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问答 > 幼儿入园焦虑教育随笔,如何帮孩子有效的渡过入园焦虑期呢

幼儿入园焦虑教育随笔,如何帮孩子有效的渡过入园焦虑期呢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12 12:28:26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帮孩子有效的渡过入园焦虑期呢

不哄,也不起哄,就做好两件事:①大人不焦虑,不要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遇到哪些麻烦,或学会那些东西,太关注反而给予压力,造成孩子的焦虑;②放松,然后帮助孩子放松,回家后就带着他玩,尽情尽兴地玩,多些欢笑。(陈禾)
我很想帮你但我真的不知道所以帮你顶起来

如何帮孩子有效的渡过入园焦虑期呢

2,咋样正确引导孩子缓解入园焦虑

学龄前的教育很重要。最主要的就是你自家的孩子能不能合群和适应园内的环境,不让孩子具有焦虑感,有时候孩子会觉得进校园里孤独的一个人总找不到与自己最好的朋友作为伴侣,首先父母就在家培养孩子一种比较外向而且倾向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你可以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孩子的同班同学去给他指导怎么才算是自己的朋友,以同学转化为最好的朋友要做些什么?就是需要你和同学之间的小互动令孩子迅速地融入人群中去。还有一个就是人偶,孩子都好奇这个并且喜欢卡通人物孩子的成长需要丰富多彩给予孩子更多更美好的精彩童年。
是初入园还是已经上过了呢?
告诉他,校园就是让自己以后的生活有的选择的权利,不然以后的生活就只能叫给别人了

咋样正确引导孩子缓解入园焦虑

3,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让孩子与其他孩子多在一起玩玩啊 熟悉了 就更好
因为是初次接触幼儿园,对那里的一切感到很陌生,而且初次离开亲人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难免会产生焦虑、生病、呕吐、打人等症状。你应该在他入园前多带他去人多的地方、幼儿园里去接触下,让他有个心里准备。多跟他讲讲有关于幼儿园的事情,还有提前让他有午睡的习惯,时间可以比幼儿园少一点。如果入园第一天他产生了焦虑,难舍难分地,你自己一定要狠下心扭头就走,不要露出很心疼的样子,孩子会更加难过。慢慢得会好起来的。
壮壮6.2号去的,也哭了,希望孩子们都能顺利入园~!
多送几个 让孩子挑一个幼儿园 告诉她必须去自己选一个 孩子就会适应了

