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经验 > 幼儿园游戏活动培训ppt,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活动课件

幼儿园游戏活动培训ppt,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活动课件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03 08:36:10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活动课件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活动课件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平衡及动作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跨栏大的3个、中的9个、小的3个、小旗。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一)热身运动(结合小兵音乐)   孩子们!你们见过解放军吗?你们知道解放军踏步的时候为什么那么整齐吗?那是因为他们都非常守纪律,而且很听指挥官的命令。   今天小朋友们当回小小解放军,胡老师当指挥官,大家听我指挥,看看谁最棒!   首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筋骨。   1.踏步走2.高人走3.矮人走4.转膝盖5.转脚踝6.单脚跳7.双脚跳8.蹲跳9.慢跑10.下山坡走   二、基本部分   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吧!今天指挥官要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要请小兵们到敌营去巡逻。巡逻时小兵要跨过战壕、走过独木桥,爬过封锁线,最后回到军营。但是去巡逻时的重要路线就是要跨过战壕,如果你跨错了,很可能会被敌人发现。现在我就来示范跨过战壕的基本要领,小朋友仔细看哦!   跨过战壕:教师慢速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快速助跑,一脚蹬地,另一脚向前伸出并使整个身体腾空而起,以单脚落地并向前跑。教师连贯演示动作流程:蹬——跨——跑   2、幼儿四散自由练习——跨跳连续的3个战壕。   3、集中幼儿,请个别幼儿演示,纠正后再重点练习。   4、这次,我们的战壕要加大难度,又加高了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幼儿再次自由练习,选择不同难度的障碍助跑跨跳。教师观察并且帮助个别幼儿纠正动作。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活动课件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平衡及动作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跨栏大的3个、中的9个、小的3个、小旗。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一)热身运动(结合小兵音乐)   孩子们!你们见过解放军吗?你们知道解放军踏步的时候为什么那么整齐吗?那是因为他们都非常守纪律,而且很听指挥官的命令。   今天小朋友们当回小小解放军,胡老师当指挥官,大家听我指挥,看看谁最棒!   首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筋骨。   1.踏步走2.高人走3.矮人走4.转膝盖5.转脚踝6.单脚跳7.双脚跳8.蹲跳9.慢跑10.下山坡走   二、基本部分   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吧!今天指挥官要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要请小兵们到敌营去巡逻。巡逻时小兵要跨过战壕、走过独木桥,爬过封锁线,最后回到军营。但是去巡逻时的重要路线就是要跨过战壕,如果你跨错了,很可能会被敌人发现。现在我就来示范跨过战壕的基本要领,小朋友仔细看哦!   跨过战壕:教师慢速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快速助跑,一脚蹬地,另一脚向前伸出并使整个身体腾空而起,以单脚落地并向前跑。教师连贯演示动作流程:蹬——跨——跑   2、幼儿四散自由练习——跨跳连续的3个战壕。   3、集中幼儿,请个别幼儿演示,纠正后再重点练习。   4、这次,我们的战壕要加大难度,又加高了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幼儿再次自由练习,选择不同难度的障碍助跑跨跳。教师观察并且帮助个别幼儿纠正动作。

