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首次提出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作为“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利用几何学和严格的逻辑论证,得出杠杆原理,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定理”。
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定理”。即要平衡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点、支点、阻力点)的大小与其力臂成反比。功率×功率臂=电阻×电阻臂,用代数表达式表示为F1 L1 = F2 L2。其中F1代表功率,l1代表功率臂,F2代表电阻,l2代表电阻臂。从上式可以看出,为了平衡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条件”。为了平衡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的乘积和力臂)必须相等。即功率×功率臂=电阻×电阻臂,用代数表达式表示为F1 L1 = F2 L2。其中F1代表动力,L1代表动力臂,F2代表阻力,L2代表阻力臂。从上式可以看出,要平衡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是动力的几倍。
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条件”。为了平衡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点、支点、阻力点)的大小与其力臂成反比。功率×功率臂=电阻×电阻臂,用代数表达式表示为F1 L1 = F2 L2。其中F1代表功率,l1代表功率臂,F2代表电阻,l2代表电阻臂。
4、小学数学 杠杆 原理是什么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首次提出杠杆 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作为“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利用几何学和严格的逻辑论证,得出杠杆 原理,这些公理是:(1)在离支点相同距离的一根失重棒的两端悬挂相等的重物,它们就会平衡;(2)在失重棒两端离支点相同距离处悬挂不等重的重物,重的一端会落下;(3)在离支点距离不等的失重棒两端悬挂一个相等的重物,远端会向下倾斜;(4)重物的位置保持不。