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4,焦虑是我想太多了吗艰辛的幼儿入学篇

楼主不用紧张,小朋友入学幼儿园是要哭的,这就是分离焦虑,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适应了就好了,每个小朋友都是这么过来的,不用担心。妈妈要相信老师,不要太过于担心。至于用奶瓶,入学幼儿园是不能用的,你在入学幼儿园之前就要慢慢纠正了,不能完全纠正的的习惯,等入学幼儿园自会纠正,要不怎么说,家长做不到的老师却能做到呢?在那样的入学集体生活中,小朋友会慢慢改变的。每个小孩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你家的也不会是例外。1、入学日常生活中多与邻居接触,与邻居的小伙伴玩耍和交往,让孩子学会和别人相处,为入学过集体生活做准备。 2、让幼儿知道,入学幼儿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小朋友;有会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的老师;还有许多家里没有的大型玩具。 3、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入学的幼儿园小朋友做游戏,唱歌、跳舞、玩玩具,给他感官上的认识,引起他对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喜欢和向往过入学集体生活。家里的谈话要围绕幼儿园的优点说,也要和孩子讲讲入学的道理,鼓励孩子自己愿意去幼儿园。 4、了解并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学前调整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减少孩子入学后的不适应。不少父母认为独生子女不入学在家中缺少玩伴,不容易合群;交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孩子容易任性且独立性差;老人精力有限保姆文化低,孩子在家学不到相应入学的知识,所以应该尽早送孩子入学幼儿园。话虽如此,但入学也不可盲目为之。何时入学幼儿园应视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到能够暂离家庭单独融入新环境来决定要不要入学。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心理上的入学适应比身体上的入学适应更加重要。孩子的个体发育千差万别,如果无视孩子的年幼体弱,执意到幼儿园入学的集体生活中培养“独立性”,结果很可能反而影响了入学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入学年龄过小、身体不够强壮、气质比较敏感、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是不适宜入园的。过早地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一旦孩子无法适应入学集体生活,会在孩子心灵深处对入学烙下伤疤,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谢谢各位美妈的分享和支招,女女已经正式参加幼儿园的早教班,今年年尾正式入学!希望各位还在找幼儿园的妈妈早日入学心仪的幼儿园!跑幼儿园被忽悠的美妈也不要气馁,我也是被忽悠过来的,面皮厚点就好了!经历过的妈妈,你们懂的!还有,很多妈妈认为我2岁就给女儿入学幼儿园了,其实我是帮她报名,我这家幼儿园每年只会招生一次,而且招生时间没有定的,所以我只有不停打听和被忽悠,有的妈妈觉得我们报民办的不如公办的通宵排队辛苦,其实大家的都有难处,但起码他们能够知道招生时间,所以大家的情况不同!我这边的幼儿园时要面试的,如果大家也遇到同样的情况,建议提前同宝贝做好准备哦!
入学问题这个太悲催了,我女女报名的那家也是没有小小班了!
抱抱啊~~~我当时也是这样给人忽悠的,但要坚持啊~你报的还是公立,应该会比我的难入了!最好做好两手准备!
呵,我坚持5住了啊,一讲入学学位紧张,拿拿声报左其他了,交晒钱,8月份返学,个心终于都定落黎
我是先用杯给她过渡的,其实都不是那么顺利的,今日第四天了,中午闹了很久呢,最后还是用杯冲了一点!

5,如何缓解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小二班的快乐生活

每年的九月份是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年轻的家长们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入园的恐惧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师交流,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在入园后有以下现象发生: 孩子入园后出现的几种情况: 1、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孩子会拼命挣扎,(个别孩子),情形很让家长心疼,其实,等家长一走,孩子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但是,家长会一天都心神不定,满脑子里是泪流满面的孩子,这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磨练,孩子终将要离开父母独自飞翔,孩子入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长不必心神不宁,应该泰然处之。 2、下午接孩子时会出现几种情况:高高兴兴,悲喜交加,放声大哭等,对孩子的种种表现家长都应该把它视为正常,毕竟孩子离开家长在陌生环境里和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生活了一天,不容易,特别是看到家长会放声大哭的小朋友,家长可能会有误解:老师怎么着他了,给他委屈了吗?等等其实没有什么,孩子这时的哭是发泄他一天的焦虑和怨恨的情绪。 4、正确对待幼儿拉裤子,尿裤子的现象 由于环境的变化,在家里不尿裤子,不拉裤子的孩子也可能出现尿床,尿裤子 拉裤子的现象,家长不必紧张,更不要责备,这时家长要做的事是,安慰孩子,并告诉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如果有事情可以找老师帮忙”同时在家注意多锻炼,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另外,在最初入园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可以带件衣服(尤其是裤子)放在孩子的衣帽厨里,便于备用。 5、初入园的孩子由于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部分孩子还可能在一两周内体重下降,感冒发烧等不同程度的病症,只要不是很严重,均属正常现象,最好坚持入园。 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幼儿作好入园准备 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在孩子开学前多带孩子到新幼儿园去参观、玩耍,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不再害怕。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家长在家中可以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 二、积极配合 孩子入园后,如果哭闹严重,前几天家长可以多陪孩子一会儿,当他在游戏中玩得高兴时再离去。另外,家长可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钟能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吻合,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以便孩子更容易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幼儿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爸爸妈妈要不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坚信: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因此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老师很爱他们”,帮助孩子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家长切记不可当着幼儿说:“看你这么调皮,送你到幼儿园去,叫老师好好收拾你”“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把你关起来”“唉,到幼儿园你就没这么开心(自由)了”之类的话。其实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上幼儿园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事情。四、按时接、送孩子入园 在入园初期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入园,没有特殊原因,家长不能因一时“心软”或一些不重要的原因而不送孩子入园,这样会让对幼儿园陌生感的时间增长,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另外,家长还要按时接幼儿,不能让孩子在入园后的前几天里感觉离开父母的时间过长,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造成对幼儿园的恐惧,拒绝入园。 衷心的祝愿我们小二班的每个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

