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知识 > 民间故事文字版,民间故事200字以内

民间故事文字版,民间故事200字以内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2 12:49:38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民间故事200字以内

鲁班造伞的传说:从前没有伞,出门行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汤鸡。鲁班师娘看了,心里难过,对鲁班师说:“人人都说你手艺好,出门人日晒雨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子吗?”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一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十里一个亭子。亭子造好了,请鲁班师娘来看,鲁班说:“这法子不错吧,又遮太阳,又好躲雨。”鲁班师娘看了摇摇头:“歇歇脚是不错,出门的人不能老登在亭子里不走啊!”本来,鲁班师一团高兴,听这么一说,倒没主意了。“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难不成要一步二个亭子吗?”“一步一个亭子!”鲁班师娘一听,倒真有好主意了,她一点也不生气:“好,我去试试看。”鲁班师娘又仔细看看亭子,回到家里,用竹子做骨架,扎成个小亭子样子,再糊上油纸。这东西轻轻巧巧的,架子又是活的,要用就撑开来,不用就收起来,这就是伞,做好了,鲁班师娘撑着伞走到鲁班师面前:“你看。这不是一步一个亭子吗!”鲁班一看,又惊又喜,连说:“佩服,佩服!”从此就有了伞。直到现在,伞的花样多了,但撑开来,还是像个小小的亭子。扩展资料: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讲故事是中国人寓教于乐的重要方式,千百年来,人们通过说书的、文本的形式,口口相传、本本相传各种民间故事。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着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故事,则是人们接受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民间故事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和根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靓起来、立起来,实现从口耳相传到多媒体传播的时代变化,把民间文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发展优势。能否调动年轻人的观赏兴趣,进而入耳入心,将是这些民间故事获得新生的关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间故事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每日电讯:创造性转换,民间故事才能“走心”

民间故事200字以内

2,田螺姑娘民间故事5篇

田螺姑娘是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民间 传说 故事 中的人物,出自《搜神后记》卷五。下面是我整理的田螺姑娘 民间故事 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民间故事相关内容推荐↓↓↓ 民间故事传说有哪些 经典有内涵的民间故事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10篇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精选5篇 田螺姑娘故事1 从前有个叫谢瑞的少年,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一直娶不到老婆。有一天,他在河边捡到一个大田螺,就放在水缸里养起来。 他一个人住在山坡的草屋里,十分可怜。这一天,谢瑞肚子很饿,就回家做饭吃。结果发现饭桌上摆着香喷喷的饭菜。谢瑞很奇怪,不过还是吃的精光。没想到,第二天,他回家还是发现饭菜做好了,就这样连着几天,谢瑞每天回家都吃上了做好的饭菜。 这天,谢瑞终于忍不住好奇,躲起来,想偷偷看到底是谁帮他做饭。结果,他看到一个姑娘从他的水缸里钻了出来,然后动手做起了饭。这个姑娘十分美丽,谢瑞看傻了眼,就走进房间,对着姑娘说:“你是谁?为什么要帮我做饭?”姑娘回答他:“我是天上的仙女,看你贫苦,就化身田螺来帮你在十年之内过上富裕的日子。可是被你发现了真身,我不能再留下了,再见。”谢瑞非常舍不得仙女,苦苦挽留。仙女还是要走,临走的时候告诉谢瑞,那个剩下的田螺壳是个宝物,把稻米放进去后,不论怎样吃都不会吃光里面的稻米。在漫天大雨中,田螺姑娘飘然而去,留下谢瑞还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样,谢瑞在田螺姑娘的帮助下,辛勤劳作,慢慢富裕了起来。为了感谢田螺姑娘,谢瑞就在当地修了田螺姑娘的神像,逢年过节都去烧香祭拜,日子也越过越好,后来读书娶妻,还当上了县官。 田螺姑娘故事2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谢端,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由邻居收养。长大后,谢端为人老实,干活勤劳。 有一次谢端发现了一个不平常的田螺,这个田螺能盛三升酒,谢端便把田螺带回家,放在瓮里养了起来,细心照顾它。 第二天中午,谢端满头大汗地从田里赶回家,肚子很饿,还没走到家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进门一看,桌上竟摆满饭菜,便大口吃起来。