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经验 >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下册,求一份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下册,求一份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9 20:56:3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求一份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十册语文备课教案 1、燕子 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的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重点: 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 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 难点: 理解文末那句话的意思。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 原文标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备课教案
http://v.ku6.com/special/index_2582259.html网上有,看看吧!不是订购书

求一份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2,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9个新词,认识新部首“衣字底”“竹字头”。   2、看懂图意,围绕“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有关句式,感知句子辅助成分。   2、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意思;初步认识拟人的修辞法(把浪花当作人)。   教学思路: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用具:   彩色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看到过浪花吗?在沙滩上拣过贝壳吗?有一位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看到了海边的浪花(板书课题),可好玩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齐读课题:20、浪花)   二、指导看图。   1、整体看图:从近到远图上画了些什么?(小女孩坐在沙滩上、光着脚丫在玩耍。还可以看到:篮子、贝壳、浪花、海面、船、海鸟、云等)理解“沙滩”意思。   2、仔细观察,展开现象:浪花是什么样?想象一下浪花卷上沙滩或退回大海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轻松、走、悄悄、哗哗哗、唱着、笑着、跑……)   3、观察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4、再看看小姑娘身边的小篮子装些什么?想象一下小姑娘拣贝壳、捉小虾的情景?   5、把以上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夏天的一个下午,一位小姑娘光着脚丫,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拣贝壳、捉小虾。浪花哗哗地卷来了,小姑娘坐在沙滩上,浪花冲着小姑娘的脚丫,逗得她哈哈大笑。浪花退下去了,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还有活蹦乱跳的小虾。小姑娘拣啊、捉啊,拣得满满的一篮子,她高兴极了,笑得嘴也合不拢了)   三、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2、认读生字卡片:浪、贝、壳、篮、步、次、悄、虾、唱、装。   3、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有几个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5、教师范读课文。   四、结合看图,再读课文,读懂句子。   1、学生自学。   (1)图文印证,读懂句子。   (2)标出句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哪部分内容?   3、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我”是在哪儿玩耍?为什么说浪花是“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通过句子的比较让学生理解:   (1)浪花迈着步子。   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   (2)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通过比较,后一句更让我们感到浪花是那么顽皮淘气。   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时,让学生观察图上小姑娘的表情,体会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才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家。”“才”是说浪花笑够了,逗够了,顽皮够了;“跑”是讲浪花退回去的速度,“家”这里指大海)   4、小组齐读第二自然段。提问:为什么说“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捧来”在这是什么意思?(课文把浪花涌来的声音说成是浪花的唱、笑,进一步表达了我的欢快心情。“捧”是用手托的意思。“雪白的”“青青的”是写贝壳和小虾的颜色。“装不下啦”是说贝壳和小虾很多)   学生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沙滩上景美情也美。景:蓝色的大海,黄色的沙滩,白色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情:轻轻、笑、唱、捧。情和景的结合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   5、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让学生体会小浪花的可爱,大海的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语调要欢快、流畅,表达一种兴奋的心情。   2、听老师配音范读。(海浪声)   3、想象小姑娘的心情,再读课文。   4、全班同学配音齐读。   六、作业。   1、读通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读熟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   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   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   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习。   1、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淘气的春风娃娃对着云儿使劲儿的吹,使得春雨沙沙地下。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争论起来。下面请几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让我们从文中找出答案。(读后进行鼓励性评价)谁来说说它们争论的原因?(它们为春雨的色彩而争论)教师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课书。   二、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悟春雨的特点:   ⑴请同学们看屏幕,说说春雨的.特点是什么?(小而密)   ⑵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春雨的特点,练习朗读。请同学读,读后评价。   ⑶听老师读,“春雨沙沙,沙沙,沙沙……”选择正确的读法。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2、抓住“争论”一词,结合下文来学习体会其含义:   ⑴咦,小鸟们在干什么?请你在书中找到小鸟们的对话,自己读一读。   ⑵你喜欢哪只小鸟?把它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教师板书:   小白鸽无色的   小燕子绿色的   春雨的色彩   小麻雀红色的   小黄莺黄色的   ⑶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   ⑷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⑸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的对,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⑹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⑺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⑻请同学说一说“争论”是什么意思?教师随机点拨。   ⑼听了它们的争论,不知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   ⑽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请同学到屏幕前点击电脑,讲明理由。   (如,学生认为小白鸽说的对,可根据生活经验所知。小麻雀、小燕子、小黄莺为什么会认为春雨有不同的色彩呢?学生如果答不上来,可以在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点拨。   3、小雨不停地下,小鸟们的争论引来了其它的鸟儿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屏幕上出现学生常见的鸟类,如:孔雀、啄木鸟、仙鹤、大雁等。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鸟类说说你眼中的春雨的色彩。让学生感悟平时所见到的春天色彩的美丽。   4、春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   ⑴放录音,听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⑵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思考: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⑶体会“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   ⑷理解句子“我本身是无色的,可是我能给春天送来美丽的色彩”的意思。   (教师点拨:植物的生长与春雨有关,在春雨的滋润下,植物吐绿,花儿盛开,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丽的。)   三、选择性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春天的美景。   3、和父母一起到公园去寻找春的色彩。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特点   《故事两则》是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配合第三组教材“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而设置的拓展性练习。   《故事两则》第一则故事为《加了一句话》,讲一位法国著名诗人见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也没讨到,在她的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让那些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了语言的强大魔力。   第二则故事《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对“万”字图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场面的尴尬。   二、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机智巧妙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精妙的进一步感悟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通过拓展性练习,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达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五、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本课拓展性练习的教学思路,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资料,拓展性练习作辐射准备。   2、学生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的事例,作好交流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道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阅读理解   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3)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识出来,组交流,合作学习。   2、检验阅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自读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3)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3、品读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A: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B:对加上“春天到了”课文是怎么解读的?   C:你是怎么想的?(课件:百花争艳的春天)   D:这句话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引读:师:春天到了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多美好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2)“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填空: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心情,于是对老人产生了。是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   A:“法西斯”在这句话里指什么?   B:“消灭”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C:论一论这句话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内化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评定,把肯定的写在黑板上。   3、课件展示练习内容。   广告词:请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语言(找—议)。   (2)根据漫画写一句话。   (四)总结   精妙的语言是智慧果,愿同学们尽情享受语言艺术的快乐之果。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读了一些书,认识一些字,就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领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自己读准字音。   3、认记生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检查,作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并在日记本上写出日记的格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理解迫不及待)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板书: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板书: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五、拓展训练。   说说你今天想写什么?今天回家就写出来吧!念给爸爸妈妈听听。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小学语文教案

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http://www.fanwen99.cn/article/%E4%B8%89%E5%B9%B4%E7%BA%A7%E4%B8%8B%E5%86%8C%E8%AF%AD%E6%96%87%E6%95%99%E6%A1%88.htm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三年级英语教案下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答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册语文范文一: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设计人:孙焕玲单元内容: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荷塘的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泉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觉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e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4,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全套教案,共41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1.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抽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三、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四、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 2.后教 指名读古诗,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3.练读 五、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次先学后教) 1.结合注释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 尽 闲 厌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指名说诗句的意思。师总结。 六、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教师指导并范读古诗。 3.引导学生读古诗的前两行,体会作者的孤独之情。 4.指名说说古诗的后两行采用的修辞手法。 5.教师总结 6.背诵古诗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6万年牢 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文章TAG: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下册小学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