6,教育随笔怎样解决宝宝的入园焦虑

3岁的幼儿新进入幼儿园,与依恋的对象(主要是亲人)分离时,随即产生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的感觉和撒娇、哭喊、吵闹等拒绝分离的表现,即幼儿入园焦虑,实际是一种分离焦虑,它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通常年满3岁的幼儿就要进入幼儿园里学习生活,而3.5岁正是幼儿产生依恋的一个高峰期。幼儿刚刚进入新奇的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幼儿教师与陌生的小伙伴,使幼儿产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感加强,不愿意离开亲人。亲人的离开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缺乏依恋对象,从而产生了入园焦虑。每个幼儿入园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致看来,幼儿的入园焦虑主要有缠住亲人不放手、要求老师抱着不放、哭喊、吵闹、打滚、摔东西、嗜睡、发呆、尿裤子、尿床、拒绝吃东西、拒绝喝水、咬手指、划破手指、撞墙等行为表现,他们往往以此相威胁来逼迫家长不要离开自己。人生最初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刚入园时产生的。对首次送孩子入园的父母来说,都是一道很艰难而且必须克服的难关。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家庭教育应将更多的力量投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一般是整天和亲人在一起。进入幼儿园以后,突然和亲人分离,加上老师、小朋友、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所以,孩子在初入园时,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甚至可延长到一两个月之久。许多妈妈在送孩子入园之初,也同样出现“分离焦虑”。为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分离焦虑”就会逐渐消失。二、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在家里,孩子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要服从集体生活活动规则;在家里,孩子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孩子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让其改正,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并找机会操作和实践。缓释焦虑在入园前。在宝宝要上幼儿园之前,我已知道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焦虑现象,这是正常的,我把缓释工作做在入园前。入园报名前一个月,我与孩子的爸爸经常向孩子灌输:你长大了,应该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到幼儿园去。他问:“为什么所有的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我们就告诉他:“聪明的孩子都是读过幼儿园的,因为那里有老师教你学习,有许多小朋友和你玩,还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报名前一个星期,我带孩子到幼儿园里参观,引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看着五颜六色、充满童趣的幼儿园,孩子竟然亲吻着幼儿园的围墙,大声说:“我不想离开,我什么时候可以每天到这里玩﹖”。结果,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头也不回地高高兴兴地进去了,还挥着小手和我再见。送园后妈妈莫回头开园报到日,我和孩子早早地起来准备,像过节日一样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我清楚地告诉她,妈妈会暂时离去,但不要紧,有老师在,而且妈妈一下班就会接她回家。进了幼儿园,最困难也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孩子死死拽住我的衣服,大哭着不放手,我决定留下来几分钟安抚她。我忍住内心的痛惜,告诉她,妈妈理解她的感受,妈妈不在,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喜欢和爱护她,妈妈一定早点来接她。听到我柔和而又坚决的声音,她的哭声渐渐地小了。随后我立即离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下午我尽量早一些下班接孩子。孩子看到我,瘪瘪嘴但没哭出来,老师说她一天都闷闷不乐。第二天就好些了,就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她竟然有了笑脸。三、幼儿入园早准备。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1、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2、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3、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4、训练孩子当感到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部位(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5、会穿脱简单的衣裤。6、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沟通:“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幼儿入园焦虑的纠正幼儿入园焦虑,