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谢端以为是邻居关心自己,为自己做了这么多饭菜,便到邻居家道谢。 邻居不肯承认,谢端致谢后就离开了。后来很长时间都是这样,可谢端见邻居也不像是说慌,心里便产生许多疑惑。 有一天,谢端故意装作要去耕田,没过多久又悄悄回来了,他从墙外偷偷往屋子里看,瞧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瓮里走了出来,便推门进去。谢端走近瓮,却不见了田螺,很着急,问姑娘:“你为什么替我做饭?”姑娘把事件的真相说了出来,原来这位姑娘是天帝派来专门为谢端看家做饭的,可现在身份已经暴露,就不能再留下了。说完,姑娘便飘飘悠悠飞走了。 谢端给她立了神位,按时节祭祀。此后,谢端日子越过越好,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田螺姑娘故事3 从前,有个人种着几亩地生活,他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去田里耕作,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来。 有一天,他去田里耕作,捡到个大田螺,就养在水缸里,第二天晚上他回家发现家务和饭菜都做好了,他很惊讶就四处寻找,可是什么也没有,他吃完后就睡了,可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起来早饭做好了,他吃完故意不做家务,就去田里耕作了,他回家的路上想:“也许午饭做好了”。果不其然,不但饭做好了,家务也做完了,他就去找隔壁老太太,可是老太太说不是她帮他干的,第二天他想出了个法子,就去田里耕作了,没到中午他就回来了,他一推门看见一个青衣服的女子正替他做饭,她看见有人进来就3水缸翻了个筋斗就不见了。 他赶紧去问老太太怎么回事,老太太就说:“是田螺姑娘来帮你了,你要想让她当你媳妇,就把田螺壳藏起来就行了。”他听了老太太的话觉得是对的,就一直躲到门后等田螺姑娘出来,可等了七天,田螺姑娘还是没来,他估计田螺姑娘不会来了,就去田里耕作,到了田里后他看见庄家都荒了,他立马振奋起来,回家后饭又做好了,家务也干完了,他下午去田里耕作,可是没上午起劲,回家后是一锅烂饭,他急忙去问老太太,老太太说:“以后你天天去干活,田螺姑娘就嫁给你。”他听了老太太的话以后就又天天去干活,有一天他不知怎么了起得早一点,他听见外面有声音一看是田螺姑娘,他把田螺壳藏起来,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田螺姑娘故事4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孤儿,是好心的邻居们收养了他,才使他长大成人。小伙子长到二十来岁时,就在村边搭了两间茅屋,开始独立生活了。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会热心地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 他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耕种,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屋里的活儿,经常吃凉饭、剩菜。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水缸里。 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小伙子以为这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 没想到,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于是,小伙子向邻居们道谢,可是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儿了,他没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来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小伙子飞快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又被小伙子挡住了去路,只得说出实情。 原来,姑娘是天上银河里的白水素女,因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还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就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 田螺姑娘说:“我本来想多帮助你几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闯进来,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间呆下去了。”小伙子非常后悔,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再三请求田螺姑娘留下来。田螺姑娘指着水缸里的田螺壳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用它盛粮食,就会有很多粮食出来,你用这些粮食帮助乡亲们吧。” 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风雨过后,田螺姑娘已经不见了踪影。小伙子望着田螺壳,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小伙子就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粮食,壳里的粮食总是满满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但小伙子仍然辛勤地劳动,还拿出很多粮食送给乡亲们。 