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经验 > 优秀教案幼儿园语言,幼儿园中班语言快乐是什么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幼儿园语言,幼儿园中班语言快乐是什么教学设计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8 21:02:35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中班语言快乐是什么教学设计

中班语言活动《快乐是什么》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快乐是什么》内容。 2、把所学过的词语全部展示。 活动准备: 录音机、字卡、大图书 一、律动导入 1、小朋友,今天爸爸、妈妈来跟我们一起上课,大家开心吗?(开心)那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小朋友做个律动,叫《拍手猜拳》。 2、请小朋友轻轻放好椅子,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律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快乐是什么教学设计

2,大班语言教案儿歌长大做什么

大班语言教案:儿歌《长大做什么》活动目标:  1.理解并有重点地讲述图片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美好愿望,用词较为准确。  2.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  3.对自己的未来有美好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图片三张(根据教学材料绘制)  2.练习册。  活动内容:  1.教师提问,引出话题,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小朋友们越长越大,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美好的愿望。  2.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并讲述图片的内容。  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自己的愿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是怎么说的。  (1)集体观察图一,讲述画面内容。  请你仔细看一看、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  乐乐喜欢干什么?他长大了想做什么?  为什么乐乐想做音乐家?音乐家可以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法,用词准确,同时请注意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朗诵诗歌作为总结。)  (2)迁移图片一的讲述经验,幼儿两两合作,自主观察、讲述图二、图三。  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喜欢做什么?长大想做什么?请你和放旁边的朋友一同来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在指导过程事注意引导幼儿围绕教师提问为线索,迁移图一的讲述经验进行理解、讲述。)  (3)集体交流,进一步理解、讲述图二、图三画面。  (4)教师完整朗诵诗歌作为总结。  3.拓展话题,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美好愿望。  (1)提出讲述话题,激发幼儿讲述兴趣。  (2)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自己的美好的愿望。  (3)集体交流讲述经验。

大班语言教案儿歌长大做什么

3,学前班幼儿语言教案诗歌摇篮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准备: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
鹅鹅鹅,春晓。故事等等

学前班幼儿语言教案诗歌摇篮

4,幼儿园语言教案美丽的姑娘

1 猴子捞月亮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活动流程: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2 神奇的玻璃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活动准备: 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活动流程:1、师生谈话:(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一、感知秋天,了解经验播放mv:1、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二、欣赏散文,拓展理解1、散文诗第一遍诗里说了什么?枫叶怎么了?小松鼠在干吗?(搬松果)是怎么搬的?(忙进忙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忙着搬松果?燕子呢?(飞到南方去。)为什么?2、配乐散文诗第二遍这么美的散文诗,我们再来听一遍吧。三、了解特征,加深感受(一)丰富多彩的秋天(播放ppt)1、你能把枫叶轻轻飘的样子表演一下吗?2、这里还有很多秋天的景象,我们也学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二)丰收、忙绿的秋天秋天这么多彩,可是小松鼠呢,有没有在欣赏秋天?农民伯伯也在忙着收获什么?什么东西是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忙碌的秋天、丰收的秋天。(三)告别的秋天1、了解“候鸟”秋天里的小燕子呢?。像燕子这样的鸟,我们叫它“候鸟”,你还知道哪些候鸟?2、先后看视频短片2遍这里还说了哪些候鸟?这种行为我们叫它“迁徙”。小结:这真是一个“告别的秋天”,告别是什么意思?四、延伸活动,想象探索秋天真的很奇妙,我们可以说它是“告别的秋天”也可以说它是“美丽的秋天”“五颜六色的秋天”还可以说它是“快乐的秋天”,实在是太特别了。但是每种秋天都有它的秘密,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能发现。

