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分析,中班教案我认识的龙活动评析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分析,中班教案我认识的龙活动评析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26 04:22:48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中班教案我认识的龙活动评析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装饰鱼,将装饰好的鱼贴到水簇箱里。  2、学习画、撕贴、按等方法技能,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剪好的各种形状的鱼,一个做好的水簇箱。  2、彩色笔、多种色水粉颜料、调色碟、彩色即时贴的碎纸、胶水、毛巾。
搜一下:中班教案“我认识的龙”活动评析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中班教案我认识的龙活动评析

2,幼儿园教案教材分析怎么写

多弄弄就可以了,一部分是教案设计,一部分就是基础知识的考试。主要难的就是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经过老师的培训就差不多了。 教案设计占20分,基础知识站80分。
有没有参考教材,一般都有配套的教案,目标,准备材料,经验准备,过程,体育加场地图示,音乐课有谱,一般的课怎么讲就这么写,可以写详案,也可以写略案,教导主任怎么要求你就怎么写,课后小结等,祝你早日完成

幼儿园教案教材分析怎么写

3,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三次分类。 2、尝试独立探索新游戏的玩法。 3、继续巩固良好的游戏常规。 活动准备: 1、三次分类游戏的学具:小动物图片8张、题板、小筐1份),示范学具一套。 2、循环游戏材料:二次分类,找影子,数立方体,10以内组成作业单,填算式,藏宝,看钟面填数字。 活动过程: 1、复习游戏。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到50、两个两个数到50、五个数到100。 (2)打电话(顺数倒数):教师:“叮铃铃,12345”,幼儿:“叮铃铃321”……(可请幼儿出题) (3)碰球游戏(10以内):集体一小组一个别。 2、新授游戏三次分类: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我们班来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知道是(出示范例,小猴子。) (2)介绍游戏情景,幼儿动脑筋初步解决问题。教师:有些小是得很伤心,因为找不着家了,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反复讨论如何送小猴子回到自己家。(学会看标记) (3)讲解游戏的步骤:每只小猴子都有自己的家,但它应该各自回家呢?就要仔细看标记,进行三次分类,最后才能送它们回自己的家。 (4)幼儿尝试一次分类:先看哭脸、笑脸猴子标记,请幼儿上前分类。 (5)二次分类:看长尾巴、短尾巴标记,请幼儿针对哭脸猴子进行分类。 (6)三次分类:看大、小标记,请幼儿只为哭脸长尾巴猴子分,有两只猴子顺利到家) (7)介绍新游戏。教师:还有猴子没回到家呢,别着急,这就是今天的新游戏《三次分类》。循环游戏时,每个小朋友都要玩,把每只猴子都送回家。 (8)介绍其他组游戏。教师:另外还有6组游戏,都是我们玩。放在第八组的游戏是从末玩过的,如果你七组游戏都玩好可以去第八组,动脑筋想想怎么玩,然后试一试。 (钟面有1数字,把缺少的数字填上。) 3、循环游戏,教师重点指导新游戏。 第一组:二次分类;第二组:找影子;第三组:数立方体; 第四组:数的组成;第五组:填算式;第六组:三次分类; 第七组:藏宝;第八组:看钟面填数字。 4、小结评价。 (1)针对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和鼓励幼儿。 (2)小结第八组情况。举手表决有多少人玩过,请个别幼儿{说玩法。(如有对的,表扬幼儿;如没有,则下次公布正确玩法。) 效果分析: 把这个新授活动设计游戏的形式,请幼儿选择正确的路送葫子回家,形象生动、情节有趣,深得幼儿的喜爱。示范讲解时,并且把所有猴子都送回家,那样幼儿对后面的活动就没多大兴趣了恰恰相反,只送了两只猴子回家,但所有的标记都会看了,后面之间活动,幼儿会认为自己的使命未完成,依然兴致很高。实践证明幼儿快速接受了新游戏,玩的正确率很高,达到教学目标。 专家点评: 本活动设计是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但巧妙的是教师把分类的要求呈现为动物的某些特点,每次分类以不同的特点为标记,上把标记和分类活动寓于游戏中,幼儿很感兴趣。在幼儿熟悉了以上分类活动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提出分类的标记并进行分类活动,相信幼儿会有兴趣。 反思与讨论: 什么可以作为分类的标记?可由谁来提出分类的标记?