受到帮助的乡亲们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庙立祠,来纪念这位乐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故事5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田螺姑娘,她帮助一位青年做饭,而现在,我家也出现了一位“田螺姑娘”。 我放学以后,悠闲的来到了家里,只见爸爸妈妈没在家,我放下书包,问到了一股香味!我说:“谁做的呀!真香!”于是我又去了厨房,摆在我眼前的是一大堆好吃的!有红烧肉!烤鸡腿!清蒸鱼!……以我对妈妈爸爸的了解,每天做的都很难吃,不可能是他们!我又看了看,应该不是买的,买的话应该没那么好,而且还有股热腾腾的气味!做饭的人应该刚走。这些饭看的嘴馋,我赶快把这些好吃的搬到了客厅,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好吃,太好吃了"!突然我想到了田螺姑娘! 关于田螺姑娘,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个出自《搜神后记》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谢端的人,他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但是却勤劳朴实,安分守纪。天帝很同情他,便派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为他做饭烧水,后来谢端发现了不对劲,便去观察自家的厨房,最后发现了田螺姑娘并感谢她,田螺姑娘与谢端告别之后返回天宫。 会不会是田螺姑娘?田螺姑娘真的来了?我眼睛睁得大大的!等我还没想完,就该上学去了,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会不会是啊? 到了放学,我不管什么,直接到家里!这回被我大逮了个正着!一看这不是大姨吗!“大姨”!背后传来了我的声音。大姨看是我,连忙把我抱了起来!我开心的说:“大姨!你怎么来了”?我大姨在河南的商丘,而我在河南的永城,而且我大姨1年才来一次!今天竟然来了!我太惊讶了!我和大姨有说有笑,爸爸妈妈来了,于是我们边吃边说,大姨做得到真好吃!从小我就吵着闹着要吃! 原来田螺姑娘是我大姨,我还以为真是的呢?其实世界上没有田螺姑娘,我以前也不知道有没有,直到了现在!大家有没有猜到呢? 田螺姑娘民间故事5篇相关 文章 : ★ 田螺姑娘的传说大全 ★ 中华传统故事优秀范文10篇 ★ 2021年中华传统民间故事10篇 ★ 给儿童看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文字版 ★ 小学生简短民间故事 ★ 湘西民间故事 ★ 小学六年级民间故事 ★ 宝莲灯的故事感想精选5篇500字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田螺姑娘民间故事5篇

3,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5篇

民间 故事 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下面是我整理的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民间故事相关内容推荐↓↓↓ 孟姜女的民间故事5篇 田螺姑娘民间故事5篇 白蛇传简短民间故事6篇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精选10篇 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1 大约在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长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部落。黄帝就是 传说 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 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字叫轩辕。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有非同一般的表现:七十天时会说话,几岁大的时候就懂得了许多道理。成人后,更加朴实敦厚、机敏神灵,且知识渊博、明辨是非。 黄帝的部落最早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姬水附近,后来迁到河北涿鹿,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并且定居下来。和黄帝同时期的另一个重要部落的首领是炎帝,他和他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姜水附近。据说炎帝和黄帝还是近亲,只是黄帝的部落正在兴起,炎帝的部落却渐渐衰落。 这个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部落,就是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叫蚩尤,带领部落生活在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交界的地方。传说蚩尤十分强悍,黑脸、红须、碧眼,力大无比,性情残暴,经常带领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攻打弱小的部落。 他的八十一个兄弟被传得更神,个个具有猛兽的身体,长着铜头铁额,吃的全是沙石。他们随着蚩尤一起向黄河一带扩张,没有哪一个部落能够战胜他们。 蚩尤侵入了炎帝的地方,炎帝奋起反抗,但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打得节节败退。 