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高中语文课,高中语文有那些课程

高中语文课,高中语文有那些课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16 16:56:0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高中语文有那些课程

必修1~5,选修1~13

高中语文有那些课程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如下:1、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2、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3、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4、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5、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3,高中语文课怎样上的生动有趣并且有知识含量能介绍些学生参与的好

高中语文,若是讲解文言文,要点在于延伸。单纯的翻译与互动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备课时准备好材料。例如在课堂开始时先介绍课文中人物与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有些词语的出处给予解析,最后在通读全文后也可以找同学总结归纳。课堂中较好的手法有:找同学扮演文章中人物角色,然后进行对话,这样有利于同学切身了解课文,也可使课堂充满乐趣。若是现代文,其实以我看来高中语文必修的几套书跟初中有很大不同,不像初中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们去了解去分析,高中的现代文只需同学们自己通读便可。

高中语文课怎样上的生动有趣并且有知识含量能介绍些学生参与的好

4,高中语文课如何教

  对于每一个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难关,教师、学生都将所有的时间、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高考成绩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课如何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课如何教   一、少一些拓展延伸,多一些潜心会文   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引发了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但有些教师,却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整合。语文课上成了知识常识拼盘课、五花八门杂烩课。语文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教学目标,如果课文涉及到什么内容就拓展什么内容,那么语文课就会被上成历史课、地理课、思想 教育 课、科学知识普及课……。如果语文课堂长此以往,必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课外拓展要立足文本,为语文教学服务。语文教学虽然强调“综合性”,但无论怎么“综合”,语文的拓展延伸也是 语文学习 的延伸。如果语文课姓了“综”,不再姓“语”,那么语文就没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使老师更难以驾驭,学生无所适从。语文的拓展延伸应以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为基础,潜心会文才是语文的根本。试想如果没有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没有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分析理解,那么其他的一切活动必将成会空中楼阁,以致于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二、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仅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个人认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为表演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年级越高越要摒弃。如果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里表演岂不是更好?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倒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的“双基”训练,怎么能切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浮华热闹,回归本源。    2高中语文课如何上   1、建立开放的阅读观。回到写作的本原,写作不就是一种表达吗?也即写作就是用文字记载与刻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期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生活就会有写作。有些学生将写不好 作文 简单地归因于生活的单调与枯燥,认为每天过“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不可能写出生动的内容来。殊不知作文水平的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心灵表达的深浅与厚薄。所以要起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就要扩大自己的写作空间。空间大了,材料丰富了,写作也就容易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都是文人追求的一种上佳境界。所以一定要建立开放的阅读观,既要关注课内,更要关注课外。让学生在课外书籍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认识到让学生多读实际是让学生与智者对话、与作家交朋友,是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他们干涸的心灵。   2、建立开放的写作观。通过多读,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就不会把作文视为苦差事。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练笔形式要不拘一格, 日记 、 随笔 、作文、摘录美文……,要坚持一周一练。练书法三日不练手生,写作文亦如此。巴金老先生曾说过“只有写才会写”,语文老师可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话,即“我手写我心”,减少束缚,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乐于表达的家园,让作文成为学生私人化的事情,让他们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当然,作为语文老师还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    3如何教好高中语文课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 教学 方法 。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以下过程: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   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这是高中语文课堂中最常用到,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4如何教高中语文课   (一)讨论法   它是在高中语文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二)研究法   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 语文知识 ,培养高中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高中语文课如何教相关 文章 : ★ 高中语文课教学方法有哪些 ★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大全 ★ 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高中语文有效的教学方法 ★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 高中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及手段 ★ 高中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 ★ 学好高中语文的十个方法

5,高一语文课堂 该教些什么

高中是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第一年,一来面向社会输送中层教育水平就业者,另一方面面向大学输送考生。因此,在教高中语文时必然要考虑的就是应试(随着大学的普及,升学机会也越来越大,谁都免不了高考这一关)。而高一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克服了初中时期的幼稚心理,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思考,相应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等也有大幅提高,因此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课本内容外,需要将课外知识更多地融入到课堂中去,当然课外知识也不是漫无目的的选择的,重点推荐部分能够对学生确有帮助而且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例如一些网络上的优秀文章,会引起学生共鸣。上课时也不推荐呆板的以纯粹教授知识方式的灌输法,可以在老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让学生去发挥,尤其是作文。
嘛..上课就好好上课吧..另类教学效果不好,不能给学生建立威严..说实话对教师这种立场相当不利。要是觉得学生太累就跟学生扯淡就行了..讲一些生活中的八卦,时间短,效果明显,容易增进好感度,正规的玩游戏的话估计没那个时间对吧?