幼儿园教案效果分析

4,中班语言教案我爱我家听课记录与评析

中班语言教案《我爱我家》听课记录与评析的写作思路在于:首先对课程的流程做具体的描述,然后对课程整体进行评价和分析。正文听课记录活动过程:一、谈话:我爱我家说说自己喜欢家的理由。你的家里有些什么?二、欣赏与讨论1、这是谁的家?家是怎样的?2、这是谁的家?家里有什么?你们的家里有些什么?三、幼儿创作这是你们的家,把你们的家也画下来。四、指导重点家是什么?五、引导评价家是……,有了它会……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家活动评析:活动中,把握教师提问的开放性和针对性。如:在欣赏作品中,教师问幼儿这是谁的家,让孩子自由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思路和独特表现,能对其他孩子的创造起到推动的作用,一个对全班幼儿的提示会紧紧抓住所有幼儿的心。我想如果我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的契机就错过了其意义也变的很小,这也是我在学习二期课改中认识到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把从教师原来的传授者、评价者,到现在逐渐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这个中班语文的,我爱我家的号,我觉得听课记录你只要把你听课的内容进行一下感悟,或者怎么写都可以了这?
在中班的语言活动中,我们大多数都以故事或者简单的儿歌教学为内容,但是本次的语言活动《我爱我家》是一首语意优美的诗歌。在活动目标中也体现了理解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画面和语言美。那么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的重点就是要让幼儿能理解诗歌,学会朗诵诗歌,难点就是要让幼儿感受诗歌中的优美意境。 那么在活动的开始,也以出示“家”的背景图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说一说图片上分别是谁的家?在此环节中引导幼儿知道家的含义。接下来就是要学习诗 歌,首先我先让幼儿进行欣赏,教师先示范朗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示范朗诵之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刚才在诗歌中听到了,同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用诗歌中的语言来进行总结并出示图谱,更形象地帮助幼儿理解,在出示完图谱的也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来说一说,念一念诗歌。通过学习诗歌这个环节,我发现《家》这首诗歌内容较简单,而且诗歌的格式简单方便幼儿学习,那么幼儿也能较好地根据图谱独立完整地朗诵诗歌。可是在幼儿朗诵时却发现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语言美,幼儿朗诵时就感觉像在背书一样,因此我想在幼儿朗诵之前,我们老师可以先用情感地进行示范,同时让幼儿找一找老师念的和他们念的有什么不一样?在之前理解诗歌环节中,我们也可以帮助幼儿,让他们体验诗歌的优美,了解对家的热爱之情。我想在今后的诗歌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引导幼儿体验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仿编简单的诗歌句式也是提升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本次的诗歌中,诗歌的语句简单,而且幼儿也能较好地掌握诗歌。我想在最后环节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仿编,用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物品来进行仿编。在此环节中,有的幼儿仿编的较好,如:蓝蓝的大海是小鱼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家等等。但是在仿编这个环节中,我也发现如果幼儿边仿编我们老师边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幼儿仿编的内容绘画下来,这个可以把多个幼儿说的编完一首完整的诗歌,引导全体幼儿朗诵,这样更能激发幼儿仿编和学习的兴趣。

5,小班语言调皮的球教案及活动反思

设计意图  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时,常常会抱怨游戏材料不够多、不够新,自制的游戏材料有时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园里有一些随处可见的现成材料,如果教师稍加利用,就能成为“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所以设计了《调皮的小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行进中用均匀的力量踢球,听到口令后能用脚尖马上控制皮球,使球停下来(重难点)。  2.积极探索皮球一物多玩的方法,体验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哨子一个;字卡:球;幼儿人手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玩球  1.出示字卡:球。提问:你知道哪些球,他们可以怎么玩?  2.集体做各种玩球动作。  二、出示皮球,幼儿自由探索皮球的玩法  1.出示皮球,引导探究:皮球可以怎么玩,你有几种玩法?  2.幼儿自由探究,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皮球的玩法。  三、技能训练:控制皮球  1.提活动要求:请小朋友边踢小皮球,边前进,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让你的小皮球马上停下来,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操作方法  教师小结:踢小皮球时要用轻轻的力量去踢,小皮球不能离开你的脚远,当听到老师的哨声时,可以用你的脚尖马上去点住皮球,小皮球就不会逃跑了。  4.幼儿再次练习,比比谁的小皮球最听话。  四、放松活动:  球操。  活动反思:  “物”虽普通,切入点有新意.  “一物多玩”中“物”和“玩”是两个关键词。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即离不开“物”,也离不开“玩”。在选择了“球”为本次活动的“物”后,怎么玩?引导幼儿怎么新颖的玩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分析孩子对球的原有经验,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能滚球、拍球、抛球等技能,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还是重复这些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兴趣吗?所以我在引导孩子们动脑筋“一球多玩”的基础上,结合足球,让孩子们学习“控球”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  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时,常常会抱怨游戏材料不够多、不够新,自制的游戏材料有时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园里有一些随处可见的现成材料,如果教师稍加利用,就能成为“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所以设计了《调皮的小皮球》。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行进中用均匀的力量踢球,听到口令后能用脚尖马上控制皮球,使球停下来(重难点)。  2.积极探索皮球一物多玩的方法,体验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哨子一个;字卡:球;幼儿人手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玩球  1.出示字卡:球。提问:你知道哪些球,他们可以怎么玩?  2.集体做各种玩球动作。  二、出示皮球,幼儿自由探索皮球的玩法  1.出示皮球,引导探究:皮球可以怎么玩,你有几种玩法?  2.幼儿自由探究,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皮球的玩法。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教学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分析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