黄帝分析形势,认为蚩尤战胜炎帝之后,一定会和自己开战。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先在涿鹿的郊野与炎帝开战,迫使炎帝归顺自己,与自己的部落合二为一,渐渐融合成华夏族。这就是“炎黄子孙”说法的由来。 两股合力一形成,黄帝就和蚩尤在涿鹿广阔的原野摆开了战场。黄帝希望蚩尤向自己投降,可蚩尤哪里肯听,他一声号令,向黄帝的人马展开了攻击。 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貔、貅、、虎等六种野兽,打仗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出来。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可遇到训练有素的黄帝的军队,便不是对手了。 很快,蚩尤败下阵来。 蚩尤见势不妙,慌忙带上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黄帝一见,哪里肯轻易放过,带着人马便追。追杀中,忽然天昏地暗,黑雾迷漫,沙飞石走,风雨雷电,致使黄帝的队伍无法继续前进。原来,蚩尤请出了“风伯雨师”前来助阵。 黄帝哪肯示弱,请来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刹那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黄帝的军队在指南车的引导下,很快就追上了蚩尤,终于把他给杀死了。 从此,黄帝统一了中原。 中原统一之后,黄帝并未就此停手,他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向东,他抵达了海滨,登上了有名的泰山;向西,他到达了今天甘肃省境内的崆峒山;向南,他到达了长江边,登上了湘山;向北,他踏进了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他还在位于今天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的釜山接受了各部落首领的朝拜,从此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位。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虽然不一定都是黄帝一个人发明的,但后人也乐于把这一切归功于他。 黄帝居住在一座名叫“轩辕小丘”的小山旁,娶了嫘祖为妻。据传嫘祖亲自参加劳动,并教妇女们养蚕、缫丝、织帛。 黄帝还有一个史官名叫仓颉,据说文字就是他创造的。 黄帝共有十五个儿子,他和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叫青阳和昌意,他们的后代都分别掌控过整个华夏大地。 黄帝死后,被尊为“华夏始祖”。 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2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条名叫蒲苇河的大河里,住着一条修炼了三千多年的鲢鱼精。他每日刻苦修炼,希望自己能早日修成正果,从鱼精变成鱼仙。 一天,鲢鱼精正在水下静静地修炼。忽然,河岸上传来嘈杂的声音,还夹杂着凄惨的哭喊。于是,鲢鱼精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公公,来到了河岸上,打算一探究竟。 他看到,河两岸跪满了虔诚祭拜的人。鲢鱼精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身边一个老翁:“老哥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呀?”“难道你不知道吗?"老翁回答说:“唉!因为战乱,我们这里年轻力壮的男子都被抓去从军了,家里的田地只能靠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之人来耕种。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还没收割就遇上了蝗灾。大家只好挖野菜、啃树皮度日,已经有不少老人和孩子饿死了。眼看冬天就要来了,只有这蒲苇河里的鱼、虾可以勉强充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河里游动的鱼、虾很多,但却一点都打捞不上来。今天大伙一起来祭拜河神,就是请他多赐些鱼虾给我们,让大家能活过这个冬天。" 听了老翁的话,鲢鱼精默默地离开了。因为他知道,这蒲苇河里,根本没有什么河神,只有他这个鲢鱼精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子孙不被人们捉去。回到水里后,老翁的话却一遍遍在他耳边回响。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牺牲自己保护了多时的鱼、虾来拯救一方百姓。一阵旋风过后,在鲢鱼精的法力之下,蒲苇河里成千上万的鱼、虾都被冲到了岸上。靠着这些“从天而降"的救命粮,村民们度过了这个冬天,没有一个人被饿死。 可是,河里的鱼、虾们却恨死了鲢鱼精。它们在玉皇大帝那里状告,说鲢鱼精害死了它们无数的亲人。这一下,玉皇大帝为难了。因为,鲢鱼精拯救一方百姓本没有错,鱼、虾为死去的亲人讨公道也没有错。最后,玉皇大帝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鲢鱼精拔去银鳞三片,罚他在水牢中受苦一千年,永世不得成仙。 鲢鱼精再也不可能修炼成仙了,但他拯救一方百姓的事也因此得以昭告天下。 为了永远记住鲢鱼精的救命之恩,蒲苇河的百姓们在岸边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名曰“鱼仙庙",尊称鲢鱼精为“鲢鱼仙翁"。从此,鱼仙庙内香火不断,鲢鱼仙翁的美名也永远永远地留在了百姓心中。 