幼儿园大班健康游戏活动课件

2,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如何开展ppt

一、依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属于启蒙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师应当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多选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音乐教学,使幼儿在音乐旋律的伴奏下,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音乐。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小班的孩子刚接触音乐,对音乐是什么尚无概念,喜欢简单明快的节奏和旋律,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学习儿歌《走路》时,歌词的内容为:“小白兔走路跳跳跳,小鸭子走路摇摇摇,小乌龟走路爬爬爬,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教师可以让幼儿边唱边模仿这几种动物走路的方式,之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并模仿出来。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发言和表演,在学会了儿歌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识。理论+实践 →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二、精心选取音乐教材开展有效的幼儿音乐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选准音乐教材,即音乐教材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具有趣味性,例如《小钟琴创新音乐启蒙课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园的教材中虽然选入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但是并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适合幼儿的认知,有的歌曲太陈旧,有的歌词太复杂,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那么什么样的音乐教材是适合幼儿的呢?我认为,只要是内容健康且幼儿感兴趣的,能为他们带来愉快情感体验的歌曲就是适合的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音乐教学的内容,除了课本上一些优秀经典的儿歌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幼儿熟悉的流行歌曲、影视剧插曲等,如《隐形的翅膀》《外婆的澎湖湾》等,这些歌曲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些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进行适当的改编,变得更加朗朗上口、简单易学,以便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幼儿学习的难点,如符点音、顿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时的感情,并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使他们成为“与时俱进”的人。三、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理论+实践 →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我通常情况下会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一)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幼儿了解音乐幼儿对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较深刻的,在首次给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一定应尽量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一种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应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象活跃,情感上也有所触动。例如,在欣赏歌曲《啄木鸟》时,我要求幼儿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教师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啄木鸟为果树治病,以及果树除虫后枝繁叶茂的美丽画面,使幼儿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二)通过动作演示更好地表现音乐。如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组乐曲时,我先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只用动作,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之后我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三)通过图画更好地展现音乐。例如,在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曲子时,在孩子们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运用画笔在纸上把关于春天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如何开展ppt