7,浅谈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有的幼儿一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孩子这些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表现如不及时加以纠正,会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消除家长入园焦虑、建立良好的师幼依恋关系、组织丰富有趣活动来帮幼儿克服入园焦虑,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 【正文】: 每个新学期的到来,都会伴随新入园幼儿的哭闹。这种哭闹现象就是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因此,在开学初,教师必须把尽快缓解这种分离焦虑,化解初入园幼儿焦虑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用一颗真心帮助每一位家长,用一片真情感动每一位家长和幼儿,用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情况调查并与家长沟通如何预防幼儿入园焦虑 首先,教师在幼儿入园报名时,让家长填写有关了解幼儿生活规律内容的表格。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父母素养和对待幼儿教育问题所持的观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幼儿喜欢的食物、玩具;幼儿性格;对那些食物过敏等。其次,给家长下发相关的材料,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对家长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家长沟通如何做好预防和有效降低幼儿入园焦虑,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进一步家园合作打好基础。 二、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亲切接待,用爱博得孩子的信任 1、新入园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依恋的对象,会急于寻找替代者,作为老师,此时可以用动作、语言亲近幼儿,尽快建立与幼儿良好的关系。当幼儿哭闹情绪不稳定时抱抱他,摸摸他的头,为他擦一擦眼泪;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夸夸孩子。如:“看,你的衣服多漂亮”,“声音真响亮”,“自己走着进来,真棒”等,使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他们的、喜欢他们的,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2、爱心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用爱心去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感,才能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托给幼儿园。所以老师一定要爱孩子,用爱去教育;另外,老师们应该学会使用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孩子热爱幼儿园生活。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与愿望,及时表扬鼓励,为幼儿树立典范,对他们的需要给予及时帮助,促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充分理解初入园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教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补偿幼儿的情感缺失,引起孩子愉快的情绪,尽快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依恋迁移到自己身上来,从而有效解除幼儿的焦虑。因此,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适当增加与幼儿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等。这样,教师的关心、体贴会使孩子们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减轻他们的“入园焦虑”。 三、组织丰富的在园生活---注意转移 幼儿入园初期,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胆怯,一日生活不知所措。根据幼儿注意不稳定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可精心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们陶醉在这些精彩的活动中以消除与亲人分离和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孤独感。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与愿望,及时表扬鼓励,为幼儿树立典范,对他们的需要给予及时帮助,促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如:教师可组织“旅游团”的游戏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厨房、和室外大型玩具等。教师以导游小姐的身份告诉幼儿,这是什么地方?这些可以做什么?小朋友每天在这里可以做什么?等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玩“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让幼儿互相熟悉,互相沟通,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身处新环境下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而对个别对集体活动一时难以适应的小朋友,老师可以带领他们先玩他们喜爱的玩具,做喜欢的游戏,再逐步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既有相对的自由,又经常参与集体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幼儿很快适应集体生活。 午睡也是孩子情绪反复的敏感时间段,哭闹会再一次出现。我们老师应该坐在反应强烈的孩子身边哄拍,使其产生安全感后,再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儿童故事,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情节里安然入睡。 四、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或开展有趣的游戏---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要组织有趣的活动游戏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教师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活动角。同时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有效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如:组织他们玩大型玩具,滑滑梯,做个吹泡泡的游戏等,以此来带动那些哭闹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以此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入园情绪。 五、“家园沟通”---营造整体和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教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与我们的老师配合,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建良好的环境,达到家园共育、家园沟通。”幼儿园是小孩踏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双方保持紧密的联系,家长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教师经常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园生活,家长与幼儿园双方共同努力,在沟通中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才能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家园栏、便条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做到与幼儿园的安排吻合,也能加快孩子适应园中生活的速度。 只要我们用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地做,孩子们是会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我相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张张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笑脸。(作者:左传芳 垦利新兴幼儿园) 【参考文献】 《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研究》唐林兰 《浅谈如何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方佩英
文章TAG:幼儿入园焦虑教育幼儿入园焦虑教育随笔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