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3 在女山湖北十余里,有一座山,三峰相连向北延绵十余里,远远看去,形似"山"字,气势雄伟,林木茂盛,草场广阔,四周村民常年在此放牧。 传说当年杨二朗担山撵太阳,最后一个瘸腿的太阳因奔跑不动,躲在这山下,由此被称作"避阳山"。山上盛产一种叫"紫柴胡"的中草药,每年夏秋之际,各地药农中有人叫它"紫阳山",顺口又好记,久而久之,紫阳山就这么被叫开了。 这紫阳山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至今。 淮河两岸农家有大清早拾粪的习惯。这年初冬的一天清早,天刚蒙蒙亮,紫阳山下小朱庄的朱老汉背着粪箕、挟着粪铲和往常一样庄前庄后的拾粪。忽然,看见紫阳山半山腰不断闪着金光,远远看去像是有位女子在赶驴推磨。朱老汉纳闷,这一大清早谁家女子在半山腰推磨呢?不由向闪光处走去。走了好大一会,才近得跟前。原来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年轻女子赶着一头晕身闪为光的大马拉磨,磨眼上一小堆黄豆。朱老汉在一旁看得眼发花,那女子见朱老汉盯着磨盘傻看,没有吱声,只是朝老汉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便顺手舀了一瓢黄豆给朱老汉。朱老汉忙撩起长袍接着,顺手将长袍一角掖在腰带上。那女子继续埋头干活,再不搭理朱老汉。朱老汉谢了一身,转身回村去了。 回到家,他把刚才见到的奇事和家里人一说,谁也不相信,认为他是编故事逗大家。朱老汉急了,生气地说:"不信,你们看我兜里的黄豆。"朱老汉拽下掖在腰带上的长袍一看,里面还剩有几粒,因为朱老汉一开始就没把黄豆当一回事,一路走来基本上掉光了。儿媳眼尖手快伸手抓了一粒,一看黄豆金光闪闪,惊叫起来:"妈呀,是金豆子!"这一叫,全家人都围了过来看,齐说:"是金豆子。"于是都弯下身在地上找豆子来,找了半天,一共只有八烂豆子。儿子问老汉:"那仙女给你多少豆子?"朱老汉说:"给了一瓢,""我的天哪,都掉在跑上了。"老伴和儿媳同时叫了起来:"快回去找。" 朱老汉全家一齐出动,睁大眼睛弯着腰顺着朱老汉回家的路找起了金豆子。村里人不知朱老汉一家发什么神经病,一问才知找金豆子,也都一同跟着找。可是这么多人从村口一直找到山上也没找着一粒金豆子,也没看见仙女拉金马磨金豆子。大家都怀疑朱老汉讲的事是假的,可是朱老汉确实有八粒金豆子。以朱老汉的家底子哪能有什么金豆子呢? 朱老汉遇着仙女得了金豆子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了十乡八镇。从那时起,每天天不亮就有很多人往紫阳山上跑,但谁也没有再遇上仙女拉金马磨金豆子的美事。 紫阳山下的紫阳镇有个姓范的老财主,贪得无厌,听到这金豆子的事,就一心想得到金马、金磨、金豆子。他派人昼夜看守山间,不准任何人上山,连放牧的牧童也不准上山,还常常亲自在山上看守。 一天,正当这范老财亲自守山,半夜里,忽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他躲在一道山崖下。他的眼圆睁睁注视着周围,忽然一道闪电照亮夜空,半山腰现出一个一丈见方的大洞,洞中金光闪闪,一个美貌的女子端坐在金磨前,一匹高大的金马拉磨,磨着金豆子。范老财顿时来了精神,不顾一切拼命向山洞奔去。冲进洞里伸手去拉那匹金马。这时一声巨响,山动地摇,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堵住洞口。从此,人们再也没见到范老财。 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4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还是一片干涸的海滩。周围几十里内见不着一条小河,也找不到一条小溪。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担着水桶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他们光为这点点水就日愁夜愁,从来没有过上开心的日子。 老一辈有人知道灵隐后山里有股清泉,因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挡住了流不出来。多少年来,曾有好些年轻人上山去过,想把那道石壁凿穿,可是都没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个小伙子名叫水儿,从小没爹妈,是跟着他老爷爷长大起来的,从六岁起,他就跟着老爷爷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了。这一天,是水儿二十岁的生日,老爷爷为他下了一大锅面,祖孙两个快快乐乐地过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爷爷将水儿叫到面前,把灵隐后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水儿听了高兴,紧紧腰带,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时几个要好的小伙子叫拢来,大家商量着一道上山去凿石壁,一定要使这股清泉流进村来。老爷爷见水儿有这么大志气,高兴得掉下眼泪,连夜准备干粮,明天一早好让他们上山。 第二天,水儿他们一伙十个人,带着铁锤、凿子,准备上山。临走,老爷爷对小伙子们说:“你们去凿石壁,要一口气凿下去,如果停下来,它又长成原来的模样,那就白费劲了。还有,当石壁凿穿的时候,里面的一股石浆喷出来,喷在身上会把人凝成石头的。你们千万要记住啊!”水儿他们一边答应,一边就上山去了。 他们到了山上,马上就动手凿石壁。凿呀,凿呀,从三月 清明 凿到五月端阳,凿子短了一截,双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还是没有凿通。有四个小伙子说:“也许是老爷爷记错地方了。这里哪会有什么清泉!