3,农村幼儿园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ppt

【摘要】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本文通过阐述如何充分发掘本土资源的优势,利用乡土文化、民风民俗、自然景物等开展生趣盎然的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幼儿对家乡、家乡人民、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实现幼儿多元化发展。【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本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本土地理、本土自然、民间艺术、民风习俗、本土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具有浓郁的乡土民风,幼儿耳闻目染,非常熟悉,是幼儿园难得的教育资源,《纲要》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是地处农村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有小山、有树林、有小河、有菜园、有果园,还有一些丰富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是孩子们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那么,如何精心选择那些能引发幼儿探究兴趣、萌发幼儿审美意愿、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资源,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开启农村孩子们潜能的金钥匙呢?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一)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是挖掘自然教育资源切实可行的一步。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幼儿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是幼儿发展的首要条件。农村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厚赠给农村孩子的教科书,是幼儿所熟悉的,是幼儿所乐意接受的事物。《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春天,带领孩子们到田间观赏绿油油的稻子、到山上观察粉红色的桃花、到小河里捉小蝌蚪;秋天,带领孩子们参观农民们的秋收景象,让孩子们感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夏天,带领孩子们到小溪边玩沙、到小溪里玩水枪、打水仗,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本领。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对于室内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更喜欢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于是,我们把孩子们引向大自然,田间、树林成了幼儿游戏的最佳场所。幼儿园旁边有一块空的菜地,每当夏末秋初,这里便成了开展游戏活动的“宝地”。有的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他们用瓜叶当盘子,瓜果当食物,挖空的小瓜做饭碗;有的幼儿用瓜藤编结草帽,有的围着瓜棚追逐游戏。孩子们在自然有趣的情境中开展游戏,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扩大了想象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发展。同时,大自然能陶冶幼儿美丽的情操,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附近的蔬菜基地、养猪场、银鹭集团、新圩小城镇建设一条街、新圩东陵豆干等是我们丰富的社区资源。我们定期的组织孩子们参观蔬菜基地、了解了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们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粮食;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银鹭集团生产车间,不仅了解了食品的生产工序,也感受到工人们劳动的辛苦;我们还与本地知名的东陵豆干加工厂联系,带领孩子们实地参观了豆干加工的全过程,使孩子们了解了豆干的制作过程,也体会到工人劳动的辛苦。另外,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参观新圩小城镇建设一条街,让孩子们用稚嫩的眼睛去观察家乡的变化,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古宅小学“竖笛演奏”已成为新圩民俗文化的“名片”为外界所称道,取材于农村生活的闽南童谣改编而成的曲目,展现孩子们的童真曼妙。我园和古宅小学结对子,定期请竖笛老师到我园为兴趣班的孩子们上课、表演。我镇的“新圩嫂”合唱团是中国第一支闽南语原生态的乡村女子合唱团,她们用那清泉般恬美的嗓音演绎那最悠远、最乡土的闽南语原生态歌谣,在各种比赛中展示了闽南文化风采。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社区资源,组织幼儿参观她们排练及演出,并请在合唱团演唱的老师到幼儿园为孩子们教唱,孩子们亲身感受闽南文化的唯美与古韵!萌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材料除了让幼儿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丰富知识经验之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对农村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每次散步、参观的时机,引导幼儿拾捡、采摘一些自然物:如各种各样的泥土、粗细不同的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干树叶等,并通过指导幼儿亲自加工处理,便成了美观实用的游戏玩具,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做成棋子、在石头上画画、用石头盖房子;将收集的松果、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狗尾草”编小狗、小花鼠、草帽;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用高粱杆作眼镜、小飞机;用稻草扎成一把把,一个个稻草人形象而生动;用野藤和几块木板做的秋千等,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都成了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器材。农村有许多废旧物品,只要是安全、卫生的,我们就与幼儿一起收集,共同制作,以弥补游戏玩具的不足,如用包装袋编织“揪尾巴”的小辫子,用酸奶瓶粘上碎布当小飞镖,用碎布装沙制作沙包,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动手能力,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以物代物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如玩“过家家”游戏,幼儿用两块碎砖和一块瓦片搭炉灶,用沙粒当“米饭”,用松针当“面条”,用树枝当“筷子”,用树叶当“碗勺”,用泥巴捏娃娃当“宝宝”、“汽车”、包“饺子”。这些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极大的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想象力更为丰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三、妙用本土资源中的民间文化《世界全面教育宣言》指出:“教师要认识到农村具有的传统的知识和本土的文化遗产,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并能促进发展。传统民间文化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数千年来深厚积淀,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情感、理想深深凝结着,在幼儿园进行传统民间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我镇金柄村的“拍胸舞”远近闻名,是福建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已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都是种菜的农民,他们原汁原味的表演让人感受到闽南舞蹈的魅力,我们邀请拍胸舞团团长到我园,给孩子们授艺,别具一格的摇晃动作,配上动听的闽南语歌曲,加上孩子们天真的表情,活泼有趣,诙谐爽朗,幼儿实际感受到了闽南民间舞蹈的风趣,激发了幼儿爱闽南民间文化、爱家乡的情感。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也是我们农村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带领幼儿走进各村、各家各户去参观,“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亲身感受本地民俗风情,例如中秋节组织幼儿到社区参加“博饼”活动;元宵节组织幼儿到街上看舞龙舞狮、参观花灯,做元宵;端午节组织幼儿到事先联系好的幼儿家里学包粽子;农村特有的“封建日”,村里都会演大戏,如高甲戏、歌仔戏、布袋戏等,我们就组织幼儿到村里观看,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做了很好的铺垫。孩子们身处在这么一个色彩缤纷、有着纯朴的人文风情的生活环境,加深了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从小接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享受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智用家长教育资源《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知识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能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开展民间游戏课题研究时,我们意识到大部分农村家长的童年是在玩民间游戏中渡过的,这为我们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如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一起查阅、整理民间游戏资料,让家长在家与自己的孩子一 起玩民间游戏,然后让孩子们把游戏带进幼儿园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还请家长作为一分子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形成互教互动,这样,家长、老师、家庭幼儿园有了共同的话题,增进了家园联系。例如,有些游戏需要“建筑工人”“木工师傅”等职业的角色,我们就请做建筑的、做木工的家长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主题游戏“土玩坊”“木趣坊”自然生成,在小小木工作坊里,孩子们个个成了木工师,据木头、钉木头、截木头,做出了小汽车、小积木等等,孩子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另外,我们还开展了闽南语民间故事、闽南童谣比赛,请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来幼儿园讲故事,《田螺姑娘》《虎姑婆》《烧肉粽》等经典的闽南民间故事、闽南童谣,孩子们都朗朗上口,感受到闽南方言的诙谐有趣。家长资源的介入,使得我们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焕发出无可比拟的光彩。本土教育资源是非常广阔、非常丰富的;是一片丰沃的田野,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其教育价值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农村幼儿教师大胆去尝试、探索,就能寻找出一条合适的本土化教育模式,就能让农村的孩子们扎进家乡教育资源的“沃土”之中,从小领略、认识本土资源,并深深地融进了他们心灵深处,绽放朵朵鲜花。

农村幼儿园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ppt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游戏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培训ppt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