5,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案:小蚂蚁小蚂蚁是一首朗朗上口、极富童趣的诗歌。诗歌通过简单生动的描写和几个象声词的运用就把小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形象准确地勾画出来。并巧妙地通过诗歌表达的一个道理:蚂蚁能背起比本身重好几倍的东西,小蚂蚁是一种很勤劳的小动物。诗歌中的象声词也运用地非常好。嗨嗬,嗨嗬说的是蚂蚁搬运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喔哦是对小蚂蚁的力气大发出的赞叹。针对现在大多数幼儿由于家庭宠爱养成不愿吃苦,不愿劳动的情况,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首儿歌就非常适合当前的教育状况。教学目的1、熟悉诗歌内容,会用动作和象声词表现小蚂蚁的劳动场面。2、观察小蚂蚁很小的身体特征并学习它勤劳能干的精神。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小蚂蚁》2、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引导观察课件中的小蚂蚁,根据小蚂蚁很小的明显特征,大胆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昨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在我家边上,发现了一个新邻居。我的新邻居身体小小的,要是你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见。可你别看它小,力气可大了,可以搬动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食物呢?你能猜出来它是谁吗?”(幼儿做答)2、出示小蚂蚁(点击电脑课件)它是谁?小蚂蚁这么小,它有什么本领呢? 3、 现在我们来听听儿歌里的小蚂蚁有什么本领?(播放课件《小蚂蚁》)4、小蚂蚁会什么本领?背的是什么?5、小蚂蚁是怎么背的?(请幼儿用动作模仿)6、那小蚂蚁背的时候还发出什么声音?(请幼儿动作加上声音表演)7、小蚂蚁背的米比自己的身体要大好几倍,你们说小蚂蚁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说有力气,了不起。)8、重点理解了不起。(可以用竖起大拇指来表示)学习朗诵和表演诗歌1、幼儿跟念两次。2、为什么最后要用一句喔哦~```(理解惊讶,称赞的意思)3、幼儿再次朗诵诗歌并加上肢体语言。三、学习小蚂蚁勤劳能干的精神。学习小蚂蚁勤劳能干的精神1、 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小蚂蚁啊?为什么?2、 引出勤劳的主题。四、游戏:〈小蚂蚁运米〉  师:现在我们来学学小蚂蚁运米好吗?  游戏准备:沙包若干,相应的箩筐若干。游戏规则:听口哨声响幼儿把沙包放在肩上爬行,谁最先把沙包运到对面的箩筐里谁就赢。五、延伸活动1、 可带幼儿到大操场上继续做〈小蚂蚁运米〉的游戏。2、 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蚂蚁,并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并在了解蚂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关于蚂蚁的音乐、美术、体育、语言各个领域的教育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也可扩展为一个主题。
一、目标: 1、鼓励幼儿学习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理解与记忆力。 3、懂得爱清洁、讲卫生、明白节约用水的道理。 二、准备: 多媒体教学 小猪娃娃一个 三、过程: 1、 欣赏故事引出主题,让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和故事里有谁。 设计提问: (1)猜一猜故事里有谁?并逐一出示小动物图卡(插在沙箱里)。 (2)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欣赏故事。(教师边操作沙箱边讲故事) 3、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和理解故事内容。 4、带着问题进行第三次故事的欣赏,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对话。(出示纸袋木偶等操作材料让幼儿了解如何使用) 设计提问: 小猪第一次在路上碰到谁?(小白兔)它怎么对小白兔说的?(小白兔,我和你一块玩好吗?) 小白兔又怎么回答小猪的?(哟!是小猪,看你多脏啊!快去洗个澡吧,洗干净了我再和你玩。) 小猪第二次在路上碰到谁?(小白鹅)它怎么对小白鹅说的?(小白鹅我和你一块玩好吗?) 小白鹅又怎么回答小猪的?(“哟!是小猪,看你多脏啊!快去洗个澡吧,洗干净了我再和你玩。” 最后小白鹅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走,我带你到河边去洗个澡吧!”) 小猪洗干净后大家都高兴地说:“小猪变干净了,我们一起玩吧!” 5、教师故事小结
? 小班][科学]会变的颜色-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幼儿食品)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红、黄、蓝颜料、彩泥,色彩谣挂图 活动过程: 1、 律动《彩色世界真奇妙》 2、 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看,我是谁?我带来了三个宝宝,它们都是什么宝宝(宝宝食品)(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我今天要用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3、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将红、黄倒入一起,幼儿观察变色)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试试看你能不能和我一样也变成魔术师呢? 4、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小朋友,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色?可以画什么? 5、学说儿歌《色彩谣》 我们的魔术表演结束了,一起用一首好听的儿歌说出我们的魔术吧 6、找朋友巩固 小朋友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宝宝,让我们一起说着儿歌手拉手好吗? 7、延伸活动 故事《红黄蓝三兄弟》请幼儿用三原色彩泥制作桔子、葡萄、黄瓜。 这课上的好可是不错的哦!我可是有实战经验的哦!你可以适当的把环节改一改啊!祝你成功啊!
文章TAG:优秀教案幼儿幼儿园优秀教案幼儿园语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