还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说着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儿他们六个,从五月端阳又凿到八月中秋,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结满了厚茧,可是石壁仍然没有凿通。有两个小伙子说:“一口气凿到底,谁知道要凿到什么时候呀,家里也该回去看看啦!”说着说着也回去了。 秋天过去,冬天来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风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在刺人。水儿他们四个一口气也没松。凿呀,凿呀,一直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时候,那石壁已经凿进去很深很深了。 这一天是三月三,水儿突然听见了石壁那边有汩汩的响声,他把耳朵贴近石壁一听,不由惊叫起来:“啊!泉水!这是泉水流动的声音呀!”大家也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水儿回过头来向伙伴们说;“你们快点走开,石浆就要喷出来啦!”眼看泉水也要跟着流出来了,谁也舍不得离开那里。水儿见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叫道:“你们再不跑开,我就停下不凿啦!”大家听他这么说,生怕他真的停下来,弄得前功尽弃,只得四散跑开。这时水儿打下最后一锤,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石浆喷了出来,把水儿凝成一个三丈多高的石人!接着,一股清清的泉水,顺着山谷汩汩地流下来,流过村子,灌在海滩边的一块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满满的——这就是现在的西湖。 从此,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没有水了。水儿凿过的那座山,后来就叫做“石人岭”。 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5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姓宋的青年,自小刻苦攻读,非常勤奋,而且为人正直,宅心仁厚。他顺利通过县试之后,正准备参加乡试,没想到偶感风寒,一病不起。 这天,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恍恍惚惚看见一个衙役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纸公文,说让他去参加考试。宋某以为是让他去参加乡试,问也没问,稀里糊涂地跟着衙役出了门。宋某只觉得身子轻飘飘的,走起路来一点不费劲,不一会,就看见一座大殿,衙役便把他带了进去。只见正殿上坐了十几位鲜衣华服的官员,宋某只认识关帝爷,其余的从来没有见过。心里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关帝爷怎么会出现在考场上。再看大殿下面摆着两张桌子和两张椅子,其中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个秀才,那些官员便叫宋某坐在另一张椅子上。不一会儿,试卷发下来了,题目是“一人两人,有心无心”。 宋某满腹经纶,提起笔来,毫不费力地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写了满满几张纸。过了一会儿,两人都交了卷子。考官们开始批阅。宋某的卷子中有这样两句话:“有意做好事,做得再好,功劳再大也不值得奖励;无意干坏事,造成再大的损失也不应该受到处罚。”考官们读到这两句话,都互相传阅,赞不绝口。于是主考官对宋某说:“我看你文才斐然,品性亦佳,现在河南正缺一名城隍神,我们打算派遣你去补缺,你肯定能够胜任。”宋某一听,这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立刻跪在地上,哀求哭告:“小人家中尚有六旬老母,小人若是就此离去,老人家无人照料。恳求大人先允许我回家侍奉老母,给她老人家养老送终之后再去赴任。”那些官员一听,便拿出生死簿查看,查出宋母还有九年阳寿。 于是,坐在大殿上的关帝爷指着另一个考生说:“那这九年就让他代理好了。”又转过头对宋某说:“本来任命你为城隍,是不能拖延上任时间的,但是念你一片孝心,破格让你再返阳间,侍奉老母尽享天年之后再赴任。但是九年之后一定要准时去河南。” 宋某一听,赶忙磕头致谢。宋某退出宫殿之后,坐车往家赶,恍恍惚惚之间,忽然被一阵哭声惊醒,睁开眼一看,家人都披麻戴孝围着他哭天抢地,原来他已经死了三天了。 九年以后,宋母果然去世。埋葬了母亲之后,宋某简单交代了一下后事,没过两天也死了。死的那天,住在城西的岳父忽然看见女婿身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许多随从缓缓走过来,走到他跟前跳下马,向他行了一礼就走了。岳父觉得非常奇怪,正在纳闷,女儿派人来告诉他说女婿已经死了。 从此,这个宋某就是河南的一名城隍神了。城隍神是专门负责守护城池的,职责就是护国安邦,惩恶扬善。 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5篇相关 文章 : ★ 中国民间故事二年级 ★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10篇 ★ 二年级格林童话故事5篇 ★ 二年级名人故事 ★ 二年级课外必读书目《中国民间故事》 ★ 五年级简短民间故事 ★ 各类经典故事 ★ 2021年中华传统民间故事10篇 ★ 优美的童话故事在线阅读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简短民间故事二年级5篇

文章TAG:民间民间故事故事文字民间故事文字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