6,高中语文课有哪些课文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死水 赞美 3 *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 4 *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急流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 预言 窗 孤独的收割人 豹——在巴黎动物园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第二单元 5 荷塘月色 6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 我与地坛(节选) 8 花未眠 散文的艺术魅力 第三单元 9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0 我有一个梦想 11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 * 我的呼吁 第四单元 13 《呐喊》自序 14 胡同文化 15 *《宽容》序言 16 *《名人传》序 综合性学习 民居文化 第五单元 17 烛之武退秦师 18 * 勾践灭吴(节选)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 * 触龙说赵太后 第六单元 2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2 寡人之于国也 23 * 劝学 24 * 秋水(节选) 文言实词的特点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感受与思考 大胆开口——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一) 第二单元 想像与联想 文明得体——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二) 第三单元 再现与表现 第四单元 个性与创新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简化字总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 第一单元 1 祝福 2 边城(节选) 3 荷花淀 4 装在套子里的人 现当代小说鉴赏 综合性学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理解 第二单元 5 拿来主义 6 我若为王 7 庄周买水 8 剃光头发微 第三单元 9 南州六月荔枝丹 10 《物种起源》导言 11 神奇的极光 12 这个世界的音乐 第四单元 13 咬文嚼字 14 读《伊索寓言》 15 说“木叶” 16 米洛斯的维纳斯 第五单元 17 过秦论 18 鸿门宴 19 兰亭集序 20 归去来兮辞 综合性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第六单元 21 师说 22 阿房宫赋 23 谏太宗十思疏 24 种树郭橐驼传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的个性 倾听 第二单元 写出事件的波澜 应答 第三单元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第四单元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标点符号用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册 第一单元 1 《诗经》三首 2 离骚(节选)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4 汉魏晋诗三首 其他古诗读背篇章 第二单元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琵琶行(并序) 7 近体诗六首 8 词七首 综合性学习 解意象,品诗歌 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 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 10 故都的秋 11 道士塔 12 泪珠和珍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13 灯下漫笔(节选) 14 漫话清高 15 巴尔扎克葬词 16 短文两篇 第五单元 17 六国论 18 游褒禅山记 19 伶官传序 20 石钟山记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 项脊轩志 22 五人墓碑记 23 登泰山记 24 病梅馆记 综合性学习 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劝说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讨论 第三单元 诗歌 第四单元 散文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文学鉴赏 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 第一单元 1 药 2 项链 3 陈奂生上城 4 守财奴 第二单元 5 林黛玉进府 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7 失街亭 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古代小说鉴赏 综合性学习 感受小说的魅力 第三单元 9 雷雨(节选) 10 茶馆(节选) 11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12 三块钱国币 现当代戏剧鉴赏 第四单元 13 窦娥冤 14 长亭送别 15 闺塾 16 哀江南 古代戏曲鉴赏 综合性学习 编剧与演剧 第五单元 17 陈情表 18 祭十二郎文 19 愚溪诗序 20 赤壁赋 第六单元 21 逍遥游 22 滕王阁序 23 柳毅传(节选) 24 促织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作点辩证分析 辩论 第二单元 杞记·随笔 演讲 第三单元 小小说 第四单元 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五册 第一单元 1 人生的境界 2 人是什么 3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4 孔孟 第二单元 5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 6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7 谈中国诗① 8 重新创造艺术天地 第三单元 9 阿Q正传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第四单元 10 变形记 11 墙上的斑点 12 等待戈多(节选) 13 百年孤独(节选)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简介 第五单元 14 蜀道难 15 将进酒 16 兵车行 17 杜甫诗五首 唐诗简介 第六单元 18 齐桓晋文之事 19 庄暴见孟子 20 孟子见梁囊王 21 短文两篇 《孟子》简介 写作.第一单元综述 写作.第二单元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 写作.第三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 社会生活评论 自由写作实践 外国文学简介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六册 第一单元 1 数学与文化 2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 3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4 宇宙的未来 第二单元 5 语言与文学 6 语言的演变 7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三单元 9 诉肺腑 10 宝玉挨打 11 香菱学诗 12 抄检大观园 红楼梦导读 第四单元 13 报任安书(节选) 1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15 屈原列传(节选) 16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司马迁与《史记》 写作 第一单元 立意与选材 第二单元 思路与结构 第三单元 文体与文风 第四单元 本色与文采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7,感觉高中语文课好难上学生都不怎么爱听自己有时也上的无趣

