情?  2.播放录像二(1)猜一猜。  师:“这位老爷爷是个花匠,那他在春天会做什么呢?你们来猜猜看。”  (2)播放录像(3)提问: “看了录像,你知道花匠师傅在春天到底做些什么事情呀?”  3.小结:看来春天里人们真忙碌啊,我们保健老师陈医生要为我们小朋友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花匠纪师傅呢要忙着为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树防虫、给植物修剪树枝好让它们长得更茁壮。  三、拓展讨论1.出示图片师:我们了解了我们家人、我们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春天要做的事情。那还有许多其它职业的人们他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你在图片里看到了谁?他在春天干什么事情呢?请和你边上的伙伴讨论一下吧,待会举手告诉丁老师。  2.请幼儿自由讨论3.小结并完整出示图片:清洁工叔叔要给道路洒水;农民要忙着养蚕和播种;服装设计师要为人们设计出春天的衣裳。看来春天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4.提问:我们啊说了这么多别人在春天里的事情,那我们小朋友自己可以在春天里做什么呢?或者你准备在春天里做些什么事情?  5.请4~5名幼儿回答四、组织念儿歌1.出示图片,教师示范师:“老师把春天人们忙碌工作的情境啊编成了一首儿歌,藏在了这些图片里。让我们看看这首儿歌里讲了什么?”  2.师生一起念(1)集体练习一遍。  师:“丁老师编的儿歌好听么?你们想跟我一起来么?好,我念得响一些,你们念得轻一些。  (2)师生打快板念。  师:你们真棒,这次我们来一起跟着快板来试试,好不好?你的声音要向一点了奥 !  春天到,花儿笑风儿吹,柳枝飘人们工作真忙碌花匠师傅种植忙保健医生防疾病农民养蚕又播种我们踏青去郊游春天活动真正多真正多3.小结:念得真好听!打上快板真是更带劲儿了呢~那我们回家也把这首儿歌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些,好吗?  五、交流调查结果1.出示调查表展板师:前不久丁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调查表,去访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在春天里都干些什么?这个任务你们完成了,丁老师把它们都贴在了展板上。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2.组织幼儿交流调查表。  请4~5名幼儿上前在视频展示仪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3.教师小结:奥,原来啊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小时候在春天里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他们会踢毽子、挖野菜……很多都是我们现在都很少看见或去做的。你们觉得这些事情有趣吗?那我们回去也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一学吧!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春天可以干什么》  目标:  1.引导幼儿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春天里活动的乐趣。  准备:  1、幼儿预先向家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小时候在春天里的一些活动,并用简单的画面进行记录。  2、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过程:  一、谈话导入1.提问: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发现了春天来了?  2.师:那你知道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1~2名幼儿回答)3.小结:是啊,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花了。这些消息都告诉了我们,春天来了!  二、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一(1)师:前几天,丁老师去访问了我们幼儿园的几位工作人员。看看这个是我们幼儿园的谁呀?(陈医生)让我们先来听听她在春天都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2)提问:你听到录像里,陈医生说她在春天要做什么事情?  2.播放录像二(1)猜一猜。  师:“这位老爷爷是个花匠,那他在春天会做什么呢?你们来猜猜看。”  (2)播放录像(3)提问: “看了录像,你知道花匠师傅在春天到底做些什么事情呀?”  3.小结:看来春天里人们真忙碌啊,我们保健老师陈医生要为我们小朋友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花匠纪师傅呢要忙着为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树防虫、给植物修剪树枝好让它们长得更茁壮。  三、拓展讨论1.出示图片师:我们了解了我们家人、我们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春天要做的事情。那还有许多其它职业的人们他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你在图片里看到了谁?他在春天干什么事情呢?请和你边上的伙伴讨论一下吧,待会举手告诉丁老师。  2.请幼儿自由讨论3.小结并完整出示图片:清洁工叔叔要给道路洒水;农民要忙着养蚕和播种;服装设计师要为人们设计出春天的衣裳。看来春天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4.提问:我们啊说了这么多别人在春天里的事情,那我们小朋友自己可以在春天里做什么呢?或者你准备在春天里做些什么事情?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大班说课幼儿园大班说课稿ppt课件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