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经验 > 语文答题模板高中资料,高考语文常见题型以及答题模板

语文答题模板高中资料,高考语文常见题型以及答题模板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19 10:10:09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高考语文常见题型以及答题模板

好处: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答,从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讲起,再讲对文章结构的好处,如承上启下等。理解:立足本句放眼句外,由表及里,先写表层意思,再写深层意思。必要时,搬上主旨都能得分。这些是老师教的,挺有用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重在基础,字词的读写一定要过关,语文才能学好。 还有,要想学好语文一定要多看课外书!~!~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估计这样你就可以上100了!~!~ 不过做题效率一定要上去@!~

高考语文常见题型以及答题模板

2,高中语文答题格式

A。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这是语文答题模式~ 请简析文章的开头的作用?引出下文 2. 埋下伏笔、铺垫 3. 开门见山、点题 4. 与主旨有关 5. 文章开头运用例子,便于…(事件/人物)的对比、衬托 具体实践例如:1.这是本文的文眼,点明了…(事件)缘由 2.因为迷惑、抑郁和失望而徘徊的忧思、寂寞之情,将文章“形”、“神”高度统一 Eg:请简析…(开头)引例子的作用? 1. 丰富本文内容 2.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 3. 增强…(主旨)的内涵 4. 增强…(事件)的对比效果 5. 对…(下文)起了铺垫作用,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Eg:请简析…(一句话)用歌词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做题目的作用? 使人感到亲切,引人联想;与中心有关、点题;有代表性;抒发感
建议你可以登录591随身学,里面有所有高中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的详解,而且是免费的,这个注册需要邀请码:59106 。教材版本还可以选择的,你可以试试看,希望对你有帮助。百度一下就能找到这个网站的网址,可以用手机登陆,我都是随堂看的呵呵~
用笔涂写

高中语文答题格式

3,求高中语文常见的诗词鉴赏题回答模板常见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之

赏析句子字词 先翻译句子(解释字词本意 在诗中的意思)+手法+表达效果(句意+文意+主旨)概括评价诗歌 这诗是什么诗+各句分别写什么+各句手法+感情(总分总)问主人公或诗人形象 从注解或你的认识提取人物的经历职业爱好 身份+性格(情感)词句意象 表层(即翻译)+深层含义修辞:比喻 拟人 对比(反衬,衬托) 对偶 用典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 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求高中语文常见的诗词鉴赏题回答模板常见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之

4,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模式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规范答题模式 一、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 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 (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 > 谭银光 | 2012-03-29 5 0
文章TAG:语文答题模板高中资料语文答题模板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