哈哈,语文老师。我是一学生,首先说说我上语文的感受。高一二时要是老师讲些课文时,就是按照参考书上的步骤走,那会很无聊啊。几乎,上语文睡觉,看课外书,聊天是天经地义的事,为嘛,不上课也能考那么些分,上课也大概是那么多分。与其听课不如自己放松放松。 学生不听课, 这是大部分老师面临的状况。而有少数语文老师却十分受学生待见。班里的学生对外人说时赞不绝口,在另一个学校上学时,有一位语文老师,相当的受欢迎,朋友们说起来,所有人都是挺人家的。他们给我说了说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基本上是与社会相接,讲文章时会联系新闻,古代故事,总之是能扩展出去,上课时,氛围轻松,学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经常会评论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关键是在评论中与学生互动,互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节语文课,不单单是上篇课文,而是,传播一种观念。所以说,上语文课,讲不讲书上的都无所谓,也应该这么说,书上的只是一个引子,你要把精神结合到生活中。
我一直是语文课上的佼佼者,很简单,打开心,与语文对话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学习,不想学习的永远也不会想听课,也别指望用各种方式来引导,这对学生来讲是没用的。高中是个很重要的阶段,大多数想好的已经做好了准备,不想学的也就这样了。你要做的也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尽好自己的义务。当然你若是十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很好地学的话,你应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先试着每天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课堂,没有哪个学生喜欢自己每天要面对的老师毫无精神。然后你可以在课外找一些经典文学幽默片段在课前讲给他们听,看看他们的反应,如果有人注意的话那方可继续。像什么去课外探究啊 带他们去大自然啊 虽然受欢迎但那些不实际是不。你得丰富你自己的见闻,拿一些生活实际其实比名人轶事要好,学生们都喜欢风趣、博学的老师。至于其他的我就不多讲了,学习还是在于他们自己,想好的已经想好了,不想好的已经不想好了。 ps:我姓刘
你好!最好是让学生们能自己预习一下提前,或者上课之前来段两到三分钟的插曲,自己编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或生活中的故事,主要是得要带动气氛,一个建议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8,高中语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目前,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课堂教学环节入手探索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探索   1.演讲的形式。   学生课前自主准备演讲内容和形式,可以讲故事,可以背诵散文名句或名段,可以背诵古诗词……通过课前演讲,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积累知识的形式。   学生每天理解并记忆10个左右的成语,或阅读一首诗歌或短文,这样长期坚持,必将大大增加知识储备,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导语的探索   课堂导语要短小精妙,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说过:“课的开始,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设计导语时,教师必须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便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之中。   2.短小精悍,触及重点。   课堂上的导语不仅要短,还要触及重点,切中要点,将学生一下子就引导到教学的枢纽地带,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学目标。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设计导语时,教师除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教学过程的探索   1.课堂提问。 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方法。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设计的问题既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还要激发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要大小适宜,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三是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方式;四是设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辨析。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而是要精讲精练,重点突出,形成系列。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根据预设的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及时调控。课堂上,教师要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2)灵活变通。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实际和学习能力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比如,可以是前后的变通,也可以是主次的变通,还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的变通。   (3)恰当取舍。取舍,就是要“忍痛割爱”,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甚至是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或内容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四、拓展和延伸的探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常用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阅读法。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   (2)联想法。联想应该贯穿于预习的全过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发展想象力。   (3)设问法。预习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   (4)整理法。预习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并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   2.课外阅读。   阅读永远是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且不仅要“阅读书”还要“阅读事”。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文章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并做好阅读指导工作。   3.课外练笔。   在阅读的基础上摘抄,写读后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整理读书笔记等,都是课外练笔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深刻思考,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9,高中语文新课程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课程关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不同教育内容的期待。这必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1)时代性语文新课程注意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语文课程具有时代性是时代发展赋予语文课程的使命,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课程的时代性要求语文课程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的联系,体现出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要使学生能够从现代观念的角度出发,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感受和思考传统的经典作品。语文新课程的时代性,体现在课程目标上,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就是要选择具有时代精神、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时代发展变化;体现在课程实施上,就是要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体现在课程评价上,就是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多元评价。