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知识 > 阿基米德原理思维导图,物理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思维导图,物理 阿基米德原理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04 04:14:07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物理 阿基米德原理

1、F = p水*V/2*g = 50*10^-3*10 = 0.5N 2、F = p酒*V*g = 80*10^-3*10 = 0.8N 物理狼群

物理 阿基米德原理

2,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气体也是客观存在 又密度的 只是密度很小,在空气中的物体排开空气自然也会受到空气的浮力 只不过空气密度很小这股力很小(相对于一般物体的重力) 像氢气球这样及轻且体积大的东西能飘起来就是可以看做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

3,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s law)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Any object placed in a fluid displacesits weight;an immersed object displaces its volume.”)。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g·V排液。

阿基米德原理

4,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 也就是F浮=ρ液V排液g 那V排液在物体浸没时是不是等于物体体积 ?答:完全浸没时是。2.还是在其他的什么情况下 等于其他什么 或者大于原来物体的体积。答:当液体流动时、液体密度不均匀时。 F浮=G排液 将不成立。
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这个合力称为浮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5,阿基米德原理

早在两百多年前古希腊时代的大哲学家阿基米德就已发现了浮力的物理现象,并将之量化: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体积的重量,后人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涂·g·V排. 单位:F浮———牛顿,ρ涂——千克/米3,g——牛顿/千克,V排———米3 浮力的有关因素: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h深无关,与V物无直接关系. 适用范围:液体,气体.

6,细细讲解一下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涂·g·V排. 单位:F浮———牛顿,ρ涂——千克/米3,g%%——牛顿/千克,V排———米3. 浮力的有关因素: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h深无关,与V物无直接关系. 适用范围:液体,气体. 三,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上下表而的压力差: p=ρ液gh1,=ρ涂gh2=ρ液g(h1+l). F浮=F向上-F向下=pl2-l2=ρ液g[h1-(h1+l)]l2=ρ液·g·V排. ,说明 以往教学时,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直接给出F浮=ρ涂·g·V排,并着重强调ρ液,V排的含义, 这样学生会牢记公式F浮=ρ液·g·V排,而忽视F浮=G排,这样就偏离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根本内容,我在设计此教案时,刻意地把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先写成F浮=G排,再给出G排=ρ液·g·V排,从而完成F浮=G排=ρ液·g·V排,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实质,并掌握了重力的一种表达式G=ρ·g·V.

7,阿基米德原理

铜块的质量m=G/g=8.9N/10N/kg=0.89kg=890g 铜块的体积V=m/ρ=890g/(8.9g/cm3)=100cm3=0.0001m3 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1000kg/m3×0.0001m3×10N/kg=1N F浮=G溢 溢出水的重力G溢=1N 溢出水的质量m溢=G溢/g=1N/(10N/kg)=0.1kg=100g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浸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浮力的计算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 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 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于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上,其方向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浸在”包括物体全部没入液体里,也包括物体一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浸没”指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排开液体的体积”即V排与物体的体积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浮力的大小也与深度无关.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无关. 2.液体中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处于漂浮、悬浮、受力静止、沉在底部静止及在液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等状态,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液体中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各个外力的合力为零.如果物体只受重力G和浮力F浮的作用,当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就平衡,如漂浮和悬浮等.如果物体还受到绳子的拉力或底部的支持力等,那么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所受向上的力之和一定等于向下的力之和. 典型例题 例1.将一边长为50cm的正方体铁块放入水池中,铁块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多大?(g=10N/kg) 铁块放入水中会下沉到池底,利用浮力公式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放入液体中的物体静止后有三种可能的状态:漂浮、悬浮、沉底;漂浮和悬浮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两个力作用;沉底物受重力、浮力和支持力三个力作用. 已知:ρ=1.0×103kg/m3,L=50cm,g09.8N/kg,求:F浮. 解:F=ρgV =ρgL3 =1.0×103kg/m3×10N/kg×(0.5m)3 =1.25×103N 例2.一合金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94N,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96N,则合金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它的体积是多大?合金块的密度是多大? 解析:利用称重法求浮力可得:F浮=G-F,而F浮=ρ水gV排,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因此V物=V排.合金块的密度ρ合= . 解:F浮=G-F=2.94N-1.96N=0.98N 而F浮=ρ液gV排, 又物体中浸没在水中,故 故V物=V浮= =0.98×1×10-4kg/m3ρ合= =3×103kg/m3 可见利用称重法求浮力,不仅可求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而且,如果已知液体的密度可求物体的密度,或者已知物体的密度还可求液体的密度.
文章TAG: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思维导图阿基米德原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