可以说,时代性渗透在语文新课程的各个方面。实施具有时代性的语文课程是使语文课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重要举措。(2)基础性语文新课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基本要求,以便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这充分体现出语文新课程的共同性与基础性。不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注重基础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的发展。选修课程体现基础性,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3)选择性语文新课程注重基础性与均衡性,同时注重在此基础上的有侧重的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因此,多样性与选择性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新课程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结构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的特点;这也要求语文新课程要兼顾不同的教学条件和需求,注意课程的包容性和适应性。高中语文课程在努力构建开放、灵活、有序的课程实施机制,使课程的实施能够平稳而有条理,并且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学校、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创造性实施留有较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给教师和学校以选择的机会。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表现出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古诗文诵读篇目(一) 古文(10篇)劝学 (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陈情表 李 密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师说 韩 愈阿房宫赋 杜 牧六国论 苏 洵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前赤壁赋 苏 轼(二) 诗词曲(30篇)氓 《诗经》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短歌行 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 潜 山居秋暝 王 维蜀道难 李 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兵车行 杜 甫蜀相 杜 甫客至 杜 甫登高 杜 甫登岳阳楼 杜 甫石头城 刘禹锡琵琶行 白居易李凭箜篌引 李 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 牧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锦瑟 李商隐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雨霖铃 (寒蝉凄切) 柳 永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 念奴娇 (大江东去) 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注: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诵读,不一定都选作课文。白话诗文诵读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钟书《围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剧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学与人文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10,怎样上好高中语文课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如果学不好汉字,说不好普通话,出门跟人打交道,使用电脑或用手机发短信都有困难。另外,在高考中,文理科都考语文,并且是第一门,语文考好的话,好心情也会带动后面几科的超常发挥。高考语文虽拉不开太大的差距,但还是有差距。如果努力学习,成绩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二、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有丰厚的知识,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更要求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型教师。如果一个教师,知识贫乏,书写拙劣,普通话不标准,怎能让学生佩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即训练好“三字一话一画”。“三字一话一画”包括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教师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才有兴趣学习你所教的科目。三、授之以渔而非鱼这是拿捕鱼做比喻,即在教人打鱼时,要教他撒网、捕鱼的方法,而不是送他几条鱼。教学也是如此,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比如,针对学生记忆文学常识困难的现象,笔者帮学生总结了几种记忆的方法,有联想记忆、趣味记忆、谐音记忆、形似记忆等。当然,这几种记忆方式,还可
语文学习“七步法”,觉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别是: 1、读一读: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项目之一。 2、划一划: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查一查: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语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问一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5、写一写: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写一写。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6、练一练: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图弄清,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做。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谈不上质量。练然后知不足,及时反馈矫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7、想一想: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巩固。想的时空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充分备课,这个备课不仅是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1)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教学目标,目标要有可操作性,而不是泛泛的说学生掌握什么,了解什么等等,而是学生通过什么具体的操作可以达到什么水平之类的。教师心中要做到目标明确,比如这堂课你要给学生什么,那么结束时学生是否达到。(2)课堂上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教学用语要注意,你面对的学生是一个集体,要注意学生的变化,还有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很多年轻的老师,一看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就开始大谈特谈,也不顾及自己的教学目标了。要注意适当引导。(3)要花心思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然和想想如何做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巧妙结合。(4)不要讲的太多,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对学生的思维进激发,这样课堂上才会有亮点。(5)切忌空泛 花哨。希望与君共勉
其实语文学好按说还是课外积累的功夫哈!例如想要作文有提高,一定的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最好多读名家名篇,引用起来(议论文)也会显得很纵横捭阂些。:)当然说起语文课,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对于古典文学的品学与了悟,因为自己来读书的话,很少有机会去透悟古人的文化精髓。但在高中语文课上,老师的“分解”阐述,就会给人很会心的感觉。也像字不在多,但意境却是极好的。像讲文言文,平时就要细致的跟上老师的结奏。如通假字用法,发语词(不用译出,像“夫”“也”“了”等,或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常用形容词(如“貌”就常在文言文中表“~~~~的样子”) ps.您是学生or老师?偶暂且以前者的角度作答了哈!
文章TAG:高中语